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蚌埠十大孝星拟表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蚌埠十大孝星拟表彰.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蚌埠十大孝星拟表彰 2023年蚌埠市十大孝星拟表彰 人选主要事迹 (排名不分先后) 1、刘成芝主要事迹 刘成芝,女,55岁,淮上区居民。作为家中的长女,她的父母先后于2023年及2023年患病瘫痪,两个弟弟也先后因心血管病去世,她担负照顾一家人的重担,并且不与家人争一分利益。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 刘成芝是家里的长女,她的家里还有两个妹妹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弟弟先后于2023年和2023年因病死亡,各自留下一个女儿。其中妹妹一个远嫁到广东。她本来也和丈夫在广东打工,2023年2月接到父亲瘫痪还有大弟弟病重的消息,她就和丈夫回到了蚌埠。 她的父亲于2023年因脑血栓瘫痪在床,完
2、全没有意识,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两个弟弟当时身体也不好,一个是心脏病,一个也患有心血管疾病,母亲年龄又大,照顾父亲的担子就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对待父亲那是必行的义务,不容推卸。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了,要给父母亲做饭,要给父亲洗换尿布、倒痰盂,每天帮父亲翻身,擦洗。 她的父亲于2023年病逝,二弟刚于2023年年初突发脑梗经抢救无效去世。快到八十岁的老母亲也于一夜之间突发了脑梗瘫痪在床,她继续担负起照顾母亲的责任。还有小弟弟之前就是离异,抛下一个女孩还在上学,责任也落在刘成芝的肩上。 她自己也因为长期照顾这个家身体透支,不断经受亲人离世精神上备受打击,患了胃肠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十数种疾病。可
3、是为了照顾母亲,她忍耐着疾病的折磨,做着健康人还难做的事情,每天从早到晚不停的劳作。为了缓解母亲的因病造成的后遗症,她自学了艾灸,为了缓解长期卧床产生的褥疮,她一天数次帮母亲翻身,还要帮她按摩。她知道病人脾气不好,她总不惹母亲生气,说什么话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说。 要是说这些是一个身为一家的长女而必然做到了,还不能彰显她的高尚品质的话,下面说的就是一般人都难做到的。 2023年父母所在的房屋拆迁,当时许多人都对她说,大芝,你照顾父母这么长时间,而且一直对家里的付出最大,当初父母的房子还是你拿出来钱盖的,你应该也能分一部分房子。在利益面前许多原本好好的家庭都闹得不可开交。她看到大妹妹离异,一个人单
4、身,也没有孩子,也没有住房,生活很困难,她还做通母亲还有其余弟妹及弟媳的思想工作,让母亲分给大妹妹一部分房屋面积置换一套小面积的房子留大妹妹居住。大弟离世了,弟媳带着孩子艰难度日,她主张给大弟媳最多的房屋,以便她后半生可以安生。可是她却没要父母一平方的房子。 像刘成芝她的这个娘家,是典型的困难家庭,子女多,病痛多、生死别离多,其中的艰辛超过人们的想象,她把其中的艰难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担起,用爱支撑着这个风雨中的家庭,她孝敬自己的父母,让他们得到最好的赡养,她疼爱家人,让自己的弟弟、弟媳、侄女、妹妹都得以感到家庭的温暖。她的善举义行得到人们的赞誉,人们纷纷向她学习,形成了 良好的社会风气。 2、王
5、芳主要事迹 王芳,女,47岁,蚌山区万达社区居民。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在我们万达社区就有这样一位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的名字叫王芳,是住在万达悦府二号楼的一名普通的居民,今年47岁。王芳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感人故事,她没有工作,每天除了做家务就是照顾老人和孩子,是一名典型的家庭主妇。王芳的丈夫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收入一般,但是,支撑着整个家的生活开支。家里还有一个上大学的孩子,和一个半身不遂的老母亲需要照顾。王芳虽然没有工作,但是在家一点也没清闲,多年如一日,一年365天,天天5点半起床,为家人做早餐,服侍
6、老人。王芳的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从生病开始就需要人寸步不离的照顾,王芳没有怨言,没有放弃老母亲,没有因为照顾老母亲不能出去挣钱而埋怨老人,她用真情无私地付出,每天在社区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邻居们的一致好评。 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王芳的母亲患有糖尿病20多年,现在半身不遂已经卧床几年了,老母亲生活不能自理,她每天都要把饭菜盛好亲自端给母亲,一口一口地喂,一天三顿,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这已经成了王芳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老母亲患有糖尿病,卧床多年,每天只能躺着吃饭,在吃饭的问题上王芳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母亲吃得可口,而且容易消化,所以王芳每天变着花样地给老人做饭。从没说过任何怨言。 老
