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8237683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17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10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毒理学基础习题集毒理学基础习题集毒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毒理学(toxicology):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现代毒理学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2.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3。自由基(free radical):是独立游离存在的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它主要由化合物的共价键发生均裂而产生。4.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

2、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5。半减期(half life):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是衡量机体消除化学物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6。癌基因(Oncogene):一类在自然或试验条件下,具有诱发恶性转化的潜在基因。7.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包括一般行为、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8.基准剂量BMDbenchmark dose:是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用一定的统计学模式求得的引起一定比例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的

3、下限值。9.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形成的代谢产物的过程。10.代谢酶遗传多态性:不同种属,不同个体内的同一种代谢酶的基因编码不同,从而导致了其功能的不同,这就是代谢酶遗传多态性11。危险度(risk):又称危险或危险性,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12.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13。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

4、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14。危险度评定(risk assessment):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认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考虑到有关因素固有特征和特定靶系统的特征,计算或估计预期的危险的过程,包括评定伴随的不确定性。15。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1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 效应标志 易感性标志17。暴露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

5、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18。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应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19。蓄积作用(accumlation):外源化合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或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分为物质蓄积和损伤蓄积.20。抑癌基因(anti-on

6、cogen):指机体内正常细胞内所具有的能致癌的遗传信息,在DNA加合物的作用下原癌基因突变、激活成为癌基因而导致疾病发生。21。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又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22阈值threshold: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23。Ames实验:是利用突变体的测试菌株,观察受试动物的能否纠正或补偿突变体所携带的突变改变,判断其致突变性。微核实验(micronuleus test,MN

7、T):是观察动物是否产生微核的实验。染色体畸变分析(chromosome aberration analysis):观察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改变。姐妹染色单体SCE:指染色体同源座位上DNA复制产物的相互交换,其频率与DNA断裂和修复有关.24。遗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是一个衡量遗传变异的数据,即群体中多态基因的比例。25.发育毒理学(developmental toxicology):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指出生前经父体和母体接触

8、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的在子代到达成体之前内出现的有害作用,包括:结构畸形、生长迟缓、功能障碍及死亡.26。实际安全剂量:指与可接受的危险度相对应的化学读物的接触剂量。27.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被称为联合作用28。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赖表示29.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 指引起一组受试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30。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指引起一组受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31。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 MLD,L

9、D01或MLC:LC01指一组试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32.最大非致死量或浓度:LD0或LC0:指在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33.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34.为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35。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LO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对照机体比较,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36.未观察作用水平NOEL:在规定

10、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的对照体比较,一种物质不引起机体任何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37。毒性(toxicity):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38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39.毒物(poison): 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40.效应和反应:在毒理学研究中根据所测定的有害作用的生物学和统计学特点,将终点分为效应和反应两类。效应effect是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反应response是质反应:指暴露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

11、中所占比率。动物笼养形式外源化学物的接触特征和赋形剂d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包括交互作用如相加作用、独立作用;非交互作用如协同作用、加强作用、拮抗作用。季节或昼夜节律气象条件宿主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营养及健康状况对于毒性作用敏感性的影响c环境因素包括物种、品种及个体的遗传学差异不纯物和外源化学物的稳定性b机体因素包括理化性质化学结构1。影响外源性化学物毒性的因素:a化学因素包括滤过: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上亲水性孔道的过程b主动转运(载体、能量、逆浓度),易化扩散(载体、不耗能)和膜动转运(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胞吐作用)。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是大多数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该转运方式不消耗能

12、量不需要载体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2。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可分为被动转运和特殊转运两类。被动转运包括简单扩散和滤过,特殊转运包括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和膜动转运.a被动转运为外源性化学物顺浓度通过生物膜的过程3.自由基最容易攻击的细胞器是什么?为什么?线粒体 因为线粒体是人的呼吸器官,而自由基的产生与呼吸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呼吸爆发的时候.4.外源化合物的致突变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包括1、基因突变,指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又叫点突变,可分为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两种类型2、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它是指遗传物质大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异常的主要类型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3、

13、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或称基因组突变,如非整倍体和多倍体,非整倍体指增加或减少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多倍数体指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增加。5。微核试验的原理和其检测的终点是什么?原理: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纺锤丝受损伤而丢失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遗留在胞质中,单独形成的次核,因其比主核小,故称微核。检测的终点:(1)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损伤(2)纺锤丝的损伤。6.毒物经口和经注射在体内代谢的特点?.a不同的进入机体的方式在吸收时的影响和吸收速度的不同;b两者在体内分布的差异性 毒物成峰时间的差异;c代谢 前者在代谢的同时还有吸收,后者一次进入,代谢的时候无吸收,两者降低的曲线有不同;d排泄

