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简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简化.doc(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绪论中医基础理论的定义;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以及关于疾病的防治、养生、康复等理论原则的基础学科。中医学的学科属性;(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2)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3)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中医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四大经典的出世。(1)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成书于战国至秦汉,古代医家集体创作。是第一部运用了整体观念的专著。(2)难经,成书于东汉,作者相传是扁鹊。(3)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成书于东汉以前,作者张仲景,是我国
2、现存最早的临床专著。(4)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作者假托神农,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我国的第一部脉学专著是王叔和的脉经。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是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巢元方的诸病原候论。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是孙思邈的千金药方、千金翼方。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代表人物。张从正,攻邪派代表人物。李杲,补土派代表人物。朱震亨,滋阴派代表人物。命门学说的代表医家是赵献可。吴有性,创“戾气”学说,著有瘟疫论。叶桂,著温热论。薛雪,著湿热条辨。吴鞠通,创三焦辩证理论,著温病条辨。近代,张锡纯著医学中衷参西录。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的
3、正气与邪气相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是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体征或症状构成。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固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病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固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第一张 哲学基础精的概念产生于“水地说”,气的概念产生于“云气说”。
4、精既是气,气既是精,在哲学基础上,是不可分的,而在藏象学说里,却是不同的概念。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范畴,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属性的概括。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易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
5、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的能力和趋势。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滋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和制约的关系。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和克制
6、。又称“倍克”。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积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导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的功能;繁衍生殖、濡养、化血、化气、化神。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惜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气的运动称做气机,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气的运行受阻
7、而不畅通时,称为“气机不畅”。受阻较甚,某些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作“气逆”。气的下降太过,或上升不及,称作“气陷”。气不能内守而外溢时,称作“气托”。气不能外达而结聚闭塞时,称作“气闭”。气化是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做用、温煦与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中介作用。宗气是指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之气,属于后天之气。宗气的生理功能;(1)走息道以行呼吸 (2)贯心脉以行气血 (3)下注丹田以资助先天元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气是指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血是循行于脉
8、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1)气的推动、温煦、固摄作用。 (2)脉道的完好无损与畅通。 (4)血液的质量、清浊及粘稠状态。 (5)病邪的影响。血的功能主要有濡养和化神两个功能。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管鞘内在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一般来说,质地较清晰,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稠厚,流动性小,贯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津液的功能;(1)滋润濡养 (2)充养血脉中医神的概念; (1)广
9、义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2)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情感等精神活动。神的生成;(1)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2)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神的作用;(1)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2)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3)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二)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血能载气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津能载气精血同源;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滋生,互相转化,都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精与血的这种化源相同,而又相互滋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津血同源;血和
10、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1)气能生精摄精 (2)精能化气第三章 藏象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或现象。藏象学说的形成; (1)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2)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3)古代哲学思维的渗透 (4)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五脏的功能是运化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心的特性是心为阳脏主通明。心在体和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位汗,心五行属火,与夏相通气,心为阳中之阳。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思
11、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势。肺有“华盖”之称。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为阳中之阴。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合排泄。肺的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肺气宣发的特点是一是呼出体内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输头面诸窍,外达于全身皮毛肌腠,三是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肺气的肃降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并将吸入的清气与谷气相融合形成宗气向下布散,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水液和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内
12、布散于各脏腑,三是将各脏腑代谢的浊液下输至肾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统摄血液。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位涎,脾在五行中属土,为阴中之至阴,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脾的生理特点; (一)、脾气主升,主要表现在升清和升举内脏 (二)喜燥恶湿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输泄和主藏血。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在五行中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肝气的输泄调畅气机作用表现为; (1)促进血液与津液运行输布 (2)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 (3)调畅情志 (4)促进男子排精和女子排卵行经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是; (一)涵养肝气
