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沉郁,指深沉蕴藉、凝重悲抑的艺术风格。它既指表现在作品中的深刻、透辟的思致,也指创作过程中的深思熟虑。内向、深沉的个性气质易出沉郁之作,广博的学识能成沉郁之作,穷困波折的人生经历易生沉郁的情怀,发为沉郁的文字。“沉郁”见于文学理论著作,始于钟嵘的诗品序。他赞誉倡导诗歌的梁武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赏究天人”。钟嵘倡导内容充实、富于深意的诗作,在品第具体作品时,诗意系于现实风云的深沉凝重是钟嵘的重要尺度。在汉末文人五言诗中
2、,深沉悲切的思想情绪就已成为创作的重要依据。在建安诗中,这种思想情绪成为主要内容,并注入慷慨之气,艺术上也更为成熟。可以说,“汉魏风骨”的时代是“沉郁”成为一种重要诗歌风格的时代。也正是从这个时代始,这种“沉郁”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深重情思在诗中的含蓄表露,成为中国文人诗的一个显要特点和传统,也成为诗歌评估的一个标准。“沉郁”作为杜甫创作风格的突出特征,体现在以沉著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博大深厚的内心情志。杜诗“转益多师”,富于变化,但“沉郁”始终是主导风格。杜诗镜铨(卷三)指出杜诗的“沉郁顿挫”与充满时代、生命之慨的“汉魏风骨”有精神上的联系,又有艺术上的超越。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始标“沉郁”为杜诗
3、的基本艺术特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摘自王南“沉郁顿挫”论)材料二:对于“沉郁”的内涵所指,人们一般认为是杜诗的思想感情之深沉郁结,这种理解不无道理。杜甫是先秦儒学的虔诚信奉者,他在诗中所执著表现的先秦儒家的思想精神,诸如忧患精神、人本精神、乐道精神、笃行精神等等,必定会使他的诗歌具有深厚沉雄的性质;加上身经战乱,残破的山河、凋敝的民生与大唐盛世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诗人又拒绝认可这种现实,坚信盛世的复兴,于是,爱国主义、民族意识以及民胞物与的伟大情怀,又构成了战乱诗篇的主旋律,这些,也必定会使他的诗歌具有忧郁郁勃的特征;同时,由杜甫家世的血族悲剧以及幼年丧母的不幸
4、经历、青年时期的坎坷仕途等投在心灵上的阴影而形成的持重忧郁的性格,又不能不使他的诗歌具有沉著郁结的作风。然而,从艺术形式的层面考察,我们看到,杜甫在描写壮大的景物和感叹个人身世时喜欢采用“时空并取”的手法,即在一个联语(一个押韵单元的两句诗)中,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下笔,使诗境具有超常的广度、厚度与深度,这也是形成“沉都”风格的因素。譬如上兜率寺中的“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一联,前句以“巴蜀”写寺的周围江山之壮美,是从空间角度下笔;后句以“齐梁”写寺庙中栋宇之悠久,则是从时间角度下笔。杜诗的雄厚之处,正在于既写了景物的空间状态,又写了景物的时间状态,以“时空并取”的笔墨展示出景物的雄伟现状和
5、悠久历史。所以,这景物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既有雄伟的身姿,又有丰厚的阔历。它们的身上既缠绕着天地的烟云,又披戴着历史的风尘。它们从远古走来,气势磅礴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足以让人们肃然起敬。不仅如此,杜甫还常用“时空并驭”的手法表达漂泊岁月中的时局感受或身世感受,每每在一个联语中,兼出时、空两种意念。他经常使用“百年”“万里”“日月”“乾坤”等词汇,极力扩展时空的程度,造成悲壮深沉的诗境,塑造出白发老人面对天下烽烟的艺术形象。例如,“天下干戈满,江边岁月长”(送韦郎司直归成都),前句以“干戈满”写战火遍地的现实,是从空间角度写战乱的广延;后句以“岁月长”写客居日久,是从时间角度写战乱的持久:
6、两句塑造出诗人关注天下烽烟、叹息漂泊于事无补的形象。杜甫善于在一个联语中,把自身形象放在广大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之坐标点上,通过时空的交构,精确地概括自己终生漂泊的生涯以及对国家时局的感受。这使得他的诗作既具有广博的视野,又具有深邃的思维,既具有现实的高度,又具有历史的厚度,因而蕴涵着深沉的宇宙意识。他诗中频频出现的“百年”之叹,虽然也含有对个体生命自怜自惜的因素,但是由于他关注的是国家的危亡、普天之下民生的苦难,就大大削弱了一己之私的内涵,而具有了“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的忧国忧民的高层涵义。比较羊祜、王義之、李白等人的叹息,这显然是一种悲壮的浩叹。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看,这样的“
