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docx(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第一篇: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动,农村、农业、农夫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照旧存在着金融网点少、服务空白点多、金融服务品种少等问题,难以满意农村经济的进展需要。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开放的、多元化的、多主体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转变,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和建设也取得确定成就。但是农村金融照旧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农村金融供应存在诸多问题,农村金融服务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日益彰显,如何
2、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缺陷 (一)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网点缺乏 我国“二元经济经济结构导致城乡金融进展严峻不平衡,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金融资源依据盈利和平安的目标在经济发达、投资环境好的地区配置,农村资金大规模地涌向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金融资源的“马太效应。近年来,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推行市场化改革和集约化经营。将大量的无盈利或微利的基层分支机构撤出农村地区。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2023年末,全国县城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23年削减9811个。县域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比2
3、023年削减6743个。其中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为1.31万个,比2023年削减3784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的比重为10.6,比2023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在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收缩县域营业网点的同时,其他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在削减。2023年末,农村信誉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23、2023和2023年削减9087、4351和487个。由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的削减,县域经济获得的金融服务力度缺乏。截至2023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由于大量的金融机构网点的撤销,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导致农村经济进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严峻缺乏。 (二)农村
4、信誉社自身存在缺陷,金融服务不到位 目前,在农村占据垄断地位的正规借贷主体是农村信誉社,农村信誉社多年来改革未有大的突破,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自我进展、自我约束机制没有形成。主要表如今:部分农村信誉社省联社及派出机构与县联社之间的权责关系不够明确。部分地区省联社及其派出机构与辖内县联社“一级法人社基本上变成了行政性的上下级关系,县联社作为一级法人的自主权受到了限制,股东大会、监事会等形同虚设,社员的权利普遍受到忽视。农村信誉社长期处于全部者缺位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限制,存在农村信誉社内部人限制问题。农村信誉社经营机制和内限制度不健全、抵抗风险实力较差,加上历史包袱重、人员素养较差
5、、服务手段落后等缘由,致使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誉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有着明显的局限性,金融服务实力和服务水平长期低下,金融服务不到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农夫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夫收入渠道呈多元化趋势,农户的经济活动和金融需求日趋困难。但是目前农村信誉社金融服务照旧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缺少针对农夫、农村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创新。缺少有效的服务于农村贫困人口的机制,农村信誉社将精力放在具有确定经济实力的优质客户和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项目中,赐予他们足够的信贷支持。而宽阔农户特别是贫困地区中低收入群体的信贷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意。可见,农村信誉社也未能很好地发挥支持农村经济进
6、展的作用。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面窄,功能单一 农发行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其业务主要是担当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业务,仅在农产品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扶持作用。对农业综合开 发、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信贷业务还没有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农夫增收的作用乏力。 (四)非正规金融市场活跃但缺乏规范 由于农村体制内金融服务严峻缺乏,造成体制外的民间金融包括高利贷行为等非正规金融呈快速进展之势。202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在江苏省13个地市。59个区县的1226个乡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民间高利贷状况调查。据测算,截止2023年8月末
7、,江苏省民间高利贷资金规模为40.12亿元,约占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2.43,其中,苏州、常州、镇江、南通、泰州、连云港、徐州、淮安等8个地区存在民间高利贷现象,最为活跃的地区为泰州,其高利贷规模为28.26亿元,约占江苏省全部高利贷规模的七成,其次为常州和徐州,分别约占江苏省高利贷规模的14和6,在被调查的全部乡镇中,存在高利贷现象的乡镇覆盖率为19.7。规模浩大的民间资本在民间自由无序流淌,严峻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区域金融稳定,并由于其缺乏法律规范和监管约束,在社会资金匮乏的地区,其交易中极易产生欺诈、违约、社会暴力等违法行为和大量的民事纠纷,增加了农夫债务负担和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不
8、利于农村金融的健康进展。 (五)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时间尚短,在阅历、人才、经营实力方面的欠缺,使其支农实力大打折扣 2023年12月31日,银监会正式批准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成立邮政储蓄银行。2023年邮政储蓄银行挂牌,由于其成立时间尚短,缺乏经营银行业务、风险限制方面的阅历,缺少经营管理人才,至今农村信贷业务进展缓慢,对农村供应的金融服务还主要局限于存款、汇兑层面。 (六)农村保险覆盖面窄,农业保险进展滞后 农村保险业支农功能不健全,不能有效分散风险。农业保险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进展,推动农村金融市场深化的重要工具,是农村金融不行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农业保险的规模与农村经济对
