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处置预案模板.doc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82376045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处置预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处置预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处置预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处置预案模板.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处置预案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制定本预案的目的是为了为保障受血者安全,提高输血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处置输血严重危害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输血严重危害事件所致人员健康危害及伤亡,特制定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第二条 编制依据是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规要求,参考美国血库协会(AABB)的标准及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第三条 适用范围。美国血库协会(AABB)将输血反应严重程度分为5个级别,依次为轻度、中度、重度、危及生命和致死。本预案适用于发生3级及3级以上的输血不良反应事件。第四条 工作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处置

2、、科学规范;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常备不懈,部门协作、全院参与。第二章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机构与职责第五条 组织机构一、建立控制输血严重危害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 成 员:二、控制输血严重危害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医务科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院办、党办、急诊科、门诊部、护理部、设备科、保健科、总务科、药剂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三、成立控制输血严重危害事件救援专家组组 长:副组长: 成 员:第六条 职责 一、处置控制输血严重危害事件领导小组职责输血严重危害事件发生后,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处置,充分发挥综合医院的实力,指挥输血严重危害的院内外医疗卫生救治工作,协调院内外各机构、

3、部门之间的相关工作,使输血严重危害事件医疗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二、处置控制输血严重危害事件办公室工作职责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处置输血严重危害事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紧急救援网络的管理、统计报告制度;调度、指挥、协调全院各医疗部门的现场急救工作;保证现场急救及时到位。启动本预案的必须是医务科。 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相关科室职责1、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密切观察输血过程,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负责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及处理。2、输血科: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检测、协助诊断和协助处理及原因调查,进行统计及上报。协助医院对输血传染疾病的调查与上报。3、检验科

4、负责对输血前后传染病指标的检测,并做好质控工作。4、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及医务科负责协调对输血严重危害的处置与鉴定工作。第三章 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分级与评判第七条 美国血库协会(AABB)将输血反应程度分为5个级别,依次为轻度、中度、重度、危及生命和致死。主要探讨了9种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介绍如下: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1.1级(轻度):输血后温度在38-39之间,或输血后比输血前高1;不伴有其它症状。2.2级(中度):输血后体温比输血前增高1以上且输血后温度在39-40之间,不伴有其它症状。3.3级(重度):输血后体温比输血前增高1以上且体温40,持续24h以内,不伴有其它症状。4.4级

5、(危及生命):输血后体温比输血前增高1以上且体温40,持续24h以上,不伴有其它症状。二、过敏反应1.1级(轻度):出现一过性的局部皮肤潮红或皮疹。2.2级(中度):出现局部皮肤潮红或皮疹,出现荨麻疹,伴有呼吸困难。3.3级(重度):出现支气管痉挛症状和体征,有或无荨麻疹,且出现过敏性相关性水肿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或出现低血压;需要肾上腺素类药物进行治疗。4.4级(危及生命):出现过敏性休克。5.5级(致死):患者死亡。三、炎症性反应1.1级(轻度):轻度寒战和(或)发冷,有或无发热,可伴有轻度不适。2.2级(中度):中度寒战和(或)发冷,有或无发热,不需要使用镇痛剂。3.3级(重度):出

6、现严重或持续的寒战和(或)发冷;出现低血压,可伴有寒战或疼痛;但无过敏症状。4.4级(危及生命):出现休克反应(如酸中毒,生命器官功能受损),有发热、发冷,可伴有寒战或疼痛;但无过敏症状。5.5级(致死):患者死亡。四、过敏反应合并发热1.1级(轻度):轻度过敏反应合并任何级别的炎性反应(发热)。2.2级(中度):中度过敏反应合并任何级别的炎性反应(发热)。3.3级(重度):重度过敏反应合并任何级别的炎性反应(发热)。4.4级(危及生命):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合并任何级别的炎性反应(发热)。5.5级(致死):患者死亡。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1.1级(轻度):无症状,仅X线片可见(正面像双侧肺浸润

7、);无循环超负荷或心力衰竭的症状。2.2级(中度):肺部症状, X线片所见(正面像双侧肺浸润),室内空气氧饱和度90%,无循环超负荷或心力衰竭的症状)。3.3级(重度):肺部症状, X线片所见(正面像双侧肺浸润),室内空气氧饱和度90%,无循环超负荷或心力衰竭的症状。4.4级(危及生命):威胁生命,需要换气支持;无循环超负荷或心力衰竭的症状。5.5级(致死):死亡。六、低血压(包括ACE抑制素相关的低血压)1.1级(轻度):血压改变,无其他过敏性和(或)细胞激素症状;不需要介入性治疗。2.2级(中度):血压改变,无其他过敏性和(或)细胞激素症状;需要短暂的(24h)液体补充或其他疗法。3.3级

8、(重度):血压改变,无其他过敏性和(或)细胞激素症状;需要持续的(24h)治疗;没有持久的生理影响。4.4级(危及生命):休克(如酸血症、生命器官功能受损)。无其他过敏性和(或)细胞激素症状。5.5级(致死):死亡。七、溶血(免疫性或非免疫性)1.1级(轻度):溶血的唯一实验实验室证据(如间接胆红素过高、升高的AST、LDH)。2.2级(中度):红细胞破坏及血红蛋白减少或增加不够,不需要另外输血治疗。3.3级(重度):需要输血或介入性疗法(如类固醇)。4.4级(危及生命):溶血的严重影响(如肾衰竭,低血压、支气管痉挛、紧急脾脏切除)。5.5级(致死):死亡。八、输血相关败血症1.1级(轻度):

