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精选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精选8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精选8篇)朝花夕拾读后感(一) 暑假,天气非常酷热,知了在树梢唤个不停。而我,却丝毫不畏惧那浓浓的暑气。因为,手中捧着一本朝花夕拾的我,已然沉醉在很多好玩的片段之中。在这本回忆性散文里,鲁迅给我们刻划了一个个独特鲜亮的人物形象:和善朴实的长妈妈,贪玩好奇的小鲁迅,和气方正的寿镜吾先生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鲁迅的父亲。 提起鲁迅的父亲,大家肯定会想到五猖会这篇文章吧。在文中,父亲的形象是严峻、专制、古板和迂腐的。他会在孩子急迫想去看迎神赛会的时候,突然要求他背诵“无聊至极的鉴略,令少年鲁迅万分扫兴和苦痛。虽然,父亲心中也不乏对孩子的爱,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扼杀
2、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在鲁迅心中留下了永久不能抹去的灰色。 在鲁迅的父亲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现代家长们的缩影。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爱和盼望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我们常常会在培训班或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幕:家长怒目圆睁,或厉声呵斥,他们的孩子则可怜兮兮地坐在书桌前,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捏着笔在作业纸上踌躇着什么。这,便是现代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记得去年暑假,我不停地在课桌边为奥数而奋斗着。假期本应是孩子与大自然玩耍,与花和树木作伴的时候,可我却被迫面对着一摞厚厚的作业本发愣。那天,我正陶醉在“明天去旅游的
3、美妙畅想之中。突然,一声厉喝把我从梦中惊醒:“这100道题你要是做不完,就不许出去玩。无奈,我只好提起笔,又在草稿纸上涂抹着那些百无聊赖的数字。始终到夜幕已然深沉,我才颤抖地放下了手中的笔。 百年前,鲁迅就向压制人性的封建教育发出了大声地呼喊,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和抨击。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我们,照旧被束缚在另一种扭曲的教育中无法自拔。十一、二岁的花季,应当像天空中翱翔的鸟儿一样,充满蓬勃的朝气;而不是囚着的笼中鸟,失去本该拥有的自由。我们的童年应当如彩虹般斑斓,而不是在作业前只投下灰色的暗影。家长们也不应当是像鲁迅的父亲一样,专制而刻板;而应当换位思索,多站在孩子们的立场想事情,做事情,让孩子拥有
4、一段充满天性的童年时光! 朝花夕拾读后感(二) 魏莱 从学校回到家,拿出朝花夕拾,对着那个书名发愣:老师为什么要推举这本书给我们?这本书有什么好看的?读完了朝花夕拾以后我才明白。原来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早晨开放的鲜花到黄昏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芳香,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朝花夕拾本来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大量使用了对比和挖苦的手法。比方在被选为课文的两篇文章中就有这种手法
5、。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首先使用了很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辞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面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表达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遗忘带着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仔细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正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导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