9、农业保险的需求不相适应,我国还未建立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由政府主导、各种金融机构参与的农业保险体系。农业属于高风险行业,简洁受到自然灾难影响。农业保险,由于赔付率过高,各大保险机构不断压缩农险的份额和品种,农业保险呈现险种慢慢削减、机构萎缩、承保深度不断降低的局面。目前,我国种养两业95以上不在农业保险保障的范围之内。2023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51.8亿元,承保农作物2.31亿亩。大小牲畜8771.39万头(只),家禽3.25亿羽(只),仅能够为农业生产供应1126亿元风险保障。农业保险进展滞后,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较高。 (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良,加剧农村金融风险 与农村金融进展相联
10、系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改革没有进行到位,在确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进展。农村金融法治环境较差。司法执行难、对拖逃债务人的惩处难以落实,导致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挫伤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热忱。农村信誉询问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信誉环境较差,部分农夫缺乏信誉意识、甚至有部分债务人恶意赖帐。农村金融中介环境较差。缺少能供应信誉担保服务的机构,农户担保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以农户出资为主的农户担保中心尚未出现;县域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规模小,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也不完善,担保中心要单独担当担保风险。部分中介服务极不规范,供应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债务人进行贷款欺诈。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不成熟,由
11、于农村耕地、宅基地全部权归集体全部,农户只有运用权或经营权,土地只能用于耕种和居住,不能用于买卖或抵押,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包括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产权等难以市场化,从而不利于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的发放。农村房子变现实力差,一旦发生不良贷款,农村金融机构将面临高企的处置本钱。 二、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加农村金融供应 农村信贷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需求,既有一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也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大规模资金需求。因此,要细分农贷市场,进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主体,建立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银行应定
12、位于主要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的商业银行,稳固和稳定在县域的分支机构,给予县域支行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农业银行要在农村县域范围内合理布点。通过改善经营,增加业务种类来增加收益,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农业进展银行业务工作重点应由原来农产品收购伸延到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用中长期信贷扶持农业基础设施,扶持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信誉社要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尽快理顺省联社同县联社、信誉社的管理体制,确保基层农信社的独立性。使得农村信誉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完善农村信誉社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支农主力
13、军的作用。邮政金融机构要将其汲取的资金全额用在当地经济进展上,通过协议存款、债券交易、小额质押贷款等业务产品创新,干脆为“三农供应资金支持。要放宽准入条件,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激励和支持进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全部制金融组织,引导民间金融,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发挥微型金融机构先天的信息优势和地缘优势,为小规模农户和中小企业供应融资服务。大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利用资金、网络、产品等优势,优化信贷流程,创新担保方式,同时加强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型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把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功能互补。各类银行机构要结合自身实力和专业特色,合理设置农村网点,逐步扩大“三农客户的
14、服务覆盖面。 (二)推动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多样化 农村金融机构要探讨市场定位,根据农村经济社会进展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工具,丰富产品供应,充溢服务内容。使服务方式能够更加贴近“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1、创新信贷产品 要增加贷款种类和方式,例如增加消费信贷,研发适销对路的消费贷款品种。重点拓展建房、教化、嫁娶、医疗保健、商品零售等生活需要贷款,引导农夫消费升级。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允许农户用土地运用权作抵押办理土地抵押贷款等。要主动探究大额农贷的管理发放方法加大对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农产品精加工的支持力度。根据小企业和农户融资“规模小、频率高
15、、随便性大、时间紧的特点,在合理授信的基础上,推出简式快速贷款、自助循环贷款、贸易链融资工具、农村产业集群金融服务方案等新产品。 2、创新中间业务 农村金融机构要依托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运用企业、农户和县域居民闲散资金,开展风险可控、收益较高、手续便捷的结算、汇兑、金融询问、信托、租赁、投资理财、信誉卡、有价证券的买卖等金融服务,满意农村经济进展对银行业务的多元化需求。 3、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 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为农夫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完善市场品种结构。试点设立期货投资基金,探讨引入期货市场的QFII制度。 (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
16、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必需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农村信誉担保体系建设 建立主体多元化的信誉担保体系,成立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行业担保机构。激励 建立民间出资的商业化担保公司和会员出资的会员制担保公司。进展壮大农村互助担保组织。推动农村抵押担保制度创新,探究建立便捷的农村土地运用权抵押、农村动产抵押登记制度,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探究进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运用权等抵押贷款,规范进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建立企业联保机制,推行小企业联保、生产经营户联保、农户多户联保以及“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十专业市场十农户等联保
