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规范重点.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211541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0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系统规范重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综合布线系统规范重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系统规范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系统规范重点.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综合布线系统规范重点 1.建筑群子系统 campus subsystem:由配线设备、建筑物之间的干线电缆或光缆、设备缆线、跳线等组成的系统。2.工作区 work area: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独立区域。3.集合点(CP)consolidation point:楼层配线设备与工作区信息点之间水平缆线路由中的连接点。4.建筑群配线设备 campus distributor:终接建筑群主干缆线的配线设备。5.建筑物配线设备 building distributor:为建筑物主干缆线或建筑群主干缆线终接的配线设备。6.楼层配线设备 floor distributor:终接水平电缆、水平光缆和其他布线子

2、系统缆线的配线设备。7.光纤适配器 optical fiber connector:将两对或一对光纤连接器件进行连接的器件。8.信息点(TO)telecommunications outlet:各类电缆或光缆终接的信息插座模块。9.跳线 jumper 不带连接器件或带连接器件的电缆线对与带连接器件的光纤,用于配线设备之间进行连接。10.光缆 optical cable:由单芯或多芯光纤构成的缆线。11.综合布线系统基本构成应符合图 3.1.3-1 要求。注:配线子系统中可以设置集合点(CP 点),也可不设置集合点。12.楼内宜采用多模光缆,建筑物之间宜采用多模或单模光缆,需直接与电信业务经营者

3、相连时宜采用单模光缆。13.采用非屏蔽布线系统无法满足安装现场条件对缆线的间距要求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14.屏蔽布线系统采用的电缆、连接器件、跳线、设备电缆都应是屏蔽的,并应保持屏蔽层的连续性。15.采用集合点时,集合点配线设备与 FD 之间水平线缆的长度应大于 15m。集合点配线设备容量宜以满足 12 个工作区信息点需求设置。同一个水平电缆路由不允许超过一个集合点(CP)16.工作区适配器选用规定:(1)设备的连接插座应与连接电缆的插头匹配,不同的插座与插头之间应加装适配器。(2)在连接使用信号的数模转换,光、电转换,数据传输速率转换等相应的装置时,采用适配器。17.,如果选用 6 类布

4、线产品,则缆线、连接硬件、跳线等都应达到 6 类,才能保证系统为 6 类。如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则所有部件都应选用带屏蔽的硬件。18.信息点电端口如为7 类布线系统时,采用RJ45 或非对45 型的屏蔽8 位模块通用插座。系统配置设计 为了说明间题,我们以一个工程实例来进行设备与缆线的配置。例如,建筑物的某一层共设置了 200 个信息点,计算机网络与电话各占 50,即各为 100 个信息点。1、电话部分:1)FD 水平侧配线模块按连接 100 根 4 对的水平电缆配置。2)语音主干的总对数按水平电缆总对数的 25计,为 100 对线的需求;如考虑 10的备份线对,则语音主干电缆总对数需求量为

5、110 对。3)FD 干线侧配线模块可按卡接大对数主干电缆 110 对端子容量配置。2、数据部分:1)FD 水平侧配线模块按连接 100 根 4 对的水平电缆配置。2)数据主干缆线。a、最少量配置:以每个 HUB/SW 为 24 个端口计,100 个数据信息点需设置 5 个HUB/SW;以每 4 个 HUB/SW 为一群(96 个端口),组成了 2 个 HUB/SW 群;现以每个 HUB/SW 群设置 1 个主干端口,并考虑 1 个备份端口,则 2 个 HUB/SW 群需设 4 个主干端口。如主干缆线采用对绞电缆,每个主干端口需设 4 对线,则线对的总需求量为16 对;如主干缆线采用光缆,每个

6、主干光端口按2芯光纤考虑,则光纤的需求量为8 芯。b、最大量配置:同样以每个 HUB/SW 为 24 端口计,100 个数据信息点需设置 5 个HUB/SW;以每 1 个 HUB/SW(24 个端口)设置 1 个主干端口,每 4 个 HUB/SW 考虑1 个备份端口,共需设置 7 个主干端口。如主干缆线采用对绞电缆,以每个主干电端口需要 4 对线,则线对的需求量为 28 对;如主干缆线采用光缆,每个主干光端口按 2 芯光纤考虑,则光纤的需求量为 14 芯。配线子系统 1.电信间 FD 与电话交换配线及计算机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1、电话交换配线的连接方式应符合图 4.2.3-1 要求。2、计

7、算机网络设备连接方式。1)经跳线连接应符合图 4.2.3-2 要求。2)经设备缆线连接方式应符合图 4.2.3-3 要求。2.每一个工作区信息插座模块(电、光)数量不宜少于 2 个,并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3.底盒数量应以插座盒面板设置的开口数确定,每一个底盒支持安装的信息点数量不宜大于 2 个。4.光纤信息插座模块安装的底盒大小应充分考虑到水平光缆(2 芯或 4 芯)终接处的光缆盘留空间和满足光缆对弯曲半径的要求。从电信间至每一个工作区水平光缆宜按 2 芯光缆配置。光纤至工作区域满足用户群或大客户使用时,光纤芯数至少应有 2 芯备份,按 4 芯水平光缆配置。5.电信间 FD 主干侧各类配线模块

