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球与地球仪》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地球与地球仪》教学设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地球与地球仪教学设计 第一篇:地球与地球仪教学设计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设计 学问目标 1.相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精确地找出它们。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实力目标 驾驭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转变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育分析思维实力。 1.地球的大小 2.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3.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4.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转变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及其空间分布 讲授法、自学辅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法 二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
2、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光明的圆盘。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看不见。站在地球外表,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风光貌。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自学“相识地球的形态和大小这部分教材的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人类对地球形态相识的四个历程中,属于古代人们对地球形态揣测的是哪几个阶段?其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人类对地球形态相识的过程中一次宏大的实践活动是,说明地球形态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你从人们相识地球形态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你能从哪几个方面描述地球的大小? 请列
3、举出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地球的卫星照片;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月食照片;海轮的桅杆、船身出现和消逝的先后依次;同一条经线上太阳直射点和非直射点物体的影子长短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知道结论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思维活动或视察、研讨活动,体验学问的觉察过程,了解学问的产生过程,加强对所学学问的理解和记忆,并从中受到科学观的教化。3.反馈练习: 有关地球形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是一个正圆球体 B是一个扁球体 C是一个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 D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椭球体 4.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如诗人描述的,身处地球家园的人类却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为了方面我们知道地球的
4、面貌,了解地球外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人们制作出了地球仪。 引导学生细致视察图1.5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让学生思索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同学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进行探讨 在学生探讨、沟通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归纳、总结出地球仪的特点: 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5.动手操作: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并初步相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的点和线。留意不要把此环节上成
5、手工活动的形式。 其次课时 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的面貌,粗略了解地球外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但要对地表地理事物进行精确定位,还需借助地球仪上特殊的点与线。 6.在学生阅读教材P5、6“纬线和经线图文内容与阅读材料后,首先引导学生理解极点、地轴、经纬线、经纬度的含义,明确它们在地球仪上的空间分布;接着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P6、7的活动1。 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列出表格让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加深对这部分学问的理解与驾驭。特别是对0经线本初子午线、0纬线赤道的地理意义;经纬线的分布状况及其长度转变、经纬度的分布及其转变规律确定要比照地球仪一点一点地让学生透彻理解,切忌照本念经或让
6、学生片面记背结论。 7.师生共同学习P7的活动2。由于该小题涉及球面上诸多地理学问的空间分布,且学生空间想象实力还较差,学习起来确定会有不少困难。因此,教学中可以实行老师依据由易到难逐个提出问题,学生看图逐个回答的方式进行,当学生出现困难时老师留意刚好说明点拨。老师可提出如下问题 在图中找出赤道、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并说明它们在划分东、西和南、北半球上的作用; 教材所示的六幅图中,哪两幅是俯视图?可提示:以南、北极点为中心 赤道穿过了哪些大洲?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主要经过哪两个大洋?这样确定分界线有什么好处? 全部位于东、西、南、北半球的大洲分别是哪些? 兼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8.反
7、馈练习: 有人说:赤道长度约是本初子午线长度的两倍。这种说法可信吗? 东、西经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各是什么? 位于东半球的地区确定属于东经度吗? 9.让学生自学教材“利用经纬网定位部分。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P8活动中的一个小题。 1小题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模拟经纬网,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同时向学生介绍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地理位置的方法。2小题是虚拟的实际应用问题,教材选取了一个反例,更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主要是强调利用经纬网定位的留意事项。3小题则是具体运用,其目的是通过经纬网查找地点的练习,让学生娴熟驾驭两种技能:给定某一点能判读经度和纬度;知道了经、纬度能确定该点的具体位
8、置。 这三个小题的难度都不大,目的是通过这种好玩味的训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使学生学会较娴熟地运用地球仪,加强对地球仪作用的了解。 老师要关注各小组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活动状况刚好进行指导,结论刚好进行评价。尤其要说明某一点经、纬度地理位置描述的两种方法。 学生重新阅读教材,梳理听课思路,整理听课笔记,最终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经度、纬度的标度范围各是多少度?经度、纬度的转变规律各有什么特点?纬度最大值的纬线有什么特征?该最大值出如今哪个地区? 2.各纬线长度的转变有什么规律?如何区分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纬线? 1.假如你从赤道上的某点动身,沿赤道向东每天走50千米,多长时