17、形式,为县域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供应担保。 2、主动推动农村信誉体系建设 加强诚信建设,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征信体系,尽快建立农户信誉档案和信誉数据库。接着开展农村信誉工程建设,主动开展信誉村、信誉农户、信誉企业、信誉个体户评比,通过实施贷款利率实惠、扩大贷款额度等激励措施,促进农夫和中小企业提高信誉意识。要加强企业及个人信誉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建立和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办机制。严峻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办,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对破坏金融生态的行为予以制裁。主动引导宽阔农夫树立诚信意识,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3、大力进展农村保险 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体系。降低涉
18、农贷款风险。农业保险总的原则应是政府政策扶持,公司商业运作。农业生产客观上存在水灾、旱灾、虫灾等多种自然灾难的风险,农业保险是高风险的保险业务。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各个国家支持农业的普遍做法。要加快建立全国范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网络,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建立健全洪水、干旱等面积大、影响大、灾难发生常见的专项巨灾保险机制和再保险机制。有效增加农业抵抗和防范风险的实力,化解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发挥保险在农村信贷中的保障作用。 其次篇: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样,是构建人
19、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大到一国的国民经济,小到一家的收入支出,有时候用来表示财政状态,有时候又会用去表示生产状态,是当前特殊活跃的词语之一。全国人民坚持不懈的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人民走共同富有的道路,我国经济实力水平的蓬勃进展,我们国家公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一部分人及地区先富起来以后,改革开放的果实逐步惠及到了我们宏大的农夫身上。在农村,我们农夫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时代的进展、农夫同志们的收入的不断提高,金融这一概念也逐步在农村兴起。随之而来的便是金融业务在农村的蓬勃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告知进展,再应
20、对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我国的经济仍呈现迅猛的进展势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经济数据显示,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2023年,面对极为困难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难和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心、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着全国各族人民,深化实行科学进展观,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稳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
2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其次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其中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到达54641万吨,比上年增长2.9%,连续七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310万吨,下降0.3%;早稻3132万吨,下降6.1%;秋粮39199万吨,增长4.8%。油料产量增长2.7%,糖料下降1.9%。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780万吨,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5
22、070万吨,增长3.7%。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919元,同比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的名义增长幅度和7.8%的实际增长幅度。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出如今了我们宽阔农村居民的面前。2023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党中心、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进展,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可持续进展实力不断增加,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服务已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地区。2023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为12.4万个,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到达9.1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
23、重为23.4%;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6.12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2%,占GDP的24.8%。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利润总额和资产利润率增长较快。 2023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进展顺当。目前,农村信誉社改革试点工作已扩大到全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 “面对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总体原则,农业银行主动组织开展面对“三农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强化面对“三农的体制机制保障。2023年以来,农发行主动拓展支农领域,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逐步扩大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2023年初成立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主
24、动探究服务农村的有效形式,小额贷款业务稳步推广。近 年来,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农业保险得到较快进展。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稳步开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试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人民银行及相关部门大力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金融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不断提高创建了良好条件。 为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进展,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扶持的货币政策。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实行有差异的存款准备金率;对农村信誉社赐予支农再贷款支持;发行央行专项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誉社的不良资产和弥补历年亏损。二是差异的监管政策。对于在
