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知识资料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基础知识资料讲义.doc(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金融基础知识讲义金融基础知识讲义第一部分: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一、不同货币一、不同货币 制度下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制度下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在金本位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由两国本位币的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决定 的。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间的比价,是由两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来决 定的。 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影响各国汇率变动的深层因素有哪些?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影响各国汇率变动的深层因素有哪些?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供求状况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只是表面的,汇率变动还有更深 层次的影响因素: 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逆差,对外债务增加,对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 率下降。国际
2、收支顺差,对外债权增加,对本币需求增加,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 下降。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纸币贬值,引起国际收支亏损,贬值货币也会在市场上遭到抛 售,造成本币汇率下降。 3.利率。利率的高低调整会使外资的流入或流出增加,改变外汇的供求状况,引起汇率 的变动。 4.经济增长状况。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会带来更多的进口,造成经常项目逆差,本币汇率 下降。长期看,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增强对其货币的信心,使其币值稳定坚挺。 5.中央银行的干预。中央银行出于某种经济政策的考虑,可能会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 预,在短期内会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和汇率的变动。 6.市场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庞大的游资流动迅
3、速,受预期因素的影响很大,预期 因素成为短期内影响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三、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什么?三、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 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各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等原因会印 发周期性经济波动,导致国际收支恶化。这属于周期性失衡。 2.经济结构性原因。一国的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结构失调,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会引起该国的国际收支的失衡。这属于结构性失衡。 3.货币价值的变动。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短期内出口商品的价格没有竞争 力,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当一国出现通货紧缩,物价下降,短期内出口商品具有价格
4、优势,国际收支顺差。这属于货币性失衡。 4 国民收入的变动。当一国的国内和国外的政治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引起国民收入的 变动,也成为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四、如何对国际收支失衡进行调节?四、如何对国际收支失衡进行调节? 当国际收支失衡时,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方法进行调节: 1.商品调节。采取对出口商品给予补贴用优惠利率刺激出口等奖出限入的措施来改善国 际收支逆差。 2 实施金融政策。以调节利率或汇率的办法来平衡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就 利用提高再贴现率或使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则降低再贴现率或使货币升值以增加进口。 3.实施财政政策。即以扩大和缩小财政开支或调
5、节税率的办法来进行国际收支调节的政 策措施。一般是采取增税减支来扭转国际收支逆差,采取减税增支来调节国际收支顺 差。 4.利用国际贷款。利用国际贷款来及时灵活地融通资金是最普遍使用的措施。 5.直接管制。国家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干预国际收支,包括外汇管制和外贸管制。第二部分: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第二部分: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一、如何理解货币需求的概念?一、如何理解货币需求的概念?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 数量。在理解货币需求概念时我们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特定时点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 有的全部资产中
6、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 2.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只有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形成货币需求: 一是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资产; 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包括对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 4.货币需求的职能范畴包括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 需求。 二、如何掌握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二、如何掌握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货币必要量公式中。其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完全 的金币流通。在此条件下,马克思进行如下论证: 1)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黄金的价值,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 着价格进入流通的; 2)商
7、品数量和商品价格的多少决定了需要多少金币来实现它; 3)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货币仍留在流通中多次媒介商品交换,从而一 定数量的货币流通几次,就可相应媒介几倍于它的商品 进行交换。 这一论证用公式表示就是: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 / 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M = PQ / V 这一公式表明: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 和货币流通速度两类因素,它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 原理。 我们在掌握这一理论时也要注意: A.本论断适用于金属货币流通,而在