7、人家生病前是个爱干净的人,但是由于得病,大小便失禁,老人经常拉尿在被褥上,由于经常双手浸泡在水中,王芳满手都是裂口,每次清洗都钻心地疼痛,到了冬天更是可想而知,但她从不叫苦叫累,从不嫌脏怕臭,总是细心地给老人家翻身子换被褥,帮母亲洗脸、擦身、换衣服,每天两次,从不懈怠。她每天还不厌其烦地将老人的床上用品和衣服搓洗干净,有时一天要换好几次。她怕80多岁的母亲寂寞,每天都要给母亲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报纸上的新闻。有时候一边和她谈心,一边按摩,一边拉家常,始终让老人开心,老母亲在王芳的照料下,气色慢慢恢复了,也能正常吃饭了,看起来一点也不像病人,但是王芳也是中年妇女了,由于长期照顾老人及家人的生活,
8、王芳的身体也患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严重失眠,双手皲裂症,尽管这样也没有影响到她对老人的照顾。 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不过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况在王芳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王芳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来;有时候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的母亲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而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哄开心。就这样,来来往往,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照顾老人,孝敬母亲,从不抱怨。照料常年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属人间常情,但确实是难能可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王芳的言
9、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她的儿子。她上大学的儿子说:“妈妈是一位孝顺的人,从姥姥生病开始,妈妈都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的一言一行都是我最好的老师”。在她的影响下,孩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最喜欢吃的东西,总是先拿给老人、爸爸、妈妈吃。孩子经常说他以后也会像妈妈一样,无论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王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染着自己的下一代,感染着家人、感染着身边的邻居,大家提到王芳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她是一个孝敬爱老的好人。 王芳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
10、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 虽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大道理。 王芳,用她的善良和孝心为长辈和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万达社区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王芳的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孝善事迹,演绎和诠释了孝的艰辛和动人,让人民真切地感受到大爱无言,孝暖人间! 我们都应该向王芳学习,奉献爱心,传承美德,把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继承发扬。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上行下效,父母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父母,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只有这样中华民
11、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 3、钱东梅主要事迹 钱东梅,女,42岁,龙子湖区祥和老年公寓院长。提起祥和老年公寓院长钱东梅,老人们都不由地竖起大拇指,并亲切地称她为“老人们的小棉袄”!对于自己从事的事业,钱东梅院长也是尝尽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但她依然为养老事业默默地做出奉献。 一、爱院如家,重在坚持,回馈社会。钱东梅从小母亲身患疾病,父亲无固定收入,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难,经常得到好心人的帮扶他们,因此,幼年的她对社会就充满了感激之情。成年后,她始终热心于公益事业,为了能帮助社会上更多的老弱病残,2023年,她自筹资金近200万元,顶着酷暑,租房子、搞装修,跑民政、环保、卫生和消防等部门办手续,
