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知识点.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知识点 地理学问丰富多彩,要想学好地理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该如何学好地理呢?接下来我在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学问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学问点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P2 月食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P4 地球卫星照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分(见P5P7) 纬线 经线(又名子午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
2、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态 圆 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极点渐渐缩短 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平行 相交 5.经度和纬度(见P6-P7) 经度(子午线) 纬度 划分起点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数值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 数值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 数值范围 0180(180W和180E重合) 090(90N(北极) 90S(南极) 表达方式 度数+W或E 数值+N或S 改变数轴 半球划分 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东半球(20W-0-160E) 赤道
3、以南为南半球 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 西半球(20W-180-160E) 另: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 例题1 1. 写出A、B的坐标 (A:15W,15S B:75E,0) 解题方法:确定经线、纬线:直线型经纬网中横纬竖经;其他经纬网看线条的相互关系,相交或最终会相交的线条为经线,始终平行的是纬线 推断东、西经,南、北纬:有0的可以干脆推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依据数值的增加方一直推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注:推断的起点,要依据此图的经
4、(纬)度间距来确定 2. 推断A、B的半球位置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处) 依据纬度推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既无N也无S即在赤道,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依据经度推断东、西半球,有两种方法:其一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如上),将要推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其二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此外,0经线在东半球,180经线在西半球,20W和160E在东西半球的分界处(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 3. A在B的 方向 (A在B的西南方)
5、 解题方法:依据经度推断东西方向:东经度大在东,西经度大在西(如:甲110E乙10E,则甲在东乙在西;丙110W丁50W,则丙在西丁在东;戊10E己40W,则戊在东己在西;两地一地在东经度一地在西经度时,要特殊留意两地经度和是否超过180,若超过180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如:庚100W辛100 E,则庚在东辛在西)依据纬度推断南北方向:北纬度大在北,南纬度大在南综合推断结果即为所求方向 例题2 1.标出C、D的经度 解题思路:由中心的北极点(N)知,此图为北极俯视图, 由北逆南顺知此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在图 中用铅笔标出该方向,以协助答题)。A的经度为0, B的经度为180,可知C
6、、D的经度均为90。自A至C 数值增大,且增大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即向东增 大,所以C为东经度即90E。自A到D数值也增大,但 增加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即向西增大,所以D为西经度90W 2. A在B的 方向 (A在B的西北) 求A在B的何方向,即求A相对于B的方位,A为要确定方向的点B为参照点。解题思路如下:推断东西方向:从参照点动身到要确定方向的点去,若行进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则要确定方向的点在参照点的东方,反之在西方推断南北方向:离北极点 (N)近则为北方,离南极点(S)近则为南方综合推断的方向即为所求方向。 1.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绕转中心
7、地轴 太阳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365或366天) 产生现象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昼夜长短改变四季更替 产生缘由 地球是不透亮球体和自转 绕日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呈66. 5夹角 注:时间差异-位置越向东去,时间越早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仰视地球的自转为顺时针旋转,即北逆南顺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 一年中白昼长短的改变 3.四季学问归纳(见下左图) 日期 太阳光直射的纬线 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节气 北半球季节 A 3.21 0 平分 春分 春季3、4、5 B 6.22 23.5N 昼长夜短 夏至 夏季6、7、8 C 9.23
8、 0 平分 秋分 秋季9、10、11 D 12.22 23.5S 昼短夜长 冬至 冬季12、1、2 4.五带的划分(见下右图) 温度带 范围 气候特点 特别地理现象 热带 南北回来线间(23.5S23.5N) 终年燥热 太阳直射 南温带 南回来线与南极圈间(23.5S66.5S) 四季分明 无 北温带 北回来线与北极圈间(23.5N66.5N) 四季分明 无 南寒带 南极圈与南极点间(66.5S90S) 终年寒冷 极昼极夜 北寒带 北极圈与北极点间(66.5N90N) 终年寒冷 极昼极夜 5.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第三节 地图 1 地图:把大
9、范围的地区如一个省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地理事物按肯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的符号、颜色在平面上表示出来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 a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缩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b大小: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所画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较具体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所画实地范围较大,内容较简略 c表示方法: 文字式-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km 数字式-1:4000000(1km=1000m=100000cm) 线段式- (厘米化千米去5个0,千米化厘米加5个0) 方向:a一般状况下,采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 b指向标定向:箭头所指方向
10、为正北 方法是将指向标平移到参照点再确定方向 c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图例与注记: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牢记P14常用图例) 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和说明山高水深的数字 3.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凹凸起伏的地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地面凹凸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坡度陡缓 4.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海拔差 5.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6.等高线地形图的推断(见P16、P17) 山地 a.山顶:等高