7、时空并驭”出色地塑造出诗人的目接乾坤、心怅百年的巨大形象,这个抒情形象强烈地感动着炎黄子孙的心灵。(摘自韩成武新论“沉郁顿挫”的内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沉郁”一词最早见于钟嵘的文学理论著作诗品,被用来评价艺术风格。B.“沉郁”文风起源于汉末文人五言诗,成熟于建安诗作,并成为诗歌评估的标准。C.杜甫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刻画壮大之景,意在其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D.杜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大的抒情形象,与诗人善用的艺术手法是分不开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则材料都认为,要形成“沉郁”文风,诗人个性、学识与阅历等因素缺一不可。
8、B.在王南看来,杜甫“沉郁”诗风既有对前人艺术精神的继承,又有所发展与创新。C.材料二从艺术形式层面阐释“沉郁顿挫”的内涵,主要采用举例与对比的方法。D.杜甫前代文人作品中的“百年”之叹,更多指向对他们个体生命的自怜自惜。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两则材料共用论据的一项是(3分)A.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江汉)B.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泊岳阳城下)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杜甫的“沉郁”诗风内涵,请概述其异同点。(4分)5.如欲从“沉郁”的角度为杜甫的登岳阳楼写一篇评论,请结合材料,列
9、出评论要点。(4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看不见的藏品(德国通货膨胀时期的故事)茨威格这个故事是我从事艺术品买卖的这37个年头里所经历过的最不寻常的事情。自从我们钞票的价值就像逸散的煤气荡然无存以来,古玩交易市场那些暴发户们突然对古旧的版画及画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你得源源不断地进新“货”。这帮家伙突如其来的狂热的抢购欲望,让我几乎被洗劫一空。我羞愧难当,真想关门停业。我不由想到把过去的旧账本拿出来翻一翻,兴许能找出几个昔日的老主顾,从他们那儿弄回几件副本呢。其实这些旧账本也告诉不了我什么东西,因为大部分老主顾早就被迫把他们的收藏拍卖掉了,或者早
10、已去世。然而,我突然翻出一捆大概要算是我们最早的老主顾写来的信件。这位滑稽可笑、节约成癖的老兵,作为一位古代版画艺术的收藏家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极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雅不俗的艺术品味。我将其近60年的订单慢慢地加以整理,发现他的收藏品早就价值连城了。尽管如此,自从1914年以来,他再也没有寄来过订单了。我毫不费劲地找到了他的住所简陋的乡村楼房的三层楼上,告诉老人恰好路过这里,顺便拜访一下他我们这个字号的多年老主顾、德国最大的收藏家之一,约定下午三点以后来看藏画。我们登上楼梯,正要推开门时,就已听到从客厅里面传来老人洪亮的声音:“进来!进来!”凭着盲人敏感的听觉,他肯定在我们上楼时就听到
11、我们的脚步声了。“赫尔瓦特今天一个中午根本睡不着,为了急于要把他的宝贝给您看。”老妇人微笑着对我说。她女儿的一个眼色已经使她明白我的态度,并让她放下心来了。桌上一大堆画夹已经摊开,等着人去看。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取出一个硬纸框,里面嵌着一张发黄的空白的纸。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可是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见,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上的反光,还是来自内心的喜悦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怎么样,”他颇为得意地说道,“您曾看见过比这幅更加精美的复印画吗?每个细部的线条印得多么清晰,轮廓多么分明。再看看它的来历!瞧这儿”他把画页翻了
12、过来,用指甲极为精确地指着这张白纸的某些地方,使我不由自主地望了一眼,看那儿是不是真的还盖着图章“您看,这儿是那格勒藏画的图章,这儿是收藏家雷米和艾斯代勒的图章。”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看见他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国章,真叫人毛骨悚然。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堵得厉害,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我在慌乱中抬起眼睛看了看那两个女人,又看见老太太浑身哆嗦,十分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于是我振作了一下,开始扮演我的角色。“简直叫人拍案叫绝!”我终于结结巴巴地说道。老人的脸上马上现出得意的神气,“不过,这还根本算不了什么。”他就这样滔滔不绝、洋
