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区小学生对肥胖儿童的看法和态度-肥胖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城区小学生对肥胖儿童的看法和态度-肥胖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京市城区小学生对肥胖儿童的看法和态度:肥胖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目的 分析北京市小学生对肥胖儿童的看法和看法,为青少年肥胖的预防和限制供应基础资料。方法 从北京市东城区和崇文区随机选取小学生4 482名(男生2 335名,女生2 147名),采纳自填式问卷收集学生对肥胖儿童的看法与看法。结果 近40%以上的小学生对肥胖学生的正面看法是人好、自信念强、饭量大、喜爱交挚友,负面看法是不勤快、身材差、活动不敏捷、不爱运动、反应迟钝和易生病。男、女生对肥胖学生的看法在人缘、自信念、身材、运动喜好、反应速度5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更认可其人好(2=16.668,P2=61.743,P2=15.06
2、0,P2=7.127,P=0.028)、反应迟钝(2=6.867,P=0.032)。结论 北京市城区小学生对肥胖儿童存在肯定的偏见,但有些正面看法的信息没有传达给肥胖儿童。应当指导小学生及其家长正确看待肥胖,赐予肥胖儿童更多的关切和支持。 肥胖症;看法;健康教化;学生 R 179 R 589.25 G 479 A 1000-9817(2010)02-0161-03 儿童少年超重肥胖不仅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而且已波及到发展中国家1,我国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肥胖的发生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18世纪以前,日本、马来半岛居民及一些非洲国
3、家的人们把肥胖看作是“健康和富足”的象征3。在发展中国家,人们认为体形丰满是富有、财宝和健康的标记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胖”意味着“福气”和“健康”,很多人都认为胖乎乎的孩子健康可爱4。近20 a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有些人已经意识到正常体重的重要性,但大多数人由于养分学问缺乏,“胖有福”等一些错误的传统观念依旧发挥着影响力。对超重肥胖的看法干脆确定着儿童少年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会伴随人的一生。为了解儿童少年对超重肥胖的看法,笔者于2005年在北京市东城区和崇文区小学生中开展了此项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北京市8个城区中抽取2个城区(东城区和崇文区),在选
4、中的2个城区中各抽取10所小学,以每所小学中全部的三、四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 645份,回收有效问卷4 482份,占回收问卷的96.5%。其中男生2 335名,占52.1%;女生2 147名,占47.9%。三年级学生2 106名,占47.0%;四年级学生2 376名,占53.0%。 1.2 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在自习课上发放问卷,调查员讲解后学生自己填写问卷并当场交回。 问卷中有28个关于对肥胖儿童看法的问题,涉及人缘、勤奋、自信念、饭量、学习成果、身材、自尊心、运动实力、社交实力、外形、运动喜好、反应速度、健康状况和特性等14个方面,每个方面有正反方向2个问题。从
5、一个侧面将14个问题一一列出,由调查对象填写对该观点认同的程度(从“不同意”、“不完全同意”到“不确定”、“有点同意”、“同意”5个程度中选取1项,依次赋值为0,1,2,3,4),为了削减调查对象对“认可”程度理解的不同或对不同概念理解的差异性,对14个问题打乱依次后,分别从相对的角度再询问一次,如询问对“肥胖儿童学习好”的认可程度后,再间隔一些问题(间距不定)后询问对“肥胖儿童成果差”的认可程度。在问卷设计中,相对两方面观点的依次是完全打乱的,在数据分析时重新分组。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运用EpiData 3.02录入数据,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对14种问题中的负面问题
6、的认可程度均乘以“-1”,然后与其对应的正面问题的认可程度相加即得到对某种观点的总的认可程度得分。假如某人对某观点的认可程度得分为负,说明持负面评价的看法;得分为零,说明持中立看法;假如某人对某观点的认可程度得分为正,说明持正面评价的看法。不同性别对肥胖儿童看法的比较采纳2检验。 2 结果 2.1 小学生对肥胖儿童的看法 小学生对肥胖儿童的人缘、自信念、饭量以及社交实力4个方面主要持正面看法,对学习成果、自尊心、外形以及特性4个方面主要持中立看法,而对勤奋、身材、运动实力、运动喜好、反应速度以及健康状况6个方面主要持负面看法。见表1。 2.2 男生和女生对肥胖儿童的看法 见表2。对肥胖儿童的正
7、面看法方面,有30%以上的人认为其饭量大(男70.6%,女70.1%)、喜爱交挚友(男52.2%,女54.1%)、自信念强(男43.6%,女42.5%)、人好(男39.9%,女42.2%)、学习好(男37.6%,女37.2%)、健康(男32.8%,女33.7%)、比较活跃(男31.3%,女32.5%)、反应快(男31.1%,女30.8%)、受人敬重(男30.7%,女31.5%)。 对肥胖儿童的负面看法方面,有30%以上的人认为其活动不敏捷(男57.1%,女60.4%)、不爱运动(男52.3%,女57.7%)、身材差(男50.0%,女59.9%)、不勤快(男44.5%,女46.4%)、反应迟钝(
8、男43.4%,女40.5%)、易生病(男39.1%,女38.1%)、不留意衣着装扮(男30.5%,女32.1%)。 男生和女生对肥胖儿童的看法在人缘、自信念、身材、运动喜好、反应速度5个方面的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较男生更认为其人好(2=16.668,P2=61.743,P2=15.060,P2=7.127,P=0.028)、反应迟钝(2=6.867,P=0.032)。 3 探讨 肥胖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5。2005年全世界有16亿成人超重,4亿成人肥胖。全球517岁的儿童少年每10人中有1个属于超重肥胖;
