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7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7篇 他们不是天使,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他们穿着白大褂便成为了“天使”。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有关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篇1 配制试剂、提取核酸、核酸扩增、核酸检测、报告分析 2月24日,在潜江市疾控中心仅有10多平方米的负压试验室内,王丽穿着“武装到牙齿”的密闭医学隔离服,惊慌而又有条不紊地劳碌着。 王丽是陕西省疾控中心病毒所主任技师,有着丰富的微生物检测阅历。与病毒近距离接触,这样的工作每天都要持续上十个小时。 面对疫情,陕西省第一时间驰援潜江,王丽便是第一批抵达潜江的病毒检测专家之一。1
2、月31日凌晨1时30分,包括王丽在内的陕西省疾控中心5名专家抵达潜江后,稍事休整便进驻潜江市疾控中心检验科试验室,起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队长刘东立是陕西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所所长,传染病限制副主任医师,曾参加2023年Sars疫情、2023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务的应急处理,有着丰富的流行病学、微生物试验室检测阅历。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的病原,检测试剂极不稳定,常常会出现结果异样,无法判读。仪器也时有故障,影响到检测工作进度。刘东立靠着丰富的实践阅历,带领团队反复试验核对,解除仪器故障,常常工作至凌晨。经过多次摸索,最终优化了检测试剂,为防控工作赢得珍贵的时间。 在检测工作中,病例样本采集、
3、核酸提取两个环节最为关键,而病毒若通过气溶胶溢出极易感染检验人员。“在这两个环节中,不能喝水,流再多汗、再口渴,都必需坚持做完检验,忍到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检验员游帅乔说,把病毒核酸提取出来后,加入反应体系,再利用仪器将病毒核酸数量进行放大扩增,分析检测结果,推断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一批标本按检测程序顺当完成须要近6个小时。 “试验室里每个人力倦神疲,但从来没有一位同事喊过累。”游帅乔说,只要能精确地检测出结果,能为患者的救治工作供应科学依据,大家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如今,这群来自陕西的专家已经在潜江战斗了25天,他们用专业、敬业赢得潜江人的敬意。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篇2 他
4、是院长,也是病患。他叫张定宇。作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院之长,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渐冻症患者。行动不便的他,已在抗疫一线坚持了30余天。每天接上千个电话,处理多数突发事务的他,无暇顾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妻子,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他说:“我很内疚,我或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胆怯,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 别人眼里风风火火的铁血男儿,胆怯失去挚爱的缱绻,湿了他的泪眼。一天睡眠不到两个小时的张定宇,正在和病魔争夺时间。“我必需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需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以后我会被固定在轮椅上,我现在
5、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张院长,您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英雄硬汉形象彰显。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篇3 2023年2月1日下午,兰州高校第一医院走进一名自称退役军人的年轻人,向医护人员捐赠医用口罩1500个。医院工作人员反复询问捐赠人姓名未果后,出具了这样一份感谢信:“敬爱的退役军人: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您向我院捐赠医用口罩1500个。我院将严格管理捐赠物资,确保每一份爱心捐赠物资都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为您在特别时期对我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致以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兰州战役纪念馆的同事们不经意发觉了这份感谢信,知道了在自己的身边有这样一位不愿透露姓
6、名,在抗击新冠疫情关键时刻静默捐赠医用口罩的同事,他就是齐乐。 齐乐同志2023年部队退役后应聘到兰州战役纪念馆担当讲解员。工作以来,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始终保持退伍军人困难面前不退缩、冲在前的精神,在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心中有责,主动作为。 “一念起,天际咫尺”。2023年1月24日,齐乐同志已经打算与家人利用春节假期,前往印尼巴厘岛旅游度假。当天晚上,当他在临动身时得知新冠疫情恶化的消息,心就悬了起来,转机时看到机场军队医护人员整装动身的场面,他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峻性。1月25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全国人民都处在新冠疫情带来的慌乱中,疫情扩散、武汉封城、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医
