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浅谈英国初中历史教材给我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科浅谈英国初中历史教材给我的启示.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历史论文之浅谈英国初中历史教材给我的启示 浅谈英国初中历史教材给我的启示【摘要】教材首先反响出来确实实是这个国家的课程观念。我们的历史教材内容偏向僵化,格式单调,思路古板,注重阶级政治史等特点尽管有了特别大的改变,但仍然有着深化的烙印。本人通过与一些英国历史教材简单的比拟后,觉察英国历史教科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方式。它侧重的是人文精神的关心,注重体验型学习,注重史料教学,教材编排灵敏等特点,而这些正是我们在课改课堂特别需要实践的地点,也是我们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值得深化研究的地点。【关键词】英国 初中历史教材 启示教材首先反响出来确实实是这个国家的
2、课程观念。其中因此包括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表达国家培养人的价值观与目的观。但我们现实中应用的教材好似总不能如人意。内容偏向僵化,格式单调,思路古板,注重阶级政治史等特点仍然深化显露在我们的教材当中。比方我们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部分要求如下: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敏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征询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征询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历史课程应
3、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 入和习惯社会打下根底,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根本的历史知识和才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课程应防止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才能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 科体系的完好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表达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舞老师制造性地探究新的教学途径,改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建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些文字我们几乎耳熟能详。但假设随意翻看我
4、们的教材,我们就会有一种感受,课标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说法罢了。不管是北师大版,人民教育版,仍然华东师大版这些教材尽管有着特别大的改变,但其本质不变。假设没有睁眼看世界,我几乎相信,我们本人所做确实实是最好的。在学习过程当中,在我的老师提供材料根底上,本人读过一些英国初中历史教材的片段后,才有着莫大的感慨。在这里,我体会到了:教材应该灵敏表达课标,教材在教学当中应该采纳多元化方式落实课标的内容。下面是本人翻译的英国历史教材的一些片段,仅供参考,以方便我谈谈我对英国历史教材的体会。更重要的是考虑当我们拿着一本“死书”时,应该如何灵敏地通过组织更好的教学材料,激活本人的课堂,真正做到表达新课程改革中
5、新课标的精神。(材料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牡航教授提供的英文版英国初中历史教科书)第18单元 热战,冷战为什么主要的二十世纪战争会阻碍那么多人?第一部分:引言二十世纪,战争的数量并不多,但是有三场特别重要的战争,分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属于热战,哪里都有战争。冷战之因此称之为冷战是由于战争的敌对双方从来就没有明确的宣战,敌对的双方是美国和苏联。这三场战争之因此重要,那是由于它们以如此那样的方式把世界的大部分人都卷入了战争。在战争当中,妇女也被组织起来,小孩被撤离到相对平安的地点进展安置。男的,女的,幼小的,他们的家乡都被轰炸了。人们本人制造
6、核弹足以摧毁整个世界。人们由于战争而贫穷。特别多人必须逃离本人的家乡或者国家,成了难民流亡到别的国家。特别多人由于饥饿和饥饿变得虚弱。事实上,政府所花费在武器上的钱足以改善这些难民的生活,但是政府没有如此做。第二部分:活动时间(环节)1、针对战争进展考虑。A、每个人谈谈,世界大战关于人来讲意味着什么。B、写下一个关于世界大战的概念。C、如今,使用字典去查找战争的意思。D、哪个概念最精确?是你的仍然字典的?解释为什么?2、搜集一些战争典型案例。你能够从报纸,杂志,书本,网络中查找。尽量找到一些像本单元所列举的案例,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战争对人类的阻碍。第三部分:(材料资源)二十世纪的战争发生了什么
7、事情?考虑战争是如何样发生的?而人们又是如何样遭到阻碍的。材料来源1:(图片)1940年12月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遭到的轰炸。材料来源2:(图片)军工厂里劳动的妇女,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消费武器的地点。材料来源3:(图片)塞拉利昂的战争带着我们来到利比亚。这里战争特别严峻。哪里都有战火。“我什么都没带就逃走了,我就只带着其中一个小孩逃了出来。但是我的其他小孩都给射死啦。他才六岁。如此之多的村民都死了,如今那儿已没有一个活口。每个人都逃生去了。”1997年,法蒂玛逃离了他的家乡塞拉利昂。这是由于内战的缘故,这场内战打了九年。更多数以千万计的人们像法蒂玛一样失去了本人的家园。法蒂玛仍然作为一个