14、基本一致.7.在进行危险度评价时,将动物结果应用于人时存在哪些不确定因素?在危害认定与剂量反应关系评价阶段,存在实验动物资料向人外推、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较短染毒时间向长期持续接触外推、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动力学资料不足等不确定因素.在接触评定阶段,由于人体可经由多个途径接触化学毒物,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接触化学毒物数量与种类也不相同,会给接触总量的估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样本抽取的大小和代表性不合适,也会产生不确定性。8.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内容?a、毒理学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毒性鉴定之前,必须尽可能的收集受试样品的相关资料,包括化学组成、理化性质及生产工艺方面的资料。b、不同阶段的毒理

15、学实验项目:第一阶段试验:包括急性毒性试验和局部毒性试验。第二阶段试验:包括重复剂量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与发育毒性试验。第三阶段试验:包括亚慢性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和毒动力学试验.第四阶段试验: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c、人群暴露资料:将毒理学试验的结果外推到人具有不确定性,而人体暴露试验可直接反映受试物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9.IARC对化学致癌物的分类?a、组1,对人类是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者属于本组。b、组2又分两组:组2A,对人类很可能是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组2B,对人类是可能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

16、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c、组3,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D、组4,人类可能非致癌物。10。简述化学物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a、物种和细胞学差异b、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c、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d、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11。生物转化反应类型? 水解反应 b还原反应氧化反应a、I相反应 谷胱甘肽集合甲基化反应乙酰化作用氨基酸结合硫酸结合葡萄糖醛基结合是体内最主要的结合反应类型、II相反应即结合作用,是外源性化学物原有的或经I相反应后引入或暴露出来的羟基,氨基,巯基和环氧基等集团与内源性辅因子之间发生的生物合成反应。12。细胞

17、色素P450酶系?因细胞色素P450含有的血红素铁在还原态时与CO集合形成的复合体在光谱450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而得名,又称为混合功能氧化酶或单加氧化酶.13.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反应的机制?处于氧化态的细胞色素P450与底物结合形成复合物血红素中的Fe3+接受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从NADPH转运来的一个电子,还原为Fe2+1个氧分子与还原型细胞色素P450结合,加上底物形成三元复合物该复合物接受第二个电子和一个H+成为Fe2+OOH复合物第二个H+的加入使该复合物裂解为水和(FeO)3+复合物(FeO)3+复合物将氧原子转移到底物,形成氧化的ROH产物释放ROH产物,细胞色

18、素P450从还原太恢复为氧化态,又可与底物结合,开始第一轮的循环。14。急性毒性实验的目的?a、通过实验测定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以LD50为最主要参数;b、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所害的危险性;c、为后续的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研究以及其他毒理实验提供接触剂量设计依据d、提供毒理学机制研究的初步线索。15。常用的致突变试验?a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b微核试验:c染色体畸变分析;d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SCE;e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f显性致死试验;g程序外DNA合成试验;

19、h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16.发育毒性概念及表现?a、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b、表现:发育生物体死亡,生长改变,结构异常,功能缺陷。17.举例说明致突变试验所反应的遗传学终点?a.DNA完整性的改变b.DNA重排或交换c。DNA碱基序列改变 d.染色体完整性改变e。染色体分离改变。01、发育毒性表现为:发育生物体死亡、生长改变、结构异常、功能缺陷。02、化学致癌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引发阶段、促长阶段、进展阶段。03、化学致癌物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可以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非遗传毒性致癌物.04、危险度评价由四个因素组成: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定、

20、危险度表征。05、I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06、危险性分析包括三部分: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危险性交流。07、终毒物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亲电子剂、自由基、亲核物、氧化还原性反应物。08、常用的致突变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09、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处置包括四个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10、蓄积作用的评价方法:K系数法、半衰期法。11、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基本内容为:毒理学试验前的准备、四个不同阶段的毒理学试验项目、人群接触资料。12、毒理学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21、13、书写LD50值时要标明:动物的物种和品系、染毒途径、性别、时间. 14、基因突变分为:碱基置换、移码突变; 染色体突变分为: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异常。15、生物标记物的可以分为三类: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生物学标志。16、一般情况下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曲线有三种类型:S形曲线、直线、抛物线形毒理学基础习题集 1 第一章 绪论 【A 型题】 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DA核素 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 C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 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 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

