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季诗歌朗诵5篇.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8186885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冬季诗歌朗诵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冬季诗歌朗诵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冬季诗歌朗诵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冬季诗歌朗诵5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冬季诗歌朗诵5篇 冬天来了,冬爷爷跺了跺脚,挥了挥衣袖,忽然寒风咆哮,天寒地冻。让我们一起朗诵冬季的诗歌。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冬季诗歌朗诵5篇,以供大家参考! 冬季诗歌朗诵篇1 出自盛唐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sh),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不暖锦衾(qn)薄(b)。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zhu)。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ng)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冬季诗歌

2、朗诵篇2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赏析 韩愈论佛骨表是一篇正气凛然的名文。文中说:“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褛以观,升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给。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香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骨脔身,以为供给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巨不怨悔。”这首诗和这篇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3、 前两联写“左遣”,一气贯注,浑灏流转。“贬”的缘由是“奏”,“奏”的本意是为国“除弊”,可见“贬”非其罪。然而“朝奏”而“夕贬”,惩罚何其迅急!一贬就贬到“八千”里以外,惩罚又何其严厉!那么“九重天”虽高而不明,也就意在言外了。第三句义正词严地声言“欲为圣明除弊事”,表明并未因受严谴而有丝毫心,其刚正不屈的风骨宛若如见。“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圣明”与“衰朽”、“欲除弊事”与“肯惜残年”,剧烈对比,高度概括,扩大和加深了诗的内涵。 后两联扣题目中的“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远贬,严令启程,仓淬离家;而家人亦随之遣逐,随后赶来。当诗人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到,妻子儿女,则不

4、知尚在何处。作者在女挐圹铭中追述道:“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行留京师,迫遣之。女挐年十二,病在席。既惊痛与其父诀,又舆致走道撼顿,失食饮节,死于商南层峰驿。”了解这些状况,便知“颈联纯作景语”、“境界雄阔”之类的赏析并不确当。颈联上下句各含两个子句,前面的子句写眼前景,后面的子句即景抒情。“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雪拥蓝关”,前路险艰,严令限期赶到贬所,怎奈“马不前”!“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遂成千古名句。作者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支配后事,以“好收吾骨”作给。在章法上,又照应其次联,

5、故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毅意志。 冬季诗歌朗诵篇3 北中寒 朝代:唐朝|作者:李贺 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 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古诗简介 北中寒是唐朝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全诗通过对北国冬日的景致描写,道出酷寒难耐的感受,诗人通过提取与水受冷凝聚相关的寻常事物,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把读者引领进一个晦暗寒冷的冰世界。全诗共八句,都在写景且每句皆为一景。诗中既无叙事又无抒情,看似是景色片段无序的堆砌,其中却潜藏诗人的奇妙经营。 翻译/译文 一方灰暗,三方天色皆成紫。黄河冰冻

6、,成片鱼龙皆困死。 三尺木皮冻裂,辨不清纹理。百石大车上路,在冰面行驶。 霜花着陆衰草,凝成铜钱大的霜簇。挥刀舞剑向天,难割破灰蒙蒙天色。 海上波涛回旋激荡,积冰哗哗作响。山谷瀑布凝聚失声,如白虹悬半空。 文学赏析 诗描摹北地寒冷之状。北方的天空如此阴寒晦暗,连其他三方都被映带成了神奇的紫色,给人以威压之感。天气奇寒,千里黄河冰封成一大块,万斤重的车辆也可以在上面往来奔驰,水下的鱼龙唯恐都被冻死了。三尺厚的树皮皲裂开来,它也抵抗不住寒冷。深厚的雾气将天空遮挡得结牢固实,好像连刀也插不进去。草木上凝聚的冰花,硕大如铜钱一般。海水中也有不少的冰块,在汹涌的波涛中碰撞激荡,发出嘹亮的声响。山间的瀑布

7、冻成了白虹,无声地悬挂在高空。诗中虽多夸饰想象之词,但亦当有所亲历感受,或是北上潞州后所作。所谓“死”等字眼,只是用来形容奇寒之状,未必与国事或诗人自己的境况与心情有关。 首句“一方黑照三方紫”总写北中天色阴沉的感觉。天下分东、南、西、北四方,而北中这一方昏暗的天色竟将其余三方的天空映成了紫色。诗人用一个“黑”字即点明寒冬之意,提纲挈领,为全诗奠定隆冬酷寒的基调。余下七句为分写,除第三句外,诗人都选取了与水有关的事物,以水遇冷凝聚成雾、霜、冰来突出北中的寒冷。天寒地冻,黄河冰封,三尺厚的树木表皮都被冻裂了,河水冻成牢固的冰面能通过装着百斤重石头的车,落在枯草上的霜花大小如铜钱一般,迷雾浓重得刀