13、洋得意地边说边让我看画夹,足足忙了两个小时。我和他一起共看这一百来张空白的废纸或蹩脚的仿制品,而这些在这个可悲的丝毫没起疑心的盲人的记忆里还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他可以毫无差错、按照准确无误的顺序精确入微地夸奖并且描绘每一幅画。只有一次,他似乎觉察到什么,使他不能热情洋溢地说下去。他拿起一张安提俄珀,他那已经训练得十分敏感的触觉神经在这张陌生的纸上没有模到那些凹纹,于是他突然皱起眉头,声音也慌乱了:“这不是这不是安提俄珀吧?”他喃喃自语,神情有些狼狈。我马上采取行动,急忙从他手里把这幅画取过来,热情洋溢地大事描绘我也熟悉的这幅画刻画的一切可能有的细节。盲人的那张已经变得颇为尴尬的脸松弛了下来。“
14、总算找到了一个识货的行家!”他洋洋得意地掉转脸去冲着他的妻女欢呼起来,“总算找到一个懂行的,你们也听听。”他说着,用手指温柔地抚摩一下那些早已空空如也的画夹,就像抚摩一些有生命的东西似的。这是一个既可怕又动人的场面,因为在进行大战的这些年里,我还从来没有在一个德国人的脸上看到过这样纯净的幸福的表情。我们开始握别的时候,他的声音变得非常柔和,“我终于又能和一个行家一起看一遍我心爱的藏画,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幸福。我在这儿答应您,在我的遗嘱里加上一条,您应该得到管理这批不为人所知的宝藏的荣誉。请您答应我一件事:请您印个漂亮的藏画目录,这将成为我的墓碑。”我深受感动地答应他去办这件实际上我永远无法照办的
15、事,老人死沉沉的瞳仁又为之一亮。两个女人送我到门口。她们一面望着我,一面流泪,她们的眼光是多么温暖,多么富有感激之情。我恍恍惚惚地摸索着走下楼梯,心里其实十分羞愧:我像童话里的天使似的降临到一个穷人家里,使一个瞎子在一小时内重见光明,我用的办法是帮人进行了一次虔诚的欺骗,极为放肆地大撒其谎,而我自己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卑鄙的商人跑来,想狡猾地从别人手里骗走几件珍贵的东西的。可是我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在这阴暗迟钝、郁郁寡欢的时代,我又一次生动地感觉到纯粹的热情,一种纯粹是对艺术而发的精神上的快感,这种感情我们这些人似乎早已忘怀了。我心里充满敬畏之情我无法用别的方式来表达虽然我不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
16、羞惭。我已走在大街上了,回头却看见一个令人难忘的情景:楼上的窗口露出一张白发老人的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由一片善意幻觉的白云托着,远远脱离了我们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我不觉又想起那句含有深意的老话我记得好像是歌德说的“收藏家是幸福的人!”(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标题“看不见的藏品”,指藏品并不存在和失明老人看不见藏品,同时也昭示了“我”人性中的纯粹与善良。B.1914年以来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飞涨和老人再没给“我”寄来过订单,为后文老人藏品的荡然无存埋下伏笔。C.失明老人发现安提俄珀画纸的异常这一情节展现了他敏
17、感的艺术鉴赏力,暗示了这幅藏品对他的重要性。D.老人的妻子和女儿在战后一边尽力维持家庭的生计,一边依然小心翼翼、艰难地呵护着老人心中的艺术世界。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我”的见闻和感受讲述了失明的老收藏家对艺术的执着和坚守,“我”贯穿全文,是小说的线索人物。B.小说中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失明老人的人物形象,表现他对自己藏品的狂热喜爱。C.结尾窗口老人“高高兴兴的笑脸”与大街上人群的“愁眉苦脸”形成对比,反映精神的寄托能消解现实的严酷。D.本文和茹志娟百合花都是反战小说,虽没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但都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重大主
18、题。8.“我”的心理随着老人鉴赏名画的过程逐步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9.请根据上下文推测第段的情节要点。(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上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上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更始既至雒阳,以世祖为大司马,使安集河北。禹闻之自南阳发北径渡河追至邺谒上见之甚欢谓曰我得拜除长吏生远来宁欲仕耶禹曰:“不愿也。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群聚。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
