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委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81749168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市委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3年市委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市委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市委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市委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市委社会救助状况调研报告 供应一篇调研报告,为您供应关心! 推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展的必由之路,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市委1号文件精神,近日,我们对我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体上感觉我市社会救助体系正日臻完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努力构建长效社会救助机制。 一、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发呈现状 近年来,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快进展,基本形成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慈善救助、社会扶助

2、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覆盖城乡、协调进展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了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主要表如今: 一城市低保工作规范运行。在建立了低保公示制、入户走访调查、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制度的基础上,2023年,制定了低保工作民主评议、听证和责任追究制度,印发了市城镇低保对象现场评议核查审批方法和市行业评估标准,规范了低保审批程序。同时,加大对低保工作的投入力度。筹资12万元,为14个乡镇街、12个城市社区购置了低保工作专用电脑,配齐了低保专干,实现了省、市、乡镇街、社区四级联网。2023年以来,城市低保补助标准由月人均86元提高到180元,累计保障21600人次,发

3、放低保资金12360万元。全市现有城市低保对象6858户、15085人,实现了目标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二农村低保制度日趋完善。加强农村低保信息化建设,完成了全市农村低保网络数据库录入工作,实现了全省联网。在各乡镇、街道和村委会普遍设置了农村低保服务指南公示板、农村低保办理流程公示板和农村低保永久公示板,提高了农村低保工作的透亮度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制定印发了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季发放工作方案,调整提高了农村低保补助标准,由2023年的年人均240元提高到880元,并全部实行农村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全市现有农村低保对象对象4443户、8264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5.6%。从2023年起先,累

4、计发放农村低保金和生活补贴2709万元。 三灾难救助工作扎实有效。健全了救灾减灾工作分级负责体制,修订完善了救灾应急预案,建立了灾难信息员队伍,形成了便利城市居民捐助的社会捐赠接收工作网络。结合抗击汶川大地震活动,加大减灾防灾宣扬力度,提高了抗灾救灾的综合协调和应急实力。2023年以来,累计下拨救灾救济资金824万元,发放灾民救助卡2.6万张,关心169户灾民建房472间,制作衣被1.1万件条、帐篷70顶。依据省政府的要求,圆满完成了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 四专项救助惠及于民。2023年以来,共救助城市患大病的308人,救助资金149万元;农村大病救助864人,救助资金181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

5、员1063人次,救助资金33万元;救助精神病人员165人次,救助资金145万元。开展“圆梦高校活动,资助应届贫困高校生260人,资助资金41万元。出台了市城乡医疗救助实施细则,为8854名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和优抚对象累计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金69万元。 五五保供给措施落实有力。2023年以来,投资700万元,分别对全市13所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进行了新建、改造和扩建,总面积达7900平方米,实现了每个乡镇建一所的目标。新建后的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全部地热供暖,二层小楼,容貌一新,极大地改善了院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依据省民政厅和省编办的统一部署,完成了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按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

6、作,实现了由敬老院到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过渡,增加了农村基层民政的整体服务功能。对具备五保供给条件的人员,刚好纳入保障范围。目前,我市集中供给对象年保障标准为2700元,散居供给对象年保障标准为1700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虽然得到了长足进展,在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缓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通过调查,我们也看到困扰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展的突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如今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宣扬力度不够,思想相识上存在偏差。由于缺乏对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的广泛宣扬,致使人们的相识缺乏,意识淡薄,带来全社会共同参与这项事业的热忱不高

7、涨。有些部门、单位以及一部分群众片面认为,对困难群体的扶贫帮困是政府的事,是民政、工会、残联等少数部门的事,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民政部门因救助范围扩大、工作量增加、人员缺乏,一些同志产生畏难心情;有的困难对象“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峻,不愿依靠自身努力走出逆境,个别的甚至认为不拿白不拿,稍有困难就找政府,达不到目的就牢骚满腹。 二是社会救助的水平偏低,难以满意实际需求。部分低保边缘群众因重大疾病或突发性灾难导致其家庭基本生活比较困难,生活质量实际低于低保底线,对临时救济依靠较大,而现行的临时性救济难以解决实质性问题。大病救助的门槛还比较高,医疗费报销周期较长,部分特殊病患者的燃眉之急难以解决。