9、间后才能回到动身点?2.最长的纬线是。 3.随便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这种说法对吗? 4.以下地点中,属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A19W、10S B5W、40S C160W、30N D140W、35S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相识地球的形态和大小 1.人类相识地球形态的四个阶段 2.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的作用 2.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三、纬线和经线 1.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极点、地轴的含义 2.经线和纬线的形态、长度 3.经度和纬度的规定及度数的标注 4.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1.经纬网的作用 2.经纬网
10、定位的方法及留意事项 假如某人从地表的一点动身始终向北走,他能回到动身点吗? 其次篇:地球与地球仪教学设计 地球与地球仪 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 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学问。(2实力目标 学会通过地球仪来分析地球的形态等有关学问。(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目标 *科学地相识和了解地球。 *培育地球的感情,酷爱地球、爱惜地球。*擅长利用所学地球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态、大小、周长、平均半球的划分;经纬线。 三、教学难点 经纬网的有关学问。 四、教具准备 一些有关地球的挂图、一个地球仪等。 五、具体教案设计 老师提问: 1.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吗? 2.那么你们知道七百多年以前世
11、界上的人们是怎样看待地球的形态吗? 老师转承: 大家听过航海家们证明地球形态的航海故事吗? 老师表达: 十五世纪起先,欧洲航海家们起先接连进行环球航行,最终麦哲伦率领的船队 完成了环球航行,但是麦哲伦却在半路上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他航海家也取得 了重大成果:如哥伦布觉察了新大陆。老师提问: 那你们对航海家们勇于探究的精神有什么感想啊?听听孩子们的想法,适当引导激励。老师转承: 虽然前人已经觉察了好多地球的奇异,但是还有很多等着你们去觉察,所以我们要发扬勇于探究、擅长思索探究的学术精神。老师表达: 地球是一个近乎圆形的椭圆体,它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平均半经约为6371千米。从太空上看地球是一个晶
12、莹的蓝色球体,这是因为地球外表大部分都被海洋所覆盖。老师提问: 你们听说过赤道吧?那赤道跟我们今日要讲的经纬线又有什么关系呢? 老师在黑板上画经纬网: 人们为了便利对地球上地理事物的定位,规定了经纬线,形成了错综困难的 经纬网。你们看,横着的是纬线,正中间的就是咱们刚刚提到的赤道,赤道以北 的叫做北纬、以南的叫南纬;竖着的是经线,其中重要的一条称为本初子午线,也就是零度经线,以它为界,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老师表达: 地球可以划分为几个半球:以赤道为限分为南北半球,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 为界可划分为东西半球。老师提问: 那么你们知道咱们在哪个半球吗? 老师演示地球仪,学生观看: 指示各
13、个半球的范围,展示我国以及其他重要国家所在的半球。在地球仪上指出 那几条重要的经纬线给学生们看。老师带学生一起画简洁的经纬线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三篇: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知人类相识地球形态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究的精神。 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会视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并能制作简易地球仪。 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视察地球仪。 难点:会视察地球仪、运用地球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地球仪、学生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
14、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光明的圆盘。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不简洁望见。站在地球的外表,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风光貌。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导课在于激发学生进入学习过程的爱好。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形态、大小 地球的形态 展示课件 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 地球是什么形态?(学生看图探讨后会得出:是一个球体。)引导 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日看来已经是再简洁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相识,却阅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展示课件 教材图1.1 学生探讨学习,小组可以互相沟通一下,古人
15、对地球形态的相识过程。 通过互相探讨探究,到达自主学习的目的。 (天圆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提问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态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望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逝。(展示教材图1.3)说明 假设地球是一个平面,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探讨)这样引入新学问点,有亲和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总结:假如地球是一个平面,我们会看到船由远而近,由小变大,船的整体都能看到。)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
16、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望见了地球的球体形态。(老师刚好展示课本图1.4月食照片关心学生理解。)(老师刚好表扬这些同学。)启发引导学生思索、视察。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探讨,老师启发、说明。)总结 精确反映地球形态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探讨 从人类对地球形态的相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要多激励。)总结 任何一个真理的觉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通过对该学问点的探究,使学生理解一个道理:一个真理的觉察,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洁下结论
17、,培育学生一种为探究真理而肯吃苦的精神。 地球的大小 引入 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相识了地球的形态,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课件 课本图1.2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外表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 精确测量说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事实上这些差异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乎其微的。假如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异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引导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说出这些数据。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 地球仪 学生观看自己的地