12、在她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蚌埠市祥和老年公寓顺利开业了。在老年公寓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她秉承“替忙碌儿女尽孝,帮孤独老人解忧,为政府社会分忧”理念,时时刻刻牵挂着老人,以敬老爱老为己任,用真情温暖着每位老人的心,全身心投入到养老事业当中。 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来老年公寓入住的老人,不都是想象中和蔼可亲的老人们,头痛的难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有的老人衣着邋遢、态度顽固,不服管理;有的老人难以沟通,互不相让,极易产生矛盾,发生意外;有的性格孤僻,房间里成了垃圾收藏间;有的老人絮絮叨叨,说起话来没完没了面对这些难题,钱东梅没有气馁,而是细心地观察,仔细地思考,并与同行之间经常交流,寻找
13、解决的方法。她一个个找老人谈心,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解开一个又一个心结。三年来,她没有节假日,一心扑在工作上,与父母、兄弟也是聚少离多,每年的除夕,她都是和院里的老人们一起度过的;为了集中精力,唯一的儿子也被安排在寄宿制的北师大附中学习,自己照顾自己,至今对她还颇有怨言;而她自己也因为常年劳累,常常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身心俱疲。面对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钱东梅总是真诚地说:“养老事业总是要有人付出的,我的坚持换来了这么多家庭的和谐幸福,我觉得值了!”。 二、视老人为亲人,细微之处,见真情。钱东梅平时特别注重细节管理,有的老人牙齿不好,她叮嘱厨师做软饭;有的老人易发生夜喘,她总会及时替老人垫高枕
14、头,拍胸捶背她每天都会注意天气变化,叮嘱员工提醒老人增减衣物,同时,要求员工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注意老人身体、饮食,精神的状况,以便个性化服务好每一位老人,她把爱奉献给了养老院里“没有血缘的亲人”,老人们都夸钱东梅院长是“小棉袄”,也确实如此,钱东梅努力把老年公寓建成一个温暖“家”,一个幸福的港湾,让老人们有“家”的归属感。入院的老人,绝大多数都是儿女工作较忙,无暇照护的,老人们对“家”的渴望强烈,于是钱东梅把家的理念渗入到每项工作中去,她用心记住每一位入住老人的生日,每逢生日,她会为老人准备生日礼物和长寿面在这里,老人们有尊严、有地位,渐渐地,老人们都把公寓当成了家,身心舒畅了,也就把钱东梅当
15、成自己的亲人了。 患有胃癌晚期的吴大爷,有个愿望,就是能和老伴邵阿姨一起坐一次高铁,一起体验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而儿女忙于工作,一直没有成行。在一次与老人的闲聊中,钱东梅了解到了老人的心愿,决定满足老人的愿望。去年十月,钱东梅亲自开车带老人到蚌埠南站,购买了蚌埠南到南京南的高铁票,自己全程陪护老两口乘坐高铁,并陪伴老人游览了南京的夫子庙等地方。愿望实现的吴大爷忍不住满心的欢喜,逢人便说钱东梅是他的“小棉袄”,临终前,他交代儿女,他的老伴还要住在祥和老年公寓,老伴交给钱东梅照顾。事实证明,钱东梅是值得他信任的,钱东梅还主动陪邵阿姨去给吴大爷扫墓,邻居都说邵阿姨好福气,得了一个的“亲闺女”。 三、
16、亲力亲为,艰辛付出,无怨无悔。工作中,钱东梅不仅是管理者,有时也亲自承担护理员的工作,她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护理员有畏难情绪,她就亲自上前,她这样做,不仅是身体力行做给护理员看,也是切身体会照顾老人的艰辛。 2023年2月,公寓接收了90多岁吕大娘,脑溢血后遗症变成了植物人,患有褥疮、大小便失禁,体味特重,儿女们束手无策。入院后,钱东梅制定了周密的护理措施,亲自把搭配好的营养食品打碎过滤后,用针筒通过胃管打进胃内,给老人加强营养;每天定时给老人翻身擦洗,及时换药。经过悉心地照料,老人情况大有好转。一年后,当老人离世时,钱东梅亲自给老人穿寿衣事后,老人子女送来锦旗,还发来感谢的信息:“老母
17、亲临终前,承蒙你宛如亲人,白天黑夜,不辞劳苦,你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钱东梅说,有家属的理解,再苦再累,也是值得! 公寓开办以来,公寓走廊里挂满了老人、家属送来的锦旗,钱东梅对老人真心呵护,关怀有加,成为老人们的精神支柱。付出总有回报,祥和老年公寓获得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的荣誉,入住率经常达到100%,2023年,钱东梅被评为安徽省蚌埠市“孔雀计划”十佳人物之一,被选为龙子湖区九届政协委员。在今后的工作中,钱东梅将不忘初心,继续满怀对老人的关爱、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执著,为天下儿女们尽责尽孝。 4、杨巨华主要事迹 杨巨华,女,现年57岁,是蚌埠市龙子湖区东风街道勤俭里社区居民。 她是父母眼
18、里的好女儿,是侄儿侄女心里的好姑姑。无微不至的照顾年迈瘫痪的父母,与兄弟姊妹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对每一个侄儿侄女都视同亲生,几十年来如一日,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大家庭。 对父母,杨巨华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父母亲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孝顺不能光嘴上说说,要记在心里。”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23年父亲因病瘫痪在床,她体谅兄弟姊妹的难处,辞去了工作,独自担负起照顾、护理父亲的全部责任。父亲因瘫痪大小便失禁,她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清理,揉肩捶背、洗澡擦身的日常护理她也是亲自动手,父亲虽然半身不遂,口齿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干干净
