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名著名称:《基业长青》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名著名称:《基业长青》读后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名著名称:基业长青读后感 一、名著基本信息 名著名称:基业长青 作者:美 吉姆柯林斯 杰里波勒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3年10月第4版 二、内容提要 两位作者组建的团队通过6年时间对18家他们所定义的高瞻远瞩公司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并对它们进行了比照,得出“基业长青”的结论。这些公司包括3M、波音公司、花旗银行、IBM、沃尔玛等。它们平均拥有近百年的历史,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公司经历了诸多的困难和挫折,但它们都能“逢凶化吉”,一直发展成如今国际化大公司,不仅有着令人欣羡的利润额,更拥有良好的国际声誉。是什么使他们与众不同,出类拔萃?是什么使他们屹立百年而依旧兴隆?它们
2、拥有什么别的公司所不具备的品质? 本书作者避开了连篇累牍的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们揭开了高瞻远瞩公司的神秘面纱。全书有数百个具体的例子,并提供了实用的概念框架和策略,能够适用于各个层次的经理人、创业者以及各种组织。基业长青为在21世纪建立长期繁荣的组织构建了一个宏伟蓝图。 三、心得体会 一直对那些历史悠久而又繁荣昌盛的大公司心存好奇,阅读完此书后,受益匪浅。反观中国企业,以1984年才刚成立的海尔集团为例,结合书中所给出的各种策略进行分析。虽然说海尔集团成立才26年,虽然海尔存在许多不足,但我认为它具有成为高瞻远瞩公司的潜质。 (一) 造钟,不是报时 “高瞻远瞩公司的创办人通常都是制
3、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他们最伟大的创造是公司本身及其代表的一切。” 书中从破除几个常见的迷思入手,以惠普、索尼、沃尔玛为例说明高瞻远瞩公司并不需要伟大构想,以众多高瞻远瞩公司历史里重要的CEO为例说明不需要魅力型伟大领袖,以花旗银行、沃尔玛、摩托罗拉等为例说明造钟师是如何运作的。 1 海尔的前身是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个民营集体小厂。虽然张瑞敏并不是海尔的创办人,但在他接过海尔的指挥棒之前,已经走了四任厂长,不仅半年未给职工发工资,而且还负债147万。 对于一个内伤如此严重的集体小厂,张瑞敏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造。 1.质量意识 张瑞敏砸冰箱是一个经典的质量管理案例。 电冰箱已
4、经成了生活的必需品,然而在1985年,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才能买到一台冰箱,在这样一个买冰箱都要走后门的年代,即使是有缺陷的电冰箱人们也是排着队抢的,然而,在发现生产的冰箱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时,张瑞敏却毅然决然地将价值接近20万元的76台存在问题的电冰箱砸毁。他说:“只有砸的心里流血,才能长点记性!”这一砸,砸醒了大家的质量意识。 海尔的零缺陷理论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有缺陷的产品就等于废品。 2.用户需求与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盯紧用户的需求并迅速地生产出满足需求的新产品,这是海尔最可贵的品质。不管是管理理论的创新还是产品的创新,在海尔均处处可见。 坚持“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5、原则的OEC理论;兼并盘活硬件很好但文化、管理有问题的企业的休克鱼理论;让每个人直接面对市场和企业,形成端对端零距离的零管理层理论等等。 在产品上的创新则有经典的“大地瓜”洗衣机案例,应对北方沙尘天气的“防沙尘暴一代”新空调等等。 以上两点最基本的意识已经深深地渗入每一个海尔人的骨髓。即使没有张瑞敏,我相信这座滴答响的时钟也能正常地运行几十上百年甚至更久。 (二) 超越利润的追求 “实现利润不是管理层正确的目的和目标仅是使所有正确 2 目的和目标得以完成的手段。” 默克决定推动美迪善计划免费向第三世界上百万的感染了“河盲症”的病人提供美迪善这种药且自行负担费用,直接参与分发的工作,以确保药品确