19、力,朝夕自快,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明公虽建蕃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于今之计,莫如揽延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上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上止广阿城门楼上,披舆地图,指示邓禹,曰:“天下郡国如是,我乃始得一处,师言天下不足定,何也?”上破邯郸,诛王郎,欲北发突骑,禹曰:“吴汉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以禹为知人。赤眉入长安,邓禹为司徒,讨赤眉,不以时进,光武敕曰:“司徒,尧也;赤眉,桀也。今长安饥民,孰不延望?”光武即位,拜邓禹为大司徒,制曰:“前将军邓禹,深执忠孝,与联谋误帷幔,决胜千里。孔子曰:自吾有回也
20、,门人日以亲。”以元功拜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建武中,罢三公,以列侯就第。邓禹笃于经书,教学子孙。序曰:贤骏思圣主,风云从龙武,自然之应也。邓禹以弱冠睹废兴之兆,赢粮策马,以追世祖,遂信竹帛之愿,建社稷之谋,袭萧何之爵位,可谓材难矣。受命之初,躬率六师;立师傅,位三公,功德之极,而禹兼之。易称“利见大人”,诗有“自求多福”,其禹之谓与?(改编自东观汉记卷九)【注】西汉末刘玄史称更始帝。不足:不难。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禹闻之/自南阳发/北径渡河/追至邺谒上/见之甚欢/谓曰/我得拜除/长吏生远来/宁欲仕耶/B.禹闻之/自南阳发北/径渡河追/至邺谒上/见之
21、甚欢/谓曰/我得拜除长吏/生远来宁/欲仕耶/C.禹闻之/自南阳发北/径渡河/追至邺谒/上见之甚欢/谓曰/我得拜除长吏/生远来宁/欲仕耶/D.禹闻之/自南阳发/北径渡河/追至邺谒/上见之甚欢/谓曰/我得拜除长吏/生远来/宁欲仕耶/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祖是中国古代帝王庙号之一,在文中和“上”“光武”都同指一人。B.披舆地图的“披”指打开,与鸿门宴中“披帷西向立”的“披”相同。C.制是古代诏书的一种。从文中内容看,和“敕”大体相类,是可以互用的。D.忠孝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伦理美德之一。忠与孝的对象分别是君国与父母。12.下列对原文中有关邓禹“知人”
22、的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邓禹年轻时在长安求学,结识刘秀,看出他非同寻常,如能谋划天下,将很容易平定混乱的局面。B.邓禹认为更始帝缺乏决断能力,手下将领目光短浅,刘秀如果只是辅佐更始帝,则难以实现志向。C.邓禹在刘秀攻下邯郸、杀死王朗、想向北进军时,建言应派吴汉领军,认为他是将领中的佼佼者。D.邓禹有名垂史册的意愿,洞悉王朝兴亡的征兆,选择追随刘秀,南征北战、出谋定策,功德盖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于今之计,莫如揽延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2)以元功拜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14.淮南子中说尧之时,猰输、凿齿、九婴、大风、封豨
23、、修蛇皆为民害,尧派羿除掉了这些祸害,万民皆喜。请据此分析光武称邓禹为“尧”的用意。(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刘克庄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注】牛山:春秋时齐国景公登临牛山,观览都城临淄风景而堕泪,感叹自己如果能够长生不死该有多好。吹帽:东晋孟嘉参加桓温的龙山雅集,一阵风吹来,嘉帽被吹落,但他并未发觉。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标题点明写作时间,词人顺应习俗而登临,并因登
24、临之地而产生怀古之幽情。B.词人以“吹帽插花”的风流与“残照西风”的萧索相应,表达人到暮年的独特况味。C.“炊烟三两人家住”用语平易自然,不事雕饰,意蕴与陶潜的“依依墟里烟”相近。D.词作中典故运用不落斧凿,包有登临传统、田园意象和行旅之感,文化意味浓厚。16.面对“日月跳丸,光阴脱兔”和“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的现实,作者陷入力图自我宽慰,却又无法消解的矛盾之中,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师说认为不能以地位的贵贱、年龄的长少乃至某项才能的高低来定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因为“,”。(2)蜀相中“,”两句,浓墨重
