九九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238661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九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九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九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九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九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随着社会的发展,重阳节渐渐被给予了新的含义。那么你知道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九九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_重阳节的简介及习俗,欢迎大家阅读共享借鉴。 更多重阳节相关内容举荐 重阳节的习俗禁忌 重阳节是怎么来的 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为什么要叫重阳节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有敬祖、敬老、感恩的意思。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节日习俗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活化石”,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文物”。但它不会一成不变,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渗透进新的内容和价值观念。近年来,随着我国老

2、年社会的提前到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到我国总人口的10%以上,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敬老孝亲、尊老敬老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从上个世纪90年头以来,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已成约定俗成之势,并为全社会所公认,这是重阳节的意义。 首先,重阳节是夕阳红的象征。重阳季节,秋高气爽,五谷飘香,是收获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象征年节成熟,象征夕阳红。清代大诗人袁枚(17161797)在一首自励养生诗中写道: 放棹西湖发浩歌,诗情画意两如何。 莫愁秋老山容淡,山到秋深红更多。 “秋老山容淡”比方人老色衰,“秋深红更多”喻老年也大有作为。激励老年人要豁达开

3、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生命质量更高。 人生是一本书,老年就是书的结尾。而结尾部分往往最精彩,最让人难以忘怀。 其次,“九九”与“久久”同音,含有生命许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九九重阳是双九重叠、日月并阳,人们认为这个日子很特别,是一个特殊值得庆贺的日子,应当特殊对待。用它来象征年高德劭、年德并应的老年人最为贴切恰当。菊花是秋天的宠儿,是重阳节的宠儿,相传菊花也是长寿的象征。宋代给它起了一个新颖的雅号“延寿客”。重阳季节,百花日渐凋零,而菊花却独立寒秋,神韵高雅,妩媚动人。用秋菊象征老人,从形象到气质都很恰当。老年人成熟、恬淡、宽容,为人民建功立业,有过贡献,德高望重,如同九九重阳,秋菊点翠因此

4、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也是顺理成章。 再次,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有尊老敬老、事亲敬上的优良传统。唐代诗人孟郊(751-814)的游子吟是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拨动了天下儿女报答慈母哺育之恩的心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儿子要出远门,临走前,慈爱的母亲自拿针线为儿子缝制衣服。母亲一针针缝得又密又牢,就怕孩子在外迟迟不能归来。寸草:小草,比方游子。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方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我们做儿女的就像那路边的小草,怎能报答春天所给与的光辉呢?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尤其是后两句,引起天下儿女的共鸣,把

5、尊老敬老之心表达得特别形象和深刻。 是父母当心翼翼地哺乳儿女,是父母在儿女身体有恙时担惊受怕而终日悉心呵护照料,是父母担当了多少艰难劳苦方使儿女知书识礼,是父母费尽了多少精神为儿女定亲婚娶而兴家安业父母那数不清的大恩,确如一首歌里所唱的:“我能数尽青丝发,只有亲恩数不来。”所以做儿女的对待父母应当像那乌鸦一样知道反哺,像那羔羊一样知道跪乳,千万不能因为娶了媳妇,添了小家庭的很多甜蜜恩爱,有了生儿育女、儿女绕膝的快乐就将父母弃之脑后,记忆犹新的是多一分孝,少一分不孝!然而,客观现实又如何呢?一些不孝子孙,不但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待打骂老人,掠夺老人财物,干涉老人婚姻,侵扰老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人自

6、杀事务屡有发生。 依据社会存在着的对老年人的年龄卑视,全国政协委员、民政部副部长、中国老龄协会会长李宝库提出建议:考查干部也应看它是否孝敬父母。他说:对老年人的年龄卑视已成为影响代际关系的世界性社会问题。在家庭关系上,由于一些人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念的滑坡等等缘由,由代际关系引发的冲突更加突出。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不单纯是“敬老孝亲”,而是在解决一个反对年龄卑视,融合代际关系,削减家庭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社会问题。定重阳节为老人节是对尊老敬老社会习尚的引导和提倡,是对中华民族事亲敬上传统美德的弘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善举,这才是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习俗 唐朝诗

7、人王维一首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除了把自身思乡怀亲之情倾诉,还把当时重阳节的习俗道明。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曾有多数人赋诗吟诵。杜甫、白居易、李白等大家都曾借重阳习俗感怀时事,念起故人。九月,秋高气爽,这个时候登高望远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赏菊、喝菊花酒 金秋九月,正是菊花盛放的季节,因此,农历九月又称“菊月”。在此期间,经常举办各种赏菊大会,吸引着全城的人争相前往,觥筹交织之际,赋诗抒怀。菊花素来有养生的成分,用菊花制成的菊花酒,也因此成为重阳节的特饮,含“祛灾祈福”的寓意。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讲究的重阳

8、糕要做成九层,像一座宝塔,顶头还要做两只小羊,以表“重阳”之意。古人常在这天,将重阳糕搭在儿女的额头上,口中默念子女百事俱高的祝愿语。 插茱萸 插茱萸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很普遍。茱萸本身是一种植物,茱萸味道浓郁,可驱虫、逐风邪,将其制酒可养身祛病。古人认为九月九是逢凶之日,这一天将茱萸带在身上可辟邪。 重阳节简介 重阳节,即农历的九月九日,又称“九月九”。在古代,常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因而便称为“重阳”。早在战国时期,重阳节已初现端倪,起先以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来庆祝一年的丰收;到了魏晋时代,多数的文人骚客争相吟诵,使得重阳节的节日氛围更上一层楼;直到唐代,重阳节正式被定为民间的节日。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赏菊饮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必不行少,此后的几千年,这些习俗也随之传承,始终经久不衰,流传至今。1889年,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旨在提倡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气。2006年,国务院将重阳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九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