11、线呈闭合曲线,数值内高外低 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c.山谷:等高线向高出凸出 d.鞍部:一对数值相等的等高线之间 e.悬崖:等高线重合处 f.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陡峻;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平缓 高原:海拔较高>500m边缘陡峻,内部较平坦 平原:海拔很低<200m地面平坦、起伏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坡和缓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71%(3.61亿km2)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1.49亿km2)。概括地说,地球上是七分水三分地,海陆分布不匀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四周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四周却是
12、一块陆地 2.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是: 太平洋(面积、岛屿最多、水温、水体最深);大西洋(形态犹如“S”);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 5.大陆架、大陆坡、海沟 6.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分割成大大小小很多块,其中面积广阔的叫大陆(共六块大陆:亚欧大陆、南美洲大陆、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洲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大陆与它四周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半岛则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世界上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
13、澳大利亚大陆,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的大洲是亚洲,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7.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面积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纬度、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都是北冰洋; 8.大洲的
14、分界: 亚欧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的分界是苏伊士运输河;南、北美的分界是巴拿马运输河;亚、北美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欧的分界是丹麦海峡;南美、南极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峡;欧、非的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 其次节 海陆的变迁 1.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缘由。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改变(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喜马拉雅山中方向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堤)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其观点是: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四周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
15、的漂移分别,渐渐形成了今日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a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图P37) b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注:每个板块都是由陆地和海洋共同组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 4.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板块的运动可以分为张裂和碰撞挤压两种运动。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板块发生挤压碰撞时地表会形成山
16、脉、海洋面积缩小甚至消逝如: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发生挤压运动)、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对比 天气 气候 概念 一地短时间的风雨、阴晴、冷热等大气状况 一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 短时间;常常改变 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天气差异可能很大 长时间;改变不大 描述内容 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大小、气温 气温、降水、气压、风 注: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确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确定“无雨”。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
17、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0-12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词语推断:夜里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气) 岳阳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长冬无夏(气候) 暴风骤雨,飞砂走石,风和日丽、阴雨绵绵(天气)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天气)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候)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来挂丝(气候)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熟识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常用的天气符号(见P46图3.6) 有时一个城市名称旁边会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将从某
18、种天气状况转变成另一种天气状况 4.空气质量的凹凸,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爽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见P48图3.9空气质量级别和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空气质量凹凸一方面受自然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影响 其次节 气温柔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单位:(摄氏度)。日平均气温一般取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 2.气温的改变:(见P51图3.12、3.13,会做活动题1.2) 日改变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改变。 气温
19、的日较差=(该天)气温-(该天)最低气温 一天中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南北半球一样) 年改变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改变。 气温年较差=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海洋上8月、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7月最低;海洋上2月,8月最低) 3.气温分布规律:(见P53图3.17) 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渐渐降低(不同纬度) 同纬度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同纬不同海陆) 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0.6摄氏度/100米(同纬同陆) 世界最低气温分布在南极地区,气温在西亚巴士拉 4.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