6、的轻视看法形成了鲜亮的对比,表达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朴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还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表达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烂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童年已经要逝去,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月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喜爱自然,憧憬自由 朝花夕拾读后感(三)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性的小说,相对于他的其他作品,我认为其挖苦程度更轻,但精彩程度却是丝毫不差。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字面上的意思
7、与其实际意义差不多,就是以前的事情又再一次的提起。里面描写了众多形象鲜亮的人物,有长妈妈,和气可亲的藤野老师也有各式各样的小事,像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等等。但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让我最有感觉的还是二十四孝图。 鲁迅先生所在的时代与我们不同,那时候的孝道,以及对家庭的认识,都与如今有所区分,而且区分不是一星半点,相对来说还是特别大的。 以前的家庭是特别严谨的,隔着几米就带向亲人问好,早上得比家长早起去做早饭,以及为父母预备好洗脸工具,父母一起床就得看到这个,不然就会被批判吧。但是如今呢,好像是反了过来吧,父母早早地起来为我们做好早餐,再轻轻的叫我们起床,有起床气的还要千劝万劝,好声好气的说
8、。所以如今的家庭相对以前还是开放了不少,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以前的家庭是严格的父母关系,如今孩子与父母更是伴侣,常常看到一些女孩子把自己的母亲叫“姐的。这是第一个不同。 第二个不同,就是居住的地点,看看以前的四合院,够大,足够一个大家庭住在一起,如今呢,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家庭规模。更多的是一家一家的住,以前这边住着父母亲,那边大哥,那边二哥的,如今看个亲戚都要开一大段车。爷爷奶奶也不驻足于家中,趁自己还没到走不动的时候,还跟着旅游团去各种地方,欧洲之旅,澳洲之旅等等。这改变我认为是时代的更变,以前年轻人出国都要花一大笔钱,老人家怎么可能出去玩呢?如今可就不一样了。就像我这个状态,我和父母住在天河
9、区,珠江新城,我的舅舅却住在越秀区,公公更是在汕头,想见一面都不简单。 在“二十四孝图里,有些我们如今无法理解的现象比方“卧冰求鲤,更有的七十多岁还在地上“摇拨浪鼓逗父母高兴的,真是让我无话可说,或许这就是时代带来的改变吧。如今与父母吵架好像都不少见,甚至连动起手来的也不是没有。 每个时代的孝都不一样,但是正所谓“百善孝为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朝花夕拾读后感(四)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李韵 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不必说简练而意味深长的语言艺术,对封建的批判,成熟的思想情感,单是他的儿童教育观就令我印象深刻。 首先,鲁迅认为不能扼杀儿童的好奇心。文中他渴慕着绘图
10、的山海经,但是没有人给他买。直到长妈妈发觉,在告假时为鲁迅买回来。这件事不仅让鲁迅对长妈妈改观,更让他对绘图的书产生了兴趣,搜集到了尔雅音图、毛诗品物图考、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鲁迅告知我们,应当重视儿童的意见,一次不理睬可能就是对儿童以后某个兴趣浓烈爱好的扼杀。重视儿童的意见,就有可能转变儿童的将来。 文中又有一次,鲁迅要去看五猖会时却被父亲逼着背书,留下了心理阴影,以至于背完书后“到了东关五猖会的喧闹,对于我好像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对于儿童,应当先行理解他们的想法,否则只会让儿童感到儿童天性被扼杀的无力。 其次,鲁迅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儿童的毒害。文中他因为看了二十四孝图中的“郭巨埋儿后,就可怕父
11、亲做孝子,对祖母恐惧,觉得祖母“不是和我势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阻碍的人。而“老莱娱亲中的诈跌也令鲁迅反感。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情愿诈作,听故事也不喜爱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儿童是真实的,不喜爱也不接受虚伪,诈作的。封建礼教的孝令人可疑,有些可以勉力效仿,有些却不仅使人反感,还可能会有性命之虞的。封建礼教不真实,不正确,会对儿童产生不当的影响。 鲁迅还认为,要教育好儿童,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琐记中的衍太太,在冬天让人吃冰,给鲁迅看少儿不宜的书籍,还教唆鲁迅偷钱。鲁迅长大后对她产生厌恶,懊悔没能骂出衍太太的狐狸尾巴来。同时也告知我们,家长的行为对儿童会
