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水组成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1605678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6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水组成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2023年水组成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水组成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水组成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9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水组成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及其它初步知识;通过对水组成的分析实验,巩固和提高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电解水实验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并非臆造而是根据实验结果所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熟悉的水进行科学的认识和研究,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难点:电解水实验及其对实验结论的理解。 实验准备 课本第48页实

2、验3-1实验3-2 教学用品 水槽、试管、直流电源、带电极的导线、烧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小黑板出示) (提问) 1、下列符号的意义:(追问2的意义) H_,2H_,H2_,2H2_,H2O_,2H2O_。 2.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二、引入新课 (引言)我们已学了水的化学式H2O,通过第2 题 的练习,知道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也会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8,但事实是否如此? 三、新课讲授 1.水的物质性质 (观察)展示一杯纯净的水。引导学生按照氧气的物理性质顺序认识论述水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第47页水的物理性质

3、。 (小结)(1)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2)凝固点:0,沸点:100; (3)1标准大气压下,4时密度最大为1g/mL。 (4)冰的密度比水小。 2.水的组成 (实验)课本实验3-1 (观察)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讨论)正、负两极管内分别为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实验)课本实验3-2 (观察)用点燃的木条分别进行检验,可以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能使点燃的木条燃烧 得更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 (小结)由此可见,阳极(正极)产生氧气,阴极(负极)产生氢气。 (提问)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然后互相讨

4、论,最后教师总结讲解,分析过程可用投影 。 (小结) (1)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了氢气,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氢和氧气两 种单质,证明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水 氢氧+氧气。 (3)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可进一步扒导水的化学式是H2O。 根据实验事实。 生成气体的体积比VH2:VO2=2:1 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所以,气体的质量比:H2:O2=(20.0899):(11.429)=1:8 所以,水中H元素:O元素=H:O=1:8 氢的原子量为1,氧的原子量为16, 所以

5、,H2O中原子个数比为H:O= 根据实验测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结论)(1)一个水分子只能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水的化学式为H2O 四、巩固练习 1.巩固练习(小黑板展示) (1)通电分解水可 得到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证明( ) A.水的组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通电时,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D.通电可使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 E.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2)计算水中H、O元素的质量分数。 (提示:B、C H%=11.1% O%=88.9%) 五、典例分析 例1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又知在标准状况

6、下氢气的密度为0.88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及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通电计算确定水的化学式。 (分析)这是一道根据实验数据判断物质组成的计算题,一般情况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步骤是: (1)确定该物质组成的无种类,例如该题中根据实验事实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根据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及该物质的相对分发子质量确定它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3)根据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细解题步骤见新课讲授中的最后小结中第(3)点。) 例2下图是简易的电解水的装置: (1)在图括号内标出电的正、负极; (2)与正极相连的试管里产生的是_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

7、生的是_气,两 种气体的质量比为_分子个数比_。 (分析)由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得知: (1)负极产生的气体为H2,正极产生 的气体为O2 (2)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2:1.所以分子个数比也是2:1,因此根据氧气、氢气的密度计算出它们的质量比为:mH2:mO2=20.0899g/L:11.429g/L=1:8 六、归纳小结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水的组成,水分子的构成。会用符号表达式表示电解的水的反应。 3.通过电解水生成了氢气的和氧气的事实进一步认识化学 反应实质,理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七、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 1、2。 2.课时作业设计:第一大题。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水的组

8、成 一、水的物理性质:见课文第47页 二、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1.有气体生成; 2.负极产生 的气体能燃烧 ,产生 淡蓝色火焰 -H2 正极产生 的气体能使 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O2 3.氢气与氧气的全积比为2:1 4.结论:(根据实验事实)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水 氢气+氧气; (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了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是H2O; (4)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H2O H2+O2 推荐第2篇:4.2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水的组成 信息化教学设计 制作者: 所在单位: 一 课

9、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专题二水与常见溶液下,关于水的组成这节课的目标设定为认识水的组成,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因此,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重点应该让学生通过检验确定两种气体,以及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点,清晰的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在科粤版教材水的组成这一节,首先通过图文配合的方式介绍了水的物理性质。在水的组成专题下,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明确水的组成,之后再通过验证实验的方式进行活动探究,并设计了具体的实验问题供学生填写。而在水分子化学式的确定部分,教材中给出了阿伏伽德罗定律供学生利用,从而推理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我认为这一部分对

