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22 年 4 月公布了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读。为了更好的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学校组织了全体数学老师开展了新课标的学习。1.强调了课程的思想性和方向性。2022 版新课程标准从前言、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的具体内容等方面,从不同角度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反复强调的相关论述。全部科目课程标准的内容,也都无一例外地把课程方案的思想性、方向性的要求,统一编排在最前面,更是强调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同时,在全部科目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描述上,几乎都是对课程思想性要求的内容表述,进一步引导广阔教师要把培养有理想、有本事
2、、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落实落细。但是,假设要把课程思想性真正落实到教师具体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并非易事。因此,面对如此挑战,教师唯有加快提升自身政治素养与理论修养,才能在践行新时代课程改革和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行稳致远。2.优化了数学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内容的修订除将局部内容安排的学段做了调整外,如将负数方程反比例移到了初中,重点是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了结构化整合。如在数与代数知识领域,将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统整为数与运算,增加并单列了数量关系这一知识子领域并用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统整常见的数量关系;又如在图形与几何知识领域,将原来的四个知识子领域统整为两个知识子领域,马上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
3、图形与位置统整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运动与位置。通过知识结构化,为开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路径,援助学生建立能表达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对此,广阔教师只有对课程标准进行整体化理解,才能做好学段育人的无缝衔接。同时,新课程标准对各门课程涉及不同学段同一主题,均要求注意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如此,对教师是否具备依标教学、达标教学的精准教学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战,老师们唯有抛弃经验中应该淘汰的固化思维,加快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标引领下的新教学。3.加强跨学科主题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全部课程在主题教学过程中,都应依据各自性质和育人价值,设立跨学
4、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加强课程创新实践要求,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 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表达的是课程综合化的新要求。广阔教师唯有博览群书,加快丰富自己的背景性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才能在对新时代教师综合素养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4.教学评价有据可依。长期以来,唯分数成为左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魔咒,使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开展的育人目标得不到落实。对此,新课程标准明确将教师教、学生学与考试评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三者的一致性,要求教师注意将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等结合起来。既强调一般考试评价的育人功能,也要求评价与双减要求紧密结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并强调将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优化真题结构,增强真题的探究性、放开性、综合性,提高真题信度与效度。同时,还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为教师完成教、学、考的一致性提供了非常清楚的依据。总之,教师只有加快深研细学、吃透吃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升素养与本事,才能以强大的课程领悟力和践行力,迎接新时代深化课程改革和课程育人新局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