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区域环境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区域环境概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区域环境概况1.1 自然环境概况 1.1.1 地理位置 某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隶属亳州市,北邻涡阳,南靠颍上、凤台,东连蒙城,西接颍东区、太和县。地处东经 115°54′116°31′,北纬 32°51′33°27′之间,总面积 2005 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 180 万亩,人口 142 万。某县现辖 26 个乡镇,491 个村委会,7760 个村民组,是国家级贫困县。马店孜镇总面积为 92 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 70394 人,其
2、中农业人口 68177 人,非农业人口 2217 人。16 个村委会,251 个村庄,404 个村民组。本项目位于马店孜镇阜蒙河与西淝河交汇处,东临西淝河,北临阜蒙新河,西南与 305 省道相临。区域位置图见图 4-1。1.1.2 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 某县境内为新生代第四纪以来巨厚的松散沉积物发育,隐伏厚度约 1000 米左右,其下有寒武纪、奥陶系、石炭系和二迭系地层。全新统下段,顶板埋深一般约 20 米左右,最浅为 13.48 米,最深 24 米。低板埋深在 3624 米以下,总厚度约 1826 米。顶部为灰黑色、紫灰色黏土、亚黏土,含腐植物较多,为古风化壳。岩性致密细腻,稍有滑感,无微细层
3、理构造,含有较多淡水动物外壳。在王市、高皇等古河床发育地段,沉积为河床相的黄色,灰黄色粉细砂层,以细砂为主,颗粒分选较好,厚约 38 米全新统中段,厚度 1324 米,顶部为灰黄色、青黄杂色亚黏土,干脆出露现代河间地区,厚度 410 米,结构不致密,分选较差,微裂隙发育。底部多含有砂礓,最下部往往集结成砂礓盘,厚 0.2 米左右。其下,有汝集、阎集、望疃等古河床发育地段,沉积为粉细砂层,以细砂为主,自上而下颗粒由细变粗,结构松散,分选良好。全新统上段,为近代河流最新泛滥淤积而成,仅沿西淝河两侧呈条状带分布宽度约1公里,厚度0.51米,岩性为浅黄色粉细砂,亚砂土和棕红色黏土和亚黏土。县境位于淮河
4、平原区、淮北中南部砂礓黑土平原亚区,属剥蚀积累地形。从大尺度来说地势平坦,以万分之一坡降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县西北部最高处海拔 32 米,县东南部最低处海拔为 22 米,平均海拔为 28 米。从小尺度来说有肯定起伏,河间地区有肯定数量大小不等的半封闭状碟形凹地发育。剥蚀积累平原广泛分布于河间地区,泛滥带主要是由南淝河洪水泛滥积物构成,分布于沿河两岸狭窄地区,宽度 12 公里。1.1.3 气象气候 某县境位于暖温带半潮湿季风气候区。由于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故气候有明显的过度性特征,主要表现季风明显,气候温柔,雨量适中,光照足够,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
5、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 天气多变,加之年际降水改变大,亦常有旱、涝、风、霜、冻、雹等各种气象灾难的发生。气温:年平均气温 11.8,历年平均值介于 13.915.7之间,冷暖年相差 1.8。年极端最高气温 41.5(1967 年 6月 5 日)。年极端最低气温-22.7(1969 年 2 月 5 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的平均初日是 2 月 12 日,终止日是12 月 19 日,间隔 311 天,活动积温 5421.4;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0的平均初日是 3 月 30 日,终止日是 11 月 8 日,间隔 223 天,活动积温 4875。无霜期:平均初霜日 11 月 4
6、日,最早初霜日 10 月 21 日(1978年);平均终霜日 3 月 22 日,最晚终霜日 4 月 14 日(1980年)。平均无霜期 226 天。冻土:土壤冻结深度最大达 16 厘米(1966 年 1 月 6 日、1973年 12 月 26 日);最长连续冻结日数 15 天(1966 年 12 月 26日1967 年 1 月 9 日)。冬季最多冻结日数 65 天(1967 年11 月1968 年 3 月)。降水:平均年降水量 841.2 厘米。常年雨季为 6 月下旬至 8月中旬。降水改变的主要特征是年际改变大。年降水最多为1215.7 毫米(1979 年),年降水最少为 496 毫米(197
7、8 米)。年平均降水日数 97.5 天。降雪年平均 9.9 天,平均初雪日期12 月 10 日,终雪日是翌年 3 月 2 日。光照:20 年(19661985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221.8 小时,日照百分率为 49.9%。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 1589.7 小时,占全年日照的 68%。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 120.6 千卡平方厘米。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改变,以偏东风为主,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西北风。风速:平均风速为 3.6 米/秒。瞬息最大风速 32 米/秒(1982年 7 月 4 日)。大风以春季和冬季居多。气象灾难:主要的气象灾难为旱灾、涝灾、冰雹等。1.1.4 地表
