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模板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模板大全.docx(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模板大全苏教版中学语文必修四教案模板大全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剧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酷爱生命。今日,我们将借助蒙田的酷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相识生命的本真。一起和我看看苏教版中学语文必修四教案模板大全!欢迎查阅! 教案1 【教学目标】 1.相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育正确的人生观。 2.领悟品尝哲理性语言。 【教学重点】 相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领悟品尝哲理性语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 同学们,从呱呱坠地起,你们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对生命都有过怎样的相识呢? 多媒
2、体展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珍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剧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酷爱生命。今日,我们将借助蒙田的酷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相识生命的本真。 2.品尝下列语句,说出你的理解。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培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 B.生之本质在于死。 (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因为好好享受过生活,对死亡就不感到缺憾。)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切程度而定的。
3、(关切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溢。 (用丰盈充溢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3.延长文章内涵: 问:由你能够领悟到生命的本真吗? 蒙田在酷爱生命中说:人们总是喜爱把生命的时间用度日来概括,其实,坏日子,要飞速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只有不懂生活的人,才会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掉,仿佛这是一件苦事、贱事似的。而我却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假如我们觉得生命不堪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只能怪我们自己。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的苦恼。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我才能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
4、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切程度而定的。我想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剩下的生命越是短暂,越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其实,生命的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允的,而每一个人如何对这有限的时间加以精确利用,使自己的生命过得充溢,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从中国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尽管是在人生的苦痛和悲悯中,仍旧能够发掘诗意的本质和欢乐的天性。 孔子一生辗转于各诸侯国之间,志向不得实现,曾经因为长得像阳货而被围困于陈蔡,断粮七月。但当他与几名_共坐,听他们述说各自的志向时,并没有赞同想为官为相的子路、冉有等人。唯有曾点说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这种闲情逸
5、致的生活憧憬使孔子不由喟然叹道: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的看法)。 孔子的仁的学说中,博施济众的社会关怀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这一的带有审美境界的对话中,孔子却赐予注意个人精神生活的曾点以很高的评价。可见,在孔子整个志向人格或志向境界中,精神生活的自由、自得、适意、畅达的境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因此,咏而归的想象,成了人的内在气象和胸襟气度的表现。 这种审美意义上的曾点气象,事实上已经超越了社会关怀、文化忧患和道德本位等方面,达到了胸心悠闲,而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进入一种极高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这种具有自己独立心性见解和自由人生看法的生存方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境界,也被人称为高人境界。 现实人
6、生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快乐安逸时不要沉湎享受,逆境艰难时不要没精打采,要以从容的心境英勇地面时现实人生,从春天的一丛小草一只蝴蝶中,从秋日水中流淌的月影里,发觉美之所在,找到欢乐的源泉。 音乐家莫扎特的佚事犹如童话,他与妻子婚后在贫苦的生活中相互安慰,感情非常融洽。一个寒冷的早晨,一位友人去探望他们,看到莫扎特夫妇正在携手跳舞,因为他们无钱买炭御寒,就以跳舞来温煦身体,在对方光明而乐观的眼睛中,他们肯定看到了欢乐。只有心灵欢乐的人,才会享受生命的欢乐,只有生命的欢乐,才能让我们感觉到心灵的健全。 人生有许多苦恼,有许多打不开的名缰利锁。人为追求名利而四处奔波,弄得心力交瘁,心神不定,所以很
7、难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体会到生命的镇定自若。在对名利的追逐中,将人生全部事情都手段化,使得自己成为在生命路途中四处奔跑而不知所终的困兽,丢失了生活中闲庭信步的从容。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惶,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刻,即便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种寄爱好于生活过程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行径,体现了晋人那种任性自然、超迈玄远的生活看法。而这正是当代人所缺乏的境界。 4.结束语: 当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固定的生活轨道中疲于奔命。从小当学生时忙于考试,快于找工作,
8、成家后忙于生计,生子后又为下一代操劳。在无尽的繁忙中,人的灵性被湮灭,欢乐被剥夺,只剩下劳碌与乏累。那皎洁的月亮,在古人眼中蕴含了情、蕴含了思、蕴含了向往,但在当代人眼中,却只是一个布满了环形山的卫星。 世界并不是完满的,连美神维纳斯都是断臂的,但那种残缺的美让人如痴如醉。假如我们对生命能够多一些相识,对生命的欢乐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就会更远离功名利禄,更远离凡俗,更去掉躁动担心的心理,而是在生命的从容中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即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的境界。 要达到这种高妙超然的乐和境界,须要人们一生去追求。 愿我们每个个人都能珍惜生命,酷爱生命,在生命的每一天都能焕发丰盈饱满的气象
9、教案2 教学目标: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学问。 2、朗读断句,讲解并描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翻译文句。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加民族骄傲感。 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培育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2、概括整理:作者作品,内容要点,学问归类。 3、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精确翻译文句。 4、思索探讨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课时支配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代的苏武牧羊故事广为传颂,千百年来,苏武已成为一名宏大的爱国英雄定格在人们心中,苏武奉命出访匈奴,被匈