13、 (二)调节血量 (三)濡养肝及筋木 (四)为精血之源 (五)防止出血肝的生理特点;肝为刚脏,肝气升发肾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为先天之本,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窍为耳机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冬气相通应。肾的特点是主蛰和守卫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共同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胃又称脘,分上、中、下三脘。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收纳,腐熟水谷,古称“太仓”,“水谷之海”。胃的生理特点是主统降,喜润恶燥。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大肠的生理功
14、能是传化糟粕,大肠主津。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作为六腑的生理功能是疏通水道,运行水液。部位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主气,运行水液。三焦的生理特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包的总称。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主感觉运动女子包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持月经,孕育胎儿 第四章 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管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构成人体的重要部分。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以及联署部分组成。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奇经八脉构成。十二正经的名称;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
15、、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带脉、冲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络脉包括别络、浮络、孙络。经络系统外联经筋、皮部,内属脏腑。十二经络的交接规律;(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的末端交接(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部交接(3)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十二经络的流行顺序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经络的生理功能;(1)沟通联系作用(2)运输渗灌作用(3)感应传导作用(
16、4)调节作用经络学说的应用;(1)阐释病理变化(2)指导疾病的诊断(3)指导疾病的治疗第五章 体质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体质的特点;先天遗传性、差异多样性、形神一体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连续可测性、后天可调性影响体质的因素;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体质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体质的应用;(1)证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2)阐释发病原理(3)解释病理变化 (4)指导辩证(5)指导治疗 (6)指导养生第六章 病因
17、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称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包括六气异常、戾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持重怒伤、外伤及重兽所伤。陈言提出了“三因学说”。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是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风邪;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寒邪;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湿邪;凡致病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等特
18、性的外邪,称为湿邪。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2)湿性重浊 (3)湿性粘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燥邪;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 燥易伤肺火(热)邪;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热趋上(2) 火热易扰心神(3) 火热易伤津耗气(4) 火热易生风动血(5) 火邪易致疮痈暑邪;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 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3
19、) 暑多夹湿戾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戾气的致病特点;(1)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2)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3)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影响戾气产生的因素;(1) 气候因素 (2)环境因素(2) 防御措施不当 (4)社会因素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一) 直接伤及内脏(1) 七情损伤相应之脏(2) 七情首先影响心神(3) 数性交织,多伤心肝脾(4) 易损伤潜病之脏腑(二) 影响脏腑气机(1) 怒则气上;过怒导致肝气输泄太过,气机上逆,甚则血随气逆,并走于上的病机变化。(2) 喜则气缓;是指过度喜悦伤心,导致心气涣散不收,重则心气
20、暴脱或神不守舍的病机变化。(3)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伤肺,导致肺失宣降及肺气耗伤的病机变化。(4) 恐则气下;是指过度恐惧伤肾,至使肾气失固,气陷于下的病机变化。(5) 惊则气乱;是指猝然受惊伤心肾,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肾气不固的病机变化。(6) 思则气结;是指过度思虑伤心脾,导致心脾气机节滞,运化失职的病机变化。(三) 多发于情志病(四) 七情变化影响病情饮食不节包括过饥、过饱。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包括寒热偏嗜、五味偏嗜,食类偏嗜。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痰饮是让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洁等,导致
21、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而形成的。痰饮的致病特点;(1) 阻滞气血运行(2) 影响水液代谢(3) 易于蒙蔽心神(4)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淤血是指体内淤血停机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淤血的形成;血出致淤、气滞致淤、阴虚致淤、血寒致淤、血热致淤。淤血的致病特点;(1) 易于阻滞气机(2) 影响血脉运行(3) 影响心血生成(4) 病位固定,病症繁多淤血致病的病症特点;(1) 疼痛;一般表现为刺痛(2) 肿块(3) 出血 (4)色紫暗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沙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结石的形成;饮食不当、情志内伤、服药不当、体质差异结石的致病特点;(1) 多发为肝、胆、肾、胃
22、、膀胱等脏腑(2) 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3) 阻滞气机,损伤脉络其他致病因素包括外商、蛀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 第七章 发病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即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于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驱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正气的防治作用;(1) 抵御外邪的入侵(2) 驱邪外出(3) 调节修复能力(4) 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1) 正虚感邪而发病(2) 正虚生邪而发病(3) 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邪”。邪气的侵害作用;(1) 导致生理机能失调(2) 造成脏
23、腑组织的性质损害(3) 改变体质类型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1) 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2) 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3) 影响病情和病位(4) 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一) 环境与发病;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社会环境(二) 体质与发病(1) 决定发病倾向(2) 决定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三)精神状态与发病发病类型包括感邪即发、徐发、伏而后发、继发、合病与并病、复发。并病是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症。合病多见于感邪较盛,而正气相对不足,固邪气可同时侵犯两经或两个部位。复发是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
24、,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一种发病形式。复发的主要类型;(1) 疾病少愈即复发(2) 休止与复发交替(3) 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交替复发的诱因;(1) 重感致复(2) 食复 (3)劳复(3) 药复 (5)情志致复第八章 病机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病机包括基本病机、系统病机、病类病机、疾病病机、证候病机、症状病机。基本病机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基本病机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内生“五邪”。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实是指邪气盛,是以邪气抗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