8、砍不入;海面上漂移着巨大的冰块,瀑布哗哗的流水停止了且冻结成一条玉带悬在山间。 迷雾飞霜、冰冻的河水、浮冰的海面、冻结的瀑布,天地间充斥着凛冽的寒气,没有一字直言“寒”却让人顿生寒意。细细读来,其中很多处描写超乎常理却别出心裁。如“黄河冰合鱼龙死”中一个“死”字便将冬天河水结冰,群鱼沉于冰下,冰面悄无声息的那种死寂刻画得入木三分,“死”描写的不是鱼龙死去,而是指寒冬的清寂;又如“挥刀不入迷漾天”一句则以极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北中雾气充满的情景。 谋篇布局,在散乱中见经营,是这首诗的一个显著特点。全诗没有情节贯穿,甚至也没有时间流,全由片断的景色联结而成。然而诗人也有意匠经营。在全诗写景中,首句提纲

9、挈领。以下各句,虽说没有明显的逻辑联系,然而除“三尺木皮断文理”外,都是写天地间水文变化所构成的种种不同奇观,而这正是寒冷统治的世界的特点。这些景观次第是冰封的黄河及河上的行车、钱大的霜花、深厚的雾幔、浮冰充斥的海洋、冻结了的飞瀑等等,既真实,又揉合了诗人奇异的想象,从而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冰雪世界。那里天是黑的、地是亮的,犹如一座神奇的水晶王国,人会感到寒冷,更会感到超出寒冷百倍的惊异和开心。 遣词设喻,于无理处得奇趣,是此诗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假如读者拘泥于常识,自然常识和语法常识,那么就会对北中寒的诗句逐一加以“订正”:黄河冰合时,应是鱼龙潜底。说“鱼龙死”,没有道理。汉书谓“胡貉之地,

10、阴积之处,木皮三寸”,不是“三尺”;是“百石重车”,不是“强车”;是“上河冰”,不是“上河水”;迷露可说挥刀难破,不是“不入”。然而全部这些无论从事理上还是措辞上对常规的违逆,都包含着独创的匠心,都是稀奇制胜。“鱼龙死”意味着河水全体冻结,注意表现异乎寻常的寒冷,无理而好玩。“百石强车上河水”的“水”即是“冰”,但用“水”字则取得了一种令人惊异的效果。“抽刀断水水更流”虽更近乎常理,而“挥刀不入迷濛天”则别有奇妙之感,可见那北国之雾特殊的稠密。虹本有七彩,而“玉虹”的铸辞,更强调冻瀑的透亮,而透亮中亦能折射出不同的色光,给读者非常奇异的语感。 冬季诗歌朗诵篇4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 新年都未

11、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记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芳香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格外着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迫的心情。其次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缺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着急的期盼中最终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颖、惊异、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缺憾、惋惜和不满的心情。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

12、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好像特殊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饰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将来,当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缺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缺憾,而是充溢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假如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

13、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调,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妙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季节,雪花飘舞,原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缘由,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热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妙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好像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加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调,渲染了喧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冬季诗歌

14、朗诵篇5 满路花冬 宋代:张淑芳 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欲睡难成寐、音书绝。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寒衣弱不胜,有甚遥肠,望到春来季节。孤灯独照,字字吟成血。仅梅花知苦、香来接。离愁万种,提起心头切。比霜风更烈。瘦似枯枝,待何人与分说。 【赏析】 衣襟上的泪痕还将来得及干去,凄凉的雨雪又霏霏而至。眼睛虽犯困,而脑子里是一团糟。处于失眠状态中的她,根本无法入睡。挚友,那种杳无音讯,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感受,你可曾有过? 凛冽的寒风,肆意咆哮,好像快要把窗前的竹叶全部折断。物如同此,人何以堪?青灯摇曳着微弱的光,映照着她那苍白漂亮的脸庞。填完这阙词的时候,想必她那双纤纤细手早已冰凉。 离愁别绪,从来都

15、是剪不断理还乱。她那颗归家的心,好像比西风更要猛烈和迫切。在这漫漫的寒冷冬夜,瘦如枯枝的她,找不到倾诉愁苦的对象。唯有那一缕缕袭来的暗香,在她最须要的时候,又赐予了她精神上无比的安慰。此时,也只有梅花最为懂她了,总是与之相依为命。 是不是,只有这样的夜晚,一个人才明白思念有多苦?是不是,只有这样的境地,一个人才知道孤独该有多么地可怕呢? 作者不仅擅长寄情于景来表达她的情思,更有将物人性化的一绝。如“梅花知苦、香来接。“语言精妙,形象生动。富于灵性,情思深远。 “又是凄凉雪”。人生沦落至此,凄凉的又岂止是雪?北宋诗僧仲殊也说:“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际。”这些看似平淡的寻常之语,实乃

16、作者当时心境使然。 煞拍的”瘦似枯枝,待何人与分说?”与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意境如出一辙,很简单与人的心灵发生碰撞,起到共鸣的效果。 遥想那千年前的孤独之人哀婉凄苦的神情,宛如历历在目。作者避世此地,虽无人打搅她的清静,可要命的是,身边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在反复读完她这阙满路花的时候,那种人世间孤独飘舞之感,真真是直抵人的内心深处了。想起韩愈所说的“其言有感受,使我复凄酸”的情形,也也许不过如此。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