10、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猛不能屈,表现出崇高而又令人震撼的民族气节,有民歌苏武牧羊唱道: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瞬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下面,我们走进苏武,相识苏武,仰慕苏武。板书苏武传。 二、快速阅读人教版配发资料其次课堂(第99页)和课文注释,介绍作者、作品和背景。学生介绍,然后明确。 1.作者简介:班固(3292),我国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11、。幼年即聪慧好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说明,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许,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完成汉书写作。 2.简介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七十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3、苏武出访背景:
12、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气,不断扩大限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实行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渐渐增加,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成功后,转而重视结盟,希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逼,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访与匈奴修好。 三、朗读课文,熟识内容。鉴于学生的文言文朗读实力较弱,课堂自读或教读特别必要。朗读中重点留意把握: 1、校正字音 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数(shuò)通使相窥(ku)观; 以状语(yù)武;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后随浞野侯没(m&ogr
13、ave;)胡中;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nzh)归汉; 置煴(yn)火,覆武其上(注:课本注音yún有误。煴,有二音,读yn意为微火,读yùn意同熨);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故使陵来说(shuì)足下;何以汝为(wéi)见;子卿尚复谁为(wèi)乎。 2、留意断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幸蒙/其赏赐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自抱持/武 使(汝)/决
14、人死生 (卫)律知/武终不行胁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掘野鼠/去(j)草实/而食之 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大臣亡(wú)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行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四、通过朗读课文,看看谁能够概括地讲解并描述课文的故事来。 五、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 1.学生标出课文结构层次,指出划分层次的依据。 2.同桌间探讨,概括层次意。 板书 (1-2)苏武身世,出访背景 苏1、(3-4)扣留自杀义不受辱 武备受艰辛2、(5)恐吓威猛不屈利诱富贵不淫 传坚守气节3、(6)逼迫贫贱不移 4、(7-8)劝降私情不动 (9-10)匈汉和亲,苏武得
15、返 作者采纳写人物传记常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还运用插叙,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楚,故事完整。 六、课后同桌间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以便把握人物形象。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同桌二人,借助字词典、课文_释、其次课堂(导读),解决文言字词句。两人边读边注释边翻译,相互订正,弄不清的地方问老师。 重点提示: 1、通假字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保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
16、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2、古今异义 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 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古义:的确存在。今义:诚恳、醇厚) 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慢慢。今义:略微)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
17、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值、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3、一词多义 重点驾驭:当、发、状、辞、及、所、语、因、亡、谢、除(留意总结回顾以前学过的内容) 4、词类活用 A、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屈节辱命(屈、辱,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屈,使辱)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B、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倒戈)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C、名词活用等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
18、)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5.特别句式: A、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装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装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信义安所见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信义见安所乎)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亡罪夷灭者
19、大臣数十家) B、推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二、老师走近学生身边,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探究:记述了苏武出访匈奴,面对威逼和利诱誓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有力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猛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主体部分,探究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二、问题探究 1.探讨:课文是怎样从环境和细微环节描写入手来挖掘人物性格特征的? 【精炼提示】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
20、境及细微环节的描写。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冲突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性格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细微环节描写,充分表现出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2.探讨:文章记事有详有略,对卫律和李陵劝降部分具体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 【精炼提示】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逼,唯有坚守信念才会至死不屈。 3.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部分。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特性化的语言。 分析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从而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精炼提示】卫律:_求荣、高傲无礼、阴险狡诈。李陵:与卫律不同,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
