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docx

上传人:战神 文档编号:8225804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1 【教学目标】 1、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 2、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讲练结合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掌握页下注释,思考课后探究练习中的问题。 2、三个回形针,一张卡通纸。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出示图片)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设问:1+1=? 学生自由发言,课件提示: 一把锯子+一片森林=一片荒漠

2、 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 一个李白+一壶酒=诗百篇 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模式,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罗迦费因格及其作品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明确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进而复习举例论证方法。 能力目标:提高独立阅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创造性思维

3、的重要,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3、检查预习 汲取(j)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根深蒂固(d)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锲而不舍(qi)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孜孜不倦(z)勤勉的样子。 不言而喻(y)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持之以恒(hng)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三、默读课文,自主探究,思考下列问题: (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 (2)寻求第二种答案的途径? (3)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4)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5)找出课文中的举例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6)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

4、,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教师点拨: 只有这样才会激发人们的去思索,去寻求第二种答案,才有发明创造 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学识渊博,精通各种知识 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 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游戏的事例 作用:举例论证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四、文章小结 论证中心: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 论证过程: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拥有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 坚信人人都有创造力创造性人才

5、必备的条件 五、扩展练习: 1、请把你所崇拜的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伟人介绍给大家。 贝多芬:他幼年早慧,在年轻时就确立了作曲家的地位。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他却失聪了。但是,在这之后的八年中,他依旧继续着音乐家的生命,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他是德国最伟大的乐曲家之一,创作了如:英雄、命运、田园等交响曲,月光、热情、黎明等钢琴奏鸣曲。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他重要的喜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在过去的几千年

6、人类历史中,最独领风骚者为成吉思汗,而最具才华者是莎士比亚。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有一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 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他从小脑中就充满许多奇思妙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它周围有什么东西推动它?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论。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其余略。) 2、认识了这么多的伟人,他们因为富有创造性思维而成功,那么怎样才富

7、有创造性思维呢?谈谈你的理解。 3、发挥你的创造力: 两个三角形(可以任意缩放和摆放)可以拼成什么形状? 六、布置作业: 1、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正如罗迦费因格所说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请你以不同角度从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提炼观点。(至少两个) 2、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繁华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从他身边经过的人都装着没看见似的走开了。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诗

8、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那诗人笑笑,念那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你们猜:诗人给乞丐写了一句什么样的话?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课时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朝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健康成长。 2、导入部分新颖有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3、学生活动设计比较合理。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在阅读思考表达中进步。学生活动的部分他们都表现得很好。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人的创造性成就由学生来介绍,既有利于发掘他们的知识储备,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你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吗?如何成为

9、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经历与感受,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创造性思维。 4、补充了很多创造性思维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并联系自身。 5、听读课文不必要。学生一边听读,一边思考问题,一边还有自己的默读进程,有一心多用之嫌,不如由学生自由读。 一、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汲取()孜孜()锲而不舍()根深蒂固() 二、解释词语。 1、孜孜不倦 2、根深蒂固 3、锲而不舍 4、不言而喻 三、选词填空。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吸收、学习)知识,使自己(学识、学问、才学)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语文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造、创意

10、、创造性)。 2、知识就是形成创意的(材料、素材、原始材料),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拥有(创造性、创造力、创新)。 四、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时代呼唤的创新型人才。 当前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科研、军事、文化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是最具创意和活力的。他们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于怀疑性批评性的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而又有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他们充满探索欲、求知欲、进取欲,具有永不停息的求新求变的勇气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回溯科学史,没有对托勒密宇宙系的背叛,哪来伟大的哥白尼变革?没有对亚里斯多德物理理论的怀疑,哪来伽利略在运动学上

11、的重大变革?没能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超越,又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及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适应性需求日益增强,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也应当是多功能的。他们不仅一专一能,而且多专多能,具有多才多艺的特点。仅以当前迅猛兴起的信息网络而言,它就熔铸了计算机、微电子、光电传输、卫星技术、自动化、半导体、多媒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人才。 经济全球化时代,既充满激烈竞争,又亟待协调与合作,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还应当是善于协作的。他们

