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2036243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 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德谟克里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尔伯蒂、达芬奇、锡德尼、狄德罗,这一学说本身含有轻视主体创造性的色彩。柏拉图:仿造者 柏拉图认为,艺术家对自然(“理式”的影像)的模仿不过像“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地旋转”。艺术家作为模仿者也就只是“影像”的复制者,机械的临摹者。亚里士多德:主动的仿造者“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判断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狄德罗:艺术应创造“理想典范”,艺术家不应做“纯粹简单的模仿者、普通自然景色的抄

2、袭者”,而应该做充满“理想的、诗意的、自然的创造者”。歌德: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更是自然的主人;艺术家的本领是驾驭自然、创造自然。黑格尔:艺术是对自然的征服,艺术作为一种想像是真正的创造。主体即“旁观者”毕达哥拉斯、康德、叔本华、闵斯特伯格、布洛、老庄、苏轼 毕达哥拉斯:“生活就像一场体育竞赛,有些人充当角力士,还有些人成为调停者,而最好的位置却是旁观者。”这一说法指出了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非功利心理状态,有一定道理,但走向了极端。老庄哲学:“虚静无为”说 苏轼:“游心物外”说 主体即“移情者”代表人物:费舍尔父子、立普斯、伏尔盖特(J.Volket)立普斯:“人们在对周围世界进行审美观照时,不

3、是主观地被动感受,而是自我意识、自我感情以至整个人格的主动移入;而通过“移入”使对象人情化,达到物我同一,“非我”的对象成为“自我”的象征,自我从对象中看到自己,获得自我的欣赏,从而产生美感。审美主体包括艺术家就是移情者。”移情说:简单的话来说,它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该学说说明艺术家于创作活动中情感活动的某些特点和客体人格化的原因方面,也不无道理,但它把移情看作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就过于简单化了。主体即“集体人”荣格认为,艺术的真正本体是原始意象,只有超个体、属于全人类的“集体人”才能瞥见它。这个“集体人”是一个体现着整个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精神生活的人。他的学说,从一个角度看,它有助于克服那种把艺术主体看成是纯粹自我经验表达的观点的片面性,但所谓的“集体人”是一种抽象的人,这就否定了艺术主体的现实性、具体性、个性和创造性,是及其片面的。2、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只有处于文学活动中并且具有主体性的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具体的社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