6、实送到受这种疾病威胁的上百万人手中。 海尔同样也有这样感人的行动。2023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震灾发生后,海尔集团立即启动“重建家园”计划,投入1937万元支援灾区重建家园。在此之后,海尔又捐1750万元,在青岛市对口援建的北川县援建一所中学和15所希望小学。而且,为了表达海尔集团对地震灾区恢复教育事业的支持,张瑞敏决定亲自去一趟绵阳,看望从北川撤出来的学生,亲自告诉他们这个消息,鼓舞他们与灾难抗争的信心。海尔集团的品牌部就此拟定了一个发布信息的方案,但没想到被CEO张瑞敏坚决否定了:“要什么仪式?现在需要的是行动!” (三) 保存核心,刺激
7、进步 “组织中唯一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应该是它营业的基本哲学。” 海尔的核心理念:“产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是20世纪中国出现的奇迹之一。一个亏损147万元的小厂,17年之后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年销售额从1984年的384万元到2023年的600亿元,业绩增长了1万多倍,并保持年80%的平均增长速度。它用实际行动在践行“产业报国”。同时,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售后服务,都是无可挑剔的,强烈的质量意识与创新意识始终贯穿其中,自始至终地实践“追求卓越”。 海尔空调的外机有一个机罩,一般是通过销售商把外机罩送给用户,让用户在夏季过去之后,把这个外机罩罩上,它能保护外机的压缩机。但是有这样一
8、个城市经销商,一年夏季过去之后,他们在一栋大楼的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地把外机的保护罩罩到海尔空调上。 (四) 胆大包天的目标 “目标本身已成为推动和激励的机制。” 3 “创造本身有生命的胆大包天目标,作为可以历经多代领袖而不坠的刺激。” 一个仍未走出困顿的小厂却将自己的目标瞄准零缺陷,瞄准海外市场,瞄准世界500强。一个年营业额仅5000万元的刚起步的小企业,却要筹资建一个价值15亿元的工业园区。 当所有人都在想着该如何挣钱时,它思考的却是如何提高质量,如何让顾客满意。当所有人都在质疑海外建厂的可行性时,它却毅然决然地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将自己的触角伸到了海外。 它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成长扩张,
9、在海尔人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海尔的战略目标明确,从名牌战略阶段到国际化战略阶段,海尔都干得十分漂亮,不仅是国内,在国际市场上也都得到了很大的认可。现阶段海尔处于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如何在这一阶段取得大的成功,海尔人还应付出很多努力,继续制定新的胆大包天目标是每一个海尔人的职责所在。 (五) 教派般的文化 “不愿意或不符合公司规定的标准的人,在公司里通常没有多少生存空间。” 海尔的车间内不仅每一台机器都有责任者标签,甚至于每一块玻璃都有指定的员工进行擦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能很快地找出责任人。 在海尔,不仅每个事业部而且每个人都是一个 SBU ( 业单位),有能力的员工可以自己经营微型
10、公司,这样不仅使员工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员工会在“更努力地为自己打工”的同时为企业创造了最大的效益。 无法融入这样的“规则”里的员工,会渐渐跟不上同事的步伐,最终被淘汰出局。 (六) 择强汰弱的进化 “企业是逐渐演进的物种。” “它们之所以能够做出若干最好的决策,不是起因于详细的战 4 略规划,而是依靠实验、反复尝试、机会主义,或者确切地说,是靠时运而得。” 高瞻远瞩公司中强生、马里奥特、美国运通、3M是典型成功进化的例子。它们多数是意外地进入到现在主营的业务领域或者是意外地开发出主打产品。 对于海尔来说,一开始就是生产家电,海尔的扩张基本上是围绕家电进行,只不过是将家电种类增