25、彩地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功绩。(3)古人常在文字中将时间缩短,以此表达内心巨大的悲伤或者坚定的决心,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一日三餐,中国人每天都离不开筷子。我们的祖先一开始是用小木棍儿拔食食物中的野菜、树叶,慢慢地,用小木棍儿的技艺越来越高,直到把两根小木棍儿使得上下翻飞,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样灵活自如,筷子就诞生了。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把杠杆原理运用得。在烹调过程里,筷子可以用来检查、搅拌、品尝食物,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筷子不怕高热,不怕冰冻,手指
26、不便做的事,它也能做。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筷子一头方、一头圆。筷尾方,便于持执;筷头圆,便于使用。从寓意上讲,有方有圆,也象征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方,就是方方正正,面对原则问题,做到“肃若秋霜”,。圆,就是圆润周全,处理问题能注意方法,灵活机动,不拘泥呆板。“持方行圆”,方圆得宜,就容易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如若相反,就好比倒拿筷子吃饭了,不仅方形的筷尾会让口舌难受,也很有可能握不住筷子而“落地惊神”!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27、完成2022题。现如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手机几乎是如影随形。手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相伴而来的,。“手机病”的门诊病例中,问诊最多的是骨科。手机拿久了,手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手臂韧带、肌腱等软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在问诊中是最多的。相对于骨科,且是“重灾区”。手机屏幕发出的是蓝光,经过长期大量的蓝光照射,会发生眼底黄斑病,严重的会使患者造成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的视觉细胞损伤。眼底黄斑病又称“眼睛癌症”,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手机病”中,心理层面的问题也不能忽视。用手机上网,大脑对网络世界产生的大量即时愉悦反馈会不断把使用者带回网络世界,久而久之,使用者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并最终成瘾。而一些
28、手机应用软件利用大数据算法等技术手段让一部分人深陷“信息茧房”,无法自拔。如今,“放不下”手机的人越来越多。,简单来说,这把“剑”一面是便利,另一面是各种“病”。对于我们来说,学会了上网,也要学会“下”网,不能做“低头族”,要有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2.最后一段加点的“下”字为什么要加引号?请简要分析。(3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俗话说“酒香不怕
29、巷子深”,意思是只要把事情做好,就不怕别人不知道;但真实的情况却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去推广,不去宣传,被知道的范围总是有限的。自媒体时代给了个人、团体和商家因说好自己的故事而走红的机会,但有的又因自身存在的问题而遭人诟病,偃旗息鼓。以上材料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以“做得好说得好”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解析】A项,“一词最早见于”说法有误。原文中是“沉郁见于文学理论著作,始于钟嵘的诗品序”,
30、而非“沉郁一词最早见于”。B项,“起源于汉末文人五言诗”无中生有,说法有误。原文中只写到了“在汉末文人五言诗中就已成为重要依据”,没有涉及是否是“起源”。C项,“意在其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说法有误。原文中是“不仅如此,杜甫还常用“时空并驭”的手法表达漂泊岁月中的时局感受或身世感受”“杜甫善于在一个联语中,把自身形象放在广大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之坐标点上,通过时空的交构,精确地概括自己终生漂泊的生涯以及对国家时局的感受”,可知不只是“身世之感”。2.A【解析】A项,“诗人个性、学识与阅历等因素缺一不可”说法有误。材料一原文“内向、深沉的个性气质易出沉郁之作,广博的学识能成沉郁之作,穷困波折的人生
