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_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与效果监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_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与效果监测.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_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与效果监测 R187+.5 B 1672-3783(2010)06-0124-01 供应室已从过去的铺助科室转变为限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科室,同时在平安防范、无菌化实施、自制无菌物品质量平安等方面的功能尤为突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运用的杀菌因子是热蒸汽,特点是灭菌速度快、灭菌成本低,适用于耐热、耐湿的医用器材的处理2。 1 人员管理 1.1 人员培训,强化员工工作学问:依据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的工作特点,制定工作岗位职责,定期供应在职训练,使职工对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设备均能娴熟操作。 1.2 保障员工平安:加强对灭菌设备平安操作的岗前教化
2、,严把资质关,持证上岗,熟识各种灭菌设备的各项性能,故障缘由,维护方法及简洁故障处理技术,工作中增加自觉性及自律性。 2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械抽真空的方法,首先将灭菌器内冷空气用抽气泵抽出98%以上,使灭菌柜室内形成负压,蒸汽,蒸汽得以快速穿透到物品内部进行灭菌。灭菌器内蒸汽压力达2.1Kg/cm2,温度达132134进行灭菌1。 2.1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所须要的条件,必需具备足够的水、电、汽的供应. 2.2.1 蒸汽的要求:蒸汽中含水量不得超过3%。 2.2.2 水的要求:水压应为0.150.3MPa,防止真空泵过热损害。 2.2.3 脉
3、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运行 (1)每日检查:1)检查压力表在无蒸汽时是否到达零位;2) 检查各仪器开关按钮是否正常;3)每次灭菌完毕后需对锅内外清理,刚好清理排汽口处杂质、异物,保证锅内清洁。 (2)每月1次大保养,疏水阀3个月清理1次,平安阀6个月检测1次,各类压力表每年效对1次,设备的运用、维护、保养应做好记录。 3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3.1 每日进行一次B-D(Bowie-Dick-Test)试验, 该类试验既不能指示灭菌效果,又不指示灭菌过程,仅用于测试预真空或脉动真空灭菌器内空气团,以了解灭菌器的性能1。操作方法: 用100%脱脂纯棉布折叠成长30cm2cm、宽25cm2cm、高25
4、cm28cm大小的布包袱,重量为4kg5%,并将专用的B-D测试纸放入测试包中心。然后置灭菌柜内进行灭菌处理(134,3.54min),试验完毕,取出B-D试纸视察颜色改变,匀称一样变色,说明解除冷空气性能良好。 下列状况需做B-D试验:(1)新灭菌器购置安装后效果的监测;(2)灭菌器修理后性能的监测;(3)设计灭菌操作规程时的检查;(4)日常灭菌监测,每日灭菌前对灭菌器的监测。 3.2 工艺监测每锅进行,并具体记录,必需满意必要的灭菌效果参数:其压力2.1Kpa、温度132、时间4 min,正确的包装,合理的摆放。 3.3 化学监测 化学指示卡放于灭菌包的中心,作为灭菌效果的参考,包外指示胶
5、带作为灭菌过程的标记,视察匀称变色(黑色),表示可以运用。 3.4 生物监测 将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芽孢ATCC7953(我院采纳的是3M公司生产的自含式生物指示菌管),放入标准监测包内(包的大小为25cm25cm30cm,重量45kg)或一次性运用生物检测包内,然后置灭菌柜内进行灭菌处理,灭菌结束将生物指示菌管进行微生物培育,结果合格后方可运用. 生物监测是判定灭菌是否达标的权威性依据,因此下列状况下须做生物指示剂监测:(1)生物指示剂常规监测,必需每月监测1次;(2)新灭菌器购置安装后,或灭菌器故障检修后性能和效果的监测;(3)灭菌器性能的定期监测;(4)运用新的包装容器、变更新的包装材
6、料或包装方法、变更装放方式后灭菌效果的监测。 4 结论 我院供应室对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合理化的管理,在护理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采纳多种形式给供应室消毒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消毒员的操作技能,增加消毒员的的责任感,目前我院每位员工均持证上岗.制定岗位职责,护士长每天巡察,检查员工的工作状况,经过强化、细致的管理,培育了技术过硬的专业消毒员,保障了机器的正常运行,保证无菌物品质量平安,促进全院医疗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52-153 2 姚楚水 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技术及留意事项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5;22(1):98 3 魏静蓉,李斌。医用灭菌设备的运用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