8、边缘困难家庭的低收入与其子女上高校昂贵的学费形成剧烈的反差,昂扬的学费使其家庭生活举步维艰。我市城市最低生活补助标准为180元,仅相当于全市平均最低工资水平的27。农村低保补助标准,每人每月只有73元钱,更多的是一种人文关心,难以起到保障的功能。大病救助标准,人均救助资金不到2500元,这与救助对象以万元为单位计算的医疗费相比,现有救助水平难以真正缓解他们看病难的问题。农村五保供给标准,集中供给的,每人每年2700;分散供给的,每人每年1700元,远低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5042元的生活标准。 三是社会救助形式单一,救助面偏窄。从整体上看,当前的城乡社会救助主要是单一的生活救助,重在保障贫困居民

9、的最低生活需求,对困难群众心理、权益方面的救助还不够,救助的手段和措施还不够多样。如对衣、食方面救助的较多,住房、就业、养老和权益方面的救助较少。全市法律救济需求量逐年加大,而实际办理的法律救济案件数量与需求数量还存在很大差距。医疗救助、教化救助等专项救助也只是杯水车薪,还没有真正形成规模,收效不明显。在实施社会救助时,过分强调保障“最低生活水平,一些有助于救助对象摆脱贫困状态的扶持性的救助项目少之又少。城乡低保管理存在弊端,依据动态管理的原则,对已经就业、外出打工、有经营项目的低保家庭,取消其低保资格,给人们造成一种“激励懒汉的错觉,导致一些低保对象不情愿或不敢去创业。 四是地方财政投入缺乏

10、,社会救助资金筹集难、规模小。目前,我市城乡救助资金投入严峻缺乏,基本上靠中心和省级财政支付,一部分需要地方配套的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如:救灾款每年需要我市财政配套资金20万元,但由于地方财力比较困难,很难到达要求。因此,随着社会救助体系的健全,社会救助对象覆盖面越来越宽,困难群众的盼望与救助资金缺乏的冲突也将会越来越明显。由于财政困难,财力缺乏,加之社会筹资渠道少,难以形成规模,致使城乡社会救助资金投入短缺。虽然民政、工会、残联、慈善总会,甚至连乡镇、街道都筹集了一块扶贫帮困资金,并且近几年还开展了慈善救助“双日捐活动募集善款,但大多属于单兵作战,规模较小,救助实力极其有限。 五是救助资源分散

11、,救助工作力气薄弱。社会救助涉及到民政、教化、卫生、司法、工会、劳动等多个职能部门,由于救助资源分散,缺乏协调性,制定政策和救助标准不一,造成救助额度随便性大。由于救助工作多头管理,救助的主体不同,不行避开地造成救助对象重复或遗漏等现象,出现新的不公允,增加了救助本钱,降低了救助效率。同时,我市救助工作力气薄弱,难以适应现实工作需要。近年来,我市虽然加强了社会救助机构设置和基层人员配备,但与社会救助体系日益拓展的实际需要还不相称。例如,我市低保办公室只有三个工作人员,与繁重的低保管理工作任务相比,力气特别薄弱。依据“应保尽保,应退必退的动态管理要求,必需把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进来,把不符合条

12、件的对象刚好清退出去。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工作力气缺乏,导致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的难度加大,上访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救助的整体效果。 三、对完善我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构建长效救助机制,针对我市当前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今后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宣扬力度,不断拓宽社会互助的渠道。一方面,要加强言论宣扬,特别是要宣扬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强化社会慈善意识,主动培育慈善文化,让全社会人人都来参与救济救助,个个都来参与做善事,特别是要动员那些相对比较富有的人、一些企业家尽一些社会责任,帮一些

13、困难群众,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救助活动。另一方面,要实行适当的政策引导,尤其是要动员和激励企业和公民参与慈善活动,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来促使社会救助和慈善真正成为一项社会事业。再一方面,要转变对穷人的看法和看法,不能简洁地把穷人的贫困归结为个人缘由。在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当代社会,很多人的贫困不是由于个人缘由造成的,更多的是由于社会缘由造成的,救助穷人是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各有关部门的责随便识,建立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大催促、检查和考核力度,形成激励机制。 其次,完善救助政策,提高社会救助水平。要在谋求经济进展中,更加关注民生,通过不断改革救助工作模式,完善救助政策