12、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团队拼搏的精神,他们善于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思想与实践、精神与效益、个人与社会等等关系之间不断地进行协调,化解矛盾,防止内耗,同心协力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机遇,竭尽潜力,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1、根据全文内容,在第段的横线处补人准确的文字,使第段成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时代呼唤的创新型人才。 2、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的,它的位置应当在第段的末尾。 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就提出“四合一”人才计划,要求培养有“科技内涵、艺术气质、经贸才干、外语本领”的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类社会活动全球化的需要。 3、这篇文

13、章是式结构,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论证的方法。 4、第段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5、汉语中许多成语都表达了创新的意思,如“革故鼎新”“别具匠心”等,请你再写出两个表达创新意思的成语。 xxxxxxxx “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生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语文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语文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

14、要。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方法有赖于创造性思维。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须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语文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以后,也可能出现在六个月以后,六年以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15、。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造机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工。而硬币打造机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面积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造机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发生什么反映。”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1、作者说“不满足于一

16、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呢?(3分) 2、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要要素?请分条概括(3分) 3、第段中的“这种情况”指的是:xx(2分) 4、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两段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4分) 5、如果把第段划线句子改成“创造性思维有如下必须要素”好不好,为什么?(3分)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2 课题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方面 1、能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了解作者观点,学会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 2、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3、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情感 态度 方面1、肯定学生不同答案,教学中鼓励成绩差的学

17、生回答问题。 2、培养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索的精神。 能力 方面1、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如何及时处理文中传递出的现有信息。 重点难点分析 自读程序分三步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划分本文结构可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战演习”。本文中心论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适时适度点拨。课后练习一、二应指导学生主要从文中找答案,应鼓励学生多开辟回答途径。迁移训练旨在让学生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由苏轼题西林壁导入:(学生集体背诵苏轼题西林壁)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什么? (生:同一事

18、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师: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板书) (也可由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的刘墉断皇帝为一歌*打死地痞一案导入)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找出观点)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和含义 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一事无成持之以恒推敲不言而喻轻而易举锲而不舍 2、师:请同学们对照注释默读课文。同时用笔在书上划出作者总括性的语句。(学生默读) 师:作者在本文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生答:“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19、,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师:对,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以及思维视角的转换,都会使得事物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要点: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段落和一道习题:第4自然段和第14自然段(末段);习题二。) 三、研读课文 1、关于本文结构: (一)提出问题。(12段)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二)分析问题。(312段) 第一层(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45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69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20、 第四层(1013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三)解决问题。(14段)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应注意下面的三点:第一,第5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第二,末段在全文中的总结作用。第三,本文是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进行论证的。) 2、关于本文的开头: 可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为后面“放矢”“树的”;与谈骨气开头的开门见山作比较。 3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4、关于课后习题: (1)习题一: 第一问答案见

21、第4自然段中的有关文字。 第二问答案见6、7、14自然段中的有关文字,可归纳为三点:其一,积累知识;其二,活用知识;其三,发展知识。 第三问答案见第13自然段。 四、拓展练习 1师:请大家看这样一个故事。(投影) (1)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找上门去了。财主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倪刚完全同意。中秋节,财主家人将许多肉、 果供祖赏月,倪刚去将这些供品吃个精光。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去门前挖了坟坑,把财主气得两眼直瞪。想一想,对财主提出的两个条件,财主和倪刚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个主簿官杨

22、修,聪明过人。一次,北方有个国家的使节、给曹操送来一盒精制糕点。曹操接过糕点来,随手在盒盖竖着写了三个大字:“一合酥”写完后曹操将糕点放在桌子上就出去了。杨修进来,看见这盒糕点后以及曹操的手迹,灵机一动,就自作主张把这盒糕点分给 大家吃了。大家一下子就莫名其妙,只好听从杨修的吩咐。不一会儿,曹操回来了,见桌子上只留下空盒子,便查问是谁的主意。杨修不慌不忙地答道:“_”。曹操听了这话,连声称赞杨修聪明。 请你想一想,杨修是如何回答的? (学生分析,教师归纳) 2师:从刚才的分析中,大家都觉得倪刚、杨修很聪明,其实他们是具有一种什么思维能力?(生答) 3师:从课文的第四小节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一齐

