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石----质朴古拙的石刻绘画.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2102446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像石----质朴古拙的石刻绘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画像石----质朴古拙的石刻绘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画像石----质朴古拙的石刻绘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像石----质朴古拙的石刻绘画.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 画像石-质朴古拙的石刻绘画 第 二 单元 第 1 课时 三维目标 1:欣赏汉代画像石艺术,了解相关的知识及基本表现形式。2:通过观察讨论,感受汉代画像石的艺术风貌。3:结合历史等学科的学习,了解相关文化背景。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所呈现的内容、思想内涵及其艺术风格。难点: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特色的理解,如何正确认识其艺术和考古价值;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教学方法 讲述、启发、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画像石、画像砖的幻灯片。学生:围绕课本上的范例,收集有关画像石、画像砖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图片、文字资料。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阶段:1、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搜

2、集的图文资料,结合历史课所学的知识,对我国汉代社会的帝王、士大夫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进行大致描述。2、同学之间相互补充、修正,教师加以归纳,让学生知道汉代墓葬形式和画像石产生的社会生活背景。汉代墓葬形式:史料记载:“框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垄必巨!”,这是当时厚葬之风强盛的直观写照。汉代的广陵得天独厚,地处江淮之间,水陆便捷,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经济繁盛。在重祭祀、厚孝道的观念指导下,以雄厚的物质为基础,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汉代广陵丧葬文化。汉代墓葬不乏高规格的,属王侯级的墓葬就有好多座。汉陵苑里安放着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夫妇的合葬“黄肠题凑”木椁墓,这是一座全国罕见的

3、大型汉代墓葬之一。历史的风云影响着生活习俗。刘秀夺取了政权以后,曾下诏书严禁厚葬,但厚葬之风仍有增无减,而木椁墓的葬式确较西汉为简。东汉前期,砖室墓开始在扬州地区显现,但数量不多。漆器仍是主要的随葬品,金属器也较盛行,釉陶器占的比例较少。青瓷器开始流行,铁器和铜器较普遍。东汉后期,由于外戚、宦官的夺权之争,酿成了军阀混战的局面。这反映在墓葬中,精美的工艺品不见了,灰陶器却又复出,以家禽为模型的随葬器物盛行起来。葬式也有所改变,木椁墓保持夫妇合葬的风俗。而砖室墓却以单身墓为主,从扬州地区出土的这个时期的砖室墓来看,尚未发现合葬的现象。由于砖室墓的兴起,木椁墓逐渐淘汰,用料极其简单,结构日趋简陋。

4、汉墓凝聚有汉代丧葬文化,系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画像石产生的社会生活背景:汉代普遍盛行“灵魂不灭、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因此,众多皇族官僚们便将坟墓建的象生前阳宅一样豪华气派。汉武帝之后,汉代统治阶级尤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儒家崇尚孝道,而厚葬则是致孝的具体表现。正因汉代的以孝治天下,以孝选贤能,因此,不仅有雄厚财力的贵族富商极力推行厚葬,就连一些不太富足的中下层地主、商人也不惜倾其家产对其父母实行厚葬,企图以此举博得孝名,从而达到挤身仕途、升官发财的功利目的。二、发展阶段:1、从汉代历史和社会学角度看画像石(砖):师生共同欣赏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图象资料,印证汉代社会概况,分析画像石中的内容,

5、使学生感受画像石题材内容表现的是汉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屏幕滚动出现: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幻灯片 2、激情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到屏幕上画像石、画像砖了,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融合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石刻艺术品。汉画像石是当时吉祥文化的重要载体,几乎每一幅汉画都有其吉祥寓意。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艺术水平之高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3、从画像石、画像砖的题材内容看汉代社会:在欣赏的基础上对画像石所描绘的集体形象和情节进一步分析讨论,了解画像石产生的背景及其所描述的历史、

6、人物故事等,以画像石为媒介进一步加深对汉代社会的理解与认识。4、更深一步对画像石、画像砖进行欣赏,转如对其所呈现出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和造型特点的欣赏分析,感受其独特的美感和意味。5、引导学生围绕以下要点进行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归纳出来:艺术语言:石材或砖材平面镌刻,以线为主,线面结合,虽施雕凿,实为绘画。表现手法:阴线刻、阳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面雕、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等。以阴线刻、阳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面雕、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等。以阴线刻、减地平面雕、浅浮雕最为常见,阳线刻、凹面刻、高浮雕次之,透雕则十分罕见。造型特点:阴线刻线条细致精细,优美流畅;减地平面雕、浅浮雕等其他手法则形象简练概括、浑厚质朴、构图古朴、任务棉布刻画简略,重在以体态传达表情。分组进行讨论,个人写出对自己喜欢的汉像石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欣赏体会等文字材料,与同学交流。分组进行讨论,个人写出对自己喜欢的汉代画像石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欣赏体会等文字资料,与学生交流。三:欣赏现代建筑装饰中汉画像石造像元素的运用。分析图片所展示的建筑装饰物的仿画像石造像,说明哪些地方明显的突出了汉代画像石的造型特点。四:巩固与联系:教师小结,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教学反思 “画像石”是一个听起来就比较具有古老味道的文化艺术,好像只有在古遗址和陵园见到的多些,在讲授基本知识的时候就显得有些枯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