11、多,覆盖面扩大。海尔在家电行业已经做得很好了。或许在产品上海尔并无择强汰弱可言,但海尔的人才竞争机制遵循的是“赛马而不相马”,有能力的人才自然会笑到最后,而弱者则会被残酷地淘汰。这又从另一方面诠释了择强汰弱,更有利于海尔保存核心竞争力。 (七) 自家长成的经理人 “高瞻远瞩公司把这件事(从内部人才中培养、提升和慎重选择管理人才)当成保存核心要素的关键步骤。” 书中提到通用电气的几任CEO,比如雷杰琼斯,比如杰克韦尔奇,他们是杰出的企业家,他们头上有令人尊崇的领导人光环,然而他们也不是天生的领导者,他们也是从最基层一步一步往上走的,他们是企业核心理念、企业文化最忠实的践行者,他们通过层层筛选最后
12、站到了公司最高的位置,而这都只是新的开始,如何将公司的理念淋漓尽致地贯穿到公司的运行中,如何让基业能够长青是他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他们任重而道远。事实证明,他们不仅是卓越的CEO,更是优秀的造钟师。 海尔还需考验。 海尔CEO张瑞敏,是海尔二十几年成长历程中唯一一名成功掌舵人,他将海尔的运行带上了正轨,推广到全国,引向了世界。现如今,海尔的精神,海尔的经营理念,海尔的管理模式已经得到了全国,甚至是世界的认可,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海尔取经。有一点是明确的,海尔确实是人才济济,但真正能够在最高位置上做得很好的人可能还并没有。不知道张瑞敏先生有没有着手进行接班人的物 5 色、选拔与培养,只希望他能
13、早些做准备,中国人自己的企业能够有资格与国际大企业抗衡实属不易。 (八) 永远不够好 “想建立高瞻远瞩公司,必须准备长期艰苦奋斗,成功永远不是终点。” 书中提到一个例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沃尔玛的创始人沃尔顿采用了一种叫做“打败昨天”记录的机制。这种记录像账簿一样每天记载当天和去年同一天的销售数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们用这种账簿作为刺激,把标准越推越高。 海尔的日清体系与“打败昨天机制”有着异曲同工之效。所谓“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就是指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完成,今天完成的事情必须比昨天有质的提高,明天的目标必须比今天更高才行。 一日两日这样做还可,日日如此不免令人心生厌烦,放松警惕,如何坚
14、持将日清体系贯穿工作的始终,是海尔人必须迎接的挑战。 (九) 起点的终点 “高瞻远瞩公司的根本在于转化核心理念和独特追求进步的精神,使之融入组织结构的所有层面,化成公司的一切作为、高瞻远瞩公司创造了一个包容所有员工的整体环境,不断向他们灌输一组极为一贯、互相强化的信号,使他们几乎不可能误解公司的理念和抱负。” 书中以福特、默克、惠普为例说明了这一点,三家高瞻远瞩公司均拥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使命、价值观和指导方针(使时钟滴答作响的机制)。但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且及其重要的,那就是将这些宣言,这些理论化为实际行动,并始终遵循。 海尔在最困难的时候为自己定下了在当时看来近乎苛刻的使命、价值观、指导方针。
15、“产业报国,追求卓越。”他们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曾经因为在车间里发现了一枚多余的螺丝钉,全车间的工人推迟下班,将一天生产的所有冰箱一一进行检查,看是否有哪台少了一枚螺丝钉。最后才发现是某个工人取材料的时候不小心多 6 拿的。这个例子是日清体系最生动的体现,是海尔精神的浓缩。 “黑带代表开始,代表无休止的磨练、奋斗和追求更高标准的历程的起点。”海尔还并不能算得上一个黑带高手,海尔前方的路还很长很长。 (十) 构建愿景 美好的愿望能促使人们不停地追寻。每一个阶段都为公司设立一个新的胆大包天的目标,为员工描绘一幅宏伟的蓝图,鼓励员工大胆向前冲。企业的追求是永无止境。总结全书的基本观点:做造钟师,也就是做建筑师,不要做报时人;拥护兼容并蓄的融合法;保存核心、刺激进步;追求持续一贯的协调一致。 海尔过去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将来还能昂首走多久、走多远就要靠海尔人共同努力了。 名著名称:基业长青读后感 基业长青读后感 基业长青读后感 基业长青读后感 基业长青读后感 基业长青读后感 基业长青读后感 基业长青读后感 基业长青读后感 基业长青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