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关于红枣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关于红枣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关于红枣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6月下旬,我们调研组在佳县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和县林业局、科技局、扶贫办等部门负责人的陪伴下,深化红枣主产区6乡镇的8个村、2个合作社枣园和益民等4个红枣加工企业车间,同乡村干部、枣农和公司员工、业务负责人,就佳县红枣产、加、销发展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面临的逆境与挑战、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出路作了具体调查、深化研讨,形成了重要共识和建议看法。(一)佳县红枣产业管理与效益现状1.红枣种植业的成就与问题佳县是种植红枣的优生区,种植规模居全国县级首列。全县红枣种植面积现达80万亩(挂果面积50多万亩),占到经济林总面积的96%。县辖11镇5乡的400个行政村都有红枣
2、。正常丰年总产红枣4.5亿斤,总产值9亿元,平均亩产量800多斤,亩产值1800元。红枣产值占农业经济总值的2/3,占到全县国民经济总值的1/3,红枣收入占到农夫人均收入的1/2多。红枣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是枣区农夫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佳县早在1994年编制了红枣商品基地建设探讨及规划,正式将红枣产业列为该县的主导产业。从XX年起先进行无公害绿色红枣和有机红枣生产试点,XX年实施和完成有机红枣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经逐年努力,初步建成有机红枣生产基地6.3万亩,并相应发展起肯定规模的红枣加工业。为此,XX年5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红枣名乡称号,XX年又获得国家农业部等
3、多部门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有机红枣认证红枣国家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百县(市)优势特色有机红枣种植基地等六项称号。XX年6月,中心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科技苑播放农业遗产的启示佳县泥河沟‘千年枣园’。这些荣誉称号,扩大了佳县红枣的知名度,起到推动和鞭策红枣产业发展的主动作用。因此,XX年国家科技部安排给佳县支配1000多万元红枣科技项目成果转化费。表面上看,佳县红枣种植业已成可观规模,有机红枣基地建设有了基础,并已形成完整的有机红枣抗裂防虫高产优质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仅从数量上衡量,距离佳县规划提出的建设全国红枣名县、陕西红枣大县、百万亩红枣基地,实现一县一品的发展目标已相差
4、不远。但深化剖析,在各种光环面纱之下,红枣业自身发展的冲突凸现,问题许多。从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林业主管部门到广阔枣农,都认为本县红枣业从栽植到管理还处在一个无序的初级阶段,存在着亟待解决的困难。山旱地红枣面积过大(占到红枣总面积的94%以上),又贯以稀植、自然生长乔化为主,受自然气候制约程度高,抗灾实力差。在本地时有发生的春季低温干旱、夏秋雨雾、洪雹之下,红枣不是焦花霉花,挂果率不高,就是裂果霉变、病虫害猖獗,收成不保,常是轻灾小减产,重灾大减产直至绝收。全县红枣生产始终随气候变异而跌宕起伏。红枣种植管理难度大,整体呈现粗放经营局面。在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和退耕还林补贴政策激励下的东枣西移面
