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留侯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留侯论》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留侯论教学设计 海门市第一中学 编制:顾柳柳 留侯论 海门市第一中学 顾柳柳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散文。这是作者苏轼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其非凡的才华。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尚不足,学习本文能够掌握基本的文言现象,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3教学环境分析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标】 一、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和词类活用的现象,强化对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结合诵读指导,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的水平。 二、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论说思路。体会苏轼史
2、论散文广征经史,破除陈见,别出新意的风格特色,欣赏他的文采。 三、阅读苏轼笔下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以忍易怒”“以静易躁”的人格力量,关照自己的人生之路。学习苏轼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难点】 把握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诸如对史事怀疑和推翻前论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史论或翻案文学。其实,千年之前,宋人就喜好翻空出奇,爱做这类“翻案文章”,他们大都不囿于成见,每每别具只眼,让人耳目一新。 今天,我们走近的是留侯论,看看苏轼是如何一改前人对初汉三杰之一张良的
3、看待,另立新说的。 张良,字子房,与萧何、韩信并为汉初三杰,为辅佐高祖刘邦得天下之大功臣。子房本为韩人,当秦灭韩之时,曾以重金求刺客,得力士以大铁椎狙击秦始皇,事败不成,乃匿名逃亡。后楚汉相争时,子房运筹帷幄,辅佐汉高祖打败项羽,事成不居功,自请封于留,高祖乃封之留侯。 【补充材料】 1、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2、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
4、。韩破,良家僮 海门市第一中学 编制:顾柳柳 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3、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
5、“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4、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
6、,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阴事中。(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5、文体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散文。就宋代散文而言,“史论散文”中的“史”,指的是历史,包含人物和事件,主要针对的是文章中的内容部分。“论”指的是散文形式中的“论体散文”。“史论散文”正是将“历史”和“散文”加以结合,由前人对历史评论的篇章中,再进一步扩展见识。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其非凡的才华。 【整体感知】 (一)教师范读课文
7、(或播放朗诵录音);学生听读,并注意字音和句读。 1.卒(c)然临之 2.圯(y)上老人 3.刀锯鼎镬(hu) 4.贲(bn)育 5.倨(j)傲鲜(xin)腆(tin) 6.肉袒(tn) 7.彼其(j) 8.不称(chn)其志气 (二)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 (三)在前预习的前提下,学生分段诵读,并串讲课文,积累文言知识;教师自由提问,适当补充。 1重点词语 必有过人之节 (节操、操守)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泛指布衣百姓,普通人) 卒然临之而不惊/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通“猝”,突然)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怎么,哪里)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
8、者 (隐约) 海门市第一中学 编制:顾柳柳 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利用) 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副词,实在) 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只是)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与“迎”是同义,欢迎)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成就、完成) 非有平生之素 (名词,早有的交情) 非子房其谁全之 (保全) 2.一词多义 过 超过,超越。例:必有过人之节 错。例: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见 同“现”,动词,显露、表现。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高祖发怒,见于辞色 介词,被。例: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其 代词,他,他的。例: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助词,常
9、用在“彼”之后。例:彼其能有所忍 副词,表示推测、估计,大概、恐怕。例: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例:非子房其谁全之? 3古今异义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人之常情)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怀有的抱负) 其身之可爱 (值得爱惜) 其君能下人 (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 必能信用其民矣 (使信服,为所用) 4.词类活用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折:使动用法,使受摧折、屈辱)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下: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低身份,谦逊待人) 臣妾于吴者 (臣妾:奴仆。名词作动词,做奴仆) 油然而不怪者 (怪:意动用法,认为怪异,感到奇怪) 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
10、怒也 (使动。使受惊。使发怒。)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王:名词活用作动词,立王,称王) 5固定短语 所以 “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 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例: 海门市第一中学 编制:顾柳柳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 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以为 认为。例:以为子房才有余/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 作为,用作。例: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6重点语句 夫持法太急者