19、净。为了让父亲呼吸新鲜空气,她买来轮椅推着父亲外出晒太阳,平时总是费尽心思,迎合父亲的口味,不重样地给父亲做饭菜,让老人吃好。在杨巨华的精心照料下,父亲活得很开心,他经常用别人几乎听不懂的话说:“二女儿好啊,二女儿好啊!”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杨巨华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子”。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又因年老瘫在床上,兄弟姐妹们不忍心再让杨巨华一个人这么劳累,就商量每家轮流照顾母亲,可杨巨华觉得自己已经照顾了父亲这么多年,有了经验,为了母亲更为了兄亲姐妹在关键时候又一次站了出来把照顾母亲的重任揽到了手里。 清理大小便、揉肩捶背、洗澡擦身这些日常琐碎而又十分耗人精力的事再一次上演,可杨巨华因为照顾
20、老人这么多年身体也已经大不如前了,肌腱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病让她在照顾母亲的时候倍感吃力,可她从不再母亲面前表露出来。母亲上了岁数,又瘫痪在床,心情时常感到烦燥,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对自己说,不要和老人计较这些,虽然有些话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要对母亲再耐心一点,等听完再作解释。虽然卧床多年,但经过细心的照料和护理,母亲身上没起丁点儿褥疮。母亲由于长期卧床,不能活动,所以胃肠蠕动慢,经常大便干结,服用润肠泻下药,效果也不佳,实在没有办法杨巨华就只好用手去抠,这样的情况每周都要发生一到两次。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2023年母亲去世,杨巨华十年如一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百善
21、孝为先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杨巨华不仅孝顺父母,她对兄弟姐妹也是事事上心,谁家有困难,她都会主动上前。杨巨华的妹妹身体不好,小孙女出生以后,她就主动的去妹妹家帮妹妹带小孙女,直到小孙女上幼儿园;她的大哥因病住院,她就和两个侄女轮流排班不分日夜照顾大哥;杨巨华没有亲生儿女,她把所有的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都当做自己亲生的对待,不论上学、结婚、生子她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出钱也力。 杨巨华就是这样几十年来如一日,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大家庭。 5、曹祥维主要事迹 曹祥维,男,1965年3月出生,禹会区秀水新村居民。2023年曹祥维的母亲由于多发性脑梗塞住院治疗,
22、出院后留下了右半身瘫痪和失语的后遗症,一日三餐需要别人喂食,大小便不能自理。自幼日弱多病的曹祥维主动承担起了赡养瘫痪母亲的重担。 2023年的冬天,曹祥维的母亲出现呕吐不止的症状,送到医院救治后,查出患有多发性脑梗塞。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救治,虽然脱离了危险,稳定了病情,但是却留下了右半身瘫痪和失语的后遗症。此后,曹祥维的母亲生活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从此曹祥维便承担起了照顾瘫痪母亲的重任。他和妻子一起帮老太太穿衣起床、洗脸、吃饭,帮老太太按摩,给老太太喂饭、翻身,洗衣做饭,端屎端尿,侍奉老太太一天的生活,就这样一直坚持至今,已有十余年。 2023年12月曹祥维由于身体原因提前病退,此后至今的几年
23、期间,他在家开始了全职照顾瘫痪母亲的生活。 2023年5月从小体弱多病的曹祥维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需要接受手术,但是家中还有瘫痪在床的母亲需要照顾,此时曹祥维的内心五味杂陈。在曹祥维住院的这段期间,他的妻子只得放弃卖菜的营生,一边照顾着家里的老人孩子,一边照顾着患病住院的丈夫。曹祥维在住院期间,在家焦急盼儿的老母亲,无声的落下了心疼的泪水。出院后的曹祥维迈着蹒跚的步子走进家门,看着母亲眼中的期盼与担忧,那一刻,曹祥维说,他觉得自己很不孝。也就是在那一刻,曹祥维说,他明白了,他现在是家中的顶梁柱,是家里的希望,如果自己倒下了,那母亲和妻子孩子该怎么办? 十多年来,他每天煮饭会把饭煮的烂一些,粥熬
24、的久一点,因为母亲病后的情况,让舌头基本上丧失了功能。母亲吃得慢,他就一勺一勺地喂,让母亲慢慢吃,从不催促。他说这样让他很安慰,因为这样就证明母亲的身体依然还很健康。若遇上天气好的时候,曹祥维还会把母亲从床上抱到轮椅上到庭院里面晒晒太阳,闻一闻花香。曹祥维本身已不再年轻,看着他抱起母亲是那样的熟练又坚定,却又不知背后是怎样的艰难。 十年来曹祥维用自己的行动彻底击碎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谚语;十年来,他放弃了自己的生活,所有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顾母亲和家庭的生活中去;十年来,他承担着为人子女应有的责任,诠释着什么叫大爱无言,与老人沟通谈心,做老人病后身心崩溃的精神支柱,搭建起对老人对生活重燃