10、学生的信息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应当予以适当简化。最后,教材简要的说明也可以通过氢气的燃烧证明水的组成。通过分析,我认为应该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水分解产物的检验,以及水的元素组成的推理上,同时,我大胆的在本节课中引导鼓励学生从分解水和合成水两个角度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水的组成。 二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缺乏设计实验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实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的有意培养。而且学生在由实验现象提升到实验结论这一部分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引导。而在水分解的微观过程中,学生缺乏对微观世界的感知与认识,通过动画及图片的设置,可以增强他们进行多视角的认识,

11、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说出水的物理性质。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对物质组成进行探究的一般思路。 四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师生合作】: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水资源,并且知道了生命离不开水。既然水这么重要,那我们就来深入的认识一下它(ppt展示水的三态,明确研究对象是纯净的水)。 水看上去平淡无奇,它到底神秘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它的组成。 【师】:展示学习目标,并从“学完之后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的角度简要说明。 2.水的物理性质: 【师】: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水,那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呢?请思考后回答

12、。 【生】:列举常见的水的物理性质。 【师】:你能利用水的物理性质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1、冰能浮在水面上,与水的哪一条性质有关? 2、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为什么会将瓶子冻裂? 3、高原地区烧开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 【生】:回答问题。 3.验证水组成的方法 【师】: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水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直到拉瓦锡通过实验证实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掌握了这以内容,而且有更加深入的认识(ppt展示水的化学式),你能说出它有哪些含义吗? 【生】:说出化学式代表的四种意义。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学过的。 【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用实验验证

13、一下书上说的正不正确呢? 【生】:想!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我提供的思路进行设计,合作讨论,看看你想怎样用实验证明水的组成。 【生】:进行讨论。提出水电解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两种方案。 【师】:同学们从拆开水和合成水两个角度设计了实验方案,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水的电解实验。 4.水的电解实验及结论 【师】:展示水电解装置的原理图及动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并尝试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播放完视频以后进行演示实验) 【生】:观察实验,并回答问题。 【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分析,及计算,我们对水的电解实验要点及结论在此做以总结。同时,请大家练习画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播放水分子分解动

14、画) 【生】:先自我总结,再由教师带领完成总结。动手画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5.练习【师】:通过上述的实验及学习,你能否解决下面的问题呢,我们来试一试。【生】:完成白板上的习题练习。 教师做出评价。 6.小结 师生共同完成 7.情感提升 【师】:关于水的组成的发现,有这样一个化学故事,请同学们阅读这则故事,并思考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五 课后习题 练习册水的组成相应习题。 六 板书 七 课后反思 推荐第3篇:水的组成教学设计01 水的组成 水是我们天天接触到的东西,但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学习水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水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蒸馏水。

15、 学生活动:观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颜色、状态,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质。 总结板书: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讲解:那么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水的元素组成。 板书:二.水的组成 实验: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提示学生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总结板书: (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讲解:那么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实验:演示实验32:用燃着的木棒点燃负极产生的气

16、体; 用带火星的木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总结板书: (二)验证实验 现象: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复燃。 1.正极产生氧气; 结论: 2.负极产生氢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通电 方程式:水 氢气 + 氧气 讲述:通过刚才我们电解水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到此为止我们还不能确定水的化学式。在科学研究中确定某物质的化学式都是需要通过精密的实验和准确的计算的。下面我们就通过计算来确定水的化学式。 板书:已知:水电解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氢气的密度为O.08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

17、/L。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计算: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 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20.089):(11.429)=1:8 则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1 8 : = 1:2 1 16 总结:水分子中氢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1,水的化学式为H2O。 讲解:水在通电条件下一个水分子首先分解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于再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同样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气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气分子聚集成氧气。 副板书: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讲述:所以水电解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 板书: 通电 H2O H2

18、 + O2 讲解:这个反应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练习:第49页第l题。 (四)总结、扩展 本节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以及水的化学式的确定。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推荐第4篇:水的组成教学设计1 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作者: 蒋多才 (初中化学 张掖市初中化学二班) 评论数/浏览数: 2 / 108 发表日期: 2023-12-06 21:31:50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

19、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的一个课题,继从与人体生命第一重要的物质氧气之后,隆重推出的与人体生命第二重要的物质水。从生活中走进化学,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化学教学理念,并从学生身边的物质出发,让学生体验到化学是一门可学的科学,一门有必要学的科学,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