8、纸币或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 货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B.直接运用本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很多困难。 C.仅反映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偏好理论)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偏好理论)凯恩斯研究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时假定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 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是人们 为了日常交易的方便而在手头保留一部分货币。因交易动机而产生的 货币需求与收入同方向变动。 谨慎动机也叫预防动机,是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未曾预料的支付。 因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也与收入同方向变动。 投机动机是指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
9、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 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的高低呈反方向变化,是利 率的递减函数。 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一般用于商品或劳务交易,称为交易性货币 需求,用 L1 表示,是收入 Y 的递增函数,即 L1=L1(Y) ; 投机性货币需求 L2 则与利率有关,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即 L2=L2(i) ; 货币总需求 L 由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构成,即 L=L1(Y)+L2(i) 表明对货币的总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四、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四、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收入:收入与货
10、币需求总量呈同方向变动。 在经济货币化的过程中,货币需求有增加的趋势。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 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在不考虑其他因 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固定的比率。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更多的影响货币需求的结构 6)企业与个人对利率与价格的预期 对利润的预期同货币呈同方向变化,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同货币 需求呈反方向变化。 7)财政收支状况 收大于支有结余,对货币需求减少 支大于收有赤字,对货币需求增加。 8)其他因素: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
11、技术手段的先进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 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 五、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五、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 现实经济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货币,许多新的金融根据也都不同程度的具有一定的货 币性。这就给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的计量带来新的问题,即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问题。 在各国对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中,普遍都把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即是资金融资产能够及时 转化为现实购买力,而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作为划分的依据。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划分口径可以把货币供给划分为:M0 (现钞):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M1 (狭义货币):M
12、0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 M2 (广义货币):由 M1加上准货币构成。 准货币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 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我国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的划分口径,把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如下: M0 =现金 M1 =M0 +活期存款 M2 =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六、影响货币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什么?六、影响货币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影响货币供给的两大基本因素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 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货币乘数又叫货币供给的扩张倍数,它反
13、映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数量关系。即 m = M / B 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决定因素,也是货币供给中的外生变量;而货币供给的内 生性则包含在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之中。 七、基础货币的变化受那些因素的影响?七、基础货币的变化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作为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基础货币数量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有决 定性的影响。 基础货币可以由中央银行对其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能考察影 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资 产负 债国外净资产 流通中货币对政府债权净额 准备金存款对商业银行债权其他项目净值资产合计 负债合计基础货币有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二者都是中央银行的负
14、债。 基础货币的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四个因素: 1.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 如果追求稳定汇率目标,通过外汇买卖投放基础货币受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具 有相当的被动性。 2.对政府债权净额。中央银行通过认购政府债券或贷款给财政部门弥补赤字把基础货币 注入流通领域。 3.对商业银行债权。即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中央银行对此项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其他项目净值。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的增减 变化。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 八、决定货币乘数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八、决定货币乘数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对于决定货币乘数的具体因素,
15、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但可以通过对其施加影响来 控制货币供应量。 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一般有以下 5 项: 1.现金比率。即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对乘数的确定有重大 影响,现金比率越高,货币乘数也高,反之,亦然。 2.超额准备率。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就越小,反之,越大。 3.定期和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越大。 4.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变小,反之,变大。 十、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十、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是通过利率机制完成的。i 需求 D 供给 S i D1 S D S1E M