25、希望的桥梁。他经常说:“赡养父母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过去是母亲的大手紧紧抓住我们的小手,现在应该是我们做子女的紧紧握住老人的手的时间了!”他就是这样,矢志不渝地用自己的孝心演绎着人间绵绵悠长的亲情! 现在,在曹祥维的照顾下,母亲过很快乐、知足。曹祥维说,他将一直保持着一颗真挚的心、平常的心、善良的心去做母亲的好儿子。曹祥维孝敬老人的故事在邻居社区中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他用自己的行动把小爱变成大爱,感染着周围的人,让孝心滋养着每个家庭,让世间变成更美好的人间! 6、徐洪烈主要事迹 徐洪烈,男,汉族,1946年2月7日出生。1965年参加工作,2023年退休,住在蚌埠市高新区和顺仁居。 他
26、的母亲葛翠平出生于1915年3月5日。在他半岁时父亲因意外落水身亡。当时母亲才三十岁,到他八岁时,哥哥又因病死亡。他们孤儿寡母受尽了苦难,至到他参加了工作,娶妻生子后全家才过上天伦之乐的生活。 2023年他退休后,因原在市外贸公司做了二十多年的进出口业务,当时广州、上海、青海等全国多家外贸公司和出口企业都愿出高薪聘请他,他为了留在母亲身边,决定在本市成立了一个外贸公司。经过两年的经营,到了2023年,虽然遇到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当年的出口金额已达到200多万美元。利润也很可观。市政府为了鼓励出口拉动国内经济,年底还给了他的公司十多万人民币的奖金。 2023年公司业务正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当时
27、他的母亲已九十多岁,不慎把右大腿骨摔折了,因年龄太大,一般医院只给做保守治疗,如这样下去他的母亲以后就不能下床走路了,后来在熟人的帮助下,在蚌埠三院做了股骨头置换手术。因他的母亲没有医保,一切都是自费,花了好多万元,当时并不是拿不出这些钱,但为了培养儿女们的孝心和赡养老人的义务,他当时就让两个儿子每人送叁万元交到医院,使他们养成代代孝,辈辈福的良好家风,从思想深处树立起百善孝为先的良好传统。 在他母亲住院期间,全家都争着看守,病床前24小时不断人,邻床的病友们都议论说:我们从未见过这家人对老太太这样孝心。 自他母亲出院后,他就把公司的业务交给了长子经营,由于他的离开,公司业务就大不如以前,直到
28、现在也没有大的发展。 他现在是一心放在母亲身上,买了部分医疗器械,每天帮助母亲做康复锻炼,母亲不能到卫生间,大、小便都在卧室里,坐便器要及时清洁、消毒,不然屋内就会有味道。有时床上、被上、衣服上到处都是大便。他的母亲一生爱干净,每天都要用温水洗脸洗脚,只要是好天气,他就会用轮椅推着母亲到公园晒太阳。 他的爱人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身体又不太好,一日三餐总是变着花样给母亲做一些可口的饭菜,荤素搭配、奶蛋搭配按时定量。 他照顾老年人除了衣食住行外,更要在精神上让他母亲活的开心,他的母亲虽然耳朵背听不清楚,和她交流比较困难,但是心里还是需要被宽慰的。 现在看起来,为了照顾好母亲晚年的生活,他退休后不止
29、一次失去了赚钱的机会,但他现在已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全家上下生活和谐、富裕、和睦、母慈子孝,美满幸福。 经基层社区的推荐,他的母亲还获得过全省第七届“百名福星”和2023年全省“百岁寿星”的荣誉。 7、丁华主要事迹 丁华,女,现年63岁,经开区蓝天城居民。作为一名在蚌埠广播电视报社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的老党员,退休后丁华同志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积极参加社区党支部组织的学习教育,热心社区公益事业,并带领她的柔力球团队积极地参加志愿者队伍,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家庭中常年照顾卧床不起的父亲和多次因骨折卧床的母亲,被大家公认为是一位孝老敬老的模范。注重教育孩子树立良好的社
30、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传承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被授予“蚌埠市文明家庭”光荣称号。 一、热心公益事业 为喜爱柔力球的老年朋友无私奉献 柔力球是一项近几年国家推广发展起来的健身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2023年蚌埠市已有几百人喜爱这项体育健身运动,其中大多数是退了休的老年人。为推广柔力球运动的发展,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及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蚌埠市准备成立柔力球协会,把喜爱这项运动的中老年人组织起来,丁华同志冒着酷暑四处奔波,筹集资金,为协会的成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柔力球协会成立两年多来,三百人参加了蚌埠市全运动开幕式的展示,并有着多人多次在参加全国、全省的柔力球
