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教育的共融与互动.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82299124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教育的共融与互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教育的共融与互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教育的共融与互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教育的共融与互动.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教育的共融与互动摘 要: 本文分析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共融性,讨论两者的相互关系,探讨两者良性互动的对策,以期产生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 大学文化建设 高校德育教育 共融 互动大学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建设积极、健康、富有特色的大学文化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并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与校风。高校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二者具有共融性且在多方面相互渗透。一、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教育的共融性(一)高校德育教育的实现过程中体现校园文化的内容高校德育教育对受教育者起到思想灌输、个性塑造、品行矫正、自我教育的指导作用,

2、而其具体过程则是指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也可以理解为通过教师高尚的品德、严谨的教学及学校优美的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因此,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育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教育,使之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塑造大学生美丽的心灵,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长期坚持德育教育必然对大学文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五彩缤纷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途径,大学文化由于要服务于高校德育教育的要求而获得蓬勃发展。大学文化可以增强大学师生对学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励师生见贤思齐,使广大师生在行动上有共同的

3、奋斗目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围绕环境育人这一中心,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整体规划设计安排。大学精神文化更多地体现在学校的传统、教风、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它是一个学校凝聚力的体现,对大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这些都融合着大学德育教育的要求,都是在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二)大学文化建设能够反映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標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人的熏陶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指导、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并起到观念认同和精神升华的作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对大学生的智力开发起着催化作用,有力促进大学生的能力发展,如:组织工作

4、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校园文艺活动能调节紧张的学习节奏、活跃大学师生的生活、增添校园生活的情趣。同时,也能提高师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师生的文化修养,陶冶道德情操。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养等方面达到相应的水平及标准,最终达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德育教育目标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积极、健康的大学文化中都有所体现。正是这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影响着大学生,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二、大学文化建设对德育教育工作的作用(一)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并塑造人格目前,部分高校学风存在问题,从校园文化角度来说是处在“非良性循环”状态。这就需要师生进行积极的思想、情感交流,营造进取、合作

5、的氛围。对教师来说,应有效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来说,教师外在的气质、修养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产生示范效应,教师应该关心处于成长过程的大学生,除了晓之以理外,更应该动之以情。20岁左右的大学生正处于情绪波动大的心理成熟期,一方面寻求认同环境,另一方面不满足所处的受教育的地位。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让大学生从自觉实践到完成社会化而走向成熟。因此,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对学校教育活动的完善和调节。(二)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实践性以往的德育教育工作往往以高校思政德育教育课的形式展开,其内容偏于理论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距离。

6、甚至部分学生主观认为思政课、德育课主要是用来考试和完成学分。积极、健康的校园活动能深入学生的生活领域,在活动过程中倾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需求。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德育教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而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实践性。(三)能够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但往往缺乏科学的人生规划。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高校必须担负起大学生精神层面引导的责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并且激励大学生培养

7、广博的胸怀和百舸争流的勇气。通过积极参加校园活动而明白,理想的实现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艰苦努力,明白“立志需躬行”的道理,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三、高校德育教育对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一)高校德育教育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道德净化作用大学文化建设要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体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特点和特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高校德育教育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良好的学术环境促进师生在智力与创新能力上的发展。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师生通过思想的交流、观念的认同、行为方式的养成,逐步形成在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上的共同趋向,产生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些都对大学文化建设起到了道德净化的作用。

8、(二)高校德育教育是大学文化传承的有力工具高校德育教育对大学文化的传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园内的传承,二是向校外辐射。在学校内,德育教育不仅对知识层面上的道德知识产生影响,而且对道德观念、情感态度等发挥作用并通过大学文化的途径传承,如: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学术报告、知识讲座等。另一方面,德育教育对大学文化的传承,通过社会实践向整个社会辐射,这促进了大学文化建设与社会的渗透和融合,并形成了良性循环。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效应,能强化大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克服简单、急躁,有益于他们看清社会要求而努力成才。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作为大学文化的载体将各种大学文化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间接地向社会展示了学校的精神与风尚。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