7、护人员驰援、医护用具缺乏等让人揪心的信息不断传来,人们的心越来越惊慌。 此时,身在国外的齐乐从网上看到了医护人员防护用具不足,影响抗击疫情工作的消息后,他的脑海里出现出医护人员惊慌劳碌抢救感染患者的身影,出现出亲人、挚友、同事购买不到医用口罩着急的神情,想到所在单位没有应急用的防护口罩影响工作的现实,心想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 身在异国他乡的齐乐已经无心享受与家人一起度假的快乐,时刻想着为家乡的抗击疫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想着想方设法能多筹集一些口罩。接下来的几天,他几经周折,在当地多家药店购得医用防护口罩5000个。为将这些口罩随机运回国内,他放弃最初确定的购物安排,尽量减轻携带的行李。 1月
8、31日晚上,齐乐和其他同胞踏上回国的旅程,当得知随行的旅行社有须要运回国内的医疗物资时,他冲在最前面主动帮助旅行社在机场搬运同机回国的医疗物资,以志愿者身份在中川机场帮忙搬运大量的防疫物资。 回国后,想到抗击疫情一线医护物资紧缺,齐乐顾不上休息,马上驱车赶往省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将价值1000余元1500个医用口罩,以一名退役军人的名义捐赠给兰州高校第一医院。 齐乐始终牵挂着单位的防疫工作,在上班的第一天,他将500个医用口罩刚好运到单位,第一时间查看单位还缺少那些疫情防控器材设施,当看到单位消毒防护器材缺乏,他静默的开上自己的私家车四处打听找寻,垫资购买440斤消毒液和喷雾器等洗消器械,
9、为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供应足够保障。他主动担负起每天为单位办公场所进行“全覆盖”消毒的任务,从2月3日起,每天提前上班对单位办公场所彻底进行消毒,努力为同事供应平安卫生的办公环境。 “涓涓如流,汇聚成海”。抗击新冠疫情须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须要每一个平凡的人在危难面前不畏艰险、主动行动、静默付出。“我在部队参与过生化洗消和防护训练,这种时候我就应当发挥作用”,齐乐这样想更是这样做,在他的车里,消毒液、洗消服、喷雾器成了必备车载装备,不管是在单位还是社区,他都能够随时进行消毒防疫工作。 齐乐看到社区抗击疫情一线消毒液紧缺,他就多方联系购买消毒液,为城关区火车站街道红山二村社区捐赠100
10、斤消毒液;当看到社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惊慌辛苦,就主动联系社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社区疫情防范工作,自2月3日以来,齐乐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急、连续作战,每天下班后帮助社区开展喷洒消毒液、人员车辆登记劝返等疫情防范工作,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始终义无反顾,静默奉献,做着自己应当做的事。 “不忘初心、奉献有我。”齐乐同志在抗击新冠疫情战场上的突出表现,是他长期以来始终保持和发扬的军人本色、弘扬志愿者精神在特别困难面前的又一次闪光。服役期间,他苦练专业技能,是部队训练尖子和骨干,2023年已经退役5年的他接到部队征召复训吩咐后,克服家庭困难,按时归队受训,因训练成果突出受到部队好评,完备诠释退役军人“
11、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纪念馆的红色讲解员,他对本职工作充溢热忱,对讲解工作精益求精,主动参与业务培训,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战史书,充溢学问储备;他悉心揣摩讲解技巧,努力为观众供应更好讲解服务和参观体验,多次受到参观群众留言表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为向社会供应服务,兰州战役纪念馆开展线上观“战”,线下抗“疫”,齐乐同志主动帮助整理汇总兰州战役线上展馆资料,发挥计算机技术特长,兰州战役纪念馆网上数字化展厅进入全国全国网上展厅。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的同时,他爱惜守护纪念馆这个“大家庭”,苦活累活抢着干、干在先;看到纪念馆屋顶的红旗被风吹歪了,他会第一时间爬上屋顶扶正更换;纪念馆内
12、电器出现故障,他拿起工具二话不说仔细修理;每逢外出巡展,装卸展板、展架他总是干在先每一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他第一个报名参与,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2023年、2023年连续两年被评委兰州战役纪念馆“志愿者之星”。 正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始终保持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作风,养成的困难面前不低头、迎难而上习惯,使得齐乐同志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关头,呈现出胸怀大局、甘愿付出,心系人民、静默奉献的精神。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齐乐仍旧在努力前行,以一个平凡人力所能及的努力,为战胜疫情做着应有的贡献。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篇4 2023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迅猛暴发,由
13、点及面,很快波及全国。 疫情就是吩咐,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医护人员和疾控工作者主动响应党中心的号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投入到了与病毒抢夺时间、挽救人民生命的宏大斗争中。同志们立下了神圣的誓言:无论生死,不计酬劳! 在这千千万万名抗疫战士中,有一位疾控新兵,她叫许蓉蓉。 24岁的许蓉蓉2023年9月刚刚入职到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平常工作刻苦、勤奋,深得大家的赞许。 2023年11月,许蓉蓉被派往扬州市疾控中心进修学习PCR技术(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2023年1月30日,当她接到去扬州市疾控中心帮助检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工作的通知时,没有丝毫迟疑,整理行装,立即赶往扬州市疾控中心报到。 在长达