9、输血的血产品污染,患者有发热症状38-39,无其他症状。2.2级(中度):输血的血产品受细菌污染,有血压改变,不需要介入性治疗。3.3级(重度):输血的血产品受细菌污染,有血压改变,需要治疗,对机休没有持久的生理影响。4.4级(危及生命):输血的血产品受细菌污染;有休克(如酸血症、生命器官功能受损)。5.5级(致死):死亡。九、循环超载1.1级(轻度):无症状,仅X线片所见,体液超载的临床证据(如体液失衡)。2.2级(中度):肺部症状,不需要O2;体液超载的临床证据(四肢水肿、体液失衡、高血压)。3.3级(重度):肺部症状需要O2;体液超载的临床证据(四肢水肿、体液失衡、高血压)。4.4级(危

10、及生命):威胁生命的肺部症状,需要换气治疗;体液超载的临床证据(四肢水肿、体液失衡、高血压)。5.5级(致死):死亡。第八条 不良反应与输血关系评判一、是否为输血不良反应,需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二、美国血库协会(AABB)将输血不良反应的评判分为了5类。1、无关:明确不良反应与输血无关,不但其症状显示确有原因,检查结果也可明确排除输血原因。例如,有万古霉素“红人”症候群史的患者,在输血的同时给予万古霉素治疗,出现经典的皮肤红疹。2、不太可能:不良反应怀疑与输血有关,有可能对症状有另种解释,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与输血的原因不一致。例如,在开始输血时,患者发热,体温不断增高,在输血期间体温持续增高。

11、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判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3、可能有关:不良反应可能与输血有关,患者的临床表现单用输血不良应无法解释清楚,存在另种解释。例如,患者在输血前24h内出现过间歇性发热症状,在开始输血时无发热,输血期间出现发热症状。4、很可能有关:不良反应可能与输血有关,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与输血引起症状的时间基本吻合,无其他合理解释。例如,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无其他治疗的情况下发生荨麻疹,症状随输血停止而缓解。5、明确有关:不良反应明确与输血有关,输血介导的原因需要明确的实验室证据支持。例如,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与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一致,且在输血后评估中鉴定出致病性的抗体。第四章输血严重

12、危害措施与流程 第九条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措施与流程一、控制输血严重危害措施1.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规要求,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输血管理,对临床输血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2.临床用血来源于自贡市中心血站,禁止自采自供。3.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需具有执业资格且经过培训,能识别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倡导科学用血、合理用血、有效输血,提倡自体输血。5.血液入库、发放和输血过程中应认真核查血液标签、血液外观、血袋包装等,严格执行输血相关操作规程。6.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贮血冰箱应专用于贮存血液,定期清洁和消毒,每周一次,防止污染

13、。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一次,检测结果应达到规定的要求,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空气培养每月一次。7.输血前必须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8.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液信息的相关内容,准确无误方可输血。9.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10.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加强医院相关区域的消毒与清洁管理。11.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患者输血前做好经血传播疾病项目(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等)的检测,并保存相关原始资料。12.对患者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项目(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

14、体等)为阳性结果者,主管医生应及时告知患者、亲属或监护人、授权委托人,检测结果和对患者的谈话内容、时间、签名等应记录在医患沟通记录中。二、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严密观察,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报告主管医师、科主任、护士长、输血科,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验。按要求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送输血科。3.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处理记录。病情紧急的患者立即进行紧急救治。4.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工作:(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

15、、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有记录,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通知输血科对原血液标本进行复检、不完全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立即抽取血液送输血科重新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4)肉眼观察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清或血浆是否溶血。如果可能,该标本应和受血者输血前的标本进行比较。(5)如怀疑由细菌污染引起的,取剩余血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抽取受血者血液进行细菌额培养及药敏实验。(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

16、)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再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输血科在接到发生严重输血溶血反应的报告后,应迅速进行调查,以确定原因 ,结果要及时通报临床科室,汇报科室领导,并书面报告医务科,各部门积极参与并有效控制输血严重危害事件。.输血完毕,对有输血不良反应的,主管医生应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24小时内送输血科保存。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输血科在接到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并初步核实后,并协同医务科、临床科室等做好证据保全的工作。三、输血传染疾病处理程序1输血传染疾病发生者,从采供血机构和用血机构追溯传染源。2核查相关献血者资料及相同受血者感染情况。3检查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查情

17、况。4具体流程如下:输血传染病处理流程5传染病的上报:按传染病信息上报管理规范执行。附:1.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2.输血传染病处理流程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发生二级以上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输入生理盐水一般反应给予相关治疗并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报科主任护士长病情危重立即准备抢救物品、药品等根据输血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积极抢救将输血器、血袋、患者血样送往输血科同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报输血科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抢救记录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与家属、患者有效沟通医务科 护理部输血科与家属、患者有效沟通与家属、患者有效沟通附2输血传染病处理流程疑似患者输血传染病(确认HIV、HCV等传染病)献血员 (血站)患者在输血后到目前为止是否有其他感染途径或机会当时实验记录及质控 输血前传染病检测(医院)献血员目前是否阳性用到其他患者目前情况当时试验记录及质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