8、水系 境内有 4 条水系:茨淮新河流域、西淝河下段流域、涡河流域、芡河下段流域。茨淮新河流域:由西淝河上段、利阚新河、港河上段、郑沟四条水系组成,境内流域面积 1258.6 平方公里。西淝河下段流域:北起茨淮新河南岸后刘营,东南流经阚疃镇南、展沟集东,至展沟镇汤店子出境入凤台、颍上等地,于峡山口注入淮河,长 76.4 公里,流域面积 2242 平方公里,其中县境内长 26 公里。涡河流域:县境内属涡河流域的支流有大金沟、北凤沟、孙湾沟、阜蒙河东段,流域面积共 218.8 平方公里。芡河下段流域:北起望疃乡汪大桥阜梦河南岸,东南流经望町镇杨长营入蒙城境地,再东南流入怀远县地,于上桥注入茨淮新河,
9、长约 86 公里,其中县境内长 8 公里,流域面积81.4 平方公里。阜蒙河:西起阜阳沙颍河,东流入永兴镇西前营入县境,经谭铺、马店北,于小泥沟入西淝河;在向东经城关镇、董集、中疃、望疃集,至望疃小张庄出境入蒙城县境,再向东注入涡河。全长 77 公里,本县境内长 43.1 公里。1.1.5 土壤、植被与生态环境 某县土壤类型主要潮土和沙礓黑土,植被属华北植物区系,境内有银杏、泡桐、香椿、桑、柳、杨、槐等 51 科 160 多种树木,主要为人工林,全县森林覆盖率为 15.8% 。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山芋、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花生、芝麻等,果树品种有葡萄、梨、苹果、石榴等。动物主要有陆栖脊
10、椎动物等 53 科 146 种,如喜鹊、杜鹃、黄鼬等。2000年6月某县被国家环境爱护总局批准为全国第五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该县提出了生态立县的理念,主动推动县域经济和环境爱护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城区为中心的环境生态功能区、东部农工贸结合生态经济区、南部农林自然生态经济区、西部农工牧结合生态经济区等四区推动,在工业、农业、林业、水利、能源、环保等建设领域,重点实施了生态林业工程、生态农业工程、生态工业工程等十大生态工程。2009年,某县被国家环境爱护总局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 1.1.6 自然资源 某自然资源丰富,土肥水美,土地面积 2005 平方公里,其
11、中耕地面积 178 亩。境内煤炭探明储量 11.4 亿吨,年产 300万吨的板集煤矿正在建设,2×100 万千瓦的板集电厂已开展前期工作,西气东输某县分输站建成供气。某物产丰富,盛产粮食、油料、药材、蔬菜、生猪、山羊、黄牛等农副产品。西淝河鲫鱼、螃蟹远近著名,恒盛牛肉、良夫面粉、巩店粉丝、巩店贡椿享誉全国。1.2 社会经济环境 1.2.1 人口与行政概况 某县位于安徽省北部,隶属安徽省亳州市。县辖 23 个乡镇、361 个村居民委员会,7182 个村民小组,耕地 11.70 万公顷。全县总面积 2005 平方公里,总人口 157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马店孜镇总面积为92平方
12、公里。全镇总人口70394人,其中农业人口 68177 人,非农业人口 2217 人。16 个村委会,251 个村庄,404 个村民组。1.2.2 工业经济 2013 年,全年生产总值 142.5 亿元,较上年增长 8.5%;固定资产投资 86 亿元,增长 25%;财政收入 11.3 亿元,增长 25.9%;规模工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亿元,增长 13.7%;进出口总额 5145 万美元,增长 8.6%;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 182.4 亿元、贷款余额 65 亿元,分别比上年初增加 26.2 亿元和 12.3 亿元;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36800 元,农夫
13、人均纯收入 5900 元,分别增长 11.8%和 16%。1.2.3 招商引资 全年新续建项目 206 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 111.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3%。引进 1 亿元以上的项目 23 个、10 亿元以上的项目 2 个。集煤电一体化项目、德涪通绿色食品产业园、天香怡园、世联农副产品大市场、月亮湾小区、六合集团饲料生产及肉鸡屠宰加工项目、优力维特电梯等项目总投资额5 亿元以上。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 171 个,完成投资 43.4 亿元,其中列入省861行动安排的项目 42 个,全年引进项目 210 个,利用市外资金超过 100 亿元。1.2.4 农村经济 粮食总产 110.5 万吨
14、,比上年增长 1.4%,实现小麦亩产千斤县创建目标,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当年新增各类农夫专业合作社 312 个,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9 个、标准化生产基地 8 个。实施畜牧业升级安排,新建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113 个。全年黄牛存栏 1.86 万头,增长 0.4%;生猪存栏 43.25 万头,增长 1.5%;生猪出栏 92.36万头,增长 5.5%;山羊存栏 36.43 万只,增长 6.1%,出栏63.94 万只,增长 5.3%;家禽存栏 419.44 万只,增长 21%,出栏 686.81 万只,增长 1.4%;肉蛋奶产量 12.65 万吨,增长1.7%。全县各类规模养殖
