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优秀6篇.pdf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82064397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9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优秀6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优秀6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优秀6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优秀6篇.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9 页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优秀 6 篇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一 这本书分为三个局部:正文,注释和杨绛先生百岁答问。正文是杨绛先生对于人生一些问题的思考自问自答,注释是用散文的形式记述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正文局部形成了对照,也就是感悟与实例的结合,第三局部是就着杨绛先生百岁生日,文汇报记者代表光大读者与其展开的一次真诚问答。读这本书是因为杨绛先生思考的这些人生问题恰好是我感兴趣的,而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总是令人好奇又无从解答,杨绛先生也一样,她总是想着想着就在某个地方堵住了,她也似乎并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百岁的她回忆一生对这些问题有了一点自己的见解,而尚处青年阶段的我通

2、过阅读这本书对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有了一点思路和新的视角,但是还缺乏以形成一套自己成熟的看法,所以我就在此把我觉得有启发的杨绛先生的答复做简要的整理摘录。1、神和鬼的问题,看不见的东西未必不存在,科学和迷信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过于科学也是一种迷信。很多问题是解释不清楚的,信与不信,都不必绝对。2、有关人的问题,人是有灵魂的虽然看不见但是它确实存在。人有个性体质不同,性情各别,每个人天生有个性,个性一辈子不变。人有本性一“食色性也,一灵性良心,也就是每个人都具有双重本性,灵与肉既有矛盾,必有斗争,经过斗争必有统一,我们的一生总是处在这两种的斗争之中,其中任何一方都是时而占下风时而占上风,最后总有一天会

3、统一,斗争的结果就是我们最后的样子,比方有的人的私欲占了灵性良心的上风就走上歪路成了“坏人 3、人类的文明,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不在于他创造的文明,他创造的文明可能会走向灭亡,他创造的伟大文明可能是牺牲人自身换来的,并且他置身的文明还可能会对他自身有伤害比方大气污染。天地生人的目的是修身,自我完善,让灵性良心战胜私欲。当然,人皆有私欲,克制自己,当恰如其分,修身需要又适宜又和悦的方法。第 2 页 共 9 页 4、人生实苦,要认清这一点,接受这一点,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持的品质,能让人不被摧毁反而越来越好的品质是肯吃苦。受锻炼的是

4、肉体,由肉体的媒介,锻炼出来的是精神。一辈子锻炼灵魂的人,对自己的信念,必老而弥坚。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有了这一些成绩也就不虚生此世了。整理下来发现,这几个问题和答案其实都是互相联系的,围绕人一生最根本的也就是那么几个问题好似哲学上的人生的根本问题,可是人们总也想不通,总得自己亲身经历了碰壁了才能有所体悟,就像杨绛先生说的“我九岁就听到的话,到九十岁才明白。其实相比于前面的局部,我对第三局部的百岁问答更有感触,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一直传为佳话,看了她真实直白的答复,更是顿生羡慕和感慨,找不到那么喜欢的人,至少要和互相欣赏理解的人在一起吧

5、,像他们两个这样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的结合简直只应天上有。而他们对文学的博学和热爱,以及做人处事方面有原那么能吃苦,谦逊低调等优秀品格更是感染了我,钱钟书先生和女儿圆圆先后离开了杨绛先生,她非但没有倒下,而是在通过翻译经典著作缓解悲哀,她的很多成就都是在她老年完成的,百岁之际,她依然热爱生活,每天看书写字,每天都有新的期待,而她这种沉稳向上的心态,正是通过人生的历练和孜孜不倦的读书学习锻炼出来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真正爱读书的,读书多的人大都像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这样豁达通透,沉静内敛,既有大格局的心态和视野,也有自己充实有趣的小世界,希望我也能朝这个方向开展呐。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二 说起来

6、杨绛先生的文字,我最深刻的感悟是“打动人心,如清风明月般带给人片刻安宁。所以,想要说的第一本书便是她所著的走到人生边上。自我们仨和洗澡之后,这是第三次拜读杨先生的作品。“走到人生边上是先生的自问自答自解自悟,犹记得在书中杨老开篇就提到过的鬼神 第 3 页 共 9 页 之说,虽也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但离奇的事却时有发生,使人不知所以。那这世上究竟有无神鬼出没?未可知。心中有,便有。心中无,便无。本不过就是一场飘渺的旅行罢了,何必深究其中难以自拔?自问,自答,自解,自悟。笔笔皆是。简读之后,所谓有感不过是管中窥豹。对杨老提出的“灵性良心略做一点自己的看法。早在鱼我所欲也中就认可一种说法“非独贤

7、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我个人将之与灵性良心相连,正因为有灵性良心,所以可以抵挡诱惑,抵挡名利争夺,抵挡纵欲难捺杨先生讲到斗争,灵与肉的斗争,灵性良心与内在本我的斗争,小我与大我的斗争而一切斗争的背后是“我与许许多多本体的“我,客体的“我在抗衡。诸葛孔明一生鞠躬尽瘁,辅助刘备,扶持刘禅。有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称赞。明明可以称王称帝,明明那边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却还是选择“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之谓本心。一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既是表忠心也是书本心。提到孔明,就不得不提曹操,一代奸雄,抛开他的军事才能,只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宁教我负天下人

