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考】2021-2022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1练习册: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2061638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0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练考】2021-2022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1练习册: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练考】2021-2022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1练习册: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练考】2021-2022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1练习册: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练考】2021-2022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1练习册: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化 1西汉初的中心集权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区分在于()A中心机构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制度 D宗法制 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选自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君权与相权的冲突 B中心与地方的冲突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冲突 D文臣与武将的冲突 3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位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有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消灭在()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4按唐制,中男(男丁 16 岁以上至 21 岁为中男)不服兵

2、役,成男(男丁 22 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兵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愿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5 元史地理志 中说:“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下列关于元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的表述错误的是()A现河北省地域是由中书省直接管理的“腹里”B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C行省之下,分别设道、府、州、县 D西藏归宣政院管辖 6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逝,主要缘由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

3、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灵涂炭,其何故也?”赵普对曰:“此非他故,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消灭藩镇割据的缘由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北宋实行了怎样的“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具体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8.汉代颁布的“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归郡统辖。其目的是()A壮大皇族力气 B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心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 9“君主近

4、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置三公,事归台阁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10唐太宗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见()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心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11.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皇权对相权的制约

5、D中心对地方把握加强 12元初高鸣进谏:“方今日下大于古,而事益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接受了此建议,在元朝设()A行中书省 B三省制 C中书省 D内阁制 13.资料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心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资料乙:“为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与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资料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上述三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请依实施时间的先后挨次排列()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丙甲 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

6、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循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请回答:(1)汉初设置的地方制度与秦朝设置的地方制度的主要区分是什么?(2)柳宗元评论的缘由和结论是否正确?(3)结合史实并从制度的继承性方面,说说你的生疏。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武帝初立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晋书 材料三 唐行科举制度,

7、凡举士铨官,皆重考试。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中华二千年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2)材料二中选官制度是什么?其选官标准有何消极影响?(3)科举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特点和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探讨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的演化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化 1C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中心集权体制”,A、B 是汉继承秦代的中心制度,而 D 并不是中心集权体制,所以答案是 C。2B 解析 本题

8、考查同学材料理解分析力量。从“藩臣”“旧唐书”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唐朝的藩镇割据,即中心与地方的冲突,故选 B 项。A、C、D 三项与材料无关,排解。3C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学问的再认再现力量。宋太祖时,设立通判,监督知州,故选 C 项。4D 解析 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依据所学学问,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兵役的建议,应当属于中书省的决策,而魏征提出反对意见,很明显是在行使门下省的审议职权。5.C 解析 元朝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C 项表述有误。A、B、D 三项都正确。6D 解析 题干中的内容主要强调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留意是隋唐时期。7赵普认为消灭藩镇割据的缘由是“君弱臣强”。措施:

9、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心,又抽调地方的精兵强将充实禁军。行政上,中心派文官担当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设转运使,地方赋税的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的全部由中心把握。作用:转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心集权。8C 解析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就是为了分割王国的势力,解除其对中心的威逼,故选 C。9A 解析 由材料的第一句“君主近臣,代起执政”,结合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作出正确推断。10A 解析 唐太宗是古代封建君主,其意在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心集权,B、D 两项不符合加强君权,分割减弱相权之趋势。C 项错在中心权力下移,应是中心权力集中、上移。故选 A 项。11

10、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同学的理解力量。从材料可知,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权,枢密院掌管军权,而三司掌管财权,这样相权被一分为三,减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 C。12.C 解析 高鸣认为三省的行政效率不如一省,所以元世祖接受了高鸣的建议,以中书省代替三省。13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甲、乙、丙分别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盛行于魏晋南北朝,科举制起于隋朝,察举制盛于两汉。14.(1)西汉地方制度是郡县制度与封国制度并存,这是与秦制的主要区分。(2)柳宗元评论的缘由基本正确,结论正确。(3)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是新生事物,在汉初消灭反复是

11、正常现象;汉初刘邦分封同姓王是从确保政权统治考虑的。秦汉确定的政治制度继承了三代以来的奴隶制“天下为家”的传统。汉初封国制减弱了中心集权,地方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基础。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吸取了汉初的教训,没有实行封国制,“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的结论是正确的。15(1)途径:实行察举制。(2)制度:九品中正制。消极影响:贵族世家把持选官特权,威逼中心集权;只留意门第、出身,不利于选拔真才实学之人;造成社会混乱。(3)标志: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特点: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起来。意义:打破了贵族特权的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吏文化素养;加强了中心集权。(4)价值:选拔人才坚持公正、公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