12、产生重要影响。两面三刀,喜爱看人出丑,心理阴暗的家长是不行取的。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批判扼杀儿童好奇心与封建礼教对儿童的不当教育,强调了家长的重要性。他敬重儿童,理解儿童的教育方针值得我们学习。 朝花夕拾读后感(五)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间我就成为了一名初中生,时间过得似乎特殊快,几年前的事情仿佛发生在昨天,童年的一切如今还历历在目,而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写的就是自己儿时的故事。 就单单拿其中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说吧。“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突然从草间直向云霄里去了。虽然是“不必说,但鲁迅先
13、生却用几句简短的话写出了百草园中的景象。而“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话又写了鲁迅先生在雪地里捕鸟的场景,写了捕鸟的动作,将鲁迅先生儿时捕鸟的天真童趣描述了出来。 而题目中提到的三味书屋,文中自然也是有的,“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段话写的便是三味书屋里的布置了。“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从这句话对比百草园来说,枯燥了不知多少倍,成天就是学习,模式一成不变,没有点新花
14、样。但还好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的没有声音,虽说这园子没有百草园那样大,也不如百草园那般好玩,但却也给那枯燥无味的学习中,添加了不一样的色彩,给儿时的鲁迅带来了不一样的乐趣。而先生读书时,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从这段话中又可以看出先生读书时的入神与着迷,以至于我们都静下来他还在大声朗读呢!而这位先生还是矛盾的人,你们想他一戒尺却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他也不常用。学生犯了错也就瞪几眼完事,你说奇不惊奇,矛不矛盾? 在
15、鲁迅先生的笔下,人物都活起来了,人物们个独特格鲜亮。鲁迅先生的文字将读者引入一个又一个故事当中,令读者不愿放下这本好玩的书。 朝花夕拾读后感(六) 早晨落下的花在黄昏去拾缀,虽然或许花不再似早上般娇嫩,可也更多了份乐趣;青春往事到长大后去追忆,可能已经没有曾经的心情,却多了份满足。或许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感情,鲁迅先生才写下朝花夕拾一书吧! 书中短短的十篇文章,几天便读完了,可读完之后却感受颇多,有对庸医误人不懂装懂的愤慨,有对百草园的憧憬,有对衍太太的多嘴多舌的厌烦,有对长妈妈的尊敬,但更多的,是对藤野先生的敬重和对范爱农的可惜。 确实,在当时,动乱不定,被日本等列强欺凌的中国是那样不堪一击,早
16、无从前雄风,也不免会被其他国家轻视。可是,藤野先生却不因此而有意冷落鲁迅,反而给予他更多的,更热枕的关心,帮他修改笔记,细心询问其近况,还担忧鲁迅是否能接受解剖教学。而且,就在鲁迅要离开仙台时,还鼓舞其要仔细努力,他们二人的师生情意,并未因当时的政治局面而裂开,反而更多了份珍惜,宝贵。藤野先生对鲁迅热心的盼望,不倦的教导,小而言之,是为中国,盼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盼望新的医学传达中国去。这种爱,摒弃了民族间的偏见,藤野先生,无论在我的心里眼里,都是宏大的。 而生活在当时的社会,除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热切期盼,中国自己,也有一批爱国学子,范爱农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正直倔强,对革命前
17、的黑暗社会十分不满,追求革命,追求解放,可在辛亥革命后却备受打击,心忧天下却力缺乏,只能做一潦倒老师,最终自杀于湖中。他的命运是可悲的,可却鼓舞了千千万万的国人要努力奋斗,摆脱落后。或许这些对我们还言之过早了些,可无论如何,我们应尊敬范先生,在心中埋下为中国日渐强大而奋斗的种子。 朝花夕拾,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本回忆式的小说,更是当年鲁迅先生真实的生活写照,看似无意,却让后人感受良多。所以,我们也应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特殊记忆,让自己对生活更热情,更乐观;对祖国尽心尽力,使祖国更强大;对人心怀善意,多一份理解。不管风雨,坚持向前,不愧对人生! 朝花夕拾读后感(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18、回忆,有的回忆是美妙的,有的回忆是酸涩的,有的回忆是苦痛的。