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语文教师证面试教案模板下载(精选5篇)_教师证面试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语文教师证面试教案模板下载(精选5篇)_教师证面试教案模板.doc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小学语文教师证面试教案模板下载(精选5篇)_教师证面试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教师证面试教案模板下载(精选5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证面试教案模板”。 第1篇: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2023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蒙娜丽莎之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世界名画
2、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 2.学生看课题质疑。 (二)推进新课 1.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概括课
3、文大意,完成练习:的蒙娜丽莎 2.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随机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 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4、引入资料: (6)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的美丽神韵,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作者不仅描写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你能找到这样的句段吗? (7)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来介绍这幅画呢?请你准备一下,等会儿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做讲解员介绍) (三)课堂小结 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诠释是不确定的,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去看蒙娜丽莎的微笑,真正感受达芬奇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四)布置作业 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
5、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蒙娜丽莎之约 永不磨灭 心灵之约 第2篇: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范文:落花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8 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学,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提高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
6、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难点】 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猜猜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图片)说说花生的作用。(能吃、能榨油)3.思考:为什么叫落花生呢?(播放花生的生长过程的视频)。 4.落花生不仅是农作物的名字也是本篇作者的笔名,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留着这个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的童年时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提示学生标号
7、段落)(一两个即可) 2.再读课文,并概括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几件事情?分别是什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3.再次追问,四件事情分配笔墨是同样的么?看看这四件事情分别在哪些段落?(文章对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都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用了那么多的笔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议花生这件事,让作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4.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作者写的详细具体,而次要部分就写得简略,这是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板书),我们平时写文章也不能平均用力,也得分主次,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 (过渡:下面我们就直奔主要部分315 自然段,看看那天晚上父
8、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了些什么?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1.学生分角色读文,指名汇报:谈到花生的好处,(相机出示课件:姐姐、哥哥、“我”谈花生的画面)兄妹们是怎样认为的?板书(味儿美、可以榨油、便宜)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父亲是怎么谈花生的?)2.自读第十自然段,分组讨论以下问题: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的品质)谈花生,为什么要说到桃子、石榴、苹果上去呢?(此处出示表格位置、外表、印象)(通过对比,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不好看,却朴实无华,默默地给人们带来好处。) (过渡语:课文读到这,同学们,父亲仅仅是在谈花生吗?哪句话明确告诉我们了?说说你们是
9、怎样理解的?) 3.指名学生回答:(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过渡语:那少年许地山是否理解了父亲所说的话呢?哪句话能体现出来呢?学生与老师齐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现在同学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起“落花生”这个笔名了么?(同学都点头,教师加以说明。) (四)拓展延伸,理解难点 本文借花生的特点,来描写人的品格,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板书)(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可根据时间进行删减)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
10、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品质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说过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课后作业 写作练习:搜集身边有默默奉献精神的劳动者事迹。四、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1、】 学习和了解文明古国,并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 【教学用具】图片 【教学方法】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
12、理解词语(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3、指导学生书写。 三、再读课文、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例如华智老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2、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你能不能仔细读读每个自然段,针对个自然段的内容试着提一两个问题吗? 第一自然段:金字塔座落在哪?什么样子? 第二自然段:金字塔为何而建?为什么叫金字塔? 第三自然段: a、金字塔有多少座?最大的是哪座? b、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特
13、点? c、金字塔的结构怎么样? 第四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搬运的? 第五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垒起来的? 第六自然段:金字塔有什么意义?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 精巧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4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教学用具】 1.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14、。2.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3.录音机、磁带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 谁来说一说。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 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2雅鲁藏布大峡谷)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
15、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师: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 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 3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华智老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
16、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学画“问题泡泡”,却更具情趣和诱惑,同时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四、拓展
17、实践 教师放一段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六、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生练笔,师巡视学情。2班级交流。3演读课文。 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板书设计】略 三首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及诗经的表现手法。 3.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和义:雎鸠、窈窕、逑、
18、荇菜、寤寐、蒹葭、坻、埘、桀。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的技巧。2.诗经的内容理解。【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鉴赏、背诵、讨论、比较。媒体设计 图片、音乐、录音。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天我们学习的三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
19、。”古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可采用投影。雎鸠(ji):一种水鸟。 窈窕(yotio):文静美好的样子。逑(qi):配偶。 荇(x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mi):这里指时时。寤,醒着。寐,睡着。蒹葭(jinji):芦苇。唏(x):干。 坻(ch):水中的小洲或高地。(s):水边。 埘(sh):在墙壁上做成的鸡窝。 (hu):相聚、相会。桀:通“橛”,为栖鸡做的木架。(2)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
20、特点。题目取自于句首。基本句式是四言。 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君子于役写妻子怀念行役无期不能归家的丈夫。四、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口译全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具体研习 1.从内容上来说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关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句。诗人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
21、,表达了对采荇菜姑娘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求。 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在诗经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格,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年轻小伙对美丽姑娘的大胆追求。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的无限情意。 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2.从总体上说,社会的制约是逐渐严格起来的,恋人们对自己的行动,不得不有所拘束。于是我们在国风里看到许多情诗,咏唱迷惘感伤和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在后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含蓄微妙的艺术表
22、现,但在当时,恐怕主要是压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陈风月出)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兮,不可泳思。江之永兮,不可方思。 (周南汉广)一切诗歌的艺术风格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形成的。明朗热烈的风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产物;含蓄委曲的表达,总是感情压抑的结果。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表达了一个妻子对行役无期不能归家的丈夫的深深思念和牵挂。国风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政治批评和道德批评的诗,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诗中表达了对于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社会中家庭生活的留恋,却并不直接表示反对战争,指斥那