5、积大扩张、城镇化进程加快与能源经济快速发展使枣区劳动力大量转移、市县投入跟不上使科技园示范作用小,以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随意建园这四重因素影响下,全县红枣基本还是老品种、老管法,多数处于粗放管理状态,特殊是不用有机肥、滥用碳铵尿素,使红枣种植业始终持续在放任自流、听天由命的带病发展中。有机红枣基地建设规模不大,质量较差。在XX年获得国家有机红枣基地认证后,截至XX年底,全县仅在11个乡镇68个村建设有机红枣基地面积62947亩,不足红枣总面积的8%。且因市场拓展及投资不够等因素影响,除桃园沟等少数示范村、社的质量较好外,大多仍不同程度沿用着碳铵尿素、化学农药。尤其是品种老化,良莠不齐。唯一认证
6、的本土优势品种佳县油枣面积甚少。本县选育出的佳县长枣因挂果迟、爱诱虫,推广不开。因此,基地红枣还是没有完全闯过焦花霉花、裂果霉变和病虫害严峻这三道门槛,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大。种植红枣的经济效益不高,不稳定。佳县木枣在全国主要红枣品种中处于劣势地位。红枣产量低。以盛果期成年枣树丰年亩产800斤衡量,也仅为正常生产潜力的50%左右。红枣质量不尽如人意,优果率不高。佳县油枣目前的一级果率只有20%、二级果20%、三级果30%,合起来才是国家标准一级果率应占50%以上的水平。按市场售价分析,一级果斤均价710元,二级果11.5元,残次级果基本没有价值,几乎是全国最便宜的红枣。枣农说市场改变莫测,欠收
7、年价格高,丰收年价格低得可怕,经常是每斤六七毛钱没人要。计算投入和产出效益,正常年份的肥料、农药投入成本约130元,除去投入,少数管理好的枣园亩均效益1000元上下,大面积差的枣园370元左右,加上迅猛提高的劳动力成本,几乎无利可图。在常常出现的三年两头灾年,则是亏本经营。这就严峻挫伤枣农务枣的主动性,已经出现一些枣农放弃枣园管理的现象。2.红枣加工业的发展与冲突截至XX年底,全县已建成红枣烤炉3000座,共有132户红枣加工企业,有专或兼司红枣加工的个体户500余家。红枣加工总实力1亿斤。乐观地看,红枣加工业呈现四个特点:一是红枣加工企业数量发展较快。在县委、县政府的提倡下,依靠农夫争相创业
8、热忱,共办起红枣加工公司52户、农夫红枣加工合作社80户,占到非公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80%。全县现有的4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是红枣加工企业。红枣加工产品主要有烤枣、空心枣、紫晶枣、枣片、枣酒、枣饮料、枣酱等。这些企业对推动红枣产业发展、增加红枣产品的附加值、创建就业岗位、缓解枣农卖枣难问题起到肯定作用,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一些活力。二是企业规模明显壮大。全县现有规模以上红枣加工企业3户。其中,佳县益民现代农业开发公司拥有一条万吨红枣果酒生产线,公司资产总额达到6000万元;佳县众福食品有限公司建成1000吨红枣枸杞饮料和400吨红枣干制品生产线,拥有资金总额3000万元;陕北红枣业
9、科技有限公司投资XX余万元,建起了年产万吨红枣果酒生产线。另外还有1户红枣醋加工厂正在筹建中。三是企业科技创新力度起先加大。XX年,由重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引进新工艺3项,研发新产品4项。益民公司依托西安科技高校,加大投入,改进了果酒生产工艺技术,研发了具有全国先进水平和抗癌药效的大枣多糖蛋白提取加工技术。陕北红枣业公司托付中国农科院研发的红枣起泡酒生产技术已通过科学论证,安排年前上马生产,将成全国首创。四是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步加强。目前,已经注册商标的企业有9家,取得qs认证的企业有13家。佳县东方红枣业有限公司的佳州红商标、榆林市佳宝食品有限公司的家家珍商标被评为陕西省闻名商标。益民公司XX
10、年广告投入达80余万元,通过媒体包装、宣扬,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有益开拓市场。仔细以红枣产业化的要求来谛视,佳县红枣加工业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生产规模小。全县现无一家能引领有机红枣基地建设的大型龙头企业。现有的132户红枣加工公司和合作社均属小微企业,加上500户红枣加工个体户,总加工实力才近1亿斤,除去调进的新疆红枣,占不到本土红枣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况且加工企业受市场牵制,实际开工生产量远低于设计生产实力。目前众福益民陕北红枣业三家规模以上红枣加工企业以满负荷生产计算,加工红枣总量不过1000万斤。二是加工水平低。大多数企业是初级加工,主要以红枣烘干包装上市,基本在货运站和一般低级市场出