31、比赛中获奖。她作为协会的名誉会长,又是社区社会组织联合的骨干力量,碧水蓝天柔力球队队长。一直在默默的奉献,她从无怨言。丁华常说关心爱护老人是我们的义务,同时也是我们的责任,今年她把社区柔力球的队伍继续扩大,使更多的老年人加入进来,她带领老人家们自娱自乐,队员年龄最小已有60岁了,年龄最大的78岁了,丁华耐心的手把手的教大家打柔力球,现在柔力球队每逢重大节日都积极参加社区的文艺汇演,使老人们真正能够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创城中还发挥了他们即是社团组织又是志愿者队伍的双重功能,用她的 二、百善孝为先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023年6月的一天,丁华87岁的老母亲在小区散步,不小心身体重重地摔在了小
32、区铺建的石板路上。 “120”将老人送进医院,经检查老人腰部多处骨折,头上也摔了三个包,从母亲住院的那一天开始,丁华与哥哥、姐姐三人24小时言行创建了一个我们小区和谐的大家庭。 日夜守护在母亲的身边。出院后,丁华把母亲接到自己家,母亲因腰部受伤,人不能动弹,大小便全在床上,连翻身也需要人帮助,虽然家人曾提议可以顾保姆,但丁华拒绝了,她认为还是家里人照顾更能放心,会比外人想的周到许多。她每天细致安排着老人的饮食起居,渴了,她端茶送水,饿了,她端来热汤热饭一口一口的喂。可为了母亲病情能好转,她尽量做到每日三餐不重样,来迎合母亲口味。生活中,她给老人梳头、洗衣、做饭,端屎、端尿清洁身体、洗脏衣服,为
33、了帮助老人排便,除了给他吃一些通便药,有时甚至亲手帮老人将硬结的粪便弄出,以此缓解老人的不适。睡前为母亲洗脚、按摩身体,只有等母亲睡后她才拖着劳累疲惫的身体回房休息。这样的经历丁华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两年前,老母亲因骨质酥松,腰椎也曾骨折过,半年的卧床,丁华日夜守护,夜里怕自己睡着了,就放一个铃铛在母亲的枕头边。因担心母亲长期卧床生痔疮,每过两个小时,就要给母亲翻身,所以自己也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几个月下来的悉心照顾,老人家的皮肤干干净净的,没有出现过任何其他的问题。今年冬天,老母亲因腰伤未愈,又一次住院手术治疗,虽然正遇连降两次大雪,但医院家里两头跑一刻也没有耽误陪伴母亲的脚步。出院后把母亲接
34、回家中,一如既往的悉心照顾,丁华的女儿看到母亲照顾外婆日渐疲惫的身影,女儿也很心疼,但她从不抱怨,因为她心里永远记得、母亲的话:“我照顾二老是应该的,因为那是你的外公外婆,是我的爸妈,再累也是做女儿应该付出的,只有他们身体好,我才能放心。”每一个字都是那样质朴,但字里行间体现了一个女儿的孝心,她也用自己的行动在女儿心中树立起了高大而不可动摇的形象。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女儿也懂得孝敬老人,女儿是一位新闻工作者,工作繁忙,但只要有时间回家,总是要陪着姥姥说话聊天,让老人开心。 敬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父母更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丁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早在十几年前,她的父亲因患老年
35、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后因患病每年都要住院几个月,丁华总是在床前床后的喂水喂饭,自理方面存在一些困难,时不时大便会不能控制因而弄脏裤子。作为女儿,及时更换衣物,清洗父亲的脏衣服,这样的情况冬天还比较好应付,到了夏天她每天都要为父亲冲洗,从无怨言。老父亲卧床四五年,她从来没有放弃,没有抱怨,直到父亲去世。 丁华在这十几年中耐心的照顾着双亲,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现了孝的真谛,也塑造了一个久病床前的孝子形象。 “血浓于水”, 我们每个人都有表现孝心的方式,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以变桑田,但我们感恩的心不能变,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感恩父母,敬老孝老。 8、刘红艳
36、主要事迹 刘红艳,女,45岁,怀远县社会福利中心党支部书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福利中心取得的这些骄人成绩,是全中心精诚团结共同努力爱岗敬业的结果。全体同志将汗水踩在脚下,辛苦藏在心里,笑意写在脸上,他们的光荣形象将铭志在社会福利中心的里程碑上。这其中工作较出色的是孝星刘红艳,初见到刘红艳时,她正在办公室里伏案工作,高挑的身材,话虽不多,但言语间写满朴实 “工作中多一点耐心和细心,让每一个院民在这里都能过得舒心,这是我的职责。”刘红艳说。怀远县社会福利中心现有院民122人,绝大部分都是老人,对于院民而言,生活中有个知冷暖的“贴心人”比什么都重要,刘红艳正是扮演着这个角色。 刘红艳于
37、2023年调入福利中心工作的,从党建工作、管理服务工作、医疗保健工作、儿童心理辅导工作,到现在的办公室主任的工作,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她都坚持做好本职工作,较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红艳深知自己还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融入工作,给予院民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此,她时刻不忘给自己“充电”。在她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不少关于老年人护理、孤残儿童护理、各类医学方面等书籍。刘红艳在福利中心不仅仅担当着支部书记的工作,还担当着办公室主任的角色,她还是中心医务室的医生,孩子们的心理辅导师,老人心中的“好女儿”。 “他们生活在这里,这里便是他们的家,我们理应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刘