14、,健全救助体系。在救助对象的就业、职业培训、自谋职业等方面,不仅要制定实惠的激励政策,还要在医疗、教化、住房、司法救济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各个专项的救助措施。要加大对重大疾病的救助力度,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逐步提高救助标准;要完善低保边缘群众享受医疗救助的有关政策,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的实惠面,充分发挥慈善医疗救助的作用,尽可能地使边缘群众更多地得到医疗救助,削减因病致贫人群;主动探究改良救助资金的支出方式和结算方法,简化救助程序;要根据国家教化收费政策的调整,教化救助逐步向困难家庭的中学、大专和本科生转移,制定相应的教化救助政策,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要进一步识别和区分受助者的需求差异

15、,改革平均施助的方式,主动推广分类施助和差异施助。在实践中,应当适当区分基本生活救助和其他专项救助,这两个方面的救助对象不能完全重合,否则,简洁造成一些迫切需要获得专项救助的人不能享受救助。 第三,丰富救助形式,增加社会救助的综合效果。社会救助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维持或“制造一个最低收入阶层,而是要使受助者借助外力摆脱贫困。因此,要转变传统的救助理念,变消极救助为主动救助,变单纯现金救助为综合性救助,不断增加救助对象自我摆脱贫困的实力,最终实现共同富有。一方面,要坚持物质救助与精神劝慰相结合,在对困难群众进行物质救助的同时,还应干脆、间接地加强与困难群众的沟通,通过理解、支持、激励、引导等方式对

16、他们进行精神慰籍,关心他们摆脱贫困的阴影,增加脱贫致富的信念。另一方面,要坚持即时救助与进展性救助相结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即时性“输血救助,在短期内或答应以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而加强进展性救助,特别是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让困难群众驾驭确定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育困难群众的“造血功能,将会从根本上关心困难群众变更生存状况。对通过外出打工、自主创业、进展经营项目而经济状况好转的城乡低保户,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律取消低保资格,对尚在创业中、经济无明显改善的,应接着保存低保资格,并赐予确定的扶持政策;对确属明显致富的低保户,也应当保存低保资格35年,“扶上马再送一程,在全社会

17、形成一种激励低保户勤劳致富的导向。 第四,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稳定的财力保障机制。救助资金缺乏是我市社会救助事业进展的重要瓶颈。要主动建立公共财政投入与增加民政部门自身积累以及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并举的多元投入机制。政府要通过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社会救助资金及必要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保证涉及到社会救助方面的民政资金刚好、足额到位。实施社会救助,是每一个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政府要发挥在社会救助组织、管理、监督和财政投入等方面的主体作用,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社会共同参与的救助机制。要强化对社会救助资金的监督,建立专项救助基金,统

18、一管理,据实核拨,定期结算,专款专用,确保社会救助资金不被挤占、挪用。同时,要广开社会筹资渠道,开展各种形式的慈善筹资、社会捐献活动,努力扩大社会救助资金规模,满意城乡社会救助的需要。 第五,健全社会救助组织,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依据责权一样和责任追究的原则,各有关部门要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担当起相应的责任,并加强联系,搞好整合,保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救助对象不被遗漏,保证各项救助工作落到实处。依据职能定机构、任务定人员的原则,主动整合民政部门现有机构与人力资源,成立社会救助事业中心,将救济保障科与低保办公室合署办公,充溢工作人员并落实编制。要健全基层社会救助组织和服务网络,在乡镇、街、村社

19、区建立社会救助站,形成统一的网络体系,实现经办机构、服务网络和工作程序便民化、规范化和集约化。可借鉴国外社会救助工作的阅历,按各个乡镇和社区救助工作的规模,合理配备24名救助工作人员,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同时,加快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步伐,配备适应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管理必需的微机、办公电话、传真机等,主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刚好、精确、动态地汇合城乡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信息,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篇: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范文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范文 日前,*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城乡困难群众“救急难工作试点,以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全

20、区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做好各项制度和救助资源的连接协作,补短板、托底线,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刚好的要求得到满意,逐步建立健全“救急难工作长效机制。 一、“救急难试点工作初步成效 1、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区“救急难工作实行区、镇街道办两级负责制。依托区、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由民政部门牵头,在原民政窗口上,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窗口,搭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明确部门职责及分办、转办流程和办理时限,建立化解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民政、教体、人社、住建、卫生、计生等部门除办理社会救助窗口转介救助外,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干脆受理群众的急难救助申请。建立社会救助网络信