8、,不教天下人负我的私心,便将灵性良心掩盖的无影无踪。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此之谓失之本心。读这本书的同时,也看了一些时事新闻。印象最深的就是“梁颖罗冠军事件一开始看到这个热搜的时候,我像大家一样,转发那个女孩的微博,声讨罗冠军,因为今年这种新闻实在是太多了,大多数人选择的是相信所谓的“受害者但我实在是不得不感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果然,事件发生了反转一场闹剧以两个人的声明接近了尾声。听到那个女孩的录音之后,相信大多数人的感觉有“如果每个律师都以一些下三滥的招数去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律师这个行业如何进行下去?也有

9、“既然有先例在前那以后真正的受害者怎么办?可能也是跟那段时间读的书有关,我联想到“灵性良心为达目的不择 第 4 页 共 9 页 手段,消费善意的同时也泯灭了自己的良心。可能是因为年轻吧,控制不住欲望,只能任由他从一颗火种蔓延到漫天大火,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吞噬自己本有的灵性良心。一本书,一个人,一部剧,一首歌,确实不能给生活带来什么特别多的改变。但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既然我想写,就不能把经营一个公众号当成日记来写,也不想为了写而写。我看了看自己原来写的东西,看着看着,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确实,我目的性确实不强,但是既然想做,就不能敷衍了事。所以,既为了自己能坚持阅读的习惯,也想把快乐分享

10、给每个关注我的人,就先朝着“简读有感这个方向努力了。我讨厌文字带给我味同嚼蜡的感觉,我的文字我想让她是有活力的,有力量的,而不是在无病呻吟,无中生有。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三 一位百岁老人的人生感悟,向前是人生清零的边界,向后是这一生的酸甜苦辣,书中所写的关于肉身与灵魂的看法,关于人间百态的点滴感悟,凡此道来的娓娓话语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关于生命的思考,杨绛先生本人也在苦苦追寻,肉身在不断衰老,而灵魂却在不断升华,当身体走向尽头的时候,灵魂又该如何安放?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命是无止境的。关于教育,杨绛先生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而不是耳提面命式的,她本人的

11、成长历程及女儿的成长都是最好的印证。关于婚姻,杨绛先生认为无论何时相互理解都是首要的,夫妻首先应该是知心朋友,假设不知心,怎会久伴。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每一程都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对于我来说,二十多岁的年纪,谈一辈子太长,谈人生阅历太浅,能做好的只是坚决脚下的路,无愧于那一份赤子之心,走在人生边上,启迪心灵,走在人生路上,回首不忘初心。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四 早就听过无数人推荐这本书,一直想找个安静的午后细细品读,之前读 第 5 页 共 9 页 我们仨时,就体会到了杨绛先生文字的力量,文中以隐喻的手法写我与家人的离别过程,虽不着一字,却字字流露着老先生心中的思念和痛苦,全篇朴实的表达中都饱

12、含着浓浓的亲情。那么在她 96 岁的高龄时,又道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呢?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杨绛先生摆脱世俗成见,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一步一步探索人生的真谛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我们读下去便知道,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随后杨先生提出了

13、灵性良心的概念。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良知良能。食色性也那么是人的肉体本能,智力和感情也属于肉体本能。佛家所谓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六大罪恶,都植根于人的血肉之躯。灵性良心与肉体那么是相互对立的两方,肉体总有无尽的欲念,而灵性良心总在克制着我的纵欲放肆。修身就是清欲,超越小我,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在人这个复杂的矛盾体上,灵与肉的斗争实时都在,贯穿着人的一生。那么我们的灵魂又偏向哪面呢?灵魂虽带个灵字,却始终附于肉体之上,与肉体一同感受,一同欲念,一同放纵。所以灵魂实那么在肉体一面。感情是

14、很难控制的,人是很可怜的。我们的灵魂一生都在这两方中间飘摆不定。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命造里,还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搁浅或倾覆的时候,船里还有个我在做主,也可说是这人的个性做主。这就是所谓个性决定命运了。毫无疑问,人的灵魂需要通过肉体这个媒介来历练,锻炼的成绩只属于灵 第 6 页 共 9 页 魂上;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死之后,肉体没有了,但灵魂仍在,锻炼或不锻炼的结果也就仍在。所以她说: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杨先生问得好:真、善、美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

15、摸不着的,不是只能心里明白吗?信念是看不见的,只能领悟。我们的问题正在于太唯物了,只成认物质现实,不相信精神价值,于是把信仰视为迷信。而杨绛先生所求教的那些来自社会各界的聪明的年轻人对精神信仰都抱着不思、不信乃至不屑的态度。杨先生说:什么都不信,就保证不迷吗?杨绛先生没有被普遍急躁的风气蒙蔽双眼,而是努力拨开迷云,坚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身体切实的去体会。杨绛老先生在 96 岁的高龄下,将她毕生的感悟总结于此,这已经过时了吗?非但没有,而且比当下的年轻人看的更加清楚透彻啊!我们这个时代确实存在种种问题,最大的问题正是信仰的缺失。孔子尚且感慨: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如果人没