31、经历易生沉郁的情怀,发为沉郁的文字”中写到了三者和“沉郁”文风之间的关系,但没有说“缺一不可”。材料二原文“杜甫是先秦儒学的虔诚信奉者,他在诗中所执著表现的先秦儒家的思想精神,加上身经战乱,残破的山河、凋敝的民生与大唐盛世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诗人又拒绝认可这种现实,坚信盛世的复兴同时,由杜甫家世的血族悲剧以及幼年丧母的不幸经历、青年时期的坎坷仕途等投在心灵上的阴影而形成的持重忧郁的性格,又不能不使他的诗歌具有沉著郁结的作风”等也写到了三者和“沉郁”文风之间的关系,但也没说“缺一不可”。3.C【解析】根据文意可知,作为共用论据,所应证明的论点是:杜甫诗沉著蕴藉的手法风格,及其“时空并驭”手法的体
32、现。A项,只有时间“落日”(比喻暮年)“秋风”(实际时间),没有空间,且为老当益壮的积极情感。B项,只有空间“千里”“百层”,没有时间。C项,既有时间“两开”,又有空间“故园”,还有漂泊意象“孤舟”,含蓄表达身在夔州,心系故园的情感。D项,只有时间“忽传”,没有空间,且为听闻喜讯激动的积极情感。4.同:都认为“沉郁”诗风涵盖内容与形式两方面,且对杜诗思想内容的看法基本相似;异:材料一笼统地说其艺术手法是“沉著蕴藉”的,材料二则明确了“时空并驭”的艺术手法。【解析】根据材料一“沉郁”作为杜甫创作风格的突出特征”,材料二“对于沉郁的内涵所指,人们一般认为是杜诗的思想感情之深沉郁结,这种理解不无道理
33、”可知,两则材料对杜甫诗歌思想内容和风格的看法基本相似。根据材料一“沉郁作为杜甫创作风格的突出特征,体现在以沉著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博大深厚的内心情志”,材料二“对于沉郁的内涵所指,人们一般认为是杜诗的思想感情之深沉郁结,这种理解不无道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下笔,使诗境具有超常的广度、厚度与深度,这也是形成沉郁风格的因素”可知,两者都认为“沉郁”诗风涵盖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材料一中,第一段“沉郁,指深沉蕴藉、凝重悲抑的艺术风格。它既指表现在作品中的深刻、透辟的思致,也指创作过程中的深思熟虑”首先指出“沉郁”的概念内涵。第二段由“沉郁见于文学理论著作,始于钟嵘的诗品序”发端,讲述了其源起,而在第
34、三段中,作者才说“沉郁作为杜甫创作风格的突出特征,体现在以沉著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博大深厚的内心情志”,可知材料一笼统地说其艺术手法是“沉著蕴藉”的。材料二中,作者在第二段以“然而,从艺术形式的层面考察,我们看到,杜甫在描写壮大的景物和感叹个人身世时喜欢采用时空并取的手法”的转折,引发对“时空并驭”的艺术手法的讨论,而后文二、三、四段都是对这一手法的具体讨论,由此可知材料二明确了“时空并驭”的艺术手法。5.首联平白的今昔叙述展现下笔的深思熟虑: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颔联运用“时空并驭”的手法:展现洞庭的磅礴气势,扩展时空,为时局和身世感受蓄势。颈联感叹个人身世:展现生活坎坷、晚年漂泊的孤
35、危心境。尾联展现对社会的深重情思:抒发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报国无门的哀伤情怀。【解析】根据材料一“沉郁作为杜甫创作风格的突出特征,体现在以沉著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博大深厚的内心情志”,材料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下笔,使诗境具有超常的广度、厚度与深度,这也是形成沉都风格的因素”可知,可以从涵盖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去评论岳阳楼记的“沉郁”诗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是景物描写,其中“昔”和“今”体现了时间的变换。再根据材料二“极力扩展时空的程度,造成悲壮深沉的诗境,塑造出白发老人面对天下烽烟的艺术形象”可知,可以从“今昔对比”的角度进行评论,得出首联平白的今昔叙述展现下笔的深思熟虑:意在抒发早年
36、抱负至今未能实现。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吴楚”“东南”“乾坤”是空间,“日夜”是时间,可知采用了“时空并驭”的手法。且该句意思是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极力描写洞庭湖的阔大,由此可知颔联运用“时空并驭”的手法:展现洞庭的磅礴气势,扩展时空,为时局和身世感受蓄势。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通过“无一”“老病”“孤”等词语,极力展现作者个人的悲惨遭遇。充分体现了“杜诗的思想感情之深沉郁结”。由此可知:颈联感叹个人身世:展现生活坎坷、晚年漂泊的孤危心境。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中,诗人不仅仅描写个人身世遭遇,也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烽火仍未止息,胸怀家国