38、红艳说。刘红艳有一个习惯:定期与院民家属电话联系,向家属汇报老人在福利中心里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帮老人们转达他们的诉求。97岁的沈传华老人,在福利中心老年公寓里“安家”已有4年之久。2023年临近春节,老人想到县城女儿家过年。依照她当时的状态,路途奔波身体必然吃不消。刘红艳给老人的女儿打电话进行沟通,希望家属进行劝说。最后家属也拗不过,将她接了回去。因为沈传华老人年事已高,回去之后不能适应家里的生活,没过几天就出现腹泻。大年初八,刘红艳让家属将老人送回福利中心,刘红艳给老人开了药物,亲自为老人调理身体。经过半个月的悉心调理,她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今年,沈传华老人是福利中心最长寿的老人,刘红艳想
39、帮她过一个难忘的生日,并积极联系县民政局,申请给她操办了一场高寿生日宴,老人捧着长寿面感动得几度热泪盈眶。 她在家里也尽自己最大努力对别人“好”。 让家人与邻里之间的和睦友善小区里人人都竖起大拇指,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她都热心帮助。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贫困的家庭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她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像是冬天,小区供水系统出现问题,有时连续一个星期都不能供水,于是,每次她家买水时,都会帮助住在楼上的老人带一桶水,保证老人饮用水的安全。由于工作单位就在福利院,那里有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与孩子,她时常把福利院的孩子接到家里过周末,带他们出去玩一玩
40、。由于懂得医学知识,老人平时不舒服都是由她来诊治,每周给老人指导一些养生康复知识,希望他们身体可以更健康些。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是让人们最关心的群体,作为一个工作者理应让他们得到救助,但这些微薄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她还经常发动家人、邻里与社会爱心人士向这些弱势群体给予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帮扶,可以说她的丈夫就是一块移动的“广告牌”。他参加了爱心协会,在他的倡导下,有很多单位和个人在节日里或周末都来福利中心慰问老人。这些举动不仅让老人和孩子获得关爱,同时也让更多的家庭体会到播撒爱的种子感到无比幸福,就这样爱的传递一直在继续 为了保障院民生活环境的安全,及时应对突发状况,福利中心制定了每天24小时
41、值班的制度。根据值班制度,值班人夜间也要对老人生活区进行巡查。刘红艳自告奋勇,与院里其他5名党员干部加入到值班的队伍。去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刘红艳向往常一样留在单位值班,正当她准备去查房的时候,老年公寓106房间的呼叫器突然响起,刘红艳同其他值班人员迅速赶到老人房间,发现老人已经不能说话了,根据刘红艳的判断,老人可能是中风了,(因为老人平时的血压就一直高,这段时间一直降不下来)。刘主任说:“赶快开车把老人送到我们的合作医院(中医院)。电话联系中医院急救中心,然后再通知家属。因为诊断正确,送医院及时,老人救回来了”。第二天,一宿没合眼的她,顾不得休息,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在工作巡查中刘红艳发现部分
42、陈旧的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老人的文化生活。对院里的地毯进行了清洗;对健身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刘红艳作为中心党支部书记,在中心党支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福利中心党支部今年在市两次党建考核中都取得好成绩。在她的带领下,怀远县社会福利中心的各项工作都在上台阶。按刘红艳的话说:这些是我应该做的,要干就要干好,不然对不起自己。 9、车先萍主要事迹 车先萍,女,汉族,初中文化,1969年出生在五河县小溪镇张巷村杨集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其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从小在双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1992年与同村的有志青年张茂胜结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农民。
43、车先萍,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她是一个上孝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妇。多年以来,她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她就是小溪镇张巷村车先萍同志。 1、孝在宽容中彰显博大 婆婆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融洽。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也就其乐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公公早年逝世,随后张茂胜、车先萍夫妇与婆婆耿保荣共同生活,后来婆婆因脑血栓导致卧床不起,大小便不能自理,因病不仅家里花费了大笔的医药费,而且婆婆从此由一个健康人变成生活难以自理的残疾人。婆婆是个急性子,一时难以接受这一