22、科 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 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B 型题】 【名词解释】 1。毒理学 2。现代毒理学 3.卫生毒理学 4.管理毒理学 【问答题】 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 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 4.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5.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 【论述题】 1. 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2.谈谈现代毒理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2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23、 【A 型题】 1。毒物是 D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 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LD50的概念是 D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 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 3.LD50 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CA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 BLD50 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 C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 D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 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BALD100 BLD50 CLD01 DL

24、D0 5。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6。毒性的上限指标有 B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 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 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 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 7.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 B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C人类终身摄入该

25、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8。最小有作用剂量(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是 D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 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 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 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 9。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 BA绝对致死剂量 B半数致死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以上都是 1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 A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26、)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B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2.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C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3.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D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DA绝对致死剂量(L

27、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5。对LD50 描述错误 的是 D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 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 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 16.对阈剂量描述错误 的是 D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 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 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 17.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 的是 D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B

28、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18.急性毒作用带为 A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 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19。慢性毒作用带为 C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 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20.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E ALD50 BLD0 CLD01 ELD100 21.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

29、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 BALD50 BLD0 CLD01 DLD100 22.对LD50 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B又称致死中量 C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D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 23.慢性毒作用带为 C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 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24。机体组织细胞对毒作用反应特点不包括:BA具有特异的靶器官和靶部位 B病变性质相同 C病变性质各有不同 D病变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2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30、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 D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对称S状曲线 D非对称S状曲线 26。S-曲线的特点是 A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 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 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 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 【B 型题】 2730题 A 效应 B 反应 C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D 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 E剂量反应曲线 27.用 CCl4 给大鼠经呼吸道感染后,测试大鼠血清中 GPT 升高,CCl4 所发生的 GPT改变为 A28。CCl4 染毒大鼠100只中有50只GPT升高,即效应发生率为50,此为 B29。随着CC

31、l4 染毒剂量的增高GPT显著增高 C30.某患者因上感而就医,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中致死 D【名词解释】 1。毒物 2。biomarker 3.medianlethaldose 4。hypersensibility 5.hormesis6。Zch 7.靶器官 8.毒性 9。阈剂量 10。最大无作用剂量 11.剂量效应关系 12。剂量反应关系 13.危险度 14.危害性 15.安全性 【问答题】 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 2。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阈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阈值? 3。为什么把毒效应谱看成连续谱? 4。绘制一条典型的剂量反应曲线。标出阈值和饱和度.标出二者轴线。 5.一个剂量

32、反应曲线能告诉毒理学者怎样的信息? 6。NOEL, NOAEL, LOEL和 LOAEL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7。生物学标志有哪几类? 【论述题】 1。试述描述毒物毒性常有指标及意义 2。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及意义如何?7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A 型题】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C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D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3。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4.血脑

33、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D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D以上都是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C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 7。代谢活化是指 C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 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8.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D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 B脱硫反应,对硫磷 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 C环氧化,苯并()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

34、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9。有机磷化合物取代基不同其毒性不同,下列哪项正确 DAR1,R2 同为乙基时毒性比甲基毒性大 BY基团为O时毒性大于S CX基团为酸根时,强酸毒性比弱酸毒性大 D以上都对 10.N羟化反应常见的化合物是 BA苯 B苯胺及2-乙酰氨基芴 C苯酚 D羟甲基八甲磷 11.常见的诱导剂有 A 如有选项:E 以上都是,则选EA苯巴比妥 B3-甲基胆蒽 C六氯联苯 DDDT 12.物种差异影响化学物的毒性的例子是 CA猴子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B家免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C鼠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

35、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D猫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13。外来化含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D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 14。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D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 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15.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C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 D滤过 17.能阻止水、电解质和某些水溶性差的物质屏障是 BA表皮角质层 B连接角质层 C上