20、接成线即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 5.等温线呈封闭形态,假如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6.等温线推断: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稀,温差小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影响显著 等温线呈封闭曲线,气温内高外低为盆地,低地;反之为高原、山地 等温线向北数值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为北半球 等温线向高纬凸起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高;向低纬凸起气温比同纬低(若为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凸起处为陆地,向低纬凸起处为海洋; 若为冬季,等温线向低纬凸起处为陆地,向高纬凸起处纬海洋) 7.两地温差=两地相对高度/1000.6 第三节 降
21、水和降水的分布 1.从大气中着陆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时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注:日平均气温取四时刻的平均值,日降水量取两时刻的和) 3.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改变 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少雨; 南北回来线旁边,大陆西岸少雨、东岸多雨; 中纬地带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肯定
22、的特征,一般改变不大。 2.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柔降水 3.驾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和气候特征(见P58图3.2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 大陆西岸 内陆 大陆东岸 极地冰原气候(全年少雨) 极地苔原气候(全年少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常年潮湿)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夏季多雨区) 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区 (全年少雨区) 亚热带季风(夏季多雨区)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区)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区) 热带草原(夏季多雨区) 热带雨林(全年多雨) 4.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低纬降水多、高纬降水少 海陆:距海近多雨、
23、距海远少雨;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 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摄氏度);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水库则风调雨顺旱涝灾难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形成温室效应,冰雪溶化、水温上升,引发洪涝灾难 气候也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5.能通过气温降水图推断气候 步骤 依据 因素改变 结论 推断南北半球 (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 南半球 推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
24、5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5 寒带气候 确定详细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安排状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 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200mm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mm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
25、种 1.世界人口增长规律:18世纪前缓慢之后快速,特殊是20世纪以来增长速度大大加快 2.人口增长速度由诞生率(一年内诞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和死亡率(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确定。从全球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在每年新诞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使得人口总数得以不断增长。 3.自然增长率=诞生率-死亡率(>0人口增长;=0人口不增不减;<0人口削减,负增长) 一般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慢,经济落后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诞生率=诞生婴儿数/总人数 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 4.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达60亿,现在世界每年增加人口近8000万 5
26、.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 一个国家或地取区的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 6.亚洲东部和南部(主要缘由: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人口密集)、欧洲及北美洲东部(主要缘由: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图P66) 7.人口稀有区:干旱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高纬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8.人口问题:人口过多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就有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人口过少导致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削减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9.人口问题对策限制人口数量(人口过多的国家进行安排生育,人口过少的国家激励生育
27、),提高人口素养,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10.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缘由:农村人多地少生活困难;城市里有较好的医疗、教化条件,较多的发展机会等。过多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病:住房拥挤、交通堵塞、垃圾噪音污染等 11.依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人类早期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深受环境的影响,身体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大体上从高纬度向低纬度,人的肤色和眼色渐渐变深。 12.人种的分布(见P72图4.11) 人种 分布地区 包括人群 特征 白种人 欧北美洲大洋洲 阿拉伯人 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 黄种人 亚洲东部 因纽特人、印第安
28、人 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 黑种人 非洲撒哈拉以南 黑皮肤黑眼珠黑而卷的头发 其次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见P75图4.13) 世界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运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中国、东南亚 英语(运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 法语 法国以及前殖民地 俄语 俄罗斯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三大宗教(见地图册P30) 宗教 发源地 信奉的神和教主 经典 宗教建筑 分布 (第一大) 巴勒斯坦 上帝和耶稣 圣经 教堂、十字架 欧美、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其次大) 阿拉伯半岛 安拉(真主)和穆罕默
29、德 古兰经 清真寺、星月形标记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第三大) 南亚(古印度) 释迦牟尼 三藏 佛塔、寺庙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3.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中国的本土宗教为道教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形式。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这里的居民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农业生产活动 2.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