21、息平台,实行市、区、镇街道、三级联网,做到救助信息三级共享,并借助信息化手段,科学确定救助对象,避开重复救助、多头救助和救助遗漏,形成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社会救助网络平台。 2023年对遭受突发性、意外灾难、损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缘由导致生活陷入逆境的困难群体进行了临时救助,1-10月共为630人次,救助105.59万元。 2、设立“*市*区救急难备用金。区财政每年预算支配50万元,并汲取社会捐助资金,设立 “*市*区救急难备用金,实行专账管理、专项核算、专款专用。用于救助我区在遭受突发性、意外灾难、损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缘由导致生活陷入逆境,其它社会救助制度短暂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仍有困难

22、的家庭。今年以来我区共救助丁佳馨等11名患白血病、肾病的重病患者,各救助1万元,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3、建立急难对象觉察报告机制。村居民委员会是主动觉察急难救助对象的责任主体。发挥辖区城乡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驻村社区干部、城乡社区服务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作用,刚好了解、驾驭、核实辖区居民遭受突发、意外事故、家庭成员罹患重病等特殊状况,主动关心提出救助申请。在每一个部门、镇街道办、村社区确立1名专职信息员,对陷入生活逆境的困难群众做到早觉察、早报告、早救助。确保困难家庭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实现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 4、建立健全社会力气参与机制。建立“救急难专项基金。通过社会捐

23、赠、赞助方式,在民政部门设立“救急难专项基金,拓宽急难救助资金筹集渠道,保证急难救助工作有效开展。发挥慈善协会等组织作用。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等针对急难个案开展救助。我区爱心人士、干部职工等为患白血病、肾病等重病的儿童捐助50余万元,极大地缓解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 二、“救急难试点工作的困难和缺乏 1、临时救助标准较低,发挥救急难效能有限。一些困难群众因遭受突发事务、重大疾病导致生活陷入逆境,临时救助标准较低,救助效果有限。比方,我区现行临时救助制度规定救助标准最高为3000元,但由于灾难发生的突然性和救助需求的高费用特点,使现行的临时性救助制度,难以解决实质性问题,要彻

24、底解决这类特殊人群的急难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临时救助标准。 2、社会救助协调机制不健全。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力气参与、基层落实的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健全,我区虽然建立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但是联席会议运转还处于试行阶段,因此,仅凭一个部门唱独角戏,部门协调落实救急难实效低,救助资源整合欠缺,救急难最大化发挥其效应方面还比较欠缺。 3、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气薄弱。全区辖11个镇、街道办26万人。每个镇、街道办只有1-2名民政工作人员,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任务繁重,大多难以担当日益增多的社会救助工作,社会救助工作力气缺乏和任务量负荷过重的冲突在*区较为突出,就民政局而言,低保入户调查

25、人员也难以落实。因此,对急难对象的实际家庭收入状况的跟踪调查、早觉察、早干预、早救助的要求还有确定距离。 三、对策及建议 1、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一是要深刻理解救急难精神实质,精确把握社会救助机制创制。首先要明确救急难是城乡低保、特困供给、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受人员救助、住房、就业等8种社会救助制度框架内开展工作,“救急难是机制创制,而不是政策创制;其次要明确“救急难是社会救助范畴的“救急难,立足于“托底线,是对因遭受各种急难情形致使基本生活短暂出现严峻困难的居民赐予的困难救助和帮扶。二是健全和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根据国家和省临时救助制度,抓紧修订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提高临时救助标准,突出“救

26、急难作用,进一步用制度规范救助对象、救助范围、救助程序、救助资金等事项,避开救助工作的随便性,确保临时救助资金真正用到急难问题上,避开 “网底编织不牢。 2、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合力。依据“党委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力气参与、基层落实的原则,形成上下贯穿、左右协调、整体联动的联席会议机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联席会议,探讨、分析急难救助问题。明确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职责,形成统一领导下的各司其责、分工协作、运转协调、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 3、动员社会力气广泛参与。建立政府为主的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并不意味着由政府包揽一切社会救助急难事务。帮扶困难群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要引导