25、一种病理状态。虚是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虚实错杂;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变化。虚中夹实;是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有时邪为患的病理状态。实中夹虚;病理变化以实邪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虚实转化;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或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真实假虚;是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表现出虚的临床假象。真虚假实;是指病机的本质是虚,但表现出实的临床假象。邪正盛衰的转化包括正盛邪退、邪盛正衰、正邪相持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
26、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抗胜状态,属“邪气胜则实”的实证。阳偏胜即阳胜,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胜。阴偏胜,即阴胜,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胜。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性状态,属“精气夺则虚”的虚证。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阴偏衰,即阴虚,是指机体阴气不足,阴不治阳,导致阳气相对偏胜,机能虚性抗胜的病理状态。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
27、阳两虚的病机。阴损及阳;是指由于阴气亏损,累积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阳损及阴是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胜的基础上由阴阳双方互相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部分。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是指阴气偏胜至极,雍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是指阳胜至极,深浮于里,热盛于内,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阴阳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的亡失
28、,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突然大量脱失,而导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阴,是指由于机体阴气发生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导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精、气、血失常包括精、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精、气、血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等病理变化。精的失常主要包括精虚和精的失泄失常两个方面。精虚主要是指肾精(主要为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失精是指生殖之精和水谷之精的大量丢失的病理状态。气虚是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理变化。(1) 气滞是指机体局部气的
29、流通不畅,淤滞不通的病理状态。(2) 气逆是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急,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病理状态。(3) 气陷是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气陷包括上气不足和中气下陷两种。上气不足主要指上部之气不足,头目失阳的病变。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而形成某些脏腑位置下垂的病变。(4) 气闭,即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5) 气脱,即气不能内收,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血寒是指血脉受寒,血流滞缓,乃至停滞不前的病理状态。出血是指血液溢出血脉
30、的病理状态。血热即热入血脉之中,使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迫血旺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状态。精与气、血关系的失常包括精气两虚、精血不足、气滞血淤和血淤精阻。气与血关系的失常;(1) 气滞血淤是指因气的运行淤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淤的病理状态。(2) 气虚血淤是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导致血行不畅,甚至淤阻不行的病理状态。(3) 气不摄血是指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4) 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急剧散脱,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的病理状态。(5) 气血两虚是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津液不足是指津液在数量
31、上的亏少,进而导致内则脏腑,外而孔窍,皮毛,失于濡润,滋养,而产生一系列干燥苦涩的病理状态津液的输布障碍和排泄障碍导致的病变为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包括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淤、血淤水停。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热等病理变化。内生五邪的病机所反应的病症多为里症、虚症或虚实夹杂症;外感六淫邪气所致的病症,多为表症、实症。(一)风气内动,即内风。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内风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主要因为阳胜,或阴虚不能制阳,阳胜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内风
32、的病机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急生风、阴虚风动、血淤生风、血燥生风。(二)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密满的病理状态。(三)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湿浊虚积停滞的病理状态。(四)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鼻干目涩泪少,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症。(五)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阳胜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淤滞,或由于病邪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导致内火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阳气过胜化火(2)邪淤化火(3)五志过急化火(4)阴虚火旺传变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
33、织中的传移和变化。疾病传变包括两个形式;一是病位的传移二是病性的变化。1、表里出入包括表病入里和里病出表两类。(1)表病入里是指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停留于机体的肌肤,为表层次,而后内传入里,病及脏腑的病理状态。(2)里病出表是指病邪原本位于脏腑等在里层次,而后由于正邪斗争,病邪由里达于外的病理状态。2、外感病传变外感病发于表,发展变化过程是自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变。包括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三类。六经传变是指疾病的病位在六经之间的相对转移。三焦传变是指病变部位循上、中、下三焦而发生传移变化。卫气营血传变是指温热病过程中,病变部位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传移变化。3、内伤病传变(1)脏
34、与脏传变;是指病位传变发生于五脏之间,这是内伤病最主要的窜变形式。(2)脏与腑传变;是指病位传变发生于脏与腑之间,或脏病及腑,或腑病及脏。具体传变形式按脏腑之间表里关系而传。(3)腑与腑传变;是指病变部位在六腑之间发生传移变化。(4)行脏内外传变;包括病邪通过形体而内传相关脏腑,即脏腑病变影响形体。(二)病性转化1、寒热转化是指疾病过程中,病机性质由寒转化为热,或由热转化为寒的病理变化。(1)由寒化热是指病症的性质本来属寒,继而又转化为热性的病理过程。(2)由热转寒是指病症的性质本来属热,继而转变为寒性的病理过程。2、虚实转化(1)由实转虚是指疾病或病症本来是以邪气成为矛盾主要方面的实性病变,
35、继而转化为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性病变的过程。(2)因虚致实是指病症本来是以正气亏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性病变,转变为邪气胜较突出的病变过程。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包括体质因素、病邪因素、地狱因素、气候因素、生活因素 第九章 防治原则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养生以增强正气的方法包括顺应自然、养性调神、护肾保精、体魄锻炼、调摄饮食、针灸推拿药物调养防止病邪侵害包括避其邪气、药物预防。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防止传变是指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的基础上,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防止传变包括阻截病传途径和先安未受邪之地两个方面。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正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反治是指顺从病症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反治主要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治标与治本的原则是缓则治本、急则治标、标本兼治调整阴阳包括损其有余(泻其阳盛、损其阴盛)、补其不足(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阴阳并补回阳救阴)调理精气血津液包括调精(填精、固精、梳理精气)、调气(补气、调理气机)、调血(补血、调理血运)、调津液(滋养津液、祛除水湿痰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