8、塞拉利昂的难民活着。材料来源4:(图片)在1981年至1990年间。 英国妇女不连续地在英国伯克郡的格林汉康蒙举行反巡航导弹的游行示威。材料来源5:一份控诉材料:英国是世界顶尖的三大贸易国之一。那写信给贸易和工业部长,叫他如今采取行动。(处理饥饿征询题)牛津饥饿救济委员会,2000年6月材料来源6:(图片)1999年4月,在马其顿营地里的科索沃的难民。材料来源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尼日利亚正在尽其所有为战争努力。把锡矿山制成器械,变成军队军用火车或者铁路;尼日利亚的棉花被专门用于制成军用制服,尼日利亚的皮具被用于制成军用靴子,或者要带,或者布帘,变成军用装备。从一本小册子得知,他们的目的为
9、战争而努力。那时的尼日利亚仍然大英帝国的一部分。材料来源8:“战场是特别恐惧的。尸体发出阵阵的酸臭味,那些被杀死的人往往十天半月地躺在沼泽地里,或者有半数躺在甜菜地里。一个英军的大腿塞进了沟渠里,二肩膀却背着步枪横跨其上”。来源于一战期间德军对法国作战的士兵,一封家书。资源来源12:(略)第四部分:活动环节(征询题)1、看材料112,给每个材料制造一个卡片。然后在每个卡片上“注解”:A、主要是描绘性的材料(你能够画出这一部分)B、从这些材料中,关于二十世纪的战争,你理解到了什么?举出例子2、把你不同的卡片分成不同的类别。但前提是你必须想好你能如何分。比方,所有关于平民的卡片和案例你都能够放在一
10、起。你本人决定。你能够把一些案例分成更多的品种。3、从你的分类当中,关于二十世纪的战争,你理解到了什么。将这些说明制成一个列表通过阅读英国历史教科书,与我们中国历史教科书比拟,我不敢妄加评论说我们没有优点,但相比之下,英国教科书比我们突出的特点仍然特别明显概括如下:1、英国教科书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它把这三者放在同等重要的维度目的。从上面翻译的材料,我们能够看出,它将学习的价值,定位于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开展上。关注人的开展并不是一句空话。比方他们所有的材料(一共有12则材料),都是围绕着“人如何样”而不是“战争到底有多猛烈”。同时承认学习过程
11、的价值。一切征询题不征询答案正确与否,都要学生本人讨论学习。我们的课标说,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敏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征询题的空间。相比之下,我们的课本从来确实是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通过,背景等一些单调的东西,说是不用死记硬背的东西,但每个学生都背得苦不堪言。而英国的教材却确实给我耳目一新的感受:简短而又能到达真正的灵敏多样的教学,不用死记硬背,能够拓展学习的境地。2、英国教科书它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侧重的是人文精神的关心。课本的编写带着特别浓重的一种宗教情怀。比方材料:“这三场战争之因
12、此重要,那是由于它们以如此那样的方式把世界的大部分人都卷入了战争。在战争当中,妇女也被组织起来,小孩被撤离到相对平安的地点进展安置。男的,女的,幼小的,他们的家乡都被轰炸了。人们本人制造核弹足以摧毁整个世界。人们由于战争而贫穷。特别多人必须逃离本人的家乡或者国家,成了难民流亡到别的国家。特别多人由于饥饿和饥饿变得虚弱。事实上,政府所花费在武器上的钱足以改善这些难民的生活,但是政府没有如此做”。还有材料:材料来源3:塞拉利昂的战争带着我们来到利比亚。这里战争特别严峻 。哪里都有战火。我什么都没带就逃走了,我就只带着其中一个小孩逃了出来。但是我的其他小孩都给射死啦。他才六岁。如此之多的村民都死了,
13、如今那儿已没有一个活口。每个人都逃生去了。1997年,法蒂玛逃离了他的家乡塞拉利昂。这是由于内战的缘故,这场内战打了九年。更多数以千万计的人们像法蒂玛一样失去了本人的家园。法蒂玛仍然作为一个塞拉利昂的难民活着。这些材料描写战争,但不是描写战场的精彩,没有描写战争的剧烈,没有描写战争中将领的智慧,所有战争中只描写一个征询题:“人”。从而得出的结论:是所有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这些材料不分时空,甚至连时间都是打乱或者没有时间的,但同样能够表达出他们教育的价值观: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灾难。从内容、线索而言,英国教科书却是没有我们好,至少他们没有我们那么详细的教材内容,但从教育的效果来讲,我想英国的教
14、材所取到的效果要好特别多。由于它关注的正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通过所有材料,所要展现人类的仍然仍然人的精神风貌。主题特别明显。3、英国教科书注重体验型学习。材料的应用别开生面。我们中国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特点确实是关于材料的应用征询题,材料应用的策略是要求指老师引导学生将史料作为有效证据,来解释课本结论性的描绘。任何觉察征询题,提出征询题,处理征询题,最终仍然要导向课本给予的结论。但英国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方向不一样,它有特别详尽的材料,材料横向纵向的跨度都特别大,而且不拘一格,不会严格考虑材料的紧密性,只考率从多个角度,从特别宽阔的视野给予学生尽多的材料,然后通过材料的内容和活动环节
15、引导学生从史料中觉察征询题、处理征询题。得出来的是学生本人的结论。教材中几个活动活动环节有着如此明显的特征:1、活动征询题仅靠教材。2、必须亲身动手,而且侧重于动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3、活动环节有比拟多是连环的征询题,但任由学生独立考虑的空间特别大,由学生本人进展尝试的空间特别大,并没有留下标准的答案。也没有标准的答案。经常是展现表达与证据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提征询方式是“在这段材料中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证据来说明”从中引出推论,说明本人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只是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要求学生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作比拟。对同一事件之不同的历史阐述加以比。选出一个主
