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环境管理学考试重点中南民族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环境管理学考试重点中南民族大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无衰减地通过,又可以吸取地球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地表升温。由于温室气体增长而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增长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环境标准: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环境生产: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涉及消纳污染和产生资源。环境评价:从人类社会的环境需要出发,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和评价方法对环境的优劣及其满足人类需要的限度进行评估,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及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涉及植物、动物和微生
2、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涉及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平衡:在一定期间内,生态系统各组分通过互相制约、转化、补偿与反馈等作用而使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达成最优化,信息传递流畅,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稳定性,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相等的状态。环境污染:由于污染物的进入而使环境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状态。荒漠化:由于植被的破坏而出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现象。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行后也许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防止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可连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酸雨:pH小于5.6的酸性降
3、水,是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经扩散、迁移、转化后形成的酸性降水。清洁生产:将整体防止的环境战略连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长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水土流失:由于植被的破坏而导致的地面保土保水能力下降、土壤流失的现象。绿色壁垒:由环境保护规则导致的贸易障碍。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运用和循环运用为核心,将物质流动方式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线形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合循环模式。排污权交易: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互换的方式互相调剂排污量,从而达成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总量控制:以控制一定期
4、段内一定区域内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总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也许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产业政策: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的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ISO14000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总称,是ISO制定的第一套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行和审核的通用标准。它指导并规范组织建立先进的管理体系,指导组织取得和表现对的的环境行为,引导组织建立自我的约束机制和科学的管理行为标准。环境标志: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队依据
5、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家颁布证书,证明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所有符合环保规定,对环境无害或危害很少,同时有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运用的一种特定标志。环境容量:环境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限量或忍耐力极限,单元环境中某种污染物质的最大允许容纳量。二、简答1、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环境保护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推行可连续发展战略,贯彻“三十二字”和“三同步”方针,推动两个主线性转变,实现“三个效益”统一,贯彻防止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基本政策。(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运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三同步三统一: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指导下,环
6、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行、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我国水资源现状如何?有何特点?你认为水资源管理的关键是什么?现状:河流、湖泊面积日益缩小甚至消失。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地下水量日渐枯竭。水资源运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特点: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派不均,水土资源组配不平衡。年内分派不均、年际变化很大。部分河流含沙量大。关键: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组织结构,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树立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观念,并将其引入水资源管理。实行水污染总量控制,推行许可证制度,实现水量与水质并重管理。大力发展水资源的安全保障和循环再运
7、用系统。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开发新水源。3、海洋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原则: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的原则。协调各部门、单位需求,合理安排开发活动的原则。综合开发运用和综合治理的原则。海上、陆上开发活动统筹规划布局的原则。方法:加强对海洋资源储量、功能的调查,建立海洋资源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合理运用和精心保护近海海洋生物资源,逐步发展外海远洋渔业。大力发展海洋科技,积极开发运用海洋资源。建立海洋污染监控网络,加强海洋环境保护,防止海洋污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控制陆地开发行为对海洋环境的破坏。4、从可连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应从哪些方面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
8、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和执法,保护生物生境(栖息地),增强对过度捕杀、捕捞和偷猎的处罚力度。制定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策。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加强重要物种及其遗传资源的迁地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5、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是什么?(一)城市环境管理机构 城市各级人民政府是城市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责任主体。各级城市人民政府中的环境保护局是环境管理的主管机构。(二)制定城市环境规划 制定城市环境保护和可连续发展的目的。城市环境现状调查和预测。城市环境功能规划。制定环境规划方案。制定规划方案实行的各项政策保障和管理措施。(三)城市环境质量管理 (1)污染物浓
