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工作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工作总结.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5 年环境监测工作总结 一、2005 年工作开展情况 2005 年,在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业务指导下,在局党组、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站的各项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中心任务,突出为环境管理服务和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全年共报出各类监测数据 13189 个,比去年增长63.8,圆满完成了各项监测任务,为政府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技术服务。(一)加大环境监测工作力度,为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1、圆满完成环境质量例行监测
2、,较全面地反映了全市的环境质量状况。根据 2005 年环境监测工作计划,对城市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城市环境噪声和降水等各项环境要素进行了监测,共报出数据 6136 个。及时准确和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2、定期进行总量控制监测和跨界断面监测,为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按照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要求,对断面断面和省造纸厂、市污水处理厂和第二污水处理厂等 3 家重点污染源进行了 9 次监测,报出监测数据 82 个。3、加大污染源监督监测力度,及时掌握了污染源的变化动态。按照污染源监督监测计划和环境监察大队提出的排污收费监测计划,对
3、120 家(次)工业污染源进行了监测,报出数据 469 个,及时掌握了污染源的变化动态,促进了排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为排污费的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提供了数据支持。4、积极参与各项环境执法检查,为执法监督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积极配合省、市环保局的执法检查工作,特别是围绕综合治理等工作,我站加强了协作配合,加大了对沿河企业的监测力度,对沿河 16 家排污单位和 8 个地表水断面从四月份以来,每月进行一次监测,为河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发挥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作用,全年共排出监测人员 126 人次参与各项执法检查,取得监测数据 531 个。5、根据省局的安排,完成
4、了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紧急监测调查和饮用水源地有机污染物调查工作。6、根据市长环境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全面完成了新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工作。目前该自动站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正在为验收做准备。(二)突出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性监测。在完成例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任务的同时,监测人员克服困难,不怕苦和累,发扬乐于奉献和团结协作精神,发挥内部潜力,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性监测。先后对纺织有限公司、石灰石矿、冶炼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北出口拓宽等 20多个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报出监测数据 5179 个;对市阳有限公司、铁源炉料有限公司、等 8 家企业进行了建设项目“三同时”竣工验收监测
5、,报出监测数据 665 个;完成污染纠纷监测、排污申报等监测在内的其他委托监测 30 项,报出数据 192 个,同期实现创收 45.1 万元。(三)完成了环境统计等工作,进一步扩大了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范围。完成了 2004 年度和 2005 年上半年的环境统计工作,准确地反映了我市各企业的污染现状及治理状况;开展了酸雨普查工作;根据省站的要求,完成了汶河沿岸地表水、地下水和工业污染源调查工作。(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在局领导协调下,市有限公司项目已经填表上报,等待下步审计评估。二、主要做法(一)以“保先”教育为契机,全面提高监测人员素质。自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
6、动以来,我站始终把学习教育活动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和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参加全局的保先教育活动,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和思想交流及剖析材料,全站 10 名党员的读书笔记都达到了 2 万字以上,有的同志达到了 3 万字以上。真正做到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行动上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真正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在业务提高上,我们一直抓住业务培训这个重点,实施了全员参与培训、建设学习型单位的活动,举办了多期监测业务培训班,并积极参加了国家局和省局的培训学习,从而保证了监测人员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为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在全站
7、积极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各种在职教育,力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环境监测队伍,从根本上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加强团结协作,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环境监测是由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衔接的环节组成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数据不准,这就要求监测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今年以来,在监测任务大量增加(环评监测比去年多了 1 倍,沿岸的执法检查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我们打破常规,春节一上班正月初九就接受环评监测任务,可以说,今年来大家很少过个完整的假日,但是大家都以大局为重,团结协作,克服条件艰苦,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顶严寒冒酷暑,
8、积极奋斗在监测现场。监测工作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增加,为全局和全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应有的努力,树立了环境监测的良好形象,受到了服务对象的广泛认可。(三)加强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努力说清环境质量。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水平,2005 年,我站在做好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础上,着重加强环境质量变化规律分析和环境质量原因分析,进一步拓展报告领域,提高报告的实效性,改进报告的编写形式,加强综合分析技术培训,不断提供为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服务水平。发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 365 期,预报 365 期,月报 12 期,季报 4 期,编写了市 2004 年
9、度环境质量报告书。(四)抓好质量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数据质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为了使监测数据达到代表性、完整性、准确性、精密性和可比性的要求,我站认真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特别加强了现场质量控制,将质控工作由室内向室外发展,严把质量控制关。针对监测人员水平高低不一的现状,经常进行培训和质控考核,围绕全过程质量控制这一主线开展质控工作,保证了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全年获得质控数据 1652 个,质控合格率达 100%。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标准化建设达标难度较大。对照标准化建设标准,我站在人员编制、人员经费、仪器配置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达标难度较大。二是质量管理工作
10、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质控手段单一,特别是对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质控管理手段亟需研究加强。三是监测领域不够宽。受仪器设备条件的制约,生态监测、室内环境监测、有机食品监测等工作都未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基本未开展。四、2006 年的工作思路(一)全面完成各项环境监测任务,充分发挥技术支持和技术监督作用。1、继续做好环境质量监测。完成地表水、水源地、地下水、城市环境空气、噪声和降水监测等任务,全面掌握我市的环境质量状况。2、加强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强化质量保证措施,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数据准确可靠,提高城市环境质量预报的准确率。3、全面完成总量控制和跨界断面的监测任务,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提
11、供依据。4、加强污染源监督监测,及时掌握污染源的变化动态,促进排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稳定达标排放。5、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性监测,全年计划创收 40 万元,做到票款分离,收支两条线。(二)加快推进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步伐。按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验收要求,根据我站实际,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重点解决仪器设备缺乏问题,确保按期达标。(三)加强质量控制和综合分析工作,确保监测数据质量。进一步拓展报告领域,编制市环境质量声像报告时,提高综合分析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使环境监测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和环境管理服务。(四)积极做好计量认证复核的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复核。(五)大力提高应急监测能力。重点解决应急监测
12、中监测仪器设备、分析方法的储备以及必需的安全防护的装备,加强应急监测技术研究和人员培训,编制应急监测预案,进行应急监测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六)采取得力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完成本站的招商引资任务。四、主要工作措施(一)完善站内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全面引入科学管理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好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文章,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全面引入科学管理机制,建立符合实验室认可准则要求的管理体系,将环境监测站的内部管理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使各项工作程序化、制度化,为数据的可靠性、公正性和准确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力度,
13、提高监测站的整体素质。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加强交流等灵活多样的业务技术培训方式,学习掌握环境监测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调动职工学习业务的积极性,努力提高监测队伍的整体素质。(三)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监测站工作的现代化水平。逐步加大投入,改变监测手段落后、仪器设备陈旧的问题。大力开展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进一步拓宽环境监测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领域。(四)树立服务意识,注重行风建设,提升社会形象。监测站要进一步抓好为执法、为企业、为社会服务的工作,尽力发挥技术支持、技术保障作用,以此全面提升监测站的社会形象。不断加强行风建设,使每位监测人员都能做到自尊、自重、自警、自励。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到让领导满意,让群众满意,让企业满意,让社会满意。二 OO 五年十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