8、应按电话交换机、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及主干电缆/光缆的所需容量要求及模块类型和规格的选用进行配置。电信间 FD 采用的设备缆线和各类跳线宜按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使用端口容量和电话交换机的实装容量、业务的实际需求或信息点总数的比例进行配置,比例范围为 2550%。干线子系统 1.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和光纤总芯数,应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并留有适当的备份容量。主干缆线宜设置电缆与光缆,并互相作为备份路由。2.主干电缆和光缆所需的容量要求及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对语音业务,大对数主干电缆的对数应按每一个电话 8 位模块通用插座配置 1 对线,并在总需求线对的基础上至少预留约 10的备用线对。(2)

9、对于数据业务应以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群(按 4 个 HUB 或 SW 组成 1 群);或以每个 HUB 或 SW 设备设置 1 个主干端口配置。每 1 群网络设备或每 4 个网络设备宜考虑 1 个备份端口。主干端口为电端口时,应按 4 对线容量,为光端口时则按 2 芯光纤容量配置。(3)当工作区至电信间的水平光缆延伸至设备间的光配线设备(BD/CD)时,主干光缆的容量应包括所延伸的水平光缆光纤的容量在内。建筑群子系统 1.CD 宜安装在进线间或设备间,并可与入口设施或 BD 合用场地。2.CD 配线设备内、外侧的容量应与建筑物内连接 BD 配线设备的建筑群主干缆线容量及建筑物外部引

10、入的建筑群主干缆线容量相一致。设备间 1.在设备间内安装的 BD 配线设备干线侧容量应与主干缆线的容量相一致。设备侧的容量应与设备端口容量相一致或与干线侧配线设备容量相同。2.BD 配线设备与电话交换机及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连接方式亦应符合第 4.2.3 条的规定。进线间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进线间设置安装的入口配线设备应与 BD 或 CD 之间敷设相应的连接电缆、光缆,实现路由互通。缆线类型与容量应与配线设备相一致。部接入业务及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缆线接入的需求,并应留有 24 孔的余量。安装工艺要求:1.工作区:、安装在墙面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底盒、多用户信息插座盒及集合点配线箱体的底部离地面的高度宜

11、为 300mm。2.电信间:电信间的数量应按所服务的楼层范围及工作区面积来确定。如果该层信息点数量不大于 400 个,水平缆线长度在 90m 范围以内,宜设置一个电信间;当超出这-范围时宜设两个或多个电信间;每层的信息点数量数较少,且水平缆线长度不大于 90m 的情况下,宜几个楼层合设一个电信间。3.设备间:每幢建筑物内应至少设置 1 个设备间,如果电话交换机与计算机网络设备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场地或根据安全需要,也可设置 2 个或 2 个以上设备间,以满足不同业务的设备安装需要。设备间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设备间宜处于干线子系统的中间位置,并考虑主干缆线的传输距离与数量。(2)设备间宜尽可

12、能靠近建筑物线缆竖井位置,有利于主干缆线的引入。(3)设备间的位置宜便于设备接地。(4)设备间应尽量远离高低压变配电、电机、X 射线、无线电发射等有干扰源存在的场地。(5)设备间室温度应为 1035,相对湿度应为 2080,并应有良好的通风。(6)设备间内应有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10m2,该面积不包括程控用户交换机、计算机网络设备等设施所需的面积在内(7)设备间梁下净高不应小于 2.5m,采用外开双扇门,门宽不应小于 1.5m。设备安装宜符合下列规定:(1)机架或机柜前面的净空不应小于 800mm,后面的净空不应小于 600mm。(2)壁挂式配线设备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

13、 300mm。缆线布放 1.配线子系统缆线宜采用在吊顶、墙体内穿管或设置金属密封线槽及开放式(电缆桥架,吊挂环等)敷设,当缆线在地面布放时,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地板下线槽、网络地板、高架(活动)地板布线等安装方式。2.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穿过楼板时宜采用电缆竖井方式。也可采用电缆孔、管槽的方式,电缆竖井的位置应上、下对齐。3.建筑群之间的缆线宜采用地下管道或电缆沟敷设方式,并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4.缆线布放在管与线槽内的管径与截面利用率,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缆线做不同的选择。管内穿放大对数电缆或 4 芯以上光缆时,直线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50%60,弯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4050。管内穿放 4

14、对对绞电缆或 4 芯光缆时,截面利用率应为 2530%。布放缆线在线槽内的截面利用率应为 3050。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相应的缆线和配线设备,或采取防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低于 3V/m 时,宜采用非屏蔽电缆和非屏蔽配线设备。2、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 3V/m 时,或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要求时,可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和光缆布线系统。3、当综合布线路由上存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宜采用金属管线进行屏蔽,或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及光缆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的七个部分:1、工作区: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TE)的区

15、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应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TO)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缆线及适配器组成。2、配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3、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4、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5、设备间: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入口设施也可与配线设备安装在-起。6、进线间: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7、管理:管理应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