11、,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译:以严刑峻法统治国家的,他的锋芒不可正面对抗,而且情势上也没有可利用的机会。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译: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向吴国投降,做吴国的奴仆,三年之久都没有一点倦怠。 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译:与他没有平时早有的交情,突然在荒郊野外的乡间相遇。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译:司马迁揣测张良,认为他是魁梧高大的男子,但看到他的画像,才知道他的形貌却像妇人女子, 与他的志气并不相称。 7小结: 古人说话,常常采用一种迂回的表现方法,不把意思直接说明白。所以我们在翻译时要透过字面体会到
12、作者的“真情”所在。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使得既保留了意的准确性,又显示出生动性。 【整体阅读】 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初步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旨。 1与王安石的张良诗比较一下,我们不难看出,苏轼的留侯论并没有全面论述或评价张良。那么,这篇文章选取了他的哪些人生经历呢? 明确:寻人刺秦;圯上受书;辅汉建功。 2通过这几件事,苏轼认为张良能够最终获得成功的主观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于有“能忍”的过人之节,“忍小忿而就大谋”。 3谈谈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评述张良一生的? 明确: 第一段,提出论点,认为所谓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是“能忍”。 第二段,圯上老人授书,
13、“其意不在书”,而是为了使张良“能有所忍”。 第三段,以郑伯和勾践为例,说明“能忍”足以成大事。 第四段,以楚汉相争为例,证明张良以个人的才能和“能忍”的度量,辅佐刘邦建立功业。 第五段,以张良的貌不惊人,说明张良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 因一字之功文章旨意毕现,可谓“一字立骨”。文章以“忍”字为中心,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又是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 4文章在评论张良时写到荆轲、聂政、郑伯、勾践、秦皇、项羽、高祖等历史人物,分别有什么作用? 海门市第一中学 编制:顾柳柳 写这些人物都是为了衬托张良。 荆轲、聂政是从反面衬托,写出张良当初的鲁莽不忍; 郑伯肉袒牵羊、勾
14、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从正面衬托“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 项籍是反衬张良的能忍 刘邦既是从正面又是从反面(因为刘邦有能“忍”之时,也有不能“忍”之时,而需张良教之)。 5.张良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这个人物。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辈的对话。 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的独到见解? (1)“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2)“且其意不在书。”“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3)“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15、此子房教之也。” 6根据课文的内容,讨论苏轼所提“忍”字的内涵。 明确:文中以郑伯、勾践、高祖为例,说明“忍”的内容,一定要有度量,能“下人”,二是“养其全锋,而待其弊。”则“忍”除了“忍耐”的度量外,还要有智慧,是道德的修养,也是过人的才智。 【能力拓展】 (一) “对比衬托”的手法 1文章评述了留侯的三段经历:寻人刺秦、圯上受书、辅汉建功。这三件事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明确:这三件事紧紧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对比,观点更加鲜明而有说服力。 2文章在论证上,大量地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知识链接: 对比,是互相比较,通过比较,各
16、自的特点就会显得更鲜明。 衬托,是在比喻的基础上,一方衬托另一方,效果是使被衬托一方的特征更加凸出。一般来说,衬托的一方是陪衬,是次要的,被衬托的一方是主要的。一般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同类的事物从正面陪衬,是正衬;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从反面陪衬,是反衬。 3本文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种手法? 明确:论大勇的能忍与小勇的不能忍,是对比,而且带有“反衬”的性质。 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句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正衬“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 引楚汉相争:项羽,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刘邦,能忍,“养其全锋,以待其弊”。以项籍之不能忍,衬高祖之能忍,这是反衬。 以子房状貌乃如妇人女
17、子,反衬子房能忍,以及志气非凡,表明不能以貌取人,是反衬。 (二)形象的比喻,会使论说生动浅出。本文是否也有这样的例子呢? 明确:1“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连一根发丝都不 海门市第一中学 编制:顾柳柳 能相容,比喻境况十分危险和紧急。 2“千金之子,不能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不足以死也。”用“千金之子”不能死在盗贼手里,来比喻子房不能忿而走险以轻死,应当能“忍”。 (三) 开展思维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探索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讨论:苏轼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然而,是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要“忍”呢? 明确:忍,作为一种涵养,经常被
18、曲解。忍,不应该是憋在心里,窝气;因为气不顺,憋在胸中,久而不畅,则智昏;智昏,则容易失言失态。最终,忍的修养还是会失去。所以说,忍应该是主动地、积极地去“化解”。俗称:“忍字心头一把刀”,想借“忍”的字形说明“忍”的道理:“一直要忍到心头插刀,也不反抗。”其实,这是消极的态度,结果很悲哀,以彻底牺牲自己为代价,没有解决实质问题。这不是积极的态度,不可取。正因为民间的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许多人本可以很好地化解矛盾的,却采取了消极的态度,结果贻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所以,与其“忍到心头插刀”作无谓的牺牲,不如“忍化”,处事临危不惧、当机立断,采取积极避其锐气、迂回化解的办法;学会避免正面冲突,减少
19、不必要的消耗和损失,用柔化、分化等办法最终彻底解决冲突。 宋人理性精神昂扬,疑古之风甚盛,好为翻案文章,以后人眼光审视前朝历史,例如:欧阳修纵囚论、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等。以疑古精神读疑古之作,当是一件趣事。 【课文总结】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一篇史论散文,大概是东坡读史记的心得。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推翻旧案,另辟新意,这样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附:板书设计 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忍) 寻人刺秦不忍 圯上受书能忍 辅汉建功用忍 张良貌如女子,其实隐忍非凡 一字立骨,层层深入 对比衬托,另辟新意 留侯论教学设计 留侯论 留侯论 留侯论教学反思 留侯论教案 留侯论教案 留侯论教案 留侯论讲课稿 留侯论文言文翻译 留侯论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