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最新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1702653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最新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最新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最新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最新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最新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最新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11、混合农业是同时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就是一个以小麦种植和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区。主要特点:自身可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时间利用效率高;对市场的适应性强。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以种植水稻为主,基本特征:属于劳力密集型农业;以小农经营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较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日本除外);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资,治理水旱灾害)。3、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

2、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均以家庭经营为主),另外中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分布(以国营为主)。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典型的商品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率高。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最新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2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2、位置: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

3、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高一地理必

4、考知识点总结_最新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31、岩石圈的结构: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都是由岩石组成。2、沉积岩的特征:层理构造、化石(仅沉积岩中有);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1)突破口-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岩浆岩。(2)环节名称: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外力作用-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重熔再生-岩浆4、地质作用: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某一种作用占主导。5、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

5、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板块相撞,大陆-大陆:山脉大陆-大洋:大陆上形成山脉或岛屿,大洋处形成海沟。板块张裂,裂谷、大洋中脊(海岭)。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中脊重要例子: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地中海逐渐缩小)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东亚岛弧链、马里亚纳海沟: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落基山: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安第斯山: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6、概念辨析:地质构造:背斜、向斜、断层地貌、地表形态:山岭、谷地7、流水作用:流水侵蚀:峡谷、瀑布、河流上游V形河道。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沟谷发育流水沉积:冲积扇(山前);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6、(入海口)8、风力作用: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新疆魔鬼城风积地貌: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成因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最新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4环境承载力定义:养活的人口数(生存)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100亿,中国16亿合理人口容量,定义:养好的人口数(发展)影响因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科技发展水平:当多开发的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要的资源:负相关贫富

7、差距:负相关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最新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51.森林资源现状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2.热带雨林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

8、、调节全球水平衡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雨林生态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热带雨林破坏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直接原因:人类开发。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

9、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最新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6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

10、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

11、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最新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7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冲积扇平原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2)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见下图)。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3)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