27、得当,社会力气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一是要以慈善机构、社会服务组织等为载体,激励社会力气和个人,捐赠、赞助和参与救急难工作,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切、人人参与的良好气氛。二是要通过政府购置服务、开发社会工作岗位等方式,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为社会急难救助对象供应社会融入、实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 4、完善急难对象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共享机制。在民政部门建立的信息核对中心的基础上,加快健全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机制,为主动觉察急难对象和精确推断急难情形供应根据。加强与卫生计生、教化、住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以及慈善组织的信息共享,刚好了解驾驭专项救助和慈善救助开展状况,

28、使救助对象的需求和政府的救助资源、慈善组织的救助项目,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资源有效对接。 5、充溢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气。急难救助工作的重心在基层,能否为遭受突发事务,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困难群众解决急难问题,基层是关键。一是要强化基层社会救助力气。配齐、配强、配好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使救急难工作有地方开展、有人员落实、有经费保障、有设备作后盾;二是要依据“分级实施、各负其责、上下协作、互相协调的要求,加强工作协作,留意工作联动,努力形成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强大合力。 第三篇:民政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关于民政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看法 2023

29、年4月19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带着部分委员对我县民政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察看了部分乡镇敬老院建设及管理状况,走访了部分低保户享受低保政策状况,进一步了解了我县民政社会救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民政部门的全面汇报,与会委员进行了认真探讨。调研组认为:近年来,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进展,明确工作思路,完善服务职能,使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促进了社会公允正义,化解了社会冲突,维护了社会稳定,在构建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主动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缺乏:一是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宣扬有待进一步深化;二是社会救助资金募集还要多元化进

30、展,社会救助资金的总量有待进一步扩大;三是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多措并举,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宣扬。要充分相识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救助工作宣扬。要借助多种媒体,实行多种形式,广泛深化地宣扬好这项工作,使之深化人心、家喻户晓。要突出抓好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宣扬,让困难群体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和,同时也营造良好社会救助气氛。 二协调协作,多途径筹集社会救助资金。要确保城乡低保、五保供给标准和补助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社会救助资金的总量会越来越大。要实行多种措施拓宽救助资金的筹措渠道,要接着完善经常性社会捐赠体系,建立

31、公众捐 1 赠的激励机制,主动引导社会力气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推动新时期的社会救助工作,增加社会救助实力。 三加强建设,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加强救助工作装备建设,努力构建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系统,通过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刚好、精确地汇合城乡各类困难群众的动态信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流程统一、救助规范、数据一样,有效增加社会救助的精确性和刚好性。 四整合资源,不断增加救助工作力气。要解决救助工作分散、重复、遗漏、缓慢等问题,增加救助力气,形成社会救助“无缝隙覆盖,必需协调整合好各方面社会救助资源,充分发挥民政、教化、劳动、卫生、司法等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实现救助部门全参与、救助内容全覆盖、

32、救助信息全共享,充分发挥各方面救助力气的合力,确保各项救助措施落到实处。 五争先进位,不断增加基层社会救助队伍建设。要加强基层救助队伍的培训学习,吸取外地先进的工作阅历,适当实行一些嘉奖政策,促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要依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争先进位年活动的看法要求,不断增加自身素养,提高工作实力,做到争先进、进位次、转作风、塑形象,使基层社会救助队伍不断壮大。 第四篇: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一、城乡低保制度执行与实施效果评估,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的看法和建议。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支柱之一,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最终平安网。规范最低保障制度的实施有其必

33、要性,可以将有限资金集中救助到最需要的人身上。低保制度在促进社会认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保障权利实现和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不行替代的作用。 然而,也导致了救助以外的效果,在满意基本需求以外的外延不断扩大,将医疗、教化、住房、就业等纳入实施范围,潜在问题慢慢凸显。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福利依靠的形成与低保配套的多种实惠政策加起来比不少行业工资还实惠的多,享受低保吸引力也就越大导致处于低保边缘的人想方设法得到低保待遇,吃政府“皇粮,可以不要钱,但要低保证;二是降低就业欲望,就业主动性下降,由追求工资收入,转为追求福利待遇,威胁用人单位不许招其就业,甚至出现就业工资与低保救助倒挂,也要看重