37、涕泪交流的情感,体现了材料二所说的“他诗中频频出现的百年之叹,虽然也含有对个体生命自怜自惜的因素,但是由于他关注的是国家的危亡、普天之下民生的苦难,就大大削弱了一己之私的内涵,而具有了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的忧国忧民的高层涵义”,由此可知:尾联展现对社会的深重情思:抒发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报国无门的哀伤情怀。6.A【解析】A项,“同时也昭示了我人性中的纯粹与善良”错误。我的动机最初并不纯,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7.D【解析】D项,“本文和茹志娟百合花都是反战小说”错误。百合花不是反战小说,小说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
38、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8.老人热情的举动、专注的神情,让“我”觉得很惊讶。在老人的痴迷与画夹的空空如也前,我心生恐惧,有点慌乱。一边是老太太的恳求,一边是老人的热情洋溢,“我”被老人精神感动的同时,心生同情,愿意帮助他们。告别老人后,“我”的心里充满羞愧与敬畏。【解析】结合“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取出一个硬纸框,里面嵌着一张发黄的空白的纸。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可是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见,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上的反光,还是
39、来自内心的喜悦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可知,老人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老人热情的举动、专注的神情,让“我”觉得很惊讶。结合“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看见他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国章,真叫人毛骨悚然。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堵得厉害,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可知,看见老人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国章,真叫人毛骨悚然,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堵得厉害。在老人的痴迷与画夹的空空如也前,我心生恐惧,有点慌乱。结合“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我在慌乱中抬起眼
40、睛看了看那两个女人,又看见老太太浑身哆嗦,十分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于是我振作了一下,开始扮演我的角色”可知,老人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老太太浑身哆嗦,十分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我决定扮演好我的角色。一边是老太太的恳求,一边是老人的热情洋溢,“我”被老人精神感动的同时,心生同情,愿意帮助他们。结合“两个女人送我到门口。她们一面望着我,一面流泪,她们的眼光是多么温暖,多么富有感激之情。我恍恍惚惚地摸索着走下楼梯,心里其实十分羞愧”“我心里充满敬畏之情我无法用别的方式来表达虽然我不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惭。”我恍恍惚惚地摸索着走下楼梯,心里十分羞愧,又充满了敬畏之情。告别老人后
41、,“我”的心里充满羞愧与敬畏。9.战后德国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老人家境每况愈下,他的妻女迫于生活的压力变卖了老人所有的藏品。为了不毁掉老人的快乐,老人的女儿恳请我为她们保守“所有的藏品已卖掉”的秘密,“我”答应尽力帮忙。【解析】结合后文“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取出一个硬纸框,里面嵌着一张发黄的空白的纸”可知,他从画夹子里取出的是一张发黄的空白的纸,说明战后德国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老人家境每况愈下,他的妻女迫于生活的压力变卖了老人所有的藏品。结合下文“她女儿的一个眼色已经使她明白我的态度,并让她放下心来了”“我在慌乱中抬起眼睛看了看那两个女人,又看见老太太浑身哆嗦,十分激动地举起双