16、M利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同货币需求 之间是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当货币供给与货币 需求相等时,即达到了货币均衡,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为均衡点, 此点决定了均衡利率和均衡货币量。 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是经常变化的,如果 SS1,供大于求,利率下降,利率与 货币需求反方向变动,货币需求上升,DD1,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重新实现均衡。第三部分:通货膨胀及其治理第三部分:通货膨胀及其治理一、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一、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 是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一旦违背了这一经济规律,过多发行货币,
17、就会导致货币贬值, 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则主要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结构因素以及供给不足、预期不 当、体制制约等。 需求拉上。这是指经济运行中社会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激增,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 了即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形成 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这是指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成本提高的原因主 要是工会力量要求提高工资和垄断行业和垄断大公司为追求垄断利润而制定的垄断价格。 所以有把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分为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和利润推进性通货膨胀。 结构因素。除了总量因素之外,即便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
18、,由于经济结构方面 的问题,也会使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对于这类通货膨胀的分析主要有两种 模型。一种是以北欧一些开放经济的小国为对象的北欧模型。由于小国是世界市场上的价 格接受者,世界通货膨胀从小国的开放经济部门传递到不开放经济部门,从而导致全面通 货膨胀。另一种模型是以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发展中国家为对象的二元经 济结构模型。在二元经济中资本短缺、市场化程度低、货币化程度低等结构因素的制约下, 要发展经济,往往要靠赤字预算、多发货币来积累资金,从而带动物价全面上涨,引发通 货膨胀。 如果以消费物价总水平变动作为通货膨胀的代表性指标,那么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 主要是需求拉
19、上性的,但是成本推进、结构失调、制度变革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的不合理提 价行为等因素也形成了促使物价全面上升的强大合力,所以,应该说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 胀的原因是多种因素混合的。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通货膨胀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正常 进行。在通货膨胀期间,由于物价上涨的不平衡造成各生产部门和企业利润分配的不平衡 使经济中的一些稀有资源转移到非生产领域,造成资源浪费,妨碍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同时,通货膨胀妨碍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由于币值不稳和易变货币不能知识表现价值, 市场价格信号紊乱,不利于再生产
20、的进行。其次,通货膨胀使生产性投资减少,不利于生 产的长期稳定发展。预期的物价上涨回促使社会消费增加、社会储蓄减少,从而缩减了社 会投资、制约生产的发展。 2.通货膨胀对 流通的影响 通货膨胀打破了流通领域原有的平衡,使正常的流通受阻。通货膨胀会鼓励企业大量 囤积商品,人为加剧市场的供求矛盾。而且由于币值的降低,潜在的货币购买力就会转化为实际的货币购买力,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也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对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改变了原有的收入分配的比例和原有的财富占有比例。依靠固定收入的人群 在整体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变小了。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人也受到损害。通货膨胀哈 影响到国民收入的
2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通货膨胀通过“强制储蓄效应”把居民、企业 持有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发行货币的政府部门。货币供应总量增加使社会总名义收入增加, 社会实际总收入不会增加。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消费支出倾向,必然回引起国民收入再分 配的变化。 4.通货膨胀对消费的影响 通货膨胀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这意味这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物价上涨的不平衡 性和市场上囤积居奇和投机活动的盛行使一般消费着受到的损失更大。 三、如何治理通货膨胀?三、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由于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有相当的不利影响,所以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平抑 通货膨胀。主要的治理措施有: 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
22、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 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 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 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 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在货币 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 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 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
23、增加商品有效 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 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 品的生产。 4.其他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第四部分: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第四部分: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一、金融市场的分类一、金融市场的分类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按照不同的标 准可以对金融市场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交易工具期限不同,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按交易你的物的不同,分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 场。