34、低保;三是造成新的不公,低保户与低收入家庭之间仅不到三百元差距,但随着低保待遇含金量增加,使之成为反差,由此造成居民之间,干群之间关系惊慌,甚至冲突,干脆威胁社会稳定。 实施难点 1、利益支配和协调问题 利益支配是低保制度实施的难点,其一低保涉及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其二救助标准低,达不到保障最低生活的目的,供应名目繁多的救助太高,不工作与工作又相差无几,就会养懒汉,不利于发挥个人潜能。已经获得低保待遇的,除非自己退保,否则很难取消低保待遇。 2、调查取证问题 1“合法创建条件获得低保待遇,如供应医疗诊断,真假难辨。 2隐性就业不申报或者瞒报。 3人为失业,有劳动实力、没病却在规定时间内未能找到

35、工作 或有适合工作不干等规正人员有意透露身份使之应聘失败 4隐瞒工作收入,让单位开无收入证明或低收入证明。 3、特殊人权退保问题 “归正人员,由于短暂无工作让其享受低保待遇,然而当他们就业或者发生隐性就业,要取消低保待遇时,他们便软磨硬泡甚至威胁社区,明知不再符合低保条件,但假如没有做通工作还要接着赐予保存,否则他就破罐破摔,这也是居民最反感的。 二、医疗、教化、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实施效果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良措施。 专项救助均可依据正常程序依法救助。 三、从实际工作阅历来分析低保制度、专项救助制度与临时救助制度的关系,怎样在制度设计上进一步改良和完善。 基于低保制度的科学规范管理,低保内涵

36、越来越丰富,从保障基本生存权到除保障基本生活外,还有医疗、教化、住房等实惠。各种单项救助和慰问措施同时集于低保家庭,促使部分有就业实力的形成“福利依靠。 四、各级社会救助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基本状况,工作重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看法和建议。 一社区帮贫扶助工作涉及到社区福利委员会、社区卫生 和支配生育委员会、社区共建协调进展委员会,工作人员均为两委一站人员。 二帮贫扶助工作需要进一步专业化,救助同时需要进一 步激发低保家庭的进展需求,有效把生活保障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三1、对不同年龄段实行分类救助,如就业年龄段、非就 业年龄段等; 2、对救助对象分类救助,如病重、残疾、无业等; 3、对救助项目分

37、类,如教化、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 五、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的主要核查手段,进一步改良的看法和建议。 实行规范化管理信息网络化、社会政策配套,进一步规范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程序,科学设定低保金。 六、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开展和落实的有关状况,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社区依托居民救助评议小组,对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多渠道调查核实,经评议小组综合评议,审核后在社区公示栏公示,如无异议,认定为低收入家庭,并建立台账,填写基本状况表,由于家庭收入未进行网络化、居委会无权到金融机构核查家庭存款状况、有价证券等存在的问题。 七、工作存在的其他问题和进一步改良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1、享受低保待遇的年龄越来越趋

38、于年轻化,与受教化程度成正 相关关系,从就业状况来说,失业致贫越来越多多,因病残致贫却很少。 2、对制度的相识,审核过程虽然对有就业实力的而不就业的低 保人员的心理形成压力,但力度不够,导致其仍不情愿退保,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多数表示无奈。社区居民对接受救助的人员也有很多看法,认为多数是坐享其成,被救助的人员应当是收入断绝或接近断绝而无力变更的人员。鉴于以上状况,对于低保家庭,建议探究实行“反救助制度,即:曾享受过低保救助的家庭,待孩子长大,工作收入 稳定后,以代扣代缴形式,向救助部门缴纳捐助款。此项制度的实施,可以使救助形成符合传统道义的良性循环,正可谓“你关心我,我关心他,有效抑

39、制“骗保、“福利依靠现象发生,实现低保的动态管理,同时又可削减利益支配不公。 居委会2023年3月25日 第五篇:某县社会救助状况调研报告 s:/wenmi.taobao 完善核对机制 施行“阳光救助 -某某县社会救助状况调研报告 某某县辖3乡3镇4街道,168个行政村,8个城镇社区,总人口11.35万。2023年底,在册低保3098户4650人,支出低保金1332.8013万元;医疗救助1009人次249.6万元;临时求救助849人次34万元;享受住房救助家庭389户,其中货币补助187户,实物配租202户。 一、工作状况 某某是国家其次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单位。我县主动落实“四个1要