20、、化合物的概念。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 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学情分析 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所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出发,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本课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学习对

21、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电解水的实验。 2确定水的组成。 3物质的简单分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2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小试管、投影仪。 2学生用具:与水有

22、关的资料和一些常见物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学生观看视频 师人们对水寄予的感情和人们对水的熟悉程度。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种生物体内也都含有水。 投影展示下列资料 地球上的水,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共同特点:体内水的质量与生物体总质量的比(亦称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 成年人 65%70% 鱼类 70%80% 水母、藻类 香蕉、生菜等 90以上 90%以上 引入新课由以上资料可见,水与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

23、此外,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总之,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与水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对水进行一个系统的了解。 板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l 水的组成 讲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曾被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 引导学生看课本P45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学生分组活动观看课桌上的水,总结得出水的物理性质 板书 一、电解水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

24、观察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如图装置)。 注意1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回答现象 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评价大家观察得非常认真仔细,希望在以后的实验中大家依然这样,这也是学化学所必备的一种品质。 板书现象: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提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探讨。 板书 二、验证实验 演示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用

25、点燃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 学生观察 讨论试管1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讨论后回答 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呈淡蓝色。通过预习知道是氢气,但对于氢气不太了解。 讲解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叫氢气,它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且火焰颜色呈淡蓝色,它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 讲解并板书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设问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回答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产生了氧气和氢气两种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26、。 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 讲解这个反应的反应物为水(化学式H2O),反应条件是“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此反应可表示为:水氢气+氧气。 板书水(H2O) 氢气(H2)+氧气(O2) 讲解由此可见水中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板书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提问电解水这个反应属于前面我们所学过的哪一种反应类型呢?为什么? 回答因为它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物质水,而生成物有两种物质氢气和氧气,满足“一变多”的特点,所以它应该属于分解反应。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气体氢气,大家对于氢气了解多少呢? 学生回答 1氢气

27、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从网上了解到,氢气是一种新型能源,将会是未来世纪最主要的能源; 3查阅资料可知,若是不纯的氢气燃烧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4氢气名称的来源可能与它的密度有关,因为“轻”“氢”谐音。 教师看来大家对于氢气了解得还真不少,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些有关氢气的知识。 板书 三、氢气(H2) 提问谁能描述出氢气的有关物理性质呢? 回答1从电解水的实验可见氢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若闻它的气味,还会发现它是一种无味的气体;2试管2内既有氢气又有水,而氢气的体积没有减少,可见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 评价大家的分析和推理都很正确。 板书1物理性质:

28、无色、无臭、难溶于水。 教师刚才有同学从资料上知道,若是不纯的氢气燃烧会发生爆炸,所以要求在点燃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可见氢气具有“可燃性”这个化学性质。 板书2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提问那么该如何去检验氢气的纯度呢?你能结合课本图;3进行描述吗? 学生讨论并总结)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的火焰。然后移开拇指,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如果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较纯。不纯的氢气不能点燃,需重新检验氢气纯度,直到声音很小表示氢气较纯了才能点燃。 注:对于学生描述不准确的地方老师要及时纠正并补充 板书3验纯方法: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试管门

29、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若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已纯。 介绍刚才还有同学说到了氢气名称的由来,这确实与它的密度有关。在相同的条件下,氢气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也就是说,它是最轻的气体,因此,它的名称为“氢气”。 转折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水电解生成的氧气和氧气的组成与水的组成有什么不同。 板书氢气(H2) 氧气(O2) 水(H2O) (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 生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而水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投影你能说出以下物质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吗? 铁(Fe) 铜(Cu) 过氧化氢(H2O2) 高锰酸钾(KMnO4) 叫氧化三铁(Fe3O4)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由同

30、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H2)、氧气(O2)、氮气(N2)、磷(P)等,把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水(H2O)等。 板书; 四、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答分类学习的方法。 教师单质和化合物就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来进行分类的,可见分类的方法在化学科的学习中运用的非常的多。 学生小结展示 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的。我们还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这

31、个实验中我们看到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我们还简要介绍了一些有关氢气的知识。根据水、氢气、氧气等物质组成中元素的比较,我们还了解了单质和化合物。 布置作业习题 1、 3、4 课外作业:收集有关我国水的分布、水资源的状况和世界各国水资源状况的资料。 推荐第5篇: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题3 水的组成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