24、 按交割期限不同,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按地域划分为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以及国际性金融市场。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与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样,一个完整的金融市场需要有一些必备的市场要素,否则, 市场活动就难以顺畅地运行。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有: 1、市场参与者。主要有五个主体,即政府机构、中央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企业 和个人。 2、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就是货币资金,但由于货币资金之间不能直接进 行交易,需要借助金融工具来进行交易。金融工具最初又称信用工具,它是证明债权债务 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金融工具是法律契约,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5、受法律保护。金融工具一般具有广泛的社会可接受性,随时可以流通转让。依金融工具与 实体经济的关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3、金融工具的价格。 4、金融交易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是有固定场所的有组织、有制度、集 中进行交易的方式,如交易所方式;二是在各金融机构柜台上买卖双方进行面议的、分散 交易的方式,如柜台交易方式;三是电讯交易方式,即没有固定场所,交易双方也不直接 接触,主要借助电讯手段来完成交易的方式。 三、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三、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 金融市场的地位。在整个市场体系中,一般可分为产品市场(如消费品市场、生产资 料市场、旅游服务市场等)和为这些产品提供生产
26、条件的要素市场(如劳动力市场、土地市 场、资金市场等)。在整个市场体系中,金融市场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联系其他市 场的纽带。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制约作用;市场体系中 其他各市场的发展则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金融市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效动员和筹集资金。 2、合理配置和引导资金。 3、灵活调度和转化资金。 4、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5、实施宏观调控。 四、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及价格确定四、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及价格确定 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 法律凭证。既然是法律的凭证,一证在手
27、,权利和义务便具有法律约束力。 金融工具般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 1、期限性,指金融工具都规定有固定的偿还期限。 2、流动性,指金融工具在必要时有迅速转化为现金而不至使持有者遭受损失的能力。3、风险性,指购买金融工具可能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 4、收益性,即购买金融工具可以带来一定的收益。 金融工具的价格问题非常重要,它与上述四项特征有着直接的联系。金融工具的发行 价格指新发行的金融工具在发售时的实际价格。按不同的发行方式,金融工具的发行价格 可分为两类: 1、直接发行方式下的发行价格。按与面额是否相等,可分为平价发行、折价发行和 溢价发行三种主要方式。 2、间接发行方式下的发行价格。采用这种发
28、行方式的金融机构价格又分两种:一种是 中介机构的承销价格或中标价格;二是投资者的认购价格。不同的价格各有其不同的决定 与影响因素。 五、证券行市的形成及其波动五、证券行市的形成及其波动 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巾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实际交易价格。证券行市是证券收益的资 本化,是投资者追逐的最主要目标,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有价证券的收益;二是当时的市场利率。证券行市与前者成正比,与后者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即:股票行市=股票预期收益/市场利息率债券行市=债券到期收入的本利和/(1+市场利率*到期期限)上述两个公式只是有价证券的理论公式,并不具有实战价值。因为影响证券行巾 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证券的供求
29、关系,通货膨胀率,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变 化等等,都会对证券行市发生影响。虽然上述公式只是基本公式,但如果完全偏离这一公 式,错误就不可避免。 证券行市尤其是股票行市,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一是证券行市的波动对经济周期异常敏感。经济危机的来临往往以证券行市的下跌为 征兆。 二是对经济周期的波动,证券行市总要以极端的姿态作出反映。危机到来,证券行市 就一落千丈;经济复苏,证券行市又大幅攀升。 由此可见,证券行市对加剧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及其重要意义六、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及其重要意义 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由于政治、
30、经济等多方面原因,股 价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为了能够综合反映这些变化,世界各大金融市场都要编制股票价格 指数,将一定时点上众多的股票价格用综合指标表现出来。 股价指数的编制与商品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墓本相同,即先选定若干有代表性的股票 作样本,再选某一合适的年份作基期,并以基期的样本股价为 100,然后用报告期样本股 票的价格与基期价格作比较,就形成报告期股价指数。 股价指数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可以反映整个股市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及其程度。它不 仅是显示政治、经济、社会及其各种因素变化状况的“晴雨表” ,也是政府、企业、个人观 察、分析、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金融决策和从事金融活动的重要参考数据。第五部分
31、:货币市场第五部分:货币市场一、货币市场的特点、功能与作用一、货币市场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在金融市场的分类中,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分类法非常重要,货币市场或资本市场 的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 货币市场通常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市场。它有三个显著特点: 1、交易期限短。多在 36 个月之间,最多不超过一年。 2、交易的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3、交易工具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货币市场的功能与作用主要体现在: 1、调剂资金余缺。补充短期融资需要。 2、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 二、同业拆借市场二、同业拆借市场 同业
32、拆借市场即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同业拆借市 场主要是为了满足金融机构之间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经常发生的头寸余缺调剂的需要。该市 场特性是最活跃、交易量最大。能敏感地反应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意图。由于它可以 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因而倍受金融机构及货币当局的重视。 从类型看,同业拆借市场有两种主要类型: 是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即银行业同业之问短期资金的拆借市场。二是短期拆借市场,又称通知放款市场,主要是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 商)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形式,特点是利率波动很大。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大多采用这种方 式向银行借款。 同业拆借市场的构成要素是:市场参与者即金融机
