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一单元六有教无类Word版含答案.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2063160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一单元六有教无类Word版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一单元六有教无类Word版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一单元六有教无类Word版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一单元六有教无类Word版含答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六有教无类 基础夯实 一、识记字音 1无愠色(yn)2.弑(sh)3.不悱不发(fi)4一隅(y)5.罔(wn)6.殆(di)7如切如磋(cu)二、通假字 1于吾言无所不说 通悦,高兴 2其斯之谓与 通欤,句末语气词 三、古今异义 1中人以上 古义: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 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2至于他邦 古义:到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3素以为绚兮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四、一词多义 1类 有教无类 类别中绘殿阁,类兰若 类似走卒类士服 大都,大多 2殆 思而不学则殆 危险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大概殆例送死 差不多 3故 由也兼人,故退之 所以

2、君安与项伯有故 老交情故垒西边 原来的 4违 弃而违之 离开天作孽,犹可违 避开寝食违节 违背 5与 始可与言诗已矣 介词,和、跟则与一生彘肩 动词,给予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动词,结交吾与点也 动词,赞许 6之 求也退,故进之 代词,他之一邦 动词,到去句读之不知 助词,宾语前置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五、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 1求也退,故进之 进:使前进 2由也兼人,故退之 退:使后退 3三已之,无愠色 已:使停止(二)意动用法 未若贫而乐 乐:以为乐 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 1回也非助我者也 (“者也”表判断)2起予者商也 (“者也”表判断)(二)省略句 1必以(

3、之)告新令尹 (省略代词“之”)2(此大夫)犹吾大夫崔子也 (省略主语“此大夫”)(三)宾语前置句 1其斯之谓与 (“斯”作宾语,前置)2素以为绚兮 (“素”作“以”的宾语,前置)课文译注(1)子曰:“有 教 无 类。”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类别。”(2)子曰:“中 人 以 上,可以语 孔子说:“资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 上 也;学问和道理;中人:中等资质的人。以上:与现代汉语相同,指位置次序在某一点的上面。语y:名词作 动词,告诉。上:古今异义,指高深的学问和道理。中 人 以 下,不可以 语 资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上 也。”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以下:与现代汉语相同。(

4、3)子路问:“闻 斯 行 诸?”子路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斯:就。行:做,实施。诸:兼词“之乎”。之,代听到的东西;乎,句末语气词。子曰:“有 父 兄 在,如之何其闻孔子说:“有父亲、兄长还活着,怎么能听 斯 行 之?”到了就实践它呢?”如之何:怎么能。其:强化反诘语气的副词。冉有问:“闻 斯 行 诸?”子曰:“闻 斯 行之!”冉有问:“听到了就实践它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实践它!”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 行 诸,子曰:有 父 兄公西华说:“子路问听到了就实践它吗,您说:有父亲、兄长 在;求也问闻 斯 行 诸,子曰:闻 斯 行 之。活着;冉有问听到了就实践它吗,您说:听到了就实践它。赤

5、 也 惑,敢 问。”子曰:“求 也 退,故 我不明白,冒昧地问一问。”孔子说:“冉有遇事犹豫退缩,所以 进 之;由 也 兼人,故 退 之。”我让他果敢前进;子路勇气过人,所以我让他沉着冷静。”惑:迷惑,糊涂,不明白。敢:谦词,斗胆,冒昧。进之:使他前进;进,使动用法。兼:胜过、超过。退之:使他后退;退,使动用法。(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 三 仕 为令尹,无 喜 子张问道:“令尹子文多次做官担任令尹,没有高兴的 色;三 已 之,无 愠 色。脸色;多次让他停职,没有恼怒的脸色。令尹:官名,楚国国君之下最大的官。仕:做官。为:担任。色:脸色。已:使动用法,使停止,罢免。之:代子文。愠yn:恼怒。他

6、每次被免官时旧令尹之 政,必 以 告新令尹。何 如?”一定要把自己的政事告诉新一任的令尹。怎么样?”旧令尹:指子文。之:结构助词“的”。必:一定。以告:以之告,把旧令尹之政告诉给。子曰:“忠矣。”孔子说:“算得上忠了。”曰:“仁 矣 乎?”曰:“未知。焉 得 仁?”子张说:“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知道。哪里算得上仁呢?”焉:疑问代词,哪里。“崔子 弑 齐 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子张又问:“崔杼杀了齐国的国君,陈文子有四十匹马,弃 而 违 之。他却丢弃这四十匹马离开了齐国。弑sh:臣杀君,子杀父。十乘shn:一乘四匹马,十乘即是四十匹马。而:顺承连词。违:离开。之:代齐国。至于他邦,到了别的国

7、家,则曰:犹 吾 大 夫 崔 子 也。就说:这里的大臣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杼一样啊。于是 违 之。离开了这个国家。至于:古今异义,到了。他:其他,别的。之一邦,又到另一个国家去了,之:动词,到。则又曰:犹 吾 大夫 崔 子 也。就又说:这里的大臣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杼啊。违 之。何 如?”子曰:“清 矣。”又离开了这个国家。怎么样?”孔子说:“还算得上清白了。”曰:“仁 矣乎?”子曰:“未 知。焉 得 仁?”子张说:“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知道。哪里算得上仁呢?”(5)子曰:“不 愤 不 启,孔子说:“不到弟子冥思苦想想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 悱 不 发。举一不到弟子想说话却不知道怎样