40、求,2023年11月,领先在全市建立25个部门组成的收入核对工作机制,建成社保、工商、住房办、车管及8大银行参与核对的信息平台,实现了县、乡镇街道核对数据网上传输、核对和反馈网络,并进行正常运行。截止至2023年6月底,353个廉租房申请家庭参加了经济状况核对,经审核不符合救助条件的133户,占核对总数的37.67%;153个医疗救助申请家庭进行了经济核对,不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71户,占申请总数的46.41%;211个申请家庭进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核对,不符合的29户,占核对总数的13.74%;2023年7月,县就业处要求对申请就业救助的家庭进行经济状况核对,正在核对的有1个家庭。核对工作

41、表达了“法治民政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促进了各项救助工作更趋公允、公正、合理,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 二、主要做法 社会救助暂行方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供应根据。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是加强社会救助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社会救助公允公正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增加社会救助针对性、精确性,发挥救助资源最大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班子,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并作为一项实现公允公正救助、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工程来抓。为切实加强对居民家庭经济

42、状 s:/wenmi.taobao 况核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当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民政、住建、国土、劳动、地税、国税、人民银行等25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主抓、民政实施、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二落实编制,组建专职机构。县政府在民政局设立了“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中心为全额预算事业单位,隶属于县民政局,确定为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落实编制1名,并已到位到岗,特地负责全县各类专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核对和信息平台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今年7月,我局又根据工作需要,聘请了2名高校见习生,从事核对工作。各乡

43、镇、街道社会事务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确定联络员,具体负责救助申报、条件审核、标准认定等相关工作的对接和服务,整合资源、形成全力,确保核对工作顺当推动。落实平台建设资金70余万元,将核对中心人员经费、办公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核对工作有钱办事、有人办事。 三规范程序,出台核定政策。民政部门对近几年来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开展状况、存在问题进行深化调查分析和全面总结,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义乌、富阳等先行先试地区考察学习。在调查探讨、充分对接的基础上,又广泛征求看法,进行专题协调和修改完善,2023年11月,经县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同意,出台了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实施方案和

44、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方法试行,明确了低收入认定原则、范围、内容、程序、法律责任及部门职责等,确保核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四科学运作,建设核对平台。2023年11月,通过政府招标,选购杭州思锐公司开发的核对信息平台,12月正式启用“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实现核对中心与民政、社保、就业、公安、房管、公积金、工商等部门网络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2023年,又对平台批量导出导入功能进行升级。在当事人自愿、个人授权、爱惜隐私的前提下,在核对系统上即可完成对申请人的各项收入、财产信息比对和汇总,并形成认定结果,充分表达了“数字民政高效便捷的优势。 三、存在问题。 s:/wenmi.t

45、aobao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们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核对范围与对象不明确。因各专项救助管理部门执行社会救助暂行方法力度不一,哪些专项救助申请家庭要进行经济核对,没有明确的统一规定;浙江省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方法只提出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收入和财产核对。对有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家庭是否纳入核对范围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二核对保障措施缺乏。社会救助暂行方法要求各项救助申请都要进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核对工作存在量大、面广、人少的局面。我们某某县给核对中心的编制就1名,核对工作经费与低保工作经费合并支配,人员匮乏,经费缺乏,干脆影响到工作进度和质量。 三核对部门协作不强。一

46、些部门的信息管理、技术管理、内部管理等规定,限制了核对工作的自动化程度;核对信息的区域性影响了核对结果的完好性、科学性;有的单位对核对工作不重视,以临时用工人员应付了事;有的联合部门认为核对工作是新增加的工作量,人员没有相应增加,又没有酬劳,具体操作人员有抵触心情,协调比较困难,刚好性得不到保证。 四、探究构建六大机制,确保高效运转。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是一项探究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县探究构建六大机制,确保工作高效运转。 一分类核对机制。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只有与当前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才能显现核对工作实际成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看法提出,“要明确核算和评估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人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的具体方法,并对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履行相关法定义务提出具体要求。民政部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 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活动方案对有效遏制“错保的具体措施中指出,以建立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平台为核心,改良经济状况核查手段。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