25、农村地区新设机构的商业银行在城区机构和业务准入方面赐予便利;免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费,对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费减半征收。三是支持农村信誉社进展的税收实惠政策;并利用财政杠杆提高扶贫资金的运行效率和扶贫效益。 如今农村中金融服务的种类主要有借贷、债券、基金、股票、资金物流信息调剂等种类,而我国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进展银行、农村信誉社和邮政储蓄等机构,金融服务体系已向系统化、专业化进展。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创新贷款模式,大力支持涉农类小企业进展。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进展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推动,涉农业务逐步
26、拓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序推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支付体系和信誉体系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完善。 作为“支农服务主力军的农村信誉社,其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农村信誉社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历史包袱逐步得到有效化解,支农信贷投放明显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农村信誉社涉农贷款余额和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3.87万亿元、2万亿元,比2023年末分别增长77%和68%。这对改善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实力和水平、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针对农户和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近年来也获得了快速进展,由于小额信贷主要为小企业和农户解决一些小额、分散、短期的资金需求,其在引导资金支持三农方面
27、发挥了确定作用。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信贷公司3366家,贷款余额2875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增贷款894亿元。 另外,我国村镇银行培育进展工作也取得了主动成效。截至2023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其中开业440家、筹建96家。已开业的村镇银行有效改善了当地“三农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5月末,已开业村镇银行农户贷款与小企业贷款合计占各项贷款的81%。自2023年成立以来,村镇银行已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0.5万笔,金额568.6亿元。 虽然我国农村的金融服务进展前景良好,但是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 1、面对农村、农业和农夫服务的正式金融机构网点萎缩。 2、县域以下商业银
28、行的存、贷款极度不对称,农村“缺血日趋严峻。 3、农村信誉社为“三农供应的信贷支持特殊有限。 4、一味通过行政手段抑制非正式金融,未能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改善农村金融供应缺乏的冲突。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供应缺乏的严峻现实。为了解决我过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在日前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提出了将来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思路:发挥财政、信贷资金互相协调配套作用,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动推动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完善包括信贷、期货、保险在内的农村金融市场,应用现代科技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发挥地方政府在促进农村
29、金融进展中的主动作用。 在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猛进展的大背景下,农村的金融服务也在迅猛进展,逐步建立起了相关的金融服务体系。虽然如今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这许多问题,但是我们的党和国家正在努力完善我们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争取进一步提高我们宽阔的农夫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快农业的进展,使我们的农夫群众有更舒适的生活,让我们国家全部公民都到达小康,到达共同富有的宏大目标。 第三篇: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浅议 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浅议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近年来,中心把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工作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从战略的高
30、度对农村金融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日前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金融改革部分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指出要通过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足够、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平安的农村金融体系。就我县而言,各金融机构主动响应国家宏观政策号召,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手段,进一步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力度,为我县经济社会事业的进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现有的金融机构由于方方面面的制约,还远远未能满意农业、农村、农户及涉农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主动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健全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不仅是保持农村
31、又好又快进展的迫切任务,也是实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全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一、当前我县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状况 截止九月底,我县金融机构网点达93家,分别是工商银行7家,农业银行11家,中国银行7家,建设银行5家,信誉联社32家,农业进展银行1家,邮政储蓄29家,江苏银行1家。其中乡镇分布网点59家,分别是农业银行7家,信誉社26家,邮政储蓄26家。从今年第三季度全县金融形势分析会上了解,至九月末,全县存款余额 1 119.88亿元,较年初增加19.87亿元;贷款余额59.6亿元,较年初增加8.4亿元。其中全县农业、乡镇企业类贷款为14.16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量的23.4%。数据显示,
3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慢慢形成了以农村信誉社为主体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信誉社在全县各乡镇有26个网点,占乡镇开办信贷业务网点总量的83.9%,几乎占据农村全部金融信贷网点的大半壁江山,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一农支三农的局面。农业银行在乡镇有7个网点,邮政储蓄银行目前已筹建16家,其中乡镇14家,信贷业务正在主动推动之中。 二、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制约因素 1、社会方面因素 1农业基础差,底子薄,规范化产业运作还未形成确定气候,多数农户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大部分农村支柱产业、龙头企业未到达真正壮大,市场占有率低;农村三大合作、农业产业化虽有所进展,但整体水平不高,资金凝合力不强。 2思想相识