15、场(小区)达 3522 个,规模养殖大户 5790 个,规模养殖比重 71%。新建、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15 个,保丰养鸡场和正源牧业 2 个养殖企业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完成平安饮水工程项目 8 个。新建农村马路 193.5 公里,改造农村马路危桥 65 座,实施黄龙沟疏浚、苏沟治理、阚疃南闸移址重建等水利重点工程,完成农田区域治理面积 1.51 万公顷,再次获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江淮杯金奖。实施马店孜高镇节水工程,新打机井 28 眼,新建桥涵 30 座。全年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共完成大中沟 98 条、长 193 公里,农用机井6305 眼座,塘坝扩挖 350 面。
16、累计植树 310 万株,成片造林1227 万公顷、农田林网治理 1.72 万公顷、绿色长廊林带 197.7公里。1.2.5 城乡建设 完成西淝河美妙乡村示范带概念规划、36 个中心村建设规划和 6 个示范点等规划编制工作。当年投资 6.9 亿元,建成 22条城区道路、4 个生态景观、10 座桥梁和 98 公里的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区内新增绿化面积 100 多万平方米。推动财税征管中心、公安业务技术用房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文景公园、车辙沟和五一广场提升改造工程等和徽商大市场、金汇装饰城等市场建设。拆危 68 万平方米、建设住宅小区 22 个、面积 285 万平方米,其中农夫安置及保障
17、性住房小区 2 个、保障性住房面积 35 万平方米。全年出让国有土地 83 公顷,实现收益进 8 亿元。当年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推动集镇文明创建六个一工程,建设集镇道路 65.2 公里、集镇农贸市场 16 个、居住小区 26 个。投资2.5 亿元,推动集美水寨、苏店社区、江集江新、永兴诸王等一批美妙乡村示范点建设,其中实施村庄整治点 14 个,创建全国文明村 1 个、省级生态乡镇 2 个。新建住宅小区 22个、面积 285 万平方米,商品住房销售面积 30.8 万平方米。发放廉租房租凭补贴 32.4 万元。1.3 交通运输某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宁洛高速、济广高速、济祁高速(在建)和 S202、
18、S305、S308、S224 四条省道纵横交织、穿越境内,京九铁路、徐阜铁路贯穿南北,西淝河、阜蒙河、茨淮新河、利阚河直通淮河,优质航道四通八达,县城距阜阳机场 45 公里,初步形成了水、陆、空相互连接和补充的立体交通网络。1.4 文物爱护 某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某先秦分属胡子国、陈国、州来国地。秦分属汝阴、下蔡县地。汉分属汝阴、下蔡、城父、山桑县地。明属亳、寿、颍州和蒙城县地。某是春秋时期吴楚争雄要地。境内有伍奢冢、禅阳寺、阴阳城、纪家塔、节孝坊等古遗址。伍子胥打马过乌江的故事喜闻乐见,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传闻广为流传,胡集猴戏杂技走遍全国。清音戏、拉魂腔、淮北大鼓及展沟九曲黄河灯阵被列为安
19、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项目区域不涉及文物爱护单位。1.5 环境功能区划 1.环境空气依据某县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某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划定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2.地表水 依据安徽省水功能区划,阜蒙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西淝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声环境 项目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功能区标准。1.6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围绕富民强县目标,充分发挥优势条件,以跨更加展、产业提升、改善民生为重点,根据中
20、心引领、两翼(阚疃、张村)联动、一点(板集独立矿区)腾飞,整体发展的思路,加速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基础产业特色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进程,全面增加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努力把某建设成为景观美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现代开放的新兴工贸城市。1.6.1 区域发展规划 1.6.1.1 用地发展方向 某县城用地发展方向确定为:西拓、北扩、南跨、东抑,重点向北、向西,适当向南发展、限制向东发展。规划期内,城市用地拓展依托现状建设成区旁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区域向外拓展,主要用地发展方向:依托西部政务区先向西发展,依托工业园区向北拓展。1.6.1.2 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通过滨河新城和工业园建设,带动城市全面西拓和北进。形成两轴、双核、四区、绿色网络的总体布局结构。四区由主要交通性道路及道路绿化带分隔。两轴:向阳路、人民路城市发展轴。双核:老成商业中心区、滨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