8、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一 隅 不 以 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 三 隅 反,则 不 复 也。”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次去教他了。”愤:郁结,在此指想问题却想不明白。悱fi:想 说话却不知怎么说。隅y:角。以:把。反:类推。复:再。(6)子曰:“吾 尝终日不食,终 夜不寝,以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东西,整夜不睡觉,来 思,无 益,不如 学也。”思考问题,却没有收获,比不上学习啊。”以:目的连词,来。(7)子曰:“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孔子说:“只知学习却不会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知思考 而不 学 则 殆。”却不知学习就很危险。”而:转折连词,却。罔wn:欺骗、蒙蔽

9、。一说通“惘”,迷惑。殆di:危险。(8)子曰:“回 也非 助我者也,于吾言 无所孔子说:“颜回不是帮助我的人,对我的话没有一句 不 说。”不喜欢的。”于:对,对于。言:话。说yu:通“悦”,喜欢。(9)子贡曰:“贫 而无 谄,富而 无 骄,何 如?”子贡说:“贫穷却不讨好、奉承别人,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子曰:“可 也。未 若 贫 而 乐,富 而 好孔子说:“可以啊。但不如志于道,不因贫穷而愁苦,富有却喜爱礼者也。”礼的人啊。”而:转折连词,却。乐l:实为“乐道”,以为乐,把求道当作快乐。好ho:喜欢。子贡曰:“诗 云:如 切 如 磋,子贡说:“诗三百上说:像匠人加工骨器玉器那样,如

10、琢 如 磨。其 斯 之 谓 与?”先锯开、锉平,再雕琢磨光。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斯之谓与:宾语前置句,“之”为标志;其,表推测语气的副词。斯,这。谓,动词,说的是。与,通“欤”,句末语气词。子曰:“赐 也,始 可 与 言 诗 已矣,孔子说:“子贡啊,从现在开始可以跟你谈论诗三百了,告 诸 往 而 知 来 者!”把过去的事情告诉你,你就能推断出将来的事情!”与:介词,跟。已矣:语气词连用,强化肯定语气。诸:兼词“之于”。之,代词;于,把。而:顺承连词。(10)子夏 问曰:“巧 笑 倩 兮,美 子夏即卜商问道:“美丽笑容上面泛起一对酒窝,漂亮的 目 盼 兮,素 以 为 绚 兮,何谓也?”眼

11、睛闪闪转动,把白色丝娟变成色彩灿烂的衣裳,说的是什么?”倩:笑时两颊呈现酒窝的好看的样子。盼:转动眼睛的样子。素:白色的丝绢。以为:以为。子 曰:“绘 事后孔子说:“绘画后于 素。”白色的底子。”素:用来作画的白色的底子。曰:“礼后乎?”子曰:“起子夏卜商又说:“礼后于人的本性吗?”孔子说:“启发 予者商也!始 可 与 言 诗 已矣!”我的人是子夏!从现在开始可以跟你谈论诗三百了!”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评析 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孔子认为,人的智力天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

12、、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大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积极贡献。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评析 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次去教他。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

13、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今天的教学过程仍可以加以借鉴。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评析 只知学习却不会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知思考却不知学习就很危险。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问题 1 选文 3 中,孔子对子路与冉有的教育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明确 子路为人鲁莽,孔子让其沉着冷静;冉有为人犹豫退缩,孔子让其大胆实践。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运用。问题 2 选文 4 中

14、,孔子认为如何看待“忠”和“清”?明确 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是不够的。问题 3 选文 5 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明确 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启发,体现了孔子“启发点化”的教育思想。问题 4 选文 7 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什么关系?明确 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告诫人们只有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成功。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起予者商也(站起来)B弃而违之 (违反)C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类推)D由也兼人,故退之 (后退)解析:A 项,“

15、起”,启发;B 项,“违”,离开;D 项,“退”,使后退。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代词“之”,指代错误的一项是()A三已之,无愠色 (代令尹子文)B闻斯行之 (代听到的话)C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代马)D由也兼人,故退之 (代由)解析:C 项中“弃”的对象是马,“违”的对象是齐国。答案:C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B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C思而不学则殆 D求也退,故进之 解析:A、B、C 三项中无活用现象,D 项中“进”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前进,推进。答案:D 4对下列句子句式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其斯之谓与 何谓也 回也非助我

16、者也 起予者商也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 解析:句均为宾语前置句,句均为判断句。答案:A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59 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

17、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斯行诸 诸:兼词“之乎”B赤也惑 惑:迷惑 C违之 违:违反 D之一邦 之:动词,到 解析:“违之”的“违”是“离开”之意。答案:C 6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是()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违之。何如 弃而违之学而不思则罔 A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相同 C与不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相同 解析:与中“如”与“何”构成固定词组,意思为“怎么样”。中“而”为顺承连词,就。中

