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现状与出路.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8131336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的现状与出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本课程的现状与出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的现状与出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的现状与出路.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校本课程的现状与出路 摘要:就目前的校本课程建设状况来看,各校都有很高的热忱,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如把课程建设简洁地看做是编写教材,校际之间开发缺乏协作,课程内容不能凸现学生需求,多种课程界限不明等。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梳理,在资源整合、资源共享、老师自主、学生转型等方面多做努力,从而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老师、学生沟通共享的,促使学生特性发展的,实现学校持续推动的课程。 关键词:校本课程;现状;出路;设计;创生课程改革的本质是什么?仅仅是教材繁难偏旧的变更吗?明显是不够的。更有价值的变革应当是老师课程实力的改进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随着特性化学习时代的到来,课程更须要适应学生特性化学习的发展,

2、校本课程的应运而生就须要做进一步的探讨与反思。一、现状:虽有热忱,却情景堪忧笔者因为从事中小学教化科研的管理工作,因而能够更多地接触到有关学校的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状况,对此还做了一些粗略的调查。从各种各样的校本课程状况反馈来看,各级各类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热忱是相当高涨的,但如何正确看待校本课程,如何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却存在着不少的误区。1.对校本课程建设的相识偏差课程建设就是编教材课程与教材是怎样的关系,虽然目前在学术界还是有很多争辩的,但是,课程是否等于教材,目前应当是没有什么疑义了。作为课程,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定义。从内涵上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肯定的教化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

3、部教化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也即教学科目,简称学科或科目。从层面上看,广义的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总体的课程安排,或者说课程设计、课程设置;二是分学科的课程标准,或者说教学大纲;三是课程内容,也就是各学科的教材。狭义的课程仅指第一项含义,或指第一、其次项含义。明显,即使是从狭义的课程来看,也不仅仅是指教材。但从调查反馈的状况来看,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一提校本课程建设就是简洁地等同于编写校本教材。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应当是怎样一种状态呢?作为校本课程也犹如课程一样,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既包括学校所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包括学校

4、自己开发的课程。而狭义的校本课程专指校本课程,即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目前,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称之为校本课程,以区分广义的学校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建设不是简洁的编教材,而是要依据学校实际与特点,进行学校教化哲学分析和需求评估,从而制定出校本课程开发安排或者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2.校际之间开发呈现无序状态教化资源奢侈严峻校本课程的建设首先在于适合学校实际、切合学生需求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资源应当是课程实施的原动力,校本课程的学习资源是多元多维的,具有开发的广域性,可以是来自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科技的、经济的。总之

5、,校本课程的资源是无所限制的,可以因地制宜广泛开发。但是,由于区域性地理、社会、历史、人文环境的限定,学校之间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出现打架现象,即校际之间开发呈无序状态,从而造成教化资源的严峻奢侈。对于重复开发原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由于这些资源大多属于区域性的,具有特定的地域文化特点,可能更适合于区域性的课程资源建设。在地方课程尚未成熟或还难以根据课程要求实施的时候,假如地方资源成为校本课程的主要来源时,区域内的各校就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协作与沟通。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很多学校已经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开发的切入点在哪里?如何把握学校自身的特色?如何适应学生的真实须要?如何避开自身的校本课

6、程与他校的课程简洁重复?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3.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内容单一不能凸现学生需求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满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是为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为了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从校本课程开发建设流程来看,需经验成立小组、需求调查、培训老师、资源调查、老师竞标、学生选用、跟踪评价、动态调整等程序,其核心应当是需求调查。但从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内容来看,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是不注意学生需求,即不进行需求评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教化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主要理念,并已逐步成为现实,任何课程的实施都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即以

7、学生需求为根本点。有关材料表明,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设,都停留于行政指挥式的操作,没有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也没有进行学生需求的前期调查。如此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从学校教化哲学与学生需求来看,它是很不成熟的校本课程,甚至可以从课程的角度来说,它是不符合要求和规范的。二是不注意老师力气的整合,只是散点分布,一厢情愿地要求老师做什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老师力气散点分布也加大了课程实施的难度。许多课程的开设也没有考虑老师的基本状况与培训措施,只是为设计而设计,布点多,力气散,类似于以往的爱好活动,而在操作上又是按规定安排,而没有按需定老师,从而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处于无序状态。三是不关注学

8、校特色的形成,只是为开发而开发,为利用而利用。校本课程是须要为学校特色形成奠定基础的,是学生需求与学校教化哲学的有机整合。但在很多地区和学校只为开发文化而文化,只为了解科技而科技,学校的发展究竟立足什么?学校的教化哲学究竟是什么?都不甚明白。因而,很多轰轰烈烈的校本课程开发只是停留于浅层次的利用上,无关学校与学生的深度发展。4.对校本课程的特性把握不准多种课程界限不明从部分学校的实施状况来看,对校本课程的特性把握还有待于进一步明晰。其根本点在于:当多种课程形态出现于学校课程之中的时候,无论是管理还是教学都出现混乱状态爱好活动、其次课堂、综合实践、探讨性学习、社区服务、地方课程、社会实践等不能有

9、效界定。比如就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来说,由于学校存在着明显的理解误差,因而不能很恰当地区分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其实,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两种课程体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分的。首先,两者是有联系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不是一门校本课程,但须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靠于学校开发,也依靠于地方管理。(2)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三种:选用、改编、新编。校本开发的课程范围指教化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安排中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以及国家课程中

10、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也就是说,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实践性课程的形式。(3)二者开设的课时可以结合运用。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设置试验方案中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详细内容由地方和学校依据教化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运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运用,可以分散支配,也可以集中支配。”其次,两者是有区分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权限上,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可以选修也可以必修。(2)从设计上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教化目标的课程,特殊强调学生基本学习实力的培育,校本课程更考虑学

11、生的特性发展,但也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3)设计过程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依据国情来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依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4)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确定的课程,目的是满意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须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一般比较侧重学生爱好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老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由学生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老师,自己确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把校本课程与爱好活动混淆在一起,甚至于有的学校把两者等同起来。我们承认有些活动课、选修课,特殊是一些爱好小组活动,

12、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课程的表现形态,可以干脆归入校本课程,但过去的活动课、爱好课存在很多不足:目标依旧停留在浅层次的技艺训练上;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依旧是接受性学习和简洁的仿照性学习;缺乏有效的活动课程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学科化倾向严峻,活动课程内容的组织套用学科课程的逻辑,教书现象严峻。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严格区分课程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拓展与融合的设计才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方向。二、出路:在结合点上突破校本课程的开发须要突破,须要在开发流程上加以落实,更须要在资源利用上加以挖掘,还须要在师生自主上加以转型。南京师范高校教化科学学院万伟在论校本课程

13、开发的三个基点中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基点,即以学生为基点,以学科为基点,以社会为基点,笔者认为是富有创意的,是值得借鉴与运用的。1.校本课程须要资源整合校本课程的资源是分散的、零碎的、无序的,有的来自于学科,有的来自于校内,还有的来自于社会,因此,课程资源大部分不是显性存在的,而是隐性潜藏着的,假如要使这些资源为校本课程所用,为学生发展所须要,就必需进行整合,让那些潜在的、无序的资源活化成有效的课程资源。那么,我们该实行哪些整合的策略?(1)对部分学科相关内容的开发改编。抽取相关学科的有关要素,以情景化、活动化的手法加以二度开发改编,使单一的学科技能学习改编成综合的注意体验和实践的活动课程,促使实施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例如,某校开发以艺体综合为主的校本课程,它就以艺术与体育学科的相关要素为核心,链接有关资源,改编成校本课程,以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的实践性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