9、而这些超重肥胖儿童少年中,每13个里就有1个是中国儿童少年4。超重和肥胖少年头谢综合征的患病危急性增加6。超重和肥胖已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7,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急因素之一。 探讨发觉,近40%以上的小学生认为肥胖儿童人好、自信念强、饭量大、喜爱交挚友,女生更认可其人好,男生更认可其自信念强。肥胖儿童憨态可掬,给人感觉醇厚、易于接近,尤其是女生好静,更注意心灵上的沟通,所以认为肥胖儿童人好。肥胖儿童一般食欲较好,进食量较大。有探讨认为肥胖儿童青少年常常表现为自尊心受损、心情障碍和社交实力下降8-9,不易交到挚友10,与本探讨结果不同。说明肥胖儿童在这几方
10、面自我评价较低,但是其他学生对他们较为宽容,只是这种信息可能并没有传达给肥胖儿童。 调查结果显示,近40%以上的小学生认为肥胖儿童不勤快、身材差、活动不敏捷、不爱运动、反应迟钝和易生病。有关探讨认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易出现气喘、疲惫、乏力、关节痛和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运动实力、躯体外表和整体自我价值感知的社会认同度低;肥胖儿童不好运动。日本的一项调查还发觉有60%的中学生认为肥胖的人不健康11。超重肥胖儿童由于体形臃肿、动作笨拙,在集体活动中不像其他同伴动作敏捷,胆怯被别的同学讪笑,爽性就不运动了,而这样又加剧了他们的肥胖程度。 本次调查发觉,女生更认可肥胖儿童身材差、不爱运动,男生更认可其
11、反应迟钝。有探讨发觉女生较男生更关注自己的体形12-14,如日本有78.3%的女生对自己的体形不满足想要减肥,有30%的女生尝试过减肥,其中还包括2.8%的低体重学生11。社会上对于女性就业还存在肯定的偏见,外形较好的女性往往会得到相对较好的职位,因此女生必定会对自己的外貌、体形更加关注15。而男生运动量大,更注意在玩耍过程中同伴间的协作状况,肥胖儿童由于动作缓慢,易显得反应较正常儿童慢。 学生亲密接触的人群除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最多的就是家长,因此家长对于肥胖的看法和看法会干脆影响着孩子。国内有探讨发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胖才能表示家庭富有、孩子健康,往往激励孩子多吃4。还有探讨表明,家长大多
12、希望男孩长得壮,而希望女孩长得苗条。由于家长对体重的不同相识,在孩子膳食方面就会有所不同。 北京市城区小学生对肥胖儿童存在肯定的偏见,但有些正性看法的信息没有传达给肥胖儿童。应当指导小学生及其家长正确看待肥胖,赐予肥胖儿童更多的关切和支持。 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限制局.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限制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8. 2 陈春明.对儿童肥胖问题的防治不行坐失良机.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5-97. 3 马冠生,李艳平,韩秀明,等.北京市汇文中学中学学生对肥胖少年的看法和看法.中国健康教化,2004,20(11):9
13、75-978. 4 中国学生养分与健康促进会.关注儿童肥胖,远离慢性疾病.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5. 5 葛可佑,主编.中国养分科学全书: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529. 6 中国学生养分与健康促进会,中国疾病预防限制中心养分与食品平安所.中国学龄儿童少年养分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18. 7 GRUNDY SM. Multifactorial causation of obesity: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m J Clin Nutr, 1998,67(3 Suppl):563-572. 8 VIL
14、A G, ZIPPER E, DABBAS M, et al. Mental disorders in obesit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sychosom Med, 2004,66(3):387-394. 9 JONIDES L, BUSCHBACHER V, BARLOW SE. Management of child adolescent obesity: Psychologic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 Pediatrics, 2002,110(1):215-221. 10FONSECA H, G
15、ASPAR DE, MATOS M. Perception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Portuguese adolescents: An overview of associated factors. Eur J Public Health, 2005,15(3):323-328. 11SANO A, LE DS, TRAN MH, et al. Study on factors of body image in Japanese and Vietnamese adolescents. J Nutr Sci Vitaminol, 2008,54(2):1
16、69-175. 12ZABORSKIS A, PETRONYTE G, SUMSKAS L, et al. Body image and weight control among adolescents in Lithuania, Croat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obesity. Croat Med J, 2008,49(2):233-242. 13WILLIAMS KJ, TAYLOR CA, WOLF KN, et al. Cultural perceptions of healthy weight in ru
17、ral appalachian youth. Rural Remote Health, 2008,8(2):932. 14SAKAMAKI R, TOYAMA K, AMAMOTO R, et al. Nutritional knowledge, food habits and health attitude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a cross sectional study. Nutr J, 2005(4):4. 15付丹丹,王建平,陈薇,等.北京女校高校生进食障碍与心境的问卷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25-528. (收稿日期:2009-06-05;修回日期:200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