16、有信仰,又何谈修身呢?书后的注释也极具特色,它不像其他书那样精短,几乎每篇都是一段尘封的往事,也正是对正文局部人生思考的鲜活例证。辑零碎而显真知,文丛取名碎金正是此意。杨绛先生不如钱先生下笔即用典故,写文章也罢,读书也罢,总是贴身贴肉地去感觉。我总惭愧自己理论知识不够,不能上纲上线地分析作品只能说感觉,试体温。读了杨绛先生后才觉得,这样做也未尝不可。比方杨绛先生书后的论语趣,让曾经对古文敬而远之的我都忍不住想去好好拜读一遍论语孔子最偏宠的子路如何野哉?孔子又为何训斥宰与朽木不可雕也?周国平说: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她如此老实,以至于经常得不出确定的结论,却

17、得到了可靠的真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清楚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珍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第 7 页 共 9 页 倘假设能够像杨先生这样读书做人,做一枚恬淡的知识分子,我辈这么妄望一下,可否?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五 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于之前看了一点以没多大兴趣结了尾,进年的一月份再次拾起这本书,就没再放下了。想知道杨绛先生在人生边上的自问自答,期望能带给我一些认识和思考。整本书下来,杨绛先生的谦虚,她看问题的透彻,她一直寻求答案的态度,她一直修炼自己的努力,让人越发的敬爱她。命与天命,人性,神鬼,人类的文明,人需要锻炼,修身之道,人生的价值等等问题她都做了答复

18、,有些又好似没有答复,很多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需要的是你去探索去发现。答复不了的问题就交给时间,大约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去实践,去证实。特别认同先生在人生的价值里的答复,人活了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是的,无论是生活里哪一方面的锻炼,能做到有成绩,也算没有白来一遭。人生有命,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有的人吃喝温饱会成为问题,各有各的命。一直不太喜欢命由天定这个词,生活中好似很多事情自己都不由自主,但是实际关键的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是自己的认知自己的性格自己的需求去做这个主。相对而言我更喜欢性格决定命运这个词。生下来的条件,没有方法去改变,但是你可以通过努力,通过锻

19、炼通过好的性格去改变你的命运。一直认为自由是不受约束,不需要忍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现在看来,我的自由太表象了。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学会含忍。就觉得翻开了另一块未知的思维,好似莫名觉得有点儿道理。虽然我还无从解释。或许是觉得不需要忍受的生活不存在吧,自由必然是跨过这个区域在某个我看不到的地方。文章里也有不那么认同的一些观点,意见暂时保存,看看伴随时光的流逝会发生一点什么变化吧。第 8 页 共 9 页 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经过时间的洗礼,越来越赞同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20、去发现自己的内心,到达自己真正舒适安逸自由的状态。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六 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这本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对杨绛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有了更多的钦佩。首先,该书是在杨绛先生 96 岁时写成,也许很多人在这个年纪,已经病卧于床,无心学术,抑或是早已命归西天,去了另一个世界。可又正是这个年纪,正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时候,对人生的感慨也是最多的,杨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下这一本书。人活在世上的价值到底有什么?杨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的思考这个问题。杨先生在书的一开头就提到了死的问题,按着中国的抑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传统,说死都是不好的,可不提不代表不用面对。人类惧怕死亡,是普遍的规律,所以有很多

21、淡化死亡的说法,有说去往天堂的,有说去往西天的,但天堂和西天在如今的科学下不都不复存在了吗?对于人生一世到底有何价值,杨绛先生提出,重要的不是一个人在他或她的一生中作出了多大奉献,而是本身身为人、身为万物之灵这件事就很重要。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真正价值所在,才不会因建功立业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默默无闻而自怨自艾。书中也提到了对善恶的思考,性善和性恶,两个矛盾的方面,一直被人所争论。现在或许大都相信性恶论,于是出现各种各样的信任危机,就拿我们来说,好逸恶劳就是我们经常表现出来的恶。不到最后关头绝不完成任务甚至到了最后关头也完不成,这种现象叫懒癌,在多少人身上,懒癌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杨先生在书中那么是从人的本性出发,提出人的灵性良心是主宰着人之善恶的关键。灵性良心占上风,人们就可克制住小我,控制住贪逸的本性,灵性良心被弃置,那这个人的良心也就输了,内心的欲望膨胀,往往变成极恶之人诸如希特勒,墨索里尼之类。本性是好的,才改的好,本性就是恶的,怎样也变不回好的,这也是我自己认同的。第 9 页 共 9 页 我庆幸我还走在人生的中央,很多问题可以从现在开始重新思考。我也相信我们的本性是好的,是可以改正来的,是可以变勤奋的。点评:一本书,一个话题,一点收获,足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