9、度管理。污染物指标管理和排污收费制度相结合。(2)污染物总量管理 排污申报。总量审核。颁布排放许可证和临时排放许可证。(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其定量考核制度 拟定综合整治目的。制定综合整治方案。建立环境管理体制。按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四大类共20项指标进行考核并评分。(五)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一方面,由设市城市人民政府自愿申报,提交申报材料,并制定创模工作规划,实行创模工作。另一方面,环保部适时组织调研、指导、考核和验收。再次,依次执行通告公示、审议命名、授牌表彰及定期复查的程序。6、如何防治工业产生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与废弃物?(1) 大气污染物的防治:改善能源结构
10、,采用集中供热,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能源。有计划、有环节地改善燃烧设备,努力提高烟气净化效率。注意改革工艺和革新原料和产品,发展脱硫、脱氮等气体污染物治理技术。(2)污水、废水的防治:物理法:如沉淀、浮选、过滤。化学法:重要有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方法。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3)固体废物的运用和解决:综合运用、化害为利是固体废物解决的首选考虑,但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废弃物的综合运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且也并非所有的固体废物都可被综合运用或资源化。因此要把综合运用和无害化解决结合起来。7、日本环境管理的重要特点是什么?(1)具有较完备的环境管理机构。(2)适时修改法律,以适应环境管理的
11、需要。(3)以环境标准作为政策的目的和手段。(4)地方政府的行为超前于中央政府。(5)公司环境管理重在“防”。8、环境监测对环境管理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对某地区长时期积累的、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可以判断该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是否符合国家规定,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而找出该地区的重要环境问题甚至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控制、防止方案,做出对的的环境决策。通过环境监测不断发现新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掌握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为科学研究提供启示和可靠的数据。通过对污染源的监测,可以检查督促各公司单位遵守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可掌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变化情况,为选择防治措施
12、,实行目的管理提供可靠的环境数据,为制定环保法规、标准及防治整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9、环境审计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环境审计是对环境管理的某些方面进行检查,检查和核算。它是一种管理工具,用于对环境组织、环境管理和仪器设备是否发挥作用进行系统的、文化的、定期的和客观的评价,其目的在于简化环境活动的管理,并评估公司政策与环境规定的一致性。 10、应从哪些方面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加强对海洋资源储量、功能的调查,建立海洋资源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合理运用和精心保护近海海洋生物资源,逐步发展外海远洋渔业。大力发展海洋科技,积极开发运用海洋资源。建立海洋污染监控网络,加强海洋环境保护,防止海洋污染。建立海洋自然
13、保护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控制陆地开发行为对海洋环境的破坏。11、结合实际,请阐述水环境(或大气环境,会选其一)进行总量控制,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具体实行方案。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排污单位许可排放什么污染物、许可污染物排放量、许可污染物排放去向等的制度。一是加快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立法和技术规范制定;二是整合排污许可证制度和其他点源排放控制政策,实行一证式排污管理,将排污申报、总量控制、排污交易、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制度都体现在排污许可证中;三是提高现有监测与监管能力,满足许可证核查规定。将环境记录数据与许可证数据一体化,调整环境记录数据的记录方法,并
14、基于环境记录数据核定污染物排放量;四是强化排污许可处罚力度,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通过威慑作用来迫使公司更加守法;五是建立基于许可证的污染源动态管理系统,做到在线监测设备与各级环保部门联网,实现排污单位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与监控。12、简述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中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建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开始实行防止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环境保护被拟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国家制定并修改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关于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不断加强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的地位和职能,提
15、出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等新的环境管理理念,实行了八项制度的环境政策手段。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政府把可连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以后,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战略发展目的下,环境立法不断完善,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机构的地位日益提高,新的环境管理政策不断出现,环保投资增长。13、可连续发展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1)环境管理是实现可连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2)环境管理体现可连续发展的思想。(3)环境管理促进可连续发展。(4)可连续发展的实现依靠环境管理。14、环境标志的概念以及国内外发展趋势。概念: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队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家颁布证书,
16、证明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所有符合环保规定,对环境无害或危害很少,同时有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运用的一种特定标志。趋势:环境标志已成为公认的绿色产品权威认证标志,为提高人民环境意识、促进我国可连续消费做出了卓越奉献。绿色壁垒是对外贸易中的新问题,环境标志必将成为提高我国产品市场竞争力,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积极推行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环境标志将不断推动社会的可连续发展和消费。15、土地资源运用的环境影响?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环境影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石漠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原则:以提高土地资源运用率为目的,全面规划、