30、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或没有聚落 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自然资源、交通及经济状况等等(P80) 3.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如:东南亚高架屋、因纽特人冰屋、黄土高原窑洞、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西亚小窗厚墙的村庄等等 4.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但是,随着聚落的发展,传统民居在逐步消逝,我们该如何处理好聚落发展和爱护的关系呢?如北京四合
31、院的改造:对四合院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要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 5.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三大类。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300多处。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等已被列入该名录之中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国界是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流、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如:美国、加拿大以湖泊为界,法国、西班牙以山脉为界,埃
32、及、苏丹以经纬线为界P87 3.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P88 要能在大洲边界线旁边找出横跨两大洲的国家。如:埃及跨亚非,土耳其跨亚欧,俄罗斯跨亚欧,巴拿马跨南北美洲,美国跨北美洲和大洋州(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属于大洋州) 4.世界上陆地面积的国家是俄罗斯(1707平方千米、最小的是梵蒂冈(,居前六位的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P86了解六国轮廓) 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世界上人口超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美国(北美洲)、巴西(南美洲)、巴基斯坦、俄罗斯(欧洲)、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非洲)(其余六国均在亚洲) 6.世界各国政治制
33、度也不一样,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中国为社会主义国家 7.世界各国在地位上都是同等的。中国一贯主见“相互敬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扰,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同等互利”的五项原则,以求得世界各国的共同进步和发展8.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例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是欧洲丹麦的属地 9.依据经济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北美、大洋洲,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34、(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整个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一部分)。目前,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 10.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与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导致经济发展滞后。20世纪60年头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全球经济发展的机遇,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如新加坡、韩国、巴西。在一些领域,有的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如印度的软件,中国的航天业、核工业 11.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大部分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12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在发展中
35、国家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技术,购买本国难以生产的产品,所以合作沟通是相互的 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组织名称 简称 缩写 总部所在地 性质(了解) 世界贸易组织 世贸组织 WTO 瑞士的日内瓦 经济组织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国际奥委会 IOC 瑞士的洛桑 体育组织 欧洲联盟 欧盟 EU 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政治、经济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 NATO 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军事 石油输出国组织 欧佩克 OPEC 奥地利的维也纳 石油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盟 ASAN 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 经济 美洲国家组织 OEA 美国的华盛顿 非洲联盟 非盟 AU 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
36、亚贝巴 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盟 LAS 埃及的开罗 13.目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分别是联合国大会、平安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在联合国中,平安理事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平安的主要机构,它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特别任理事国组成。 七年级地理学习方法 用地图学地理法:大家都知道,学地理时,首先要驾驭的就是事物的地理位置。因为只有驾驭了事物的地理位置,事物的很多地理属性、特征、特点以及与其他 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内涵规律
37、等才简单一下子揭示出来。 举例子来说,比如,我们知道了某个城市的位置是在北纬35 度某大陆西岸。这样,我们就简单一下子推断出:它是地中海式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反而少雨。没有许久的冰冻,生长着耐旱的,树皮很厚的常绿灌木。春季景色 最美,宜于巡游等等。 上述是仅就驾驭事物的地理位置,谈谈地图运用的效能。地图对学好地理的作用当然不局限于此。有人曾说:离开地图,便不是 地理课。这话是有肯定道理的。首先,要利用好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老师指图讲课时,学生肯定要留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老师指图讲 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学问干脆指给学生,避开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38、运用好地图的另一个做法是要把中国地图 册、世界地图册和教科书中的插图,作为自己学习上得心应手的协助工具。“两图”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与教材紧密协作的。而且色调艳丽悦目,内容 生动活泼。如中国地图册中地球一图,只要看一眼,便会得出地表一片汪洋的结论,而且会驾驭大陆分布的基本形势。地球五带一图,作者更是专心巧 妙,用冷暖颜色显示地带温差,协作以动植物画面,非常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地带的特点。运用好地图的最终一个做法是不要忽视地理作业填充图的作用,肯定要按 老师的要求和布置仔细做好填充图作业。 七年级地理学习技巧 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驾驭,并不要求象物
39、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非常简单地理解并把它们驾驭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当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干脆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其次,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学问点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0页 共30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