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的诗词加赏析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秋的诗词加赏析3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中秋的诗词加赏析3篇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聚,为寄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华蜜,成为丰富多彩、弥足宝贵的文化遗产。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中秋的诗词加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词牌名:踏莎行|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斟酌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翻译/译文 译文 月夜下的楼阁,飘满秋天香味的院落,欢乐欢乐的人们来来去去。是哪个人秋天一到就哀痛凄凉?当年的宋玉就哀痛到这样。 吃饭喝酒要随其自然,对唱舞享乐看得平常一般。问他有什么可以
2、哀痛之处?细细想想却也有哀痛的时候:重阳节快到了,秋风秋雨使人感到特别凄凉。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节选自淮海词。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 篆(zhun)冈:地名,在带湖旁。 宋玉:战国时楚国的闻名诗人,屈原的学生,其代表作九辩有句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如许:如此。 随分:随意,随意。 等闲:平常,一般。 甚堪:什么可以。 斟酌:细细想想。 赏析/鉴赏 此词作于公元一一九年(绍熙元年庚戌)八月十七日夜。篆冈,是辛弃疾在上饶的带湖别墅中的一个地名。小酌,便宴。此词就是在这次吟赏秋月的便宴上即兴写成的。
3、 上片写带湖秋夜的幽美景色,见出秋色之可爱,说明古人悲愁没有多少理由。“夜月楼台,秋香院宇”二句对起,以工整清丽的句式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在凉爽幽静的篆冈,秋月映照着树木荫蔽的楼台,秋花在庭院里散发着扑鼻的清香。第三句“笑吟吟地人来去”,转写景中之人,非常浑然一体。这七字除了一个名词“人”之外,全用动词与副词,衬以一个结构助词“地”,使得人物动态栩栩如生,快乐之状跃然纸上。秋景是如此令词人和他的来宾们赏心悦目,他不禁要想,为什么自古以来总有些人,一到秋天就悲悲戚戚呢?当年宋玉大发悲秋之情,原委为了什么? 上片末二句:“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用设问的方式否定了一般文人见秋即悲的孱弱之情
4、。宋玉的名作九辩中颇多悲秋的句子,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等等。辛弃疾这两句,对此加以否定。应当说,当年宋玉之悲秋,是有肯定缘由的,辛弃疾这里不过是聊将宋玉代指历来悲秋的文人,以助自己抒情的笔势,这是对古事的活用。由这两句的语意看来,悲秋似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有放开胸怀,尽情吟赏秋色才是通达的啰!每个读者初读到此,不由自主地产生这样的联想,而顺着作者这个表面的语调和逻辑接着阅读下去,思索下去。 其实,作者的本意并不在此!读了词的下片读者才知辛弃疾最终是要确定悲秋之有理。只不过,他之所谓悲“秋”,已不同于传统文人的纯粹感叹时序之变迁与个人身世之没落,而暗含了政治寄予的深意。
5、上片那些欲擒故纵的抒写,乃是一种高超的蓄势反跌之法。换头三句“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仍有意延长上片否定悲秋的意脉,把秋天写得更使人留恋。秋夜不但有美丽的自然景色,而且还有赏心悦目的好事,可以随意小酌,可以随意地观赏歌舞,还有什么值得哀痛的事呢?就这样,在上片“是谁秋到便凄凉”一个问句之后,作者又在下片着力地加上了一个意思更明显的反问,把自己本欲确定的东西有意推到了否定的边缘。末二句突然作了一个笔力千钧的反跌:“斟酌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这一反跌,跌出了此词悲秋的主题思想,把上面大部分篇幅所极力渲染的“不必悲”、“有甚悲”等意思全盘推翻了。到此人们方知,一代豪杰辛弃疾也是
6、在暗中悲秋的。他悲秋的理由是,重阳节快来了,那凄冷的风风雨雨将会破坏人们的华蜜和安静。 “重阳节近多风雨”一句,化用北宋诗人潘大临咏重阳的名句“满城风雨近重阳”,这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的“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辛弃疾之所谓“风雨”,一语双关,既指自然气候,也暗喻政治形势之险恶。稼轩作此词时,国力极弱,国运日衰,而一直北兵也习惯于在秋高马肥时对南朝用兵,远的不说,公元一一六一年(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率三十二路军攻宋之役,就是在九月份发动的。稼轩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一阕就有“胡骑猎清秋”的警句。鉴于历史的教训,闲居带湖的辛弃疾在亲密凝视政坛状况改变时,不会不想到边塞的状况。此词事实上表