32、获得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第二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的概念。结合水的分解反应深化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有新物质生成,元素的种类不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3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霍夫曼电解水装置、12V低压直流电源、酒精灯、火柴、水、氢氧化钠溶液,小木条。 一、导入新课 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和了解另一种我们非常常见的化学物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同空气一样重要。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回答水。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自己归纳水的用途。(提问23人) 小结水用于维持生命、灌溉农田、工业用水、水上交通 展示展示一瓶蒸馏水。 提问纯净的水有哪些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沸点、凝固点) 回答生甲: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

34、体。 生乙: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凝固点是0。 讲解教师纠正、归纳并联系自然现象、生活实际适当作些拓展。 二、推进新课 1.氢气的性质 讲解氢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氢气化学性质: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烧杯,杯壁有水雾。 补充在点燃的条件下,纯净的氢气可以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水,所以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就有可能会发生爆炸。 氢气可以燃烧,所以氢气可以用点燃气体来检验,若气体燃烧则生成的气体为氢气。 提问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么在你使用氢气,尤其是点燃氢气时应注意什

35、么问题?具体应怎样做? 讲解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氢气的验纯方法: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若氢气中混有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而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检验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 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听到尖锐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若听到很小的噗的一声,表明氢气已纯。 注意凡是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时都要验纯, 以防爆炸,如天然气、一氧化碳等。 2.水的组成 引入那么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展示介绍水电解器及电解液(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率

36、,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接通直流电。) 提问注意观察,电极上发生什么现象?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回答 接通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支玻璃管里汇集了气体,液面降低,其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少。 提问片刻后,比较两支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 回答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正氧负氢一比二) 讲述水电解后两支玻璃管中得到的气体是同一物质,还是不同物质?电解得到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我们通过实验来鉴定。 演示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注意观察现象。 回答木条燃烧更旺,说明这种气体是氧气。 演示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注意观察

37、现象。 回答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 讲解这种气体能燃烧,说明不同于上一种气体,是氢气。 讲解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但是它不同于氧气,它是氢气。 实验表明: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讨论(1)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2)在上述这个变化的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 提问实验结果表明,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两种气体,能不能说明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物? 回答不能。水是纯净物,应该说水是由氢(H)元素和氧(O)元素组成的。 讨论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应是12,但在实验操作中两试

38、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l2。这是为什么? 回答 原因1:可能有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使氧气的体积偏少。 原因2: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要稍大一些。 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 )、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你能说说区别吗? 讲解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而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而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结论我们可以把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提问想想看,你还知道哪些单质,哪些化合物呢?将你找的物

39、质的化学符号,填在方框内。 回答1.单质:如O 2、H 2、N2 2.化合物:如H2O、CO 2、Fe3O 4、Al2O 3、P2O5 提问CO 2、P2O 5、Fe3O 4、MnO 2、CO、SO2,大家发现这些物质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回答都是化合物,都含有氧元素,由两种元素组成。 讲解我们把这一类化合物叫做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 元素的化合物。 物质家族丰富多彩,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些物质。 注意单质和化合物都必须是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和O3混合就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而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含有氧

40、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KMnO4)就不是氧化物。 归纳物质的简单分类 三、典例剖析 例1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解析】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便于水的电解,A对,电解水时所用电源为直流电源,B对,电解水产生H2和O2,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对,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得到的气体是氧气,O2只能支持燃烧而不能自己燃烧

41、,D错。 【答案】 D 例2 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解析】 从图中看出,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乙管的约2倍,故甲管是氢气,乙管中是氧气,故A、B对;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故C错D对。 【答案】 C 例3 有石灰水,高锰酸钾,冰水共存物,空气,过氧化氢,液氧,铝箔,二氧化锰等八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 (填序号),属于单质的有 (填序号),属于化合物的有 (填序号)。 【解析】 首先将物质分为混

42、合物和纯净物两大类。石灰水和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其余的是纯净物。纯净物再根据组成来判断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如高锰酸钾的化学式是KMnO4,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冰水共存物实质都是水(H2O),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锰(MnO2)也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液氧(O2)、铝箔(Al)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答案】 四、课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 五、课堂小结 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到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初步建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并学习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进一步加深物质分类的思想,从而了解物质分类的多样性。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 课题3 水的组成 1.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可燃性。 2.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现象: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体积比) 产物检验: a.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b.负极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氢气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