17、合理安排。在规划时要特别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的规模,注意土地使用的集约化限度和规模效益,保证农、林、牧等基本用地不被挤占。以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为目的,合理调配土地运用的方向、内容和方式。严禁不合理的开发活动,防止土地退化。以防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破坏为目的,综合运用政策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手段,严格控制各种形态污染物向地下转移。方法:对土地运用现状开展调查和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运用规划体系。制定、完善并有效推行保障土地资源合理运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16、传统工业的特点是什么?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涉及哪些?特点:发展基础: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工业部门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工等为
18、主。生产规模大型化。工业分布高度集中。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负面效应:原料和能源消耗大,浪费严重,加剧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严重污染环境,涉及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污染、污水解决能力局限性导致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等。17、欧盟环境管理的重要特点,美国环境管理的特点。欧盟:通过制定共同的环境保护政策来解决环境问题。注意解决欧盟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美国:通过改革行政决策的方法和程序来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的。将法律与技术相结合来控制污染。将行政管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以提高管理效率。18、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
19、量考核制度。环境保护目的责任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19、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环境问题产生的主线因素。基本任务:转变环境观念。调整环境行为。控制“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建设人类环境文明。主线因素:在于人们自然观和发展观的错误,进而导致人类社会行为的失当。思想观念层次: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错误观念。社会行为层次:政府投入局限性,轻视环境公共责任;公司只关注经济利益,漠视环境和社会责任;公众随意丢弃垃圾,浪费水电、煤气。物质流动层次:以破坏物质循环为代价和手段发明物质财富。20、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以人
20、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信念的文化。发展观:认同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伦理观: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价值观:环境有价、生态有价。科学观:扩展到对涉及人在内的、综合的整体的认知。消费观:节约型、环保型消费。21、面对13亿人口的压力,中国如何保护水资源。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组织机构,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树立水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观念,并将其引入水资源管理。实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推行许可证制度,实现水量与水质并重管理。大力发展水资源的安全保障和循环再运用系统。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开发新水源。22、全球环境问题有哪些?举例说明中国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全球气候变
21、化、酸雨、臭氧层耗竭、有毒有害化学品、废弃物越境转移、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海洋污染、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中国参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主张:对的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充足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需要。明确重要责任和义务。充足尊重各国主权,互不干涉内政。保证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有效参与。以控制有害化学物质越境转移为例:积极响应巴塞尔公约和伦敦准则的措施。寻求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对于外资、合资公司的建设,实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允许建设也许产生和引发严重污染的项目。严禁将境外有害废物转移到国内,同时严格控制有害物质出境转移。加强国际技术交
22、流与合作,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大力发展和推广无废、低废技术,促进废物回收和再运用。23、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有哪些。高消耗的生产模式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发达国家在其长达200数年的工业化过程中,采用了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排放污染物的生产模式和高度消费的生活方式,这种生产生活方式是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等全球性生态危机产生的历史因素。发展局限性地区的生活生产方式。许多贫困国家不得但是度开发和便宜出卖自己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以维持其国民收入。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出口,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自然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限制了发展。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出口国的地位尚未主线改变,其生产
23、是以大量消耗或破坏本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在贸易中,发展中国家既涉及经济上的损失,又涉及环境上的损失。而发达国家既以高价输出了产品,又转移了控制工业污染的代价。24、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挑战。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矿物燃料的使用量,调整能源结构,增长核能、太阳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此外还需要提高能源运用率,特别是发电和其他能源转换的效率以及各工业生产部门的能源使用效率。世界各国应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积极承担责任,并互相合作、联合行动。征收“碳素税”,实行碳排放交易。通过更先进的垃圾解决方式和以天然气代替煤来发电。增长温室气体的吸取。保护森林资源,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
24、盖面积可以有效提高植物对CO2的吸取量。加强CO2固定技术的研究,将其作为碳或碳氧资源加以运用,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适应气候变化。通过哺育新的农林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来适应气候变化。加强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机理及其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影响研究,控制人口数量,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25、环境管理的手段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限度最高的社会行为规范,可以在环境管理中发挥最基础的作用。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依法行政,加强执法力度,公司自觉遵守环保法律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公众根据法律捍卫自身的环境权益。行政:重要是以制定行政控制措施为重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环境标