36、皮角质层 D真皮角质层 (答案的参考资料:经表皮进入体内的毒物需要越过三道屏障。第一道屏障是皮肤的角质层,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0的物质不易透过无损皮肤。第二道屏障是位于表皮角质层下面的连接角质层,其表皮细脆富于固醇磷脂,它能阻止水溶性物质的通过,而不能阻止脂溶性物质的通过。毒物通过该屏障后即扩散,经乳头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第三道屏障是表皮与真皮连接处的基膜。)18。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A肝 B肾 C肺 D小肠 19。化学毒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 A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 20。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CA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37、 B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 均有重大影响 C经过体内的生物转化,所有化学毒物的毒性均降低 D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 21。化学毒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B血流量 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 22。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 DA剂量 B作用时间 C选择作用 D蓄积作用 23.体内毒物蓄积若要达到最大蓄积量,至少需要几个生物半减期 DA2 B4 C6 D824.化学毒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A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胞吞 25。化学毒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

38、述哪项条件 CA水溶性 B脂溶性 C水溶性和脂溶性 D分子量小于100 26。化学毒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CA食管 B胃 C小肠 D大肠 27。 化学毒物体内生物转化I相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 AA内织网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 28。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DA化学物的蓄积作用,是慢性中毒的基础 B物质蓄积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 C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物,防止或减少毒物的蓄积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慢性中毒 的重要措施 D在体内检出化学毒物时,机体才可能出现相应的机能改变并表现出中毒的病 理征象 29.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CA尿中某些化学物的浓度与血液中的浓度密切相关 B测定尿中某些化学物

39、或其代谢产物间接衡量一定时间内接触和吸收该物质 的情况 C化学物的解离度与尿的pH无关 D解离的和水溶性的化学物一般可通过被动扩散排入尿中 30.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化学毒物的 DA毒作用发生快慢 B毒作用性质 C代谢解毒 D毒作用持续时间31.影响化学毒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是化学毒物的 AA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吸收途径 C剂量 D作用时间 32。用 “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 称为 BA效应 B反应 C量效应 D质效应 33.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的敏感性不同,其原因不包括: AA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代谢酶

40、的遗传多态性 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 D宿主的其它因素 【B 型题】 3440题 A 简单扩散 B 滤过 C 主动扩散 D 载体扩散 E 胞饮和吞噬 34.凡是分子量小的(100200)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B35.凡是逆浓度梯度而转运需要载体能量,脂溶性大分子量的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 方式 C36.凡是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方式 A37。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 生物膜方式 D38.凡是液滴或大颗粒的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E39。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再进入神经组织,一系列通过 生物膜的方式 D40。铅、锰、镉

41、、砷、铊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C【名词解释】 1.生物转运 2.代谢活化 3.物质蓄积 4.功能蓄积 5。生物转化12 【问答题】 1。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有几种、是什么途径? 2.外源化学物分布的特征和研究分布过程和特征的意义是什么? 3。外源化学物经 肾脏排泄的主要过程。 4。何谓肠肝循环? 5.何谓肝外代谢?何谓生物转化的双重性? 6。简述生物转化第一相反应的反应类型. 7.氧化反应的主要酶系是什么? 8.简述细胞色素P450酶系被诱导和抑制特性的毒理学意义。 9.简述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的类型 。 10.为什么说呼吸道是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 11.

42、列举出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 12.列举六种 II 相反应.说明哪些是微粒体或细胞质,以及它们的产物通过何种途径 排泄。 13。列举影响生物转化率的五种因素。每种因素是怎样影响生物转化的。 14。列举化学物生物活化的三种途径。 15。何谓脂水分配系数?它与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有何关系? 【论述题】 1。试述化学毒物在体内的来踪云路 2.化学毒物生物代谢的双重性对实际工作有何意义? 3。举例说明毒物代谢酶被诱导和抑制的毒理学意义13 第四章 毒性机制 【A 型题】 1.自由基具有下列特性 BA奇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 B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 C奇数电子,

43、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 D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 2。体内消除自由基的酶系统不包括 BAGST(谷胱甘肽S-转移酶)BGSH-Px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B 型题】 【名词解释】 1。亲电物 2.自由基 3.亲核物 【问答题】 1。试述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类型及对靶分子的影响 2。试述外源化学物代谢活化及意义 3.细胞调节和维持功能障碍与毒性关系如何? 【论述题】 1.简述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损害作用 2.试述化学毒物对机体损伤的主要机制14 第五章 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A 型题】 1。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DA

44、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 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 2。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 DA电离度 B熔点 C挥发度 D以上都是 3.影响环境污染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化学物的 AA理化特性 B剂量 D作用持续时间 E联合作用 4.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 A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 B苯主要从呼吸道,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 C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 D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 5.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