23、来读一下。 4师:对,那么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呢?请同桌之间商量一下,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最后一段3点。) 五、结语:同学们,生活中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的才疏学浅,知识不够丰富,思维尚不成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会产生怀疑。学完课文之后,我想同学们一定会信心大增。我们只要热爱生活,发现生活,遇到问题,多想想为什么。坚持下去,自己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课练。 2、以关于“”的断想为题,写一小论文。(200字左右)。 补充1关于“推敲”的典故: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岛(

24、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之尹前,岛具对所得词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2、关于“锲而不舍”的出处: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教后心得: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3 教学目的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 3.理解文章运用摆事实论证的方法及其好处。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 2.难点:理解富有

25、创造力的人与缺乏创造力的人之间的区别。 学法引导 采用问题式导读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解释下列词语。 汲取:吸取。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2.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中的问题。 二、导入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越来越受到

26、社会的青睐。我们每个人是否都有创造力呢?我们又怎样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呢?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在他撰写的这篇文章里给了我们正确的回答。 三、自读课文,思考和讨论问题 (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不看课文回答:文章开头所提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你为什么选这一个? 2.本文论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3.“正确答案只有一种”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病? 4.“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 (因为只有不满足于一个答案,才会不放弃探求,才会有发明创造。) 5.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6.本文列举了哪两个事例、有什么作

27、用?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补充一两个事例。 7.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8.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人? 四、总结、扩展 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围绕“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多层面展开论述,先剖析了“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错误,解决了人们的认识问题,再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再进而阐明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的问题,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怎样才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思路清晰,举例典型,有说服力。 五、板书设计 要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 怎样才能成为一 拥有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 摆事实 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坚信人人都有创造

28、力 讲道理 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 逐层论述 六、作业 以“我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吗?”为题写一段话,阐述自己怎样做有创造性的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4 一、教学目的: 、积累孜孜不倦、根深蒂固、锲而不舍等个词语和部分语句。 、教会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工具,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 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四、教法设计 自读课文网络测试网络阅读网络讨论教师点拨 五、教学时间 教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你能告诉我冰融化了是什么吗?你知道下水道的井盖为什么做成圆的吗?你有办法把梳子卖给和尚

29、吗? 引出话题: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正课: 一、自读课文 请认真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语意思,5分钟后进入网络测试。 二、网络测试 读完课文后,请打开“网上邻居teacher/test/简易客观题考试系统”,填写好班别,姓名、学号(没有随意填写),点“开始答题”,即可开始答题。单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即表示完成该题的答题。答完一题后,请选择下一题。总共题,做完后单击“交卷”即可看到你的得分。 试题: 1、如果要到因特网上去查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输入下列哪一项关键词最易找到该文(A) 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B、罗迦费因

30、格 C、事物的正确答案 D、不止一个 2、下列诗句中,直接表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意思的一句是(D)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作者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和“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是为了证明哪一个观点(B)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C、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D、拥有创

31、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4、对成语“持之以恒、不言而喻”中“恒”和“喻”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B) A、永恒比喻B、恒心明白 C、恒心蕴涵D、永恒明白 5、选出不同意思的一个成语(A) A、根深蒂固B、孜孜不倦 C、持之以恒D、锲而不舍 三、网络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和网络资源,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10分钟后进入网络讨论(你也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在网络讨论组里发表自己的看法)。 1、快速阅读课文一遍,圈出关键句。 2、请利用百度搜索下列内容之一,然后阅读,注意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四、网络讨论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如何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结合课文、网络资源和你个

32、人的认识,在网络讨论组里(或者举手发言)讨论“如何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给你一个小小的提示:请你别忘了从课文中找出关键句段来回答问题!你可以把相关的关键语句直接粘贴复制到讨论组里。 我们只有8分钟的讨论时间。 五、教师点拨 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需要: 积累知识“孜孜不倦地汲取”“学识渊博” 灵活运用“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 反复实验“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拥有自信“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珍惜灵感“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保持好奇“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多向思维打破“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 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坚持真理 走进自然悉心观察、动手实验 异想天开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 (