既然都已经变成了回忆。那我们就应当像鲁迅先生一样把它变成淡淡的回忆。 我利用空闲时间和妈妈一起读了朝花夕拾这本书,这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初读这本书,我感觉它不像一部名著,反而像一位老伴侣多年不见在与你聊家常,或许这才是这本书的独到之处。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品味到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天真烂漫,眼前也不由自主的出现一幅幅令人憧憬的画面。 在这本书的十篇作品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这篇文章记录了鲁迅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所发觉的乐趣。 那个荒芜的百草园,生长着各种不知名的杂草和虫蚁鸟兽,而
19、鲁迅却从中发觉了无限的乐趣,这有高大的皂荚树,也有矮小的珊瑚珠,还有轻快的叫天子。偶尔翻开石头,还能发觉其中的虫虫蚁蚁,更是增添了无限乐趣。鲁迅在这里发觉探求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奇妙,满足了那颗好奇的童心,他置身于百草园中,抛开一切烦扰,尽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在鲁迅童年的生活里,除了有个让他开阔眼界的百草园,还有个让他难以忘记的长妈妈。这里记载着他与长妈妈生活的点滴往事,有长妈妈对他的批判教育,有他对长妈妈的不满,有长妈妈带来的山海经的感动与欣喜。这一点一滴到最终都凝聚成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无限感谢与思念。 生活中,有许多像长妈妈一样带给我们感动和恩惠的人,父母、老师、伴侣,他们都会在不知不觉
20、中留给我们很多美妙的回忆。我们应当学会珍惜和感恩,珍惜生活中对自己重要的人,不要等到只留下回忆时才知道懊悔。 朝花夕拾这本书的内容虽然简短,但不缺乏经典,让我从中得到一种精神的激励。如今的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少年,能在暖和的教室中学习,比起无法上学的人来说是多么美好。我们要更加珍惜这大好时光,多读书多学习,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像鲁迅一样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朝花夕拾读后感(八) 自从买到鲁迅的这本朝花夕拾呼喊之后,我不知道已经把它看了多少遍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时候,鲁迅肯定接触了太多太多饱尝人间冷暖的人物吧,不然,怎么能写出如此生动、真实的形象呢?在读这本书时,我经常这样想。 读它时,我的心里总
21、有一种苦涩,就像吞了一根苦瓜。最令我感慨、怜悯甚至是令我感到不寒而栗的,也许就是家乡里的闰土了吧。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劲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看到这里,我不禁在脑海中出现出一个天真无邪、聪慧懂事的乡下儿童的形象。闰土的到来,仿佛使鲁迅走进了另外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使他体验到了乡下儿童无穷无尽的欢乐。就连我,也能感受到一行行文字间传来的喜悦之情。闰土讲解并描述的捕鸟、拾贝壳、看西瓜、看跳鱼这几件事,真是充满了乐趣,但是这都不是最使我高兴的。在我心中,闰土与鲁迅的友情,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伴侣,他们儿时天真的笑声,仿佛永久都会在一起。可是,我错了。 我是多么想避开这些令人绝望的时刻啊!我不明
22、白,为什么儿时的好伴侣,长大后他们却分开呢?生活的劳累,早已转变了闰土的外貌,或许还有,他的内心“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没错,这层厚障壁断开了闰土与鲁迅儿时的情意,使他们从一对无话不谈的好伴侣变为了地位相差巨大的主人与仆人。那一刻,我真的不愿面对这一现实。我很可怕,我怕在我长大后伴侣也会这样一个一个地离我而去。社会的黑暗,家境的贫苦,已经把闰土变成了一个心如铁石、冷漠无情的人,把他变成了一个处事圆滑、一心为利的人。再看看闰土的第五个孩子水生与鲁迅的侄儿宏儿,他们不正是儿时的闰土与鲁迅吗?莫非,真正的友谊只能存在于天真的儿童时代吗?莫非,他俩长大后也会成为像如今的鲁迅与闰土这样吗?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不由得涌现出无尽的伤感之情。 鲁迅笔下的闰土,只是一个普一般通的农民,可是,在这黑暗的时代,又有多少像他与鲁迅一样的好伴侣被硬生生地拆散了呢?有的,因为贫富分化而相互仇恨;有的,为了某些事情而产生矛盾。这是为什么呢?那一刻,就连我也对当时的黑暗社会产生了无限的厌恶与反感。这正是鲁迅写文章的本义。真的,一切人物都被鲁迅描写得活灵活现,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