18、球仪。 提问 视察地球仪,请同学们动脑筋思索: 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分? 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主动回答,不完好的让其他同学补充,老师刚好表扬、激励、随时启发、订正、说明。 讲解并描述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老师再接着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态及名称等。这样可以便利我们了解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外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
19、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引导学生细致视察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使学生通过视察与思索,自己总结地球仪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培育学生发散思维实力和归纳表达实力,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学问的要点。 三、制作简易地球仪 地球仪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供应了很多便利,同学们确定想拥有自己的地球仪。下面各小组利用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地球仪好吗? 引导学生参看教材第4页的活动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老师要刚好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理仪起到稳固本节学问的作用。最终,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通过制作起到了稳固本节学问的作用。熬炼了学生动脑、动手习惯。 课堂小结 和学
20、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娴熟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精确辨别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东西半球划分。 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教学地球仪、学生地球仪、地球卫星照片课件、多媒体。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并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初步相识了赤道、地轴、两极。如何利用地球仪判读地球上任何事物的地理位置这就是这一节将要学习的内容。 利用设问为新授课内容留下悬念。 讲授
21、新课 一、相识纬线和经线 展示课件 教材图1.7(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学生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视察思索,同学先小组沟通,举荐发言人回答以下问题。 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相识地轴、南极、北极。 (让学生到黑板前指着地球仪说出,对说得好的同学应刚好表扬。)提问 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外表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学生很快找到答案)展下课件 教材图1.10(地球仪上的经线)和教材图1.11(地球仪上的纬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到达互帮互学的目的。 由浅入深地学习。 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经线呈什么形态?纬线又是什么形态?(老师指图,学生很简洁自己说出。)相识本初子午线、赤道;
22、区分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老师指图,学生读自己的地球仪,反复相识。)展示板图 五带分布图 引导学生接着找出:北回来线、北极圈、南回来线、南极圈。 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30、60三条纬线,老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展示课件 教材图1.12和教材图1.13;学生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E和20E组成的经线圈。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刚好限制课堂的气氛,对学习不主动、基础差、跟不上课堂进展的学生,老师要刚好关心。 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简洁,让学生说
23、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老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像、理解。)学生结合地球仪,老师实行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探讨,完成以下问题: 经线呈什么形态?纬线又是什么形态?(问题简洁,让学生自己说出)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转变。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老师边指图、边指导,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老师与经线对比,让学生视察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第8页“活动中其次问题,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总结:找不到该点,4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的经线有2条。)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
24、两侧的大洲。 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最好学生每人一份表格。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运用,对发言主动、答案正确的同学,老师应刚好表扬激励)为了总结稳固上面探讨的学问,老师展示以下表格,让学生填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询问、探讨,老师刚好巡回辅导。最终展示答案。 纬线(圈)经线(圈)形态特征 圆圈 半圆 指示的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的分布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相等 标度的范围 赤道为0,南北两极为90 本初子午线为0 度数的转变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慢慢增大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经纬度的表示法 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
25、用E、西经用W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赤道划分南北两半球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数量特征 090 0180 通过练习,稳固本节的学问。 二、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外表任何一点的精确地理位置?(可能有的学生能考虑到经纬网的学问了,让其举例说明一下,到达互帮互学的目的)展示课件 教材图1.14(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让学生读出A、B、C点的经纬度数。老师刚好订正,辅导。)引入 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觉察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引入 假如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