18、“而”为转折连词,却。答案:A 7下列句中加点词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B三已之,无愠色 C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D赤也惑,敢问 解析:C 项中“至于”意为“到”;现代汉语中,作介词,表示另提一事,或作副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答案:C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对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B孔子对令尹子文与陈文子的做法给予了否定。C孔子认为,为人“忠”与“清”都还不能称得上“仁”。D孔子这里所说的“仁”,不仅包括“忠”与“清”,还包括“知其不可而为之”等方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解析:B 项中孔子对二

19、人的做法并未完全否定,只是说他们还达不到“仁”的境界。答案:B 9选文第 1 则,对自己学生的同一问题,孔子做了不同的回答,你如何理解?答:_ _ _ _ 答案:对同一问题作出完全不同的回答,是因为问问题的人不一样。这反映了孔子对每一个学生十分熟悉,也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学实践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里,他希望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分冒进,而要进退适中。也反映了孔子在教育上因材施教的教育特点。(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

20、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人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

21、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达到

22、)B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横渡)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地位低下)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同“仇”,仇恨)解析:贱:认为是低贱的,轻视,意动用法。答案:C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B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C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D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解析:“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为判断句,据此断句即可。答案:C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3、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解析:弦章的观点是齐景公应该学习齐桓公,那么齐国的大臣都是管仲一样的人才了。答案: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译文:_ _(2)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

24、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译文:_ _ 答案:(1)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并且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并且谦虚地对待士人。(2)知道厌恶历史上那些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原因),却不去追求、学习历史上那些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参考译文:君王想要使天下安定太平,并且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并且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

25、,周将要称王了;管夷吾、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齐景公攻打宋国,来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长叹道:“过去我的先父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仲的缘故吗?”弦章回答说:“我听说,水面宽广,鱼儿就长的大,君王圣明,臣子就忠诚。从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不已

26、,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的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侍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被人指出八次过失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没有才能的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

27、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没有永远安定的国家,没有一直自觉的人民;得到贤能的人才国家就安定昌盛,失去贤能的人才国家形势就会变得危急甚至国家灭亡,自古至今,没有不这样的。明镜是用来清晰地反映外物,过去是用来认识现实的。知道厌恶历史上那些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原因),却不去追求、学习历史上那些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三、语言表达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央电视台各部门通力配合,携起手来联袂打造了中国诗词大

28、会 中国成语大会朗读者等优秀节目。这些节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B坚持文化自信理念,秉持“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中国青年报运用全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C资料显示,因汽车事故而死亡的人当中,至少有 70%是未系安全带的。由此可见,安全带是在汽车万一发生事故时,保护驾驶员生命的重要装备。D文章能否发表不仅是写作水平高不高、看问题透不透的问题,而是编辑及其栏目需不需要的问题,而不知廉耻地抄袭别人的文章,那就是人品出毛病了。解析:A 项,语意重复,“携起手来”与“联袂”重复;B 项,成分残缺,应是“秉持的办报宗旨”;D 项,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

29、“不只是而且是”。答案:C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人 为 什 么 需 要 道 德?社 会 为 什 么 需 要 道 德 理 想 的 照 耀?归 根 结 底,_。人的本质首先是他的社会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_,能够自觉地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而道德正是人们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准则,几乎体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事业中,影响甚至支配着每个人的实践活动,_。答案: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 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 指导着人们的前进方向 丧 家 狗 我读论语 李 零 我的讲义,正标题是“丧家狗”,副标

30、题是“我读论语”。首先,我把这个题目解释一下。什么叫“丧家狗”?“丧家狗”是无家可归的狗,现在叫流浪狗。无家可归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homeless。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在这本书中,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圣外王”。“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明明白白写在论语里面的(述而7.34)。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将圣”,当即被孔子否认(子罕9.6)。读我的书,你会明白,为什么孔子不接受这个荣誉,而他的

31、学生一定要给他戴上这顶帽子。我宁愿尊重孔子本人的想法。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彷徨,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这才是真相。当年,公元前 492 年,60 岁的孔子,颠颠簸簸,坐着马车,前往郑国,和他的学生走散。他独自站在郭城的东门外等候。有个郑人跟子贡说,东门外站着个人,脑门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

32、,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丧家狗,垂头丧气。子贡把他的话一五一十告诉孔子,孔子不以为忤,反而平静地说,形象并不重要,但说我像丧家狗,很对很对。在这个故事里,他只承认自己是丧家狗。孔子绝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但遍干诸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他的晚年,年年伤心。丧子,哀麟,回死由亡,让他哭干了眼泪。他是死在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却没有家。不管他的想法对与错,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宿命。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至于副标题嘛,非常简单。我的书是用我的眼光写成,不是人云亦云,我才不管什么二圣人、三圣人怎么讲,大师、小师怎么讲,只要不符合原书,对不起,我概不接受。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读孔子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知识链接:李零,生于 1948 年,祖籍山西武乡县,北京大学教授,著有中国方术正考 中国方术续考 孔子十三篇综合研究 兵以诈立 简帛古考与学术源流 入山与出塞 铄古铸今 放虎归山 花间一壶酒 李零自选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