21、行为也深感惭愧,但他意志不坚决,因一己之私而背叛祖国投靠匈奴。 4.里各种人物对苏武起了对比的作用,请把文中多个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对比,看看对塑造苏武形象有什么作用。 (1)张胜:头脑简洁,糊涂谋反,事情败露,马上叛变。 苏武:相识醒悟,_远瞩,欲以死息祸;面对劝降,始终保持气节。 (2)卫律:阴险狡诈,_求荣,气焰嚣张,目空一切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光明正大 (3)李陵:意志不坚,因私叛国,苦痛惭愧 苏武:忠贞不渝,心系祖国,无怨无悔 三、总结相识: 1、请用几个概括力的词语总结苏武的性格特征,并谈谈你读了此文有什么思想上的新相识。(略) 2、学习了此文,请谈谈你对人物传记写
22、作有什么相识。(略) 四、巩固训练: 课堂完成中学新教材其次课堂必修4(人教版配发)p101-102页练习题。 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驾驭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驾驭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实力目标 (1)指导学生精确朗读,从而培育语言感知实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学问,培育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支配得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 (1)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
23、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探讨法、点拨法。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行及文学才能.其次课时在深化理解文句的基础上相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相识张衡的品行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设的候风地动仪
24、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设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1800年前,张衡独创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设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依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1、传:传记.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依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_王莽,最终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
2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依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_王莽,最终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3、文史专名 (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诗书礼义乐春秋(说经的_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高校、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
26、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三、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2、范读 正音:善属文(zh)连辟公府(bì)邓骘(zhì)璇玑(xuán)算罔论(wng) 傍行(páng)河间相(jin)乞骸骨(hái)
27、 四、问题设置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探讨明确:(1)品行(2)文学(3)科学(4)政治 2、理清提纲: 明确: 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行和文学才能。 其次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能。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第一段) 4、质疑、点拨 实词:属、贯、辟、奇、就 虚词: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5、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行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从容淡静,
28、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化探讨 相识了张衡的品行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 (2)、不要傲慢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相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第一段,充分相识张衡的品行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启示。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争论性文字 八、板书设计 张衡传 一、品行、文学(1节) 二、科学成就(2-4节) 三、政治才能(5、6节)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相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
29、清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张衡的品行和文学才能,这节课我们接着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政治才能。 二、问题设置 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探讨明确: (1)作浑天仪。 (2)著灵宪算罔论。 (3)铸造地动仪。 2、默读课文3-5段,思索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 (1)质疑、点拨: 实词: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虚词: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句式:.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2)明确:其次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第四段从时间、名
30、称、质地、大小、形态、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这样详略得当的支配,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显明。 3、默读课文6、7段,疏通文句,思索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能的? (1)质疑、点拨 实词: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 虚词: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明确: 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当心谨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历,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才
31、智,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4、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张衡的品行、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能赐予评价。 明确:(板书) (珍贵的)品行(辉煌的)科学成就(卓越的)文学才能(杰出的)政治才能 三、深化探讨 写了张衡的品行、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能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另外,其科学独创、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行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受宣寄而作思玄赋。 2、从全面发展的,提高综合素养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用锤炼的语言,从品行、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能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楚,从中让我们充分相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性。 我们学大专家为大家打算的这份张衡传教案,希望大家能多加的复习一下,信任大家对张衡传这篇文言文会理解的更加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