23、些把自己召去服役的人。诗中的情绪也是哀怨为主,几乎没有愤怒。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既是克制的,又是真实的。3.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关雎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时关雎和鸠,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君子于役里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以傍晚牛
24、羊归家的情景为背景,渲染妻子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4.诗经的语言特点。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
25、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小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通过全体朗读体会。三、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3篇: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
26、教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恐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教学重难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这篇课文是以这种动物的名称为题的。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
27、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 (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4)齐读生字词语。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层次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2)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节)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活动范围广、数量多。第二段(25节)介绍了恐龙以及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第三段(6节)恐龙消失了,但其原因至今还是一个
28、谜。 6、师总结:恐龙是两亿年以前地球的主人,属爬行动物,它们与神话传说的“龙“无关。恐龙的种类繁多,一般体大个小,生活在陆地或者水中。约在6000千年前消失了。文章直截了当地以“恐龙”为题,既可突出文章描写的对象,又可引发对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2)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5)齐读。 四、布置作业 1、出示生字。 2、讲解生字要领。 3、学生描红。 来源:中
29、师教育 第4篇: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语文面试教案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语文面试教案模版 距离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只剩下短短的3天时间,虽然说面试主要考察的是考生试讲的过程,教案设计一般是不计入成绩的。但是如果你教案设计的混乱无章,那么不仅试讲时很可能出现不知所谓的情况,同时也会影响考官对你的印象分,毕竟,所设计的教案是要上交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教案呢?下面为大家奉上2023下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语文学科全学段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万能教案模板:桃花心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 6 个生字,正确读写“锻炼、枯萎、插秧”等词语。 【过程
30、与方法】 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文中“不确定”等含义,理解种树人隔三差五浇水的原因,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所要阐释的: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知道并理解生活中的不易对于我们成长的作用。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所要阐释的道理,并能够将这些道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 PPT 展示关于桃花新木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师展示关于桃花心木的图片导入语: 同学们,大屏幕上展示出这样一棵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勇敢地站起向大家描绘一下这棵
31、树的外形特点。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吗?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桃花心木过渡语:大家对于这棵树的外形特点总结的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听听发生在这棵树上的故事。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师强调易错字:“锻、萎”。 2.学生简要概述文中讲了怎样的一件事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过渡语,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以及刚才我们这两位同学的简要概述,大家知道种树人是如何种树的吗?他与别的种树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板书:隔三差 五、不规律) (三)研读词句,深入体会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在刚看到种树人总是隔三差五的来浇水时,“我”是怎么想的? 2.当“我”了
32、解到种树人如此种树的原因之后,“我”为什么会感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3.文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师总结)。 4.请同学自由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枯萎了呢”。并请代表发言。(师总结:因为它已经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了)。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四)有感情朗读,谈感受 过渡语,现在文中“我”的疑惑终于解开了,种树人如此种树的目的是为让树木更健康、更坚强的成长。那么,同学们,你们通过种树人种树这个故事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师引导,分小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言。 预设: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中的坎坷;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向桃花心木一样,在磨练中养成无论在任何条
33、件下都能够存活的坚强品质。 (五)迁移拓展 说说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借物喻人) (六)作业小结写一篇有关植物文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不限字数。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万能教案模板:爱莲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疏通文意,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文章,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 四、教学
34、手段 PPT 展示 五、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同学们喜欢花草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 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莲花 过渡语:莲花,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钟爱之物。“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 两处开”等等,这些诗句可谓写尽了六月莲花盛开之态。而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宋代文人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在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之际,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悠远,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这篇千古佳作爱莲说。今天,我们就来品读这篇文章。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本
35、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2.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感情充沛,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师总结: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
36、度描写莲花的。他把莲花比做君子,赋予了莲高洁、质朴(洁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达理)、美名远扬、端庄令人敬重(仪态庄重)等品格。 (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写菊、写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师总结:菊是隐逸者,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既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又通过菊的正面衬托和牡丹的反面衬托突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3)文章的主旨句是
37、哪一句?说说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莲,花之君子者也”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归纳主题: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逐富贵的世风。 (4)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师总结:对偶,排比,比喻,拟人。 (四)迁移拓展 (1)请欣赏几幅莲花的图片。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 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
38、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写作中可以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 (2)积累古诗文中描写莲花的诗句,尝试背诵课文。 (五)作业小结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作业:任选一种自己喜爱植物,采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高中语文万能教案模板:声声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2.学习鉴赏诗
39、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难点】 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设置法 四、教学手段 五、PPT 展示 六、教学过程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大文豪苏轼的词风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把词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来,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人的集大成者。今天,我们要接触
40、到的是另外一种词风,与豪放词的特点截然相反。没错,就是有些同学已经说出来的婉约词。 介绍: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以及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二)朗读词作,初步感知 1.作家作品简介: 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 2.学生朗读,疏通词意,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 (1)提问: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引导学生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蕴,和铺垫的感情基调: PPT 展示: 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优路教育 卓越品
41、质 (3)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 (范例引导)师总结:韵律美;增强情感。 (4)结合诗作背景,说一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愁之一:山河沦陷 悲 故园荒废难回;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愁之三:形影相吊 悲 漫漫余生难度 (5)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过渡语:同学们找的都很对。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是结合过我们之前学习诗词的方法,通过寻找词句当中的关键词或者是意象,品读出词人的愁绪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结合词句,联系过去所学诗文,再次解读一下这些典型的意象,感受词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三)结合意象,体味情感 1.随同学口述,PPT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