33、上,由于小农意识的局限性,农夫一方面存在“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不能够解放思想,主动争取信贷资金,扩大生产;另一方面,诚信意识还未普遍形成,使得农村借贷信誉低,阻碍了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 3民间借贷的盛行,在确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冲突,但也带来了社会隐患。特别是民间高利贷现象,大大提高了资金运用者的生产经营本钱,降低其市场竞争力,同时,高额利息的索取又增加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子。 2、金融方面因素 1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呈现高度垄断特征。我县目前农村市场仅存在农村信誉社、农业银行两家金融机构。其中农业银行出于经营利润及综合本钱考虑,在乡镇仅设臵7个经营网点,且主要以存款业务为
34、主,其支农贷款比重未有实质性增长。农村信誉社网点遍布乡镇,但由于其历史包袱过重,而农村市场资金需求高,供不应求,导致农村信誉社利率偏高,供应总量缺乏,金融产品单一,不能够从根本上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冲突。 2农村储蓄资源利用率低,资金大量外流。我县乡镇26个邮政储蓄网点大约汲取了近20亿元农村富余资金,占全县存款总量的近五分之一。由于邮政储蓄机构的只存不贷,使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向城市,而没有用于三农及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原来就惊慌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应市场更加不容乐观,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进展。 3农村金融机构“慎贷、“惜贷现象严峻,限制了支农贷款的有效投入。随着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银行商业化
35、进一步推动,其经营利润最大化要求不断升级,金融部门对信贷投放也更加慎重。同时由于涉农信贷额度小,期限短,户数多,单笔贷款风险高,加之农业及涉农企业是弱势产业,不确定因素较多,一旦遭受自然灾难,导致减产或绝收,贷款极易形成风险,这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挫伤金融机构支农的主动性。 三、关于改革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1、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主动筹建小额贷款公司。 根据苏政办发202314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展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的看法试行的文件精神,由县金融办牵头,正着手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工作,目前,已进入公开招标阶段。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宗旨是为“三农服务,以农业、农村、农户、
36、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涉农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用于支持“三农的信贷比例不得低于80%,同时小额贷款公司具有贴近农户、乡镇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通常实行整贷零还的形式,贷款金额从千元到万元不等,可分周、月、季、年来偿还,符合“三农及微小企业贷款短、急、频的需求特点。小额贷款公司的建立,是现有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激发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有助于合理配臵农村金融资源,缓解农村融资困难,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稳定。 2、改革邮政储蓄制度,大力推动乡镇邮政储蓄银行建设。依据向“三农倾斜的原则,邮政储蓄机构主动探究了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2023年底,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了中国邮政储蓄
37、银行。通过现有邮政储蓄制度的改革,变更传统邮政机构“只存不贷的现状,杜绝农村资金“倒流,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至九月末,我县获准成立16家乡镇邮政储蓄支行。目前,各支行内部机构设臵已基本到位,各方面工作已逐步走向正轨。在业务进展上,除做好储蓄、汇兑、代收代付等传统业务外,还主动开展质押贷款、人民币理财、公司及个人小额信誉贷款业务。邮政储蓄银行拓宽邮政资金回流地方渠道,为地方经济进展服务,成为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有益补充。 3、加强信誉担保体系建设,逐步提升扩容民营担保机构。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担保体系建设要求,必需建立合理的资本金扩充和补充机制,不断加大对现有担保公司的支持力度,实行 多种形
38、式增加担保公司的资本实力,提高其风险防范实力。至目前,我县共有担保公司3家,注册资金均在5000万元以上。各担保机构分别与县工商行、县信誉社、扬州招商行、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1-9月份已为企业担保163笔贷款19081万元,至目前在保余额达16875万元。但其涉农贷款份额极少,约占担保总量的5%。因此,应主动探究符合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际状况的担保信誉机制,不断加大信誉担保体系建设。一是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引进民营资本参与公司资本运作的路子,吸引农村民间资金充溢资本金。二是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和扶持政策,主动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对“三农的有效投入。可以借鉴有关县市的好的做法
39、,在确定期限内赐予新成立的担保机构适当的税收实惠或补贴政策。三是实行多种形式激励农村民间资本拥有者、中小企业等法人或单位创建中小农业担保公司,满意农村资金需求者贷款担保的需要。 4、主动探究非金融组织建设,加快推动典当行筹建工作。典当行业是一个古老行业,随着经济进展和民众观念的变更,典当行在调剂资金短缺、缓解燃眉之需、促进经济进展,起到了不行或缺的作用。我县作为农业大县,人口近百万,民间投资异样活跃,典当行可谓是应运而生。在县委、县政府的主动争取下,我县获准筹建第一家典当行。典当行的成立,在确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居民投资的资金短缺难题,为加快商贸流通,促进经济进展注入新的活力。 5、改革和完善农业
40、政策性金融体系,全力打造农村融资平台。我县是全国有机食品示范县,农业基础雄厚,生态环境优良。通过包装农业投资项目,主动争取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的投入,更好地 解决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展的需求。如满意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扶贫开发等具有公益性、长期性等项目的信贷需求。 6、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政府要加大力度,尽快变更农村保险业严峻滞后的问题,力争在“三农保险等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和创新,有效提升农业及涉农企业防卫风险的实力。加大对农业保险业的政策支持,促进农村保险业的进展。 第四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索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41、的思索 城乡统筹进展是贯彻和落实科学进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在于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推动城乡经济制度一体化,而城乡二元制金融服务体系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深化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对城乡统筹进展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推动城乡统筹进展必需有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当前,农业农村进展要求日益剧烈,促进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面临新的挑战,转变农业进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统筹城乡进展关键是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进展,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统筹城乡进展,夯实农业基础,农村金融的支持是前提和基础,离开了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城乡统筹进展便无以