11、售。现只有众福益民陕北红枣业三家公司引进枣酒、枣饮料生产线进行深加工,但未进名酒行列。目前尚无一家高附加值的红枣精深化加工企业。三是品牌杂而乱。52户红枣加工公司一家一个品牌,分散凌乱,相互挤占,市场占有率都低。XX年,县上策划制定了佳县油枣为全县红枣统一品牌商标,但只有益民佳宝鑫源千年枣园四家企业运用,其余仍各自为政,自打招牌。全县至今没有打造出一个唱响全国的特色品牌。3.红枣营销市场的现状与困难佳县红枣销售的目前状况,总体是以原料入市多、加工精品少、销路不畅、市场狭窄、品位不高、价格低迷、卖枣难问题突出。县上没有大型的红枣批发市场,缺少通畅的红枣物流中心。80%以上的混装混放红枣均由广阔枣
12、农坐等二道贩子上门收购,价格随意,销量难定,收益不保。500户红枣加工个体户的烘干简装红枣,都是自寻出路,统货销售,低价出售在货运站和低级市场。132户红枣加工企业的加工产品,档次不一,难进高档市场,在国内未设一家佳县红枣专卖店。超市收费门槛高,入市之门未打开。现仅有众福鑫源大自然三家公司的产品发进超市,其余企业产品均在一般低级市场低价销售。以精制红枣为例,超市1公斤精装红枣售价7095元,在一般低级市场只有510元。这样狭小的营销市场,导致佳县红枣销价一路走低,枣农和企业收益不高,使整个红枣产业陷入低产低效逆境。(二)红枣产业处于逆境的缘由分析佳县红枣产业抗风险(自然、技术、市场风险)实力弱
13、,从种植管理到加工销售都有困难,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1.红枣产业发展中的种植、加工、市场三大因素不协调。种植规模大与加工、营销市场弱小的冲突突出,加工销售拖着后腿,严峻制约整个产业健康发展。2.红枣栽培管理要求与科技支撑不协调。影响红枣产量低、质量差和效益低的关键是自然和技术因素。主要是品种老化、耕作粗放、施肥不当,使焦花霉花、裂果霉变和病虫害问题突出,须要强化科技的支撑。但千家万户枣农生产技术落后,管理不到位;林业部门的技术培训、技术管理、技术支持顾及不来;全县标准化生产集成技术推广的组织工作弱,必定形成红枣生产落后局面。3.有机红枣基地的达标认证与实际建设质量不协调。有机红枣达标认证必备三
14、大条件:一是产区必需是无污染的原生态生产基地;二是基地生产未运用转基因品种;三是严格根据不用纯氮化肥、化学农药、生长激素的有机生产程序生产。实际建设的6.3万亩有机红枣基地质量不高,在认证的乡镇、村及地块内,大多仍不同程度施用碳铵、尿素纯氮化肥和用化学农药防虫,枣园地的面原污染问题严峻。4.枣农卖枣需求与加工业发展不协调。红枣加工业因规模小、生产实力低、营销市场窄,远不能汲取消化全县枣农每年产下的红枣,更不能实施枣农期盼保值的订单收购。5.佳县油枣独特的功能优势与充分挖掘的精加工实力不协调。佳县油枣含有皂苷、生物碱、黄酮、多糖、酒石酸、环核苷核、芦丁等药效奇妙的稀有成分,但目前尚无深度开发与精
15、深加工实力,使红枣的资源优势未能转化成经济优势。6.政府财政投入与红枣产业发展需求不协调。红枣产业是佳县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项主导产业。面对贫困乡村枣农和加工企业自身扩大再生产经济实力薄弱的现实,市、县政府财政在扶持种植、加工、市场开拓上投入资金甚微。仅XX年市振南资金支配佳县老科协实施红枣防裂示范项目40万元;XX年由省市财政起先支配低产枣园改造工程和新栽枣树的经济补贴。县委、县政府只是宣扬引导枣农自主发展,激励提倡加工企业自行创业,对提升红枣产业发展的作用很小。(三)佳县红枣产业走出目前逆境的对策建议1.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坚持稳定、健康发展的方向全县红枣种植面积上了80万亩,已成宏大规模,除考
