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1642456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 摘要:突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之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湖南长株潭地区在“两型社会”建设实践中,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经验,本文对其作了概括和总结,并对如何推广做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3)07-0051-03 基金项目:2023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实践形态研究”(项目编号:HB2023G02)。 作者简介:李志勇(1968-),男,山东临沂人,中共

2、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突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之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湖南长株潭地区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初步成效,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 一、当代发展的资源环境困境 人类现代化的进程始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带来的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拓展和物质生活的繁荣,另一方面是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生态的凋敝,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

3、紧张、发展不可持续。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有机物的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诸如此类的问题印证了恩格斯的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P383) 这些问题迫使世人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本质、路径和方式等重大问题。1962年蕾切尔?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反思人类废弃物太多,环境不堪重负引起整个世界生物的死亡。1972年是罗马俱乐部的出版增长的极限。其中

4、心论点是: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如果按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纳消化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该理论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上世纪8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系统地研究了人类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从保护和发展环境资源、满足当代和后代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目标和行动建议。2(P22)同时,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

5、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逐步受到重视,把新发展观从思想理论层面深入到实践操作层面。近年来“低碳经济”的兴起更是把生态文明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反思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问题同样不可忽视。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主要资源性产品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消耗也很大,生态环境的代价也很大。3(P2)据有关资料记载,现在我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超过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生活在荒漠地区以及受荒漠化影响地区的人口将近4亿,沙漠化土地每年递增3400平方千米。中国

6、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6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中国70%的江河湖泊受到污染,90%流经城市的河流严重污染,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同时,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物种灭绝速度高于世界50%以上。 从当代中国实际看,要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有效应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建设“两型社会”就成为必行之举。 二、长株潭地区建设“两型社会”的实践创新 长株潭地区建设“两型社会”的实践,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以推动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为核心,以发展新型城市群为载体,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力求在重点

7、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以达到“三个率先”的实践目标,一是率先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机制,二是率先积累传统工业化成功转型的新经验,三是率先形成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其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形成“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思路 湖南省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经验,广纳民智,对长株潭试验区科学论证、高端定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着眼长远发展,进行全盘规划,并将改革方案和区域规划打捆上报,获得国家的一并审批。这在全国现有的改革试验区是第一例。规划和方案将改革试验区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拓展到“3+5”(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城市群,并突破传统开发区的

8、概念,设计了大河西、云龙、天易、昭山、滨湖五大示范区,为试验区建设拓展了空间,明确了模式载体,打造了“一化三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一化带三化;加强三个基础,即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更大平台。 湖南省确定了试验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发展方向),全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区(发展路径),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区域定位),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自身定位)。这一目标定位,为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指明了方向。谋划了试验区发展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20232023年,打好基础,重点突破,目前已完成;2

9、0232023年,纵深推进,凸显成效,目前正在推进;20232023年,基本完成,示范全国。 为确保目标的完成,建立起推进试验区建设的新机制,明确了“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的原则。在省一级,重点抓好全局性工作,涉及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标准和规范、重大区域性项目等方面,以统筹各地改革建设的科学性、协调性;在市一级,重点是按照省里统一规划,落实改革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同时,尊重市场规律,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运用市场机制,采取各种手段,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投入“两型社会”建设。 (二)注重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以规划统领试验区各项建设 湖南省把规划统领放在先导地位,确立区域规划的龙头地位

10、,发挥规划在理念上、思路上、行动上的抓总作用。要求区域规划紧扣“两型”主题,体现国际视野,彰显区域特色。 首先,修订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出台条例实施细则,为保障和推进规划实施提供法规依据。其次,针对建设重点,强化规划制订工作。以省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编制了15个重要的专项规划;以试验区三个市为主体,编修长株潭城市群总体规划以及各市的分区规划;省市两级共同编制了五大示范区规划,以示范区带动试验区建设。再次,为保证规划实施的规范化、程序化,建立了项目规划审核制度、重大规划衔接制度以及规划动态管理制度等三项规划实施的配套制度。 (三)注重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湖南省高度重视实验

11、区的重大项目建设,提出并初步规划实施了一批关键领域的重大项目,这些领域涉及产业支撑、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城乡统筹以及示范区建设等方面。每一个领域都明确了重点和方向,譬如,构建产业支撑以“两型”为主导,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为先导、生态修复以湘江治理为重点、实现城乡统筹以城镇为节点、示范区建设和发展以创新为核心等。五大示范区通过在农村土地流转、投融资创新、“两型”产业引导、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各具特色、主题集中的改革试验,快速积累“两型”改革建设经验,打造湖南发展的“经济特区”、新型工业化“先导区”、新型城市化“展示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 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选择 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探析 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和路径探讨 如何加快集镇建设的规划和路径选择 诚信建设制度化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认识 河湖运营管理模式选择和路径安排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路径(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