7、达了作者对当时政局的忧虑之情。这首词通过季节改变的描写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深厚感慨,气度从容;欲擒欲纵,文法曲折多变;奇妙采纳前人诗句,辞意含蓄;通过比兴等手法,寄予政治感想。 淳熙八年(1181年)冬,辛弃疾因受到弹劾而被撤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间闲居,此词便是作于其间。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辛弃疾在上饶的带湖别墅篆冈喝酒赏月,成此佳作。 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词牌名:齐天乐|朝代:宋朝|作者:史达祖 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镜。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梦
8、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忧心耿耿。对风鹊残枝,露蛩荒井。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 翻译/译文 译文 西风拂来,仿若劝告云彩放行一般,云层渐渐退去。远望东方,金镜似的月亮将在这晴朗无云的天空中冉冉升起。月色如霜,光照四野,月上的桂树映入河水中,水月与明月交相辉映,更添几分风致。夜已深,古驿枯庭里只剩下自己独自徘徊,孤枕难眠。 身在家乡的挚友,在远方看着这天涯明月,或许也会想起在外的自己。现在还乡只是幻想,只能用书信把思念传回家乡。心事重重,忧虑担心,乌鹊在风中依着残枝,秋露中的蟋蟀在荒井中发出悲鸣。独自由月下饮酒,九重天上的月宫一片凄冷。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
9、江山。清真集、白石道人歌曲、梦窗词集并入“正宫”(即“黄钟宫”)。此词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五仄韵。前片第七句、后片第八句第一字是领格,例用去声。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凉云:秋云。谢眺七夕赋:“朱光既敛,凉云始浮。” 天东:东部的天空。李贺溪晚凉:“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金镜:月亮。 霜凝:月光撒满大地,像铺了一层冻霜一样白。 桂湿:月亮入水。传闻月中有桂树,故云。 冰壶:皎洁之月光。 分破:指宋与金南北分疆,山河破裂,犹各自领一半秋光。 悲镜:李白诗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此指的岁月易老之谓也。 客:客子,自指。 许:何许,何处。 刀头:刀环,战罢还家之意
10、。 虿(chi)尾:女子卷发;此指书法峭劲。 定:助语词,犹“了”也,“着”也。 蛩(qing):蟋蟀。 斟酌(zhn zhu):往杯盏里倒酒供饮用。 九秋:九月深秋。 赏析/鉴赏 此词上阕先从“中秋”写起。头两句即是佳句:“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其中共有四个意象:西风、凉云、天东、金镜,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幅“中秋之夜”的奇妙图画。其奥妙之处尤在于“来劝”、“放开”这两组动词的运用,它们就把这幅静态的“图象”变换成了动态的“电影镜头”。原来,入夜时分,天气并不非常晴朗。此时,一阵清风吹来,拂开和驱散了残存的凉云作者在此用了一个“来劝”,就使这个风吹残云的动作赋有了“人情味”:时值佳节,
11、就让普天下团聚和不团聚的人都能看到这一年一度圆亮如金镜的中秋明月吧。果真有眼,它最终同意“放行”,于是一轮金光澄亮的圆月立刻就在东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所以这两个句子既写出了景,又包含了自己的情愫,为下文的接着写景和含情埋下了伏笔。“照野霜凝,入河桂湿,冰壶相映”三句,就承接上文,写出了月光普洒大地、惨白一片的夜色,以及大河中的月影与天上的圆月两相辉映的清景,于中流露了自己的乡思客愁。李白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静夜思),苏轼词云:“明月如霜”(永遇乐),史词的“照野霜凝”即由此演化而来,并体现了自己的思乡愁绪。“殊方路永”一句,语似突然而起,实是从题中“真定驿
12、”生出。临安动身,过淮河,入金境,便是殊方异国,故云“殊方”;到了真定,已走过一段漫长的路程,但再到目的地燕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故云“路永”。这个四字押韵句自成一意,起了转折和开启下文的作用:上面交待了中秋月色,至此就转入抒情。“殊方路永”四字读来,已感到伤感之情的深切,而令人尴尬的更在此夜偏又是中秋节!故而“独在异乡为异客”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两重悲绪就交织在一起,最终凝成了下面这两句词语:“更分破秋光,尽成悲境”。中秋为秋季之中,故曰“分破秋光”,而“分破”的字面又分明寓有分别之意,因此在已成“殊方”的故土,见中秋月色,便再无一点欢意,“尽成悲境”而已矣!下两句即顺着此意把自己与“真定
13、驿”与“中秋”合在一起写:“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月于“影”字见出。驿站古庭的悲寂气氛,与中秋冷月的凄寒色调,就使作者中夜不眠、踌躇徘徊的形象衬托得更加孤寂愁闷,也使他此时此地的心情显得更其凄凉悲切。王国维人间词话非常强调词要写“真景物”和“真感情”,谓之“有境界”。此情此景,就使此词出现了景真情深的“境界”,也使它具有了“忧从中来”的剧烈艺术效果。 不过,在上阕中,词人还仅言其“悲”而未详细交待其所“悲”为何,虽然在“殊方路永”四字中已经隐隐透露其为思乡客愁。读者只知道,词人迟疑,词人徘徊,词人在月下形影相吊,然而尚未直探其内心世界的奥妙。这个任务,便在下阕中渐次完成。它共分两层:一层