33、构、市场交易对象即货币头寸、拆 借期限与拆借利率。 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历史短却发展迅速,近年来出现了规模不断扩大、参与者持续增 加的趋势。 三、票据市场及其重要性三、票据市场及其重要性 票据市场是指各类票据发行、流通及转让的场所,主要包括商业票据的承兑市场和贴 现巾场,也包括其他融资性票据市场。 在货币市场中,票据市场十分重要,这是因为: 1、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中参与者最多的市场。就票据的购买者或投资者而论,就有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金融企业、众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基金组织以及个人。 2、企业是货币市场最重要的资金需求者。 3、工商企业大部分的流动资金需求除由商业银行发放短期贷款加以满足
34、外,主要依 靠商业票据市场。 4、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大公司甚至发行无商品交易相对应的融资票据来筹集短期资 金。 5、商业银行的贴现业务也离不开商业票据市场。中央银行也要在票据市场上进行再 贴现政策的操作。 四、国库券市场的含义与特征四、国库券市场的含义与特征 国库券市场又称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它是货币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国库券 市场的发行量和交易量都非常巨大,在满足政府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市场风险小。由于它是由政府发行,因而被称为零风险的金边债券,这同私人部 门发行的货币市场工具不可同日而语。 2、流动性强。它的高组织性、高效率和充分竞争性非
35、其他短期金融工具所能比拟, 迅速变现能力强化了这特征。 3、税收优惠。即它的免税特征,这一特征有利于增强国库券的吸引力。 五、回购协议市场及其交易特点五、回购协议市场及其交易特点 回购协议市场是指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市场活动由回购与逆 回购组成。这里的回购协议是指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订的、在 定期限内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从本质上看,回购协议是一种质押 贷款协议。在此大家应该把握两个要点: 一是虽然回购交易是以签订协议的形式进行交易的,但协议的标的物却是有价证券; 二是我国回购协议市场上回购协议的标的物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可用于在回
36、购 协议市场进行交易的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债券及金融债券。 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特点: 1、流动性强。协议多以短期为主。 2、安全性高。交易场所为规范性的场内交易,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业务都有法 律保障。 3、收益稳定并较银行存款收益为高。回购利率是市场公开竞价的结果,一般可获得 平均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收益。 4、融入资金免交存款准备金。这一特点使之成为银行扩大筹资规模的重要方式。六、我国国债回购市场及其意义 我国国债回购市场是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的市场类型主 要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形成的国债回购市场;天津、武汉、大连等 各地证券交易中心形成的市场;
37、银行间国债回购市场以及市场参与人直接联系形成的场外 市场。 对我国来说,国债回购市场的建立有其特殊意义。由于我国国库券市场尚未建立,公 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工具匮乏,从而导致国库券市场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体现货币当局 政策意图的作用难以发挥,国债回购市场有效地弥补了这不足,可以有效调节市场上的 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第六部分:资本市场第六部分: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及其特点一、资本市场及其特点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 1 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的市场,又称长 期资金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另一个是有价 证券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38、狭义的资本市场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 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 同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1、交易期限较长。少则年,长则数十年。 2、交易目的主要为解决长期资本需求。 3、资金借贷量大。 4、市场交易工具特殊。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二、资本市场的功能二、资本市场的功能 1、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 2、资本市场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 3、资本市场有利于企业重组。 4、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三、证券发行人和证券投资人的证券选择三、证券发行人和证券投资人的证券选择 对于证券发行人来说,首先要确定发行股票还是发行债券,其次是选择发行何种股票 或者何
39、种债券。发行人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1、适用范围。凡有预期收益的经济单位都能发行债券,但股票只有股份制企业才能 发行。 2、资金使用性质。发行债券所筹措的资金是借入性资金,到期必须偿还;发行股票 所筹资金则可以长期使用,无须归还。 3、资金成本。一般说来,股票的筹资成本要高于债券,原因是股票不用归还,但要 向认购人提供相对较高的收益。 4、提供的权利。发行股票要向认购人提供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发行债券 只提供了按期索取本息的权利。 5、发售的难易程度。由于股票没有偿还期,只有转让才能收回投资;而债券无论期 限长短都要还本。 6、在流通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股票发行比债券困难得多,不同种类
40、的股票或债券 发行的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 对于证券投资者来说,在选择购买何种证券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安全性。即要根据发行人的资信程度,考察债券的偿还能力或股票收益的保障程度。 2、流动性。债券因有偿还期限,自身拥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而股票的流动性首先 依赖于二级市场的发达程度,其次才是股票自身的质量。 3、盈利性。与债券相比,股票是一种高收益、高风险的有价证券。在股票中,普通 股又比优先股有较高的收益和风险。在债券中,信用债券的收益高于抵押债券;长期债券 的收益高于中短期债券。 4、对未来经济态势的预测。在经济已发生或将要发生动荡时,债券因收益固定、到 期偿还,比股票更为可取。 四、证券
41、交易的一般程序四、证券交易的一般程序 1、开设股东账户和资金账户。 2、委托买卖。 3、竞价成交。 4、清算、交割与过户。 五、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五、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 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是对经济运行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生命周期以及上市公 司自身状况同市场之间关系的研究。 1、宏观经济周期性运行与证券市场。证券价格的变动大体上与经济周期相一致。一 般是:经济繁荣,证券价格上涨;经济衰退,证券价格下跌。 2、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迅速地影响证券市场。财政 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具有持久但较为缓慢的影响。汇率政策的调整从结构上影响证券市 场价格。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42、主要体现在: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增 强,出口型企业将受益,此类公司的证券价格就会上扬。 3、企业生命周期与证券行市。个产业经历的由产生到成长再到衰落的发展演变过 程称为产业的生命周期。初创期的产业,如信息网络业、生物制药业等的风险较大,因而 其证券价格的大幅波动不可避免;处于成长期的产业由于利润快速成长,因而其证券价格 也呈现快速上扬之势;处于成熟期的产业是蓝筹股的集中地,其证券价格一般呈现稳步攀 升之势,大涨和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颇具长线持筹的价值。 4、企业自身状况与证券行市。主要是对公司进行背景分析、会计数据分析和财务状 况分析。公司基本背景分析主要包括公司获利能力分析和