14、26天的时间里,她全程参加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任务,包括样本的前期处理、核酸检测体系的配制以及核酸的提取工作。穿上厚重的防护设备,在试验室里一待就是4、5个小时,最长6个多小时,加班到凌晨更是习以为常。闷热、难受、饥渴,但她始终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兢兢业业地完成全部工作。 许蓉蓉的父母也是医务工作者,一家三口同在抗疫一线,每天在繁忙工作的同时,赐予了她很大支持。晚上加班到很晚的时候,他们一边担忧女儿的平安,一边又怕打搅她的工作,经常在家始终等她进了家门才会回房休息。虽然家在接近的邗江区,但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作为检验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许蓉蓉主动主动地担当各项工作。
15、“能干,吃苦耐劳,仔细负责”是扬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老师们对她最多的评价。 在结束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调用工作后,她马上回到了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的岗位,投身到新的工作当中,开展疑似新冠肺炎样本采集、送检单汇总、样本的核对等工作。 当前,新冠肺炎还在肆虐之中,任重道远。我们信任,在党的坚毅有力的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有多数个象许蓉蓉一样优秀的医护人员、疾控工作者的忘我拼搏,我们必将取得最终的成功!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篇5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感染病学家,她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在202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时期,她提出
16、系列的防治措施,为浙江取得抗击“非典”成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在春运接近高峰,武汉疫情呈扩散趋势时,她顶着压力,几度建议“封一座城,护一国安康”。党中心快速接受了她的建议,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扩散,这一举措不知让多少人保住了健康和生命。 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还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和武汉的医护工作一起接诊病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医生。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连7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她怕一挤眼,鲜活的生命会从她指间溜走。 她抢在时间的前面,领先推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病毒。她为了尽快找到“对症下药”的疫苗,她率领科研团队,日夜兼程。 她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先进
17、事迹篇6 李文亮(1985年-2023年2月6日),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高校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生前为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因最早于2023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2023年1月8日,他接诊了一位82岁的女性患者,就诊的疾病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他说:“我们平常接触患者也没有做特别防护,病人来的时候也没发热,我就大意了。不过,其次天也就是9号,她就发烧了。等她CT做完,我就高度怀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为CT显示,她的症状是双肺磨玻璃样病变,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现。而且,已经解除了常见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状况。不过,因为医院还没有用
18、于检测确诊病人的试剂盒,当时并没有给她确诊。她1月8号住院,我1月10号就出现了咳嗽症状。随后他的病情也发展出现严峻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在住院期间他说:“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复原以后还是要上一线。”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篇7 1月29日这天,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一段话:这一次我做了一个确定,全部从年底到现在为止的医生,全部换掉,全部换岗。换成谁?换成科室里全部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宣誓的时候不是说吗,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着困难上。 所以我开了个党小组会议,说共产党员的口号你平常喊喊可以,但这个时候,我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对不起,现在你立刻给我上去,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都得上去。心理上为了信仰上去也好,是因为党的约束上去也好,没有讨价还价,必需得上去。”一席话,充溢正能量! 意外成为“网红”之后,许多媒体要采访张文宏,但他都一一拒绝了。“多一些时间,我们就可能多救一个病人。”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