42、谈起。 1.发呈现代农业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一方面,农村经济进展对金融支持的需求总量巨大。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虽然农业的产值已经下降到整体产值的百分之二十以下,但其实际的数量照旧巨大。据戈德史密斯、田力等国内外学者推断,当我国农村经济的产值到达15000亿时对金融资金规模上的需求达23000亿左右。这个数字可以理解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生产力水平下对资金的需求总量,假如在总量上不能够满意,就会对农村经济的持续进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经济进展对金融支持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农业产业化进展、农业结构调整、农夫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对于推动农村经济进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三者都存在
43、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展,亟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 2.促进农夫增收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支持。良好的金融支持是增加农夫收入的重要条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进展农业产业、创建农村中小企业是增加农夫就业、促进农夫增收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农夫在生产上存在组织松散、结构单 一、信息不灵、自身积累少、抗风险实力差等问题,大大增加了还贷的风险,这与金融信贷资金运用的“平安性、流淌性、效益性的“三性原则产生了冲突,导致金融机构因资金的高风险性而产生的“惧贷和“慎贷,因此农夫的增收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 3.加快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支
44、持。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首要的问题是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在增加国家对农业农村资金投入的同时,进一步进展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信贷资金的支持力度。从进展趋势看,金融资金必定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来源。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到2023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为15万亿元左右,这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供应了更广袤的进展空间。没有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就不能完善,农业产业就不能进展,农夫消费就不能拉动,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4.推动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支持。我国银行贷款和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干脆的因果关系,银行贷款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持效应。市政基础设施水、电、路、汽、暖、通讯
45、、环保、公共服务设施教化、医疗、文化、科技、生产性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市场体系、旅游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贷款资金,仅靠政府和民间投资是难以完成的。要想更好地满意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需求,就要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信贷管理体系和规范政府与金融部门之间的关系等途径,强化金融支持效应。实现这一投资,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开拓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5.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支持。这些年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延长。但要看到,目前农夫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已经慢慢由单纯的生产环节服务向资金、技术、信息、加工、销售、管理等综合性服
46、务扩展,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任务还很重。适应现代农业进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形势、新要求,农村金融服务必需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创新金融产品,主动支持进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强化流通设施建设,创新流通方式,畅通流通渠道,推动农村流通现代化。同时,对各类为农夫供应农资配送、农技推广、植物爱惜、疫病防控、农业信息、产品营销、农机作业等服务的农夫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服务主体,金融机构也要加大服务力度。 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制约了城乡统筹进展 近年来,随着农村工商业的进展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趋向多样化。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组织结构与
47、服务体系并不能适应农村经济进展的需要,“三农的进展不但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就连农村内部有限的资金也在大量外流。这不仅制约了金融资源在城乡配置上的合理支配,而且严峻阻碍了城乡经济的协调进展。这也是城乡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缘由。 1.农村金融服务存在“三少。一是机构网点少。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推行市场化改革和集约化经营,对基层行网点实施战略性收缩,将大量的无盈利或微利的基层分支机构撤出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农村乡镇的营业网点基本撤销,向县城甚至市内收缩,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平均每万人拥有银行业机构数只有1.54个,而城市超过了2个,全国仍有2945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分布在27个省区、市,其中,西部地区2367个,中部地区287个,东部地区291个。有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占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总数的24,分布在20个省区、市。只设有一家银行业机构网点的乡镇有8901个,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22,农村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状态,且各金融机构的功能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化。二是政策支持少。银监会职能从人民银行分别出来后,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