16、题,给予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让他们本人去对照整理,同时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构成他们本人的推演,找出本人的结论。让学生尝试用本人的目光去找出史料中带来的征询题,并用他本人的方式处理。材料本身就有着启发的功能,只靠本人的努力和体验获取属于本人的学习成果。 4、与中国中学历史教材相比拟,英国的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确实是典型的史料教学,而且这种史料教学已经构成了一套特别成熟的教学思想和体系。我们经常倡导教育学生学习历史:要“论从史出”。我想只有看了英国的中学历史教材之后,我们才会觉得无权说如此的话。我们课本中所谓的“史料”在哪里?能够让学生本人使用的史料在哪里?或许英国这种编写教材的方式和教学的
17、方式有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的地点:(1)对历史材料和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据理解,英国的学者认为:要理解历史的过程,就必须认识到历史材料的作用。惟有理解了史料和历史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基于这种思想,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史料作为历史证据,就成为“新历史”教学的核心思想。教科书的做法则是用尽量详尽的历史材料侧重说明一个征询题,而不是所有征询题。上述翻译的材料能够明显表达出这个特点。(2)教材编写的思路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而学生学习处理证据(史料)征询题是带有挑战性、专注性的。上文翻译的材料中,两个简单的活动环节,都是有赖于学生本人动手去完成的,这有助于理解正在被学习的内容。
18、总之,积极的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运用原始材料和处理证据征询题给学生一种真实感。处理特定历史时期的证据,能使学生理解那一历史时期的许多方面,并有助于他们探究正在研究的征询题。英国教材的材料来源特别丰富,有本人国家的,有别的国家的,有正式史料,有家书等非正式史料,但学生读了之后那种当时社会的真实感可能会更强烈。在英国传统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更多的是为理解释和说明历史表达,确实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把史料作为证据以重构历史的情境,以便使学生认识历史知识的本质,而不仅仅是使某种历史阐述得生动有趣,以便学生的理解和经历。史料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确实是自主学习。这些都是英国教材表达
19、特别明显的地点。(4)教材比拟灵敏表达了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关英国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史料教学要求: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在要求知识与才能结合的根底上更强调才能的培养与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英国的课程标准是以才能目的为主体的。侧重于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变化的知识与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探究,组织和交流。从详细的教材中我们能够觉察,课本并不需要生搬硬套堆满史料,而是通过某些片段就能够收到课标中关于价值观培养效果。概而言之,英国教科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它能够按照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编排教材。如此的教材导致了课时安排就更加灵敏。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掌握今后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个人素养、学习才能和思
20、维技巧。如此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参与愿望。我认为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教科书应该学习或者改善的地点。同时更是我们历史老师应该引以为鉴应用于教学的地点。参考:1、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历及启示,“新考虑网”2006.32、多元化的英国中学教材,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11期3、方俊历史教科书应反映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历史教学2001年第10期4、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课程.教材.教法 2006年第6期5、周孟玲英国近二十年中学历史教育情况及研究成果,历史教学1988年第10期。6、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人民网.教育.教育观察,2006.1.117、郭林英国中学新教材因材施教贴近生活,光明日报 2007.07.15 8、译文材料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牡航教授提供的英国初中历史教材(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