43、公司竞争地位分析。会计数据分 析的目的是评估一个企业的会计记录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其所代表的经济活动。财务分析的 目的是从财务数据的角度评估上市公司在何种程度上执行了既定战略,是否达到了既定目 标。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工具有两种: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 六、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六、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是指对市场未来的价格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活动。它是建立在三 大假设理沦基础之上的: 1、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 2、证券价格沿趋势波动并在一定时期保持趋势。 3、历史会有重复,或有惊人的相似。 目前市场流行的技术分析方法有: 1、技术指标法。 2、切线
44、法。 3、形态法。 4、K 线法。 5、波浪理论。6、循环周期理论。第七部分:国际收支及其均衡第七部分:国际收支及其均衡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与内涵一、国际收支的概念与内涵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 的系统记录。这里既包括国际贸易,也包括国际投资,还包括其他国际经济交往。 国际收支是个流量的概念。 国际收支反映国际经济交易的全部内容。 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定时期内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交易。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结构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结构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以某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 统计报表。IMF 统一规定,必须定期
45、向基金组织报送本国表式统一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要遵循四条记账原理: 1、复式簿记原理。 2、权责发生制。即交易的记录时间以所有权转移为标准。 3、按照市场价格记录。 4、选择同一种货币为核算标准。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大致如下: 1、经常项目 具体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四个子项。其中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 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经济交易的发展, 服务项目在经常项目中所占比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收入包括职工的报酬和投资收益两类 交易。经常转移项目是按照复式簿记原理建立的平衡项目。值得注意的是,经常转移既包 括官方的援助、捐赠和
46、战争赔款等,也包括私人的侨汇、赠予等以及对国际组织的认缴款 等。除资本转移以外的所有转移都属于经常转移。 2、资本与金融项目 该项目反映的是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它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两大类,前 者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交易。其中,资本转移主要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 的变更以及债权债务的减免,后者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3、储备资产 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的双顺差,使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储备资 产。储备资产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拥有的可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 资产。 4、误差与遗漏 由于各个项目的统汁数据来源不一,例如进出口的数据主要来自海
47、关,而相应的进出 口收入与支出的数据则主要来自银行;有的数据甚至需要进行估算,所以,国际收支平衡 表各个项目的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经常是不相等的,其差额就作为净误差与遗漏。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增长状况。包括周期性不平衡和收人性不平衡。 2、经济结构性原因,包括产业结构性失衡和要素结构性失衡。 3、货币性要素。即由于一国的物价水平、利率、汇率的变化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4、偶然性因素的变动。如货币对内价值的降低、反倾销调查的影响等。 5、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四、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可分为国际收支逆差
48、对经济的影响和国际收支顺差对经济的 影响两个方面。 国际收支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1、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对本币造成强大的贬值压力。 2、如果一国动用国际储备调节国际收支,这又将导致对内货币供给的减少。迫使国 内经济紧缩。 3、国内经济的紧缩会导致资本的大量流出,进一步加剧本国资金的稀缺性。 4、促使利率上升、投资下降,导致对商品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下降。 国际收支顺差对经济的影响: 1、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将会促使本币产生升值的压力,引致短期资本流入的大量增 加。 2、短期资本流入的大量增加,造成汇率波动,进一步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 3、国际收支的顺差将扩大货币供给量,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4、最后,
49、从贸易伙伴国的角度考虑,这容易引起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贸易摩擦和冲突, 从而导致国际交易成本的上升。 五、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五、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1、财政政策调节。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则政府应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税率;政府支出的减少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数倍的减少;税率的 提高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收益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收入的减少必然导致本国居民商品和 劳务支出的下降,从中包括对进口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下降。 2、货币政策调节。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从而可以降低 国内生产的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价格,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 两个角度纠正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逆差。再者,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促进国国内利率水 平的提高,有利于吸引资本流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