33、说明:以上用幻灯逐条展现,并加以适当评说,其中“孜孜不倦、根深蒂固、锲而不舍”等几个重点词语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做出解释,并且请学生大声朗读重点句和最后一个重点段。) 除了以上几点,你认为还有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提出 当然还有,因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边呈现画面边激情朗诵 (现在你认为:只有他们会创造吗?不只他们会创造) 有很多同学都了解李阳和他的疯狂英语,现在,让我们和李阳一样大声地喊出 (我们同样会创造,而且一定能够创造!) 六、课堂小结 现在,请反思一下: 1、你是不是懂得如何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2、你能不能初步利用网络资源为我们的学习服务了? 最后,祝

34、愿大家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能有所创造,走出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 七、作业设计 请利用百度、搜索查找一下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提出的三个问题,看看别人是怎样回答的,然后自己再补充一个答案。 搜索关键词: 冰融化了是什么 下水道的井盖为什么做成圆的 把梳子卖给和尚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5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词是“关注科学”。文学和科学是相通的。在学语文中学科学,在学科学中学语文。在本单元中,我们可以倾听科学家矢志探索的心律和足音,品味那石破天惊的创造宣言和奇思妙想,领略到别样的情味与风光。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是学生进入中学的第一篇议论文。全文紧紧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

35、题,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本文论证结构的严密性,更主要的是要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思想、树立创新意识。要注意指导学生弄清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因此确立三个教学目标:(1)理清全文思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2)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的一些基本常识,体会议论文论证结构、论证语言的严密性。其中(1)(2)为教学的重点,(3)为教学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阶段,对自然界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学

36、习本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对议论文的知识术语应点到为止,不宜过分深入,以此来化解难点。本文观点鲜明、结构谨严,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太难,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在读中体味,注重学生自我发现,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来做个算24点的游戏。(出示4张扑克牌)。 (生算) 生1:56(33)24 生2:(53)(63)24 生3:356324 生4:(533)624 生5:(536)324 2师:殊途同归,同学们真聪明。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

37、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都很喜欢的游戏来导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创立一个兴趣场。) (二)、初读课文,找出观点。 师:请同学们对照注释默读课文。同时用笔在书上划出作者总结性的语句。(学生默读) 师:作者在本文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生答:“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师:对,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以及思维视角的转换,都会使得事物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 (设计意图: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8、;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找到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语句”是议论文学习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三)、研读课文,理清关系。 1师:请大家看这样两个故事。(投影) (1)上帝为人间制造了一个怪结,被称为“高尔丁”死结,并许有承诺: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就将成为亚洲王。所有试图解开这个怪结的人都失败了,最后轮到亚历山大,他说:“我要创建我自己的解法规则。”他,(想一想他会怎么做?)于是他就成了亚洲王。 (2)据说有一位母亲在病榻前照顾长期生病的儿子,由于儿子活动不便,吃药、饮水都很不顺当,即使用吸管(当时只有直管)也由于要低头而显得很艰难,母亲为此忧心忡忡。回家后在洗衣服的

39、时候,她突然看到了洗衣机的出水管,可以灵活弯动的出水管结构使母亲灵光突现:。(想一想她有怎样的灵光突现?) 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归纳。 2师:从刚才的分析中,大家都觉得亚历山大和那位母亲很聪明,其实他们是具有一种什么思维能力?(生答:创造性思维) 3师:从课文的第四小节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一齐来读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穿插故事,可让学生感兴趣,更可以此来激活学生思维。) 4师:对,那么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勾画。(生答:必须精通各种知识,这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必须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持之以恒进行尝试。)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感悟。这样处理是针对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好地体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理念) 5师:同学们找得很好。对照这三个因素,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的才疏学浅,知识不够丰富,思维尚不成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会产生怀疑,认为“创造力只是爱因斯坦、贝多芬等人的专利”,对此观点你是否赞同? 辩论 生正: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创造的意识在自己的思想里。 生反:“郑人买履”中郑人,有创造力吗?报上说有个大学生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