26、中遇难,你怎样能精确地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刚好地救援?(学生运用经纬网学问,不难回答)展示地球仪 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学生小组互相探讨找,到达互帮互学的目的。老师巡察,刚好指导。)通过这两项练习,使学生学习娴熟地运用地球仪,加强对地球仪作用的了解,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关心。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以下事务的发生地。 A.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S、150W。B.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N、125.3E。 强化训练 组织学生探讨,填出下表:最终让学生互相对答案。 经纬度数 推断东西半球 推断南北半球 3
27、0E、20N 东半球 北半球 120W、30S 西半球 北半球 10W、87N 东半球 北半球 160E、45S 东西半球交界 南半球 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线度数。(抢答、刚好表扬、激励,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总结全课 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 教材第8页“活动3。 第四篇: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山东省莱阳市教化局教学探讨室 董福军 学习目标 1.用简洁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相识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
28、周期。 2.通过演示、视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3.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相识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 4.通过演示、视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凹凸的转变、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转变、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5.在试验演示、视察思索、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用简洁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通过演示、视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9、 2.通过演示、视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凹凸的转变、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转变、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试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沟通谈话法。 情景感受法、试验体会法、地图视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导入1:用小华和小明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幻想创境导入,让大家思索世界上有这样的地方吗?为什么?假如怎样他俩的愿望就有可能成为现实了?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绽开探讨,引入地球自转运动学问的学习。 导入2:朝辉夕照,日月轮回。你知道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
30、东升西落的吗?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绽开探讨,引入地球自转运动学问的学习。 导入3:用不同地方、时间差异的生活图片创景导入,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探讨现象成因,引入地球自转运动学问的学习。 北京、开罗、纽约的时间为什么不同呢? 讲授新课试验探究,归纳提升 一、地球的自转 试验探究,视察觉察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转动地球仪,视察探讨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小组成员共同思索以下问题: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 2.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吗? 3.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31、 小组长协调大家的视察探讨结果,记录员做好相关结论的记录工作。 老师演示、点拨提升,关心学生相识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并强化对地球自转方向的绘图工作。 试验探究,视察觉察 小组长组织大家,接着刚刚的试验,用灯泡、手电筒或蜡烛等光源照射地球仪,并依据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视察、探讨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的产生,探究这些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小组长协调大家的视察探讨结果,记录员做好相关结论的记录工作。 老师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画图、点拨提升,关心学生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昼夜更替现象的产生、体验和分析: 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圈的关系: 晨线、昏线的推断自
32、转法: 各地时间差异现象的产生、体验和分析: 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和日界线问题: 老师在介绍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和日界线的相关学问时,应着重让学生相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时间是东早西晚;地球上同一经度的地方时间相同,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八区中心经线120E的地方时,是全国统一运用的时间;日界线理论上是180经线,事实上与其不完全重合,是新的一天的起点和旧的一天的结束,0点经线是另一条日界线,是自然存在的日界线;至于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和日期的具体计算问题,因为学生的学问基础还比较少一些、理论理解的难度也很大,建议初中阶段不必涉及,可以到中学阶
33、段再去系统学习。 承转: 用日影转变的生活图片创景导入,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探讨现象成因,引入地球公转运动学问的学习。 二、地球的公转 试验探究,视察觉察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用地球仪以及灯泡、手电筒或蜡烛等光源,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视察探讨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 用手电筒作为光源,模拟太阳光的照射,视察光亮点直射点与地球仪上三条标记性纬线赤道、南回来线和北回来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小组成员共同思索以下问题: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3.下面两种状况中,太阳分别直射地球的什么地方? 4