16、虑在白云山旅游区一带适度发展一点错季早熟鲜食的设施红枣外,不宜再新发展山地制干红枣。必需把重点放在现有红枣面积的提质增效上。力求做到三个转变:一是由大面积扩展向大力推广换代型优良品种转变;二是由粗放型生产经营向集约型生产转变;三是单一追求产量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方法一,下工夫调整和转变现有山地红枣分散经营管理模式。要实行激励政策和组织手段建立土地顺畅流转机制,实行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把没有劳力和精力务枣农户的枣林向懂技术、会经营、有实力的种枣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园和企业原料基地转移。以户经营红枣面积,1户应不低于20亩。对泥河沟等具有生态旅游条件的枣林地,扶持修
17、建观光设施,办成休闲旅游度假枣园。应将陡峭的沟壑烂坬红枣退出经济林范围,转作水土保持的环保生态林进行管理。方法二,建立完善的低产枣园管理提质增效的集成技术体系。要应用科学技术支撑提质增效和后续加工增值效应的再提升,以良好的经济效益保面积。通过错位开发生产基地和突出深加工的精细化管理途径,把红枣产业真正建设成优质、高效、绿色生态、资源节约型和循环经济型特色产业。2.创新枣树生产技术体系,尽快突破红枣种植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制约要解决佳县红枣生产面对的常常性自然灾难威逼,突破红枣焦花霉花、裂果霉变和灾难性病虫害严峻的瓶颈,必需集中力气建立一套管用而高效的现代山地红枣生产技术体系。今后几年的中心任务是充
18、分利用国家科技部给佳县支配的1000多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费和省市财政拨付的低产枣园改造工程资金,全面推广普及市县老科协、林业局研发胜利的有机红枣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的6项创新集成技术和西北农林科技高校探讨集成的红枣低产林改造7项科技成果。突出推广蓄水保墒的抗旱耕作技术、节水微灌和矮化密植技术(将来方向)、有机化的施肥技术、春夏园艺修剪技术、更新品种的高接换头技术、焦花霉花的人工防控技术、物理防虫和生物防虫技术、生物菌液灌根与叶喷防控裂果技术、分期采收与高效智能烘烤技术、科学分级与归类存放枣果技术,要下决心实现这些技术的全覆盖。主要措施:一是壮大和发挥2个红枣专业技术单位、老科协和15个乡镇枣
19、农协会主体技术力气的作用。由县乡两级技术干部分片包村,扛死责任,落实规范化的技术指导任务。二是县委政府支持县科技局、林业局共同组建红枣科技特派员队伍,派驻到种枣大村、合作社和科技示范园,直面红枣生产关键技术的实施。三是强化全覆盖的枣农技术培训。依托技改资金和科技实物补贴,培训枣农驾驭标准化的红枣管理操作技术。四是扩大和提高25个标准化示范枣园引领的有机红枣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和质量,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五是建立和完善部门协作机制。由县政府主导,将林业、科技、科协、扶贫等涉枣部门的资金和技术力气整合起来,重点扶持低产枣园改造和设施鲜食枣园建设。六是县政府每年支配肯定数量的资金,对成果显著的红枣示范
20、园、种枣大户、家庭农场、技术干部、特派员赐予嘉奖,对各种经济组织和企业参加红枣生产技术开发突出者赐予嘉奖。3.扶大壮强红枣加工业,实现红枣加工的跨越要根据产业化、集团化、集约化的理念,着力构建红枣深加工体系,切实解决红枣加工业短板对红枣产业发展的制约问题。在今后5XX年内要把重点放在加快红枣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提高红枣产品的附加值上来。红枣加工必需走系列化和精深化的路子,大力开发以红枣原浆、红枣汁和红枣粉为代表的红枣饮料和红枣复合饮料,深度开发以枣酒、枣醋、枣酱为主的红枣发酵制品,精度开发红枣多糖、红枣黄酮功能食品和红枣香精制品,充分利用残次枣果和枣渣为原料生产食品工业酒精和酵母味精,全面提升红枣
