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声调系统发展.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1190157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声调系统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汉语声调系统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声调系统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声调系统发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汉语声调系统发展汉语声调系统的发展 汉语声调系统的发展 (一)中古声调和上古声调 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这就是所谓的四声。汉魏以后,由于反切的应用,学者们慢慢意识到汉语的语音构成中有声调这一因素不过把中古汉语声调正确地归为四类,是到了齐、粱的时候才完成的。当时由于四声初发觉,了解的人还很少。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还问什么是四声,就是一个证明。直到陆法言切韵一书出来,把比较重要的汉字的声调全部确定之后,四声的学问才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驾驭。中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因为史有明文,而切韵一书又为我们供应了完整而准确的资料,所以是非常牢靠的。至于上古汉语有没有声调,假如有的话,有几个

2、声调,由于文献不足,比较难以确定。自清初以来几百年间学者们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上古声调不太固定;有人认为上古声调的类别比中古的要少,比如有平、上、入而无去,或有平、上、去而无入,等等;有人认为上古声调和中古声调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字上有差别。在这些看法k中,我们觉得最终一种看法依据比较充分,因为它和上古韵文的押韵状况基本相符。从诗经和楚辞的押韵状况看,在中古属于某一声调的字老是在一块儿押韵,而不搀杂中古其它声调字。这在那些用韵较多的长诗章里,犹为明显。比如有连押七字乃至十字而不改调的: 诗经.公刘.一章押:康疆仓粮囊光张扬行 诗经.七月.五章押:股羽野宇户下鼠户子处 楚辞.九辨押:带介慨

3、迈秽败昧 诗经.(b)宫.九章押:柏度尺(x)硕奕作若 第一例全押中古平声,其次例全押中古上声,第三例全押中古去声,第四例全押中古入声。上古声调假如不是和中古的相同,好像不行能出现这类押韵现象。另外,诗经里有些诗每章一韵,而一韵一个声调。比如召南.(bio)有梅: 一章 押:七吉(入声) 二章 押:三今(平声) 三章 押:(j)谓(去声) 这也清晰地表明上古有和中古相同的四个调类。至于每个声调里的字上古和中古有个别的不同,也可以从诗经的押韵里得到证明。比如“庆”字中古在去声一类,可是在诗经押韵里它出现七次全部和平声字相押,说明在上古属于平声一类;“享”字中古在上声一类,可是在诗经押韵里它出现六

4、次,全都和平声字相押,说明它在上古也属于平声一类;等等。可见从上古韵文的押韵状况来看,说上古和中古一样,也有四个声调,只是在个别字的归类上与中古有所不同,还是有肯定的可信度的。(二)从中古的四声到现代汉语的四声 平分阴阳 中古的平声调,现代汉语分化成两个调,即阴平和阳平。这种分化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凡中古的清声母平声字,现代多读阴平,即第一声,比如“公”中古声母是g,现代读gng,“多”中古声母是d,现代读du,凡中古次浊声母(指m,n,ng,l等声母)和全浊声母平声字,现代读阳平,即其次声,比如“明”中古声母是m,现代读mng,“驼”中古声声母是d,现代读tu. 平声分化成阴阳两调在现代方言

5、里特别普遍,说明这一音变的发生肯定不会太晚。日本和尚安稳在他所著的悉(tn)藏(公元年)一书里曾经提到日本所借的汉字音平声读起来“有轻有重”,明显那时平声已有分化为阴阳两调的方言。和安稳差不多同时的段安节(公元)在他的乐府杂录一书里有“平声羽,上声角,去声宫,入声商,上平声调为z”的说法。段安节把平声分为“平声”和“上平声调”,又拿它们安排于不同的乐调,也说明当时他的话里平声已经分化为两调。宋代也有关于平声分化的记录。比如南宋的张炎,在他的词源一书中,谈到他父亲填词非常讲究音律的时候,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他父亲作惜春花早起一词,其中有一句是“琐窗深”,唱起来声音不和谐,把“深”字改为

6、“幽”字仍旧不和谐,又把“幽”字改为“明”字,这才觉得和谐了。“深”、“幽”、两个字都是阴平调,“明”字是阳平调。“深”、“幽”不和谐,而“明”和谐,明显是因为声调不同的原故。可见在张炎那时的话里,平声也是两个调。中原音韵是第一部把平声字分为阴阳两调的韵书。阴阳的名称就事周德清创建的。他的这种做法使我们清晰地知道平分阴阳在他那个时候的方言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浊上变去 中古的上声字,凡事属于全浊声母的,在现代汉语里都变成去声。比如“杜”和“赌”中古都是上声字,可是“杜”的声母是浊音d“,现代就变成了去声。而“赌”的声母是清音d,现代就没有变,仍旧读上声。浊上变去起先的也很早,到了唐代末年,已经不

7、止一个方言有这种现象。那时,有个李涪在他所作的刊误一书中,指责切韵把一些去声字错误地归为上声字。他举了许多他读着是去声而切韵归入上声的例子,比如“舅、辨、皓”等等。而这些字正好都是全浊声母的字,比如“舅”的声母是d“,“辨”的声母是b“,“皓”的声母是h“,等等。可见在李涪那时的语言里,浊上都已经变成去声。他因为不了解切韵的语音是古音,他的语音是音变的结果,因而他站在自己语音的立场上去指责切韵,认为切韵把这些字的声调归错了,那当然是不对的。在和李涪差不多同时的敦煌俗文学抄本中,浊上的字大量地和去声字互为错别字,比如:仕 错成 事被 错成 备 “仕、被”都是中古浊声母上声字,“事、备”都是中古浊

8、声母去声字。“仕、事”的声母是z“,“被、备”的声母是b“。“仕、事”同音,“被、备”同音,说明当时西北方言浊声母上声已经变成去声。浊上变去估计到南宋就已遍及全国大多数方言,因为南宋以下,各种反映当时语音状况的材料,都显示了浊上变去的事实。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入声变入阴、阳、上、去四声 中古的入声在现代汉语里分别变入阴阳上去四声。改变的状况大致如下: 全浊声母字阳平 蝶 直 次浊声母字去声 力 密 清声母字 阴平 督 阳平 烛 上声 笃 去声 粟 除了中古清声母字的改变看不出明显的条件以外,全浊和次浊声母字的字改变都很有规律。入声的丢失是在入声韵尾丢失以后。在十五世纪中叶嘉定人章黼著韵学集成一

9、书,在这本书里仍旧有入声。不过在有些入声字后面往往注明“中原雅音”读什崐么,比如“觳”是入声字,但附注说:“中原雅音音古”;“哭”字也是入声崐字,但附注说:中原雅音音苦”,等等。“中原雅音”是一部韵书的名称。这部书既然叫做中原雅音,当然是反映北方通行语音的著作。它把入声字“觳、哭”等分别读同上声字“古、苦”等,说明当时或早些时候北方已有许多失去入声的方言。至于北京话入声的失去比这可能要晚些,直到十七世纪初年,才在徐考的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一书里有所反映。在这本书的韵表中把中古的全浊入声归为阳平,次浊入声归为去声,清入归为阴阳上去四声。虽然作者对他归为去声的清入声是否失去,表示了模棱的看法,但至少当时北京话入声的大多数已经并入其它三声是毫无疑问的。后来到了清初,我们从顺治帝“北京说话独遗入声韵”的话里,才获得了北京话入声完全失去的明确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