34、.视察家乡所在的地区居民楼的主卧房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为什么? 5.为使底层住户也能全年见到阳光,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为什么? 6.家乡所在的地区哪个季节黄昏放学的时间最早和最晚?为什么?家乡四季的景观有哪些转变?我国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哪个带,这对我国有哪些好处? 小组长协调大家的视察探讨结果,记录员做好相关结论的记录工作。 老师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画图、点拨提升,并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关心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移动、正午太阳凹凸的转变、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转变、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移动示意图: 正午太阳凹凸的转变:
35、 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转变: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 归纳比较,实战演练 课后作业 上网查询不同温度带的自然景观差异以及家乡自然景观的季节转变学问,下节课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到讲台展示,小组之间互相点评和补充,获得对地球运动学问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讲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现象和运动周期,引入了“天和“年两个常用的计时单位。 首先,学生的特点是对本节课有所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知道一些地理现象,但是相识的不够深化,因此我从学生熟识的现象入手,分析蕴含在生活现象背后的地理学问,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其次,七年级的学生空间思维实力和规律推理实力偏弱,但是参与课堂
36、学习的热忱很高,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因此我在讲课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参与的空间,更多呈现学生的风采特性。 秉承新课标以学生的进展为本,在敬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使地理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通过演示、视频、建立模型等说明原理,在学生驾驭地理规律的同时,通过事例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亲热联系,让他们能学以致用,娴熟利用所学的地理学问说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构建了以下教法和学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学问,接受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以直观的演示和视察、广泛的沟通与思索,使学生将零散的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并能用所学的学问说明常见的地理
37、现象。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试验演示、读图视察、分析探讨、比较归纳等方法去觉察事物的周期性转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培育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力、探究实力和创建性思维实力;通过演示、画图,实现图文转换,培育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实力。 2023-11-04 人教网 关闭 打印 举荐给挚友 大 中 小 第五篇:地球和地球仪活动课教学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活动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单位:大庆市杜蒙二中姓名:李佳 “活动选取: 为了让学生娴熟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教材中活动题的内容在提升难度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一组能熬炼学生利
38、用地理基本学问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活动。 “活动理念: 1.课标要求:娴熟驾驭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2.教材分析:地球是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场所,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地球上开展进行的,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本节学习的经纬网是关心我们更好的相识地球,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3.学情分析:学生是刚刚步入七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在小学科学课上学习过有关地球的学问,但学生有关坐标系的数学学问未学,他们的相识水平有限,空间实力缺乏,所以对经纬网及其应用较难把握,这部分内容也就成了本节的重点。 4.活动意义:本节精选了三个实际活动,利用学生动脑加动手的实际操作,从根本上了解经纬网的定义
39、、作用、用处,并能娴熟在经纬网上确定一点的位置。 “活动目标: 1.学问目标:娴熟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2.实力目标:能够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学问,对新学问进行分析,做出自己的推断;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加学习地理的爱好,增加自信念。4.活动重难点:用经纬网来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活动方法:视察、实践、探讨、合作、活动作业。 “活动准备:两头标记出经度或纬度的绳子40根;四幅画在地面上的经纬网图;一些小卡片和大卡片。 “活动流程: 一.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经纬线和经纬度,今日我们要在班级,将所学内容综合运用,上一节活动课
40、。二.活动规则和支配: 老师提示1.全班根据人数分成四组,每组10人,选出组长,以组为单位坐成一排,组长的任务是领取和收发活动用具。 2.每一次活动都有时间限制。一次活动结束后,各小组根据坐好的时间和准备程度来得分。3.活动项目共分为四项,前两项活动是一样的内容。组长领取五根绳子和四张卡片,根据绳端标记的经纬度建立一个经纬网,并使持卡的四个人坐在正确的经纬点上。第三项活动是在已有的地面经纬网上持卡站位。第四项活动,将一些最近发生的较大事务的地点用标杆记在你所在的经纬网地图上。三.活动起先: 一第一项活动 1.每组由组长来领活动用具即六根绳子、四个小卡片。其中三根绳子的绳端标记着不同的纬度,另外
41、三根绳子标记着不同的经度,每根绳子需由两名同学扯着,四张卡片上标记出各点的经纬度。老师可以随便标经纬度 设计意图:初中生的空间知觉实力较差,爱好稳定性差,而可塑性大。把经纬网交给他们,以玩耍的方式自己来构建经纬网,可激发学生的潜能。2.活动起先,老师计时,每组先找到并确定方向。 3.组内合作、探讨,扯经纬线的学生站好位,构建一幅经纬网地图。 4.拿卡片的学生根据卡片上标记的经纬度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并站在构建成图的网格绳的交点上。 设计意图:将经纬网的理论与实际的空间方向相联系,并使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5.组内互相评价,扯绳的学生评价站位的学生,站位的学生评价扯 绳的学生,师生评分。 二其次
42、项活动 1.小组长领回用品,还是六根绳子四张卡片,重复第一项活动的1至5步骤,新一轮的活动起先。 设计意图:难度要稍大一些,这符合学生的身心进展要求,活动由浅到深,增加爱好稳定性。 三第三项活动 1.小组长再领回一摞卡片,进行活动三,卡片上写着经纬度。每组根据前两次活动的分数凹凸把学生带到画有经纬网的地方。得最高分组站A图卡片上有图,老师布置学生按图坐好位置,其次名站B图,第三名站C图,组内探讨,合作完成每人的站位。2.活动结束,师生评分。 设计意图:这项活动老师把学生干脆带到座位上,并留意分层教学,并提高学生相识空间方位及学习爱好,培育创新精神,对于空间感不强的学生,给他们最基础最好用的地图,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进展有用。 四第四项活动 1.每组再发一张大卡片和一个标杆,进行活动四,每张卡片上写着一个事务,让学生在所站的经纬网地图中,用标杆标记出这一事务发生的方位。卡片内容如下:按活动3的站位依次A.2023年8月8日-2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奥运会的胜利证明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