25、准,以强制实行的方式,来实现国家拟定的环境保护规定。经济:运用价格、税收、补贴、押金、补偿费等货币或金融手段,引导和激励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积极采用有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充足结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懂得环境保护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参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公司、公众及社会组织参与环境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科学技术:国家建立合理的制度,制定有关的政策和法律,鼓励科技人员积极从事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工作,鼓励有助于环境保护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之中。26、新的环境保护法新在哪里?严在哪里?(1)“新”在理念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不仅是25年来初次进行的大修订,其
26、条文从本来的47条增至70条,更引进了生态文明理念,将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写入法律中,确立了保护优先的原则,强化了政府、公司的责任,明确了公众的环境权责。第一,在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连续发展”理念下大力推动生态文明、促进可连续发展,还初次将“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等全新内容写进了法律中。第二,建立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新机制。第三,设立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建立了5大制度。第四,强化了环境执法手段。(2)“严”在合用广,创新力度大新环保法结合当前基本国情和环境形势,针对环境执法监管,对各级政府和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规定。针对“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
27、等问题,也提出了明确的处罚措施。一是强化了环境保护目的责任制。二是确立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区域限批制度。三是明确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四是规范了统筹城乡环保设施建设。五是提出了建立联防联控制度。六是提出了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七是建立了环境违法按日计罚制度。八是授予了执法部门查封、扣押权力。九是引入了公安机关对环境违法进行行政拘留。十是加大了对行政人员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27、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的差别总量控制是指以控制一定期段内一定区域内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总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排放污染物的总量,二是排放污染物总量的区域范围,三是排放污染物的时间跨度。浓度
28、控制是以控制污染源排放口排出污染物的浓度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其核心内容为国家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重要是浓度排放标准)。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有效杜绝了排污单位稀释污染物以规避处罚的违法行为。28、为什么说森林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森林能涵养水源。森林被破坏会导致土地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在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期间,容易引发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森林能保持水土。由于森林的破坏,每年有大量的肥沃土壤流失,进而导致土地的退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衰败,严重的水土流失、水旱灾害接踵而至。森林能稳定气候。森林具有固碳释氧的功能,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维护全球碳循环。森林的破坏减少了其吸取二氧化碳的能
29、力,加剧了温室效应。还减少了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水分、热量的能力,导致有些地方缺雨甚至连年干旱。森林能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是许多野生动物生长、繁育的地方,保护森林就保护了生物物种,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森林被破坏,许多动植物就失去了栖息繁衍的场合,使野生动植物数量大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29、全球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国家环境主权原则。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防止原则。30、危险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减量化是指通过实行适当的技术,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另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容量。无害化是指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解决,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对人体健康
30、产生影响。资源化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加快物质循环,发明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和方法。“全过程”管理原则:实行“源头”控制,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运送、综合运用、解决、贮存、处置实行全过程管理,在每一环节都将其作为污染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开展污染防治。三、论述1、人类走可连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答案要点: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的生存面临挑战。错误的发展观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线因素。可连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举例说明走可连续发展道路的可行性。走可连续发展的道路人类才有光明的未来。2、结合实际说明中国加强水污染治理的必要性。答案要点: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中国的水污染严重、水解决严重
31、局限性。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加剧使得中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水资源危机制约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加强水污染治理是解决中国水资源危机的必由之路。3、有人说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联系实际说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答案要点:三废排放量日益增大,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实行废物资源化的工程技术日益发展。关于加强废物资源化的管理,中国已制定有关法规。废物循环运用是循环经济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废物资源化的原则是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好,就地运用产品,不产生二次污染,符合国家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4、联系实际说明发展中国家环保产业的必要性。答案要点:国家非常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它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需要。它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和谐型社会的需要。它是实现国务院提出的节能减排目的的需要。它是环境管理科技手段的体现。5、国务院“水十条”的颁布对于中国的环保产业有何影响。答案要点:促进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进一步规范环保产业的管理。引发环保产业的格局变化。提高公众对环保产业的重视限度。带动环保产业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