42、手,向我恳求。于是我振作了一下,开始扮演我的角色”可知,收藏家的女儿在旅馆里找到了我,并讲述了他们一家的故事,现在画册里放的已经不是原来的艺术画,而是一些发黄的纸。老人对这些全然不知,依然每天抚摸欣赏着他那些珍贵的画册。全家为了不让老者伤心,都把这件事情对老人隐瞒着。为了不毁掉老人的快乐,老人女儿特来拜托我,不要向她的父亲说出实情,“我”答应尽力帮忙。10.D【解析】句意:邓禹听说后,就自南阳驱马北渡黄河,在邺县追上了光武帝。光武帝见到邓禹很高兴,说我拜授官职长吏,你远道而来,难道是为了出仕为官吗?“禹”是“自南阳发”和“北径渡河”的主语,故“自南阳发”和“北径渡河”之间应断开,排除B、C;“
43、上”(光武帝)是“见之甚欢”的主语,其间不能分开,排除A。11.C【解析】C项,“从文中内容看,和敕大体相类,是可以互用的”错误,“制”: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敕”:有告诫的意识。文中内容看,“制”是宣示皇恩,褒奖邓禹的意思。12.A【解析】A项,“如能谋划天下,将很容易平定混乱的局面”错误,原文“明公虽建蕃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于今之计,莫如揽延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可知如果只是辅佐更始帝,则难以实现志向。应招揽人才,取得民心,才能立大业,救万民。13.(1)当今的大计,没有什么比招揽英雄,致力于取悦民心,建立高祖一样的功业,拯救万民的生命更重要的了。(2)邓
44、禹凭着大功劳(或:首功)而被授以太傅之职,谒见皇帝时被安排在面向东的尊位,非常受皇帝的尊重宠信。14.以此形容长安饥民对邓禹进军的热烈期盼;激励邓禹击溃赤眉军,像“尧”一样为民除害;委婉批评邓禹不按时进军,会让长安饥民失望。【解析】(1)“揽延”,招揽;“务”,致力于、追求;“立”,建立。(2)“元功”,大功劳;“拜”,授予官位;“进见”,谒见;“东向”,面向东的尊位;“见”,被、受到。14.形容长安饥民对邓禹进军的热烈期盼;激励邓禹击溃赤眉军,像“尧”一样为民除害;委婉批评邓禹不按时进军,会让长安饥民失望。【解析】依据原文,“今长安饥民,孰不延望”,以此形容长安饥民对邓禹进军的热烈期盼;依据
45、原文,“司徒,尧也;赤眉,桀也”,激励邓禹击溃赤眉军,像“尧”一样为民除害;依据原文,“邓禹为司徒,讨赤眉,不以时进。光武敕曰今长安饥民,孰不延望?”,委婉批评邓禹不按时进军,会让长安饥民失望。【参考译文】邓禹字仲华,南阳郡新野县人。十三岁时,就能诵读诗篇,在长安从师学习。当时光武帝也在京师游学,邓禹虽年幼,但见到光武帝后就知道他不是一位普通人,就与他亲近交往。刘玄来到雒阳,以光武帝为大司马,光武帝安定河北。邓禹听说后,就自南阳驱马北渡黄河,在邺县追上了光武帝。光武帝见到邓禹很高兴,说我拜授官职长吏,你远道而来,难道是为了出仕为官吗?邓禹说:“(我)不是这样认为的。刘玄虽然定都关西,但现在山东
46、没有安定,赤眉、青犊之流,动辄以数万人,在三辅一带往往群聚假借名号(起事)。刘玄既没有挫败过他们,而他们也不听指挥裁决,各位将领都是些庸人崛起,志向在于发财,争相使用威力,早晚图快乐罢了,并没有忠良明智、深谋远虑、真想尊重主上安抚百姓的。明公虽然有建藩镇,辅助刘玄的功劳,但我还是怕您没有什么更大成就。当今之计,不如招纳英雄,努力取悦民心,建立高祖的功业,挽救百姓的性命。像您这样的人来谋划天下大事,不会费多少时间费多大力气便可平定天下。”光武帝非常高兴,于是让身边的人称邓禹为邓将军。邓禹常住在光武帝住处,一起商定计策。光武到了城楼上,打开地图,指示邓禹说:“天下的郡国这样多,如今仅得了一个,你以
47、前说以我的德才是足可以平定天下的,为什么呢?”光武帝攻破邯郸,消灭了王朗,想要向北发动精锐骑兵冲锋,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屡次与他交谈,那人勇猛而有智谋,众将少有能赶得上的。”光武帝认为邓禹为有智慧的人。赤眉新拔长安,邓禹被任命为司徒,讨伐赤眉,而禹久不进兵,光武帝斥责说:“司徒,是尧;亡贼,是桀。长安的官吏民众,谁不是翘首以盼呢?”光武帝登上皇位,授予邓禹大司徒之位,诏书上说:“诏令前将军邓禹:深执忠孝,与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孔子说过:自从我有了颜回,弟子们日益亲密。”邓禹凭着大功劳(或:首功)而被授以太傅之职,谒见皇帝时被安排在面向东的尊位,非常受皇帝的尊重宠信。建武中,辞去了三公之位,以列侯的身份免职回家。邓禹专心学习经书,教授子孙学习。序言评论道:优秀的人才渴望能遇到贤明的君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邓禹在二十岁左右了解了国家兴亡的道理,邓公挑着粮食徒步奔走,在纷乱中独奔光武,追求学问,为国家出谋划策,有萧何一样的爵位,可以说是难得的人才。刚开始被任用的时候,率领六师;位为先师,官位致三公,功德非常大,邓禹都具备。易经说有“大人风范”,诗经有“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