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专业班复习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204377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专业班复习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专业班复习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专业班复习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专业班复习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A.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B.坚持全面的发展观 C坚持协调的发展观 D.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例 7】在中国经济系统和循环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绿色经济系统、绿色循环体系和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要注重我国各地区的绿色制度政策创新体系、绿色科技支撑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绿色经济激励体系、绿色监督管理体系、绿色评价预测体系和人才技术绿色培训体系的建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经济持续发展。(注: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1)简要说明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意义。(2)有人认为:“衡量经济建设成就的唯一指标是 GDP 的

2、增长。”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例 7.答案:(1)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此观点是不科学的。因为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GDP 的增加,甚至把 GDP 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和成绩大小的唯一指标,往往会带来一系列让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2、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为什么要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原因或重要性)?P105(2)怎样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体措施)?P105 4 个方面

3、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什么?怎么样?):统筹城乡发展(原因、措施):统筹区域发展(原因、措施):【例 8】(不定选).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是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实现“东西互动”有利于()A.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 B.西部尽快赶上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 C.实现经济发展的战

4、略性调整 D.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跟踪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标志是()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的目标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人民的衣食住行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跨越 A.B.C.D.2.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B.它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不均 C.它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D.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A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袁争力 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

5、越性 4.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党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C.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5、.总体上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为此,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加快中西部的发展 坚持“五个统筹”的思想 构建和谐社会 A.B.C.D.6、多年以来,GDP 一直是我国经济评价的重要指标,受到广泛的重视。在这之前,我们所有经济理论都是围绕 GDP 提高而展开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GDP 数

6、字()GDP 的增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GDP 对经济的评价是不全面的,它不包括经济消耗和环境指标等方面 GDP 的增加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水平不断增强 GDP 是考核官员政绩唯一标准 A.B.C.D.7.零点调查公司最近对我国 7 个大城市居民的统计表明,7 成以上的城市居民知道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但只有 1/3 的人准备改变生活方式,以节约资源。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必须()A.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树立科学发展观 C.大力发展新能源 D.增加能源进口 8.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说明()A.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应把实现工业化放在国

7、民经济的首位 B 信息化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推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C.我国已实现了信息化,但仍面临着全面实现工业化的重任 D.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9、2005 年 12 月 1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 2006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之一。东西部地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跨越,必须()发展附加值高、消耗低的高科技经济,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创品牌,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 加强环保投入,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 A.B.C.D.10、振兴东

8、北老工业基地,从全局来看,主要是为了()A 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B.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 C.加快东北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 D.统筹我国区域发展,推进现代化进程 11.振兴老工业基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产物 A.B.C.D.12.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主要是()A.消除城乡差别 B.扩大消费,缩小东中西部差距需要 C.推进工业化的需要 D.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3.“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要逐步扭转。”这是全面建设

9、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一目标的提出()。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是由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根本原则决定的 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相一致 A.B.C.D.1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这样做的意义是()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 有利于发挥工业的主要作用,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有利于缩小工农、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A.B.C.D.15、2005 年 10 月 8-11 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A 促进城乡

10、经济协调发展 B 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 C.缩小社会分工 D.使农村变城市(二)、不定项选择题 16.为完成工业化的历史性任务,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型”之处体现在()A.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B.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C.注重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7.2006 年 4 月上旬,山西省政府提出下一轮经济结构调整规划:未来三年,旅游、特色农业、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将逐步壮大,而煤、焦、铁等传统产业将进一步新型化,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山西省的经济结构调整规划符合()A.坚持基本经

11、济制度的要求 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D.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8.要解决经济发展与能源约束的矛盾,就必须()A.落实科学发展观 B.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D.以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传统产业 19.(2006 年广东,第 32 题)过去 20 多年来,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长了近 10 倍,年均递增 10以上,其中,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在第三产业占据主导。但服务业在我国经济总量中仅占四成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则高达 70以上。这表明()A 我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程度还比较低 B.传统服务业发展过快成为当前第三产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C.

12、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已取得了巨大成功 D.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合理(三)、非选择题:20、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进一步扩大。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4 年底,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6 年开始全面取消农业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成为经济运行的亮点和重点之一。2005 年 12月 29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19 次会议经表决决定,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材料二:我国的资源储量和消耗情况 重要资源人均储藏量占世界人均水平%我国创造单位 GDP 能耗

13、为发达国家的倍数 2003 年我国职员能耗占世界总消耗的比重 石油 天然气 美国 德国法国 日本 原油 钢铁 铁矿石 水泥 氧化铝 煤 8.3 4.1 4.3 7.7 11.5 7.4 27 30 40 25 31 材料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概况。人均GDP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中 部 与 东 部GDP 差额比 中部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1980 年 88 增大了 6 倍 不断下降 1999 年 83 2003 年 75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三各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2)结合材料一,谈谈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3)请就如何解决

14、材料二反映的问题,亮出你的金点子。指 标 年 份-(4)请就如何解决材料三反映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国家积极采取措施,统筹城乡发展。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储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低。材料三反映了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2)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若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等方面回答也可。)(4)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国家政策给予扶持,统筹区域发展。中部地区要立足实际,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东部发达地区要加大帮扶、支援力度,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