44、残酷的现实,常耍性子,发脾气。车先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婆婆想不开。于是日夜陪伴婆婆,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她说“就是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也要过日子啊,您放心,我会一直服侍您直到您好了为止。”在儿媳的鼓励劝导下,婆婆慢慢摆脱了阴影,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规。车先萍作为儿媳妇,对婆婆赡养服侍这件事他们夫妇一概扛起,从不要求别人负担,车先萍用孝心敬奉长辈,用爱心呵护晚辈,把一个清贫残缺的家经营得和和美美。 2、孝在坚持中凸显厚重 自婆婆患病后,车先萍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她却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媳。而她这一坚持就坚持了十年!当初,车
45、先萍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参加农田劳作,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晚上要收拾家务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婆婆大小便能自理,她特意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及时清理;婆婆洗澡前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她的一点一滴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23年村两委和群众一致推荐车先萍为妇女主任,并担任村计划生育专干,在家庭负担如此重的情况下,车先萍同志接下了这个担子,村内事务是繁重的,每次车先萍都是早早把婆婆安顿好,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再苦、再迟她回家的第一件事都是先看看婆婆怎么样了。十年来,车先萍虽然离娘家很近,但她却很少回娘家想点清福,
46、到小溪镇办事,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里不踏实。 这些年,由于家庭缺少劳动力,母亲得病欠下外债,丈夫张茂胜曾经不得不远赴江西投奔亲戚,在建筑工地上打工,留下车先萍独自留在家中照看老人,其间辛苦可想而知!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车先萍同志用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纯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3、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 车先萍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她的感染下,他们都十分尊重孝敬奶奶。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她孝敬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
47、感染了周边村民,她的事迹在周边村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10、李治娟主要事迹 李治娟,女,汉族,1969年5月出生,五河县城关镇人,1993年6月与相恋多年的男朋友结婚,在和男朋友相处时她就知道其男友母亲1977年患有脑血栓,因当时医疗条件差未能痊愈,生活不能完全自理(2023年后完全瘫痪),1997年10月起开始和公婆生活在一起照顾起公婆的生活起居。从2023年至今李治娟真正尽到了一个儿媳应尽的责任,用艰辛的付出换来了老人的美好晚年 其
48、公公于1997年6月患上轻微脑血栓,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2000年元旦公公突发性脑溢血,昏迷十多天,李治娟在医院忙前忙后,无微不至的照顾,在这十多天里她每天不分白昼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一直照顾公公直至出院。出院后公公已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只能卧床在家,当时李治娟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饭店,为了照顾老人,她只能选择退股,牺牲自己的事业,安心在家照顾公婆、照顾家庭。由于爱人在乡镇机关上班,经常加班晚上不能回来,照顾两位瘫痪老人的重担就落在了李治娟一人的肩上,为了更好地照顾公婆,对于医学一无所知的她学会了使用血压计和测糖仪。瘫痪在床的老人如果照顾不仔细就会有痤疮,为了避免两位老人受罪,她每过一个半小时就把老人扶起来做简单的肢体保健操,一天天一年年,始终让两位老人保持清洁干净、舒适快乐。长期为公婆清理大小便,洗衣喂饭、翻身、洗头洗脸、剪指甲、擦身子换衣服、煎药喂药,事无巨细,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