14、写其对于江南密友的相思之情,这是明说的;另一层则抒其对于北宋故国的亡国之悲,这又是“暗说”的。先看第一层:“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起句与上阕末句暗有“勾连”,因上阕的“孤影”就自然引出下阕的“朋旧”,换头有自然之妙。“在许”者,在何许也,不在身边也。 “也能怜天际”是说:他们此刻面对中秋圆月,也确定会思念起远在“天际”的我。“诗思谁领”则更加进了一步,意谓:尽管他们遥怜故人,但因他们身在家乡,因而对于我在异乡绝域思念他们的乡愁客思缺乏切身体验和领受,故只好自叹一声“诗思谁领”(客愁化为“诗思”)。从这万般无奈的自言自语的反问句中,读者深深地感觉到:词人此时此刻的愁绪是其他人都无
15、法代为体会、代为领受的。其感情之深浓,于此可知。接下“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就续写他好梦难成和写信寄情的举动,以接着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愁。这里,他运用了两个典故:“刀头”和“虿尾”,其主要专心则放在前一典故上面。汉书意欲暗地劝告李陵还汉。他见到李后,一面说话,一面屡次手摸自己的刀环。环、还音同,示意要李归汉。又刀环在刀头,后人便以“刀头”作为“还”的隐语。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说古绝句中“何当大刀头”一句云:“刀头有环,问夫何时当还也”,即此意。此处说“梦断刀头”即言思乡之好梦难成,还乡之短暂无法,所以便开笔作书(“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让自己的相思之情随书而传达到朋旧那里去
16、吧。以上是第一层。其次层则把思乡之情进而扩展。先点以“忧心耿耿”四字。这耿耿忧心是为何?作者好像不便明言。以下便接以景语:“对风鹊残枝,露蛩荒井。”这两句既是实写真定驿中的所见所闻,又含蓄地溶化了前人的诗意,以这些词语中所贮蓄的“历史积淀”来调动读者对于“国土沦亡”的联想。曹操诗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史词的“风鹊残枝”基本由此而来,不过它又在鹊上加一“风”,在枝上加一“残”,这就使得原先就很悲凉的意境中更添入了一种凄冷残缺的感情成分。至于“露蛩荒井”的意象,则读者更可在前人寄寓家国之感的诗词中常见。比如较史达祖稍前一些的姜夔,他就有一首咏蟋蟀(蛩即蟋蟀之别名
17、)的名篇齐天乐,其“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即与史词意象相像。因而读着这“风鹊残枝,露蛩荒井”八字,读者很快便会出现出姜词下文“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难过多数”的不尽联想。作者巧以“景语”来抒情的功力既于此可见,而作者暗伤北宋沦亡的情感也于此隐隐欲出。但作者此词既是写中秋夜宿真定驿,故而在写足了驿庭中凄清的景象之后,又当再回到“中秋”上来。于是他又举头望明月,举杯酌姮娥(即与姮娥对饮之意),其时只见月中宫殿正被包围在一片凄冷的风露之中。这两句诗从杜甫月诗“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中演化开来,既写出了夜已转深、寒意渐浓,又进一步暗写了北宋宫殿正如月中宫殿那样,早就“冷”不堪言了。前
18、文中暗伏而欲出的亡国之痛,就通过“宫殿”二字既豁然醒目、却又“王顾左右而言他”(表面仅言月中宫殿)地“饱满”写出!全词以中秋之月而兴起,又以中秋之月而结束,通过在驿庭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呈现了作者思乡怀旧、忧思百端的困难心态,具有肯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从词风来看,此词也一改作者平素“妥当轻圆”的作风,而显出深厚悲慨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了辛派词人的刚劲苍凉风格(比如开头五句的写景,结尾两句的写人月对斟和中秋冷月)。这确定是与他的“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密不行分的。清人王昶说过:“南宋词多黍离、麦秀之悲”(赌棋山庄词话卷一引),从史达祖这首出访金邦而作的齐天乐中,就能很明显地看出这
19、一点。 南宋开禧年间的一个六月,史达祖与南宋使团离开临安,前赴金国恭贺金主生日,八月中秋到达河北真定,夜晚住宿在真定馆驿中,这首词就是在馆驿中写成。 这首词有两个写作背景:一是以一个南宋官吏的身份前往曾是北宋疆土的异国祝寿,二是恰逢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这两个背景注定了这首词肯定带有非常悲壮的风格。 中秋对月 朝代:唐朝|作者: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翻译/译文 中秋节这每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正看从海上冉冉升起的月亮。 直到天涯外面再没有天的地方,月亮都不曾只为一家人放光明。 注释 三五:十五天,中秋十五就是中秋节。 蟾盘:指月亮。(蟾
20、轮、冰轮、冰魄等都是古人对月亮的美称)。 天头天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再大也有边缘,所以古人觉得天和地都是有终点的。 赏析/鉴赏 这首诗写得特别明快,可能是受了当时晴空万里、皓月当空的影响,诗的前两句也只是描写了中秋时的景色和人们争相赏月,平淡无奇,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月色皎皎转到了月色无私上,一人家很明显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穷人都是一样的,体现了诗人天下大同、万物同等的博爱思想。 关于中秋的诗词加赏析3篇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