21、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红枣产品的附加值。要冲出目前红枣加工业的逆境,主要方法:一是要像办好佳县能化工业园区一样,主动建设红枣工业园区。要加快红枣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提升园区的集聚功能,促进中小型红枣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二是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向导,以效益为中心,培植区域性龙头企业。可实行强强联合强弱联合以强吃弱以小吃大多种形式,将现有分散、凌乱的小微企业整合重组成几个集团公司,在政府有安排地重点扶持下,根据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的产业发展道路,实现产业链的延长和深层增值。并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渐渐壮大,成为全国知名红枣企业。三是接着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市县政府的科技研发资金无偿补助、贷款贴
22、息、后补助等条件,支持骨干企业与相关领域具有优势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建立红枣加工技术创新联盟,攻克加工关键技术,研发重要新产品。配套引进国内外红枣深加工生产线,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出本土红枣深加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还建议市、县科技局主导,建立佳县红枣工程探讨中心或试验站,配备必需的试验、试验设备,聘请中省红枣专家来佳县试验、探讨、开发相宜佳县红枣产、加、销新产品、新方略,提升佳县红枣产业水平。四是打造红枣知名品牌。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扶持骨干龙头企业开发以佳县油枣为统一标式的特色优质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抢占市场高地。4.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扭转红枣销售不畅、价格低迷的被
23、动局面拓宽红枣的营销市场,是佳县80万亩红枣产业发展的保障。必需实行有效措施占据国内销售市场,进军国际市场。主动组建大型红枣批发市场,尽快形成西北地区最大的红枣物流中心。建议市财政加大振南资金,重点扶持佳县安排建立的王家砭红枣批发大市场,搭建起集现代红枣博览展示、规范交易、精深加工、物流仓储、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红枣产业发展平台,使之成为国内一流的红枣物流中心。大力扩张和健全省内外的红枣产品营销网络,以统一品牌包装打开各大城市的红枣专卖店和超市之门。要学习新疆红枣占据全国红枣市场霸主地位的阅历,由政府和企业舍得投资,挤进沃尔玛国际商品零售连锁店,逐步在各大城市建立佳县红枣专卖店或进入超市,专售高价
24、位的精装红枣和深加工的名牌产品,并努力把触角伸向国际市场。同步提高三级枣的烘干、包装质量,保持和扩大原来的一般低级市场席位。对低次枣、枣渣加工生产的食品工业酒精、酵母味素和香精制品,尽力找寻食品工业和卷烟厂的销路。抓好信息网络建设。要建立覆盖全县的信息网络体系,为红枣从业者和社会供应信息服务。可以先办公益信息网站和企业网站,供应供需信息,并链接到各主要网站上,建立在线询问窗口。引导企业推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化营销方式。大力推行产销合同制,发展订单红枣。通过企业与枣农签订产销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使农户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企业对合同内红枣实行爱护价收购,将销售前移,产销连接,共同在订单约束下搞好生产经营。5.重视宣扬工作,创建良好的舆论氛围根据深层次挖掘、多形式联动、高品位打造的思路,利用各种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各种形式(编红枣书、演红枣戏、拍红枣剧)、各种阵地(举办中国佳县红枣节枣乡采风行鲜果采摘,建设枣乡特色步行街、枣业博览园、枣乡文化广场)宣扬展示佳县生态枣业、科技枣业,把佳县油枣的舆论造足造浓,让社会知晓佳县是中国最大的有机红枣生产基地,成为人们的首选。最终建议佳县县委、县政府重新制定5XX年的红枣产业提升发展规划。规划要以新的战略、路径、策略,引领和实现红枣产业新的一轮大发展、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