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做临床在于对医道的“悟”与“仿”_学之道在于悟出自哪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经典做临床在于对医道的“悟”与“仿”_学之道在于悟出自哪里.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读经典做临床在于对医道的“悟”与“仿”_学之道在于悟出自哪里 摘要:目的:探讨读经典做临床在培育中医临床人才中的科学内涵及必要性。方法:运用中医思维从“道”的层面进行阐述。结论:认为读经典做临床,重点体现在理法方药上。读经典在于“悟”道,而做临床在于“仿”道。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成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读经典;做临床;悟道;仿道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79806 读经典可以启迪思维,提高悟性,用于指导临床;做临床可以验证理论,提升理论乃至创新理论。只有临床效著,理论先进,中医才可久传,中医才可大行其道,中医才可复兴。故读经典做临床的目的在于继承
2、与创新。 古往今来,读经典做临床成就了诸多包括医圣在内的医学大家。历代名医,无一不是精研经典、勤求古训者,无一不是博采众长、革新创建者。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奉为医圣。唐孙思邈“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博采群经,努力实践,遂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遗法传于百代”。金刘完素“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发内经五运六气之幽微,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六经传受皆为热证”等新说。李东垣发内经胃气学说之端绪,结合其丰富临床阅历,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而著脾胃论,成为辨内外伤病证
3、之圭臬。清叶天士,承仲景伤寒之学,结合临床热性病流行特点,创立卫气营血为纲的辨证体系,他的胃阴学说取法东垣并有独创,他的学术阅历仍为今日之“临证指南”。近现代蒲辅周老中医初出茅庐时,求诊者中有效有不效,若不能得心应手,遂毅然停诊,闭门读经3年后复出江湖,临证水平快速提高,等等。 故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成才的重要途径。余被入选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来,通过读经典做临床,心有所得,认为读经典做临床,重点体现在理法方药上。中医强调理法方药之相贯,理法方药相贯于什么呢?愚以为相贯于对道的“悟”与“仿”。兹述于下,见教于大方家。 1 中华医理尚“道” 11中医不仅讲医学重在论医道素问著至教论载:“黄帝坐明堂
4、,召雷公而问之日: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帝日: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许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中医不仅是医学,主要论医道,黄帝内经出现“道”字269次,多以本原、过程的概念出现。而用“学”字6次,只以学习、学问的含义出现。故中华医理尚“道”。 中华医道讲的是自然之道与生命之道,它开拓了道法自然的天地,展示了生命之神的辉光,实现了相识史上的奇
5、迹。中华医道相识领域主要在生命过程,而非人体结构。生命过程的主导在神气,而形器只是神气的载体。医道的实践目标在于生命的全面自主实现、全面自由发展与全面自我和谐。人和则平,失和则病。中医调于人而病自和。中医不仅是治病的医学,而更是调人的医道。中华医道在于摄生的自稳、自调、自控、自生、自化与自和,而治道亦在于促进其自稳、自调、自控、自生、自化与自和。中华医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以及人的生命过程的统一与和谐。是一个开放、协同、混沌、有序、多维、多元、非线性、非平衡、自组织、自和谐的大千世界。中华医道对人体结构探讨科学之超越,不仅是人类相识史上的宏大创举,而且是将来文明追求的长远目标。中医是医
6、道而超越世俗意义的医学。中华医道由宏及微,由隐至显,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从金元争鸣到温病诸家,创建了确定之确定的辉煌历史;西方医学由低级到高级,由简洁到困难,从细胞说到分子论,走过了否定之否定的艰难旅程。21世纪是东西文化交会和共振的时代,21世纪是中华才智超越和包涵的时代。完成文化的复兴与崛起,中华医道必将大倡于天下(傅景华中国中医药报2005614)。 12有形无形皆有道道分形之上下 道有形上和形下之分。形上之道为无形之道。在内经对无形之道的描述如:“其知道者,法于阴阳”(素问上古天真论)、“至道在微,改变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之“至道”(素问灵兰
7、密典论)、“阳道”“阴道”素问太阴阳明论、“生化之道”素问五常政大论、“阴阳之道”灵枢根结论、“天道”素问三部九候论等;形下之道为有形之道。有形之道如:“水道”(素问灵兰密典论)、“使道”(素问灵兰密典论)、“脉道”(素问玉机真脏论)、“经脉之道”(素问阴阳类论)、“气道”(灵枢口问论)、“津液之道”(灵枢胀论)、“息道”(灵枢刺节真邪论)“五脏之道”(素问调经论)等。有形之道事实上还是器,因为它是形而下的东西。“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形虽处
8、道器两畔之际,形在器,不在道也。既有形质,可为器用,故云而下者谓之器也”。王夫之说:“无其器则无其道”(周易外传卷五),可见道能生器,无道不成器,故道在形之上,器为形之下,这上下之别,是因为道为器物之本源,但是无器也就没有道的存身之处,所以这道和器虽有形上和形下之分,两者却密不行分,道是器的内涵器是道的外在形式,器有粗细之别,道也有深浅之分,两者相依共存。因此形上有外在的形下表现,形下有内在的形上寓义,道器有分,而又无分,促使人们达到道器合一,即道即器的境界。 13人身乃道复合体诸道贯于“一道”“一道”者大道之谓,阴阳之道也。素问保命全形论有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身有形,亦不离于道。人身
9、可为是道的复合体。有形之道是谓器,器是气机升降出入之所,为生化之宇。道皆有出入之窍,是为玄府。“然玄府者,元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闻臭,舌不知味,筋痿骨痹,爪退齿腐,毛发堕落,皮肤不仁,肠胃不能渗泄者,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郁结微甚,而为病之重轻,故知热郁于目,则元所见也。故目微昏者,至近则转难辨物,由目之玄府闭小,如隔帘视物之象也。或视如蝇翼者,玄府有所闭合者 也。”(证治准
10、绳杂病第七册七窍门上)。人身是一个大管道,如人的口与肛门相通,这是一个类圈体管道。这个管道有内外表里上下。其外为表为阳,内为里为阴。在时空关系上,则“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素问禁论);依据阴阳的多少,则有三阴三阳之六经。若对于阳经来说如身之侧为枢为少阳为一阳,开则为太阳为三阳在背侧,阖则为阳明为二阳在腹侧。其相应者,少阴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若分上中下三部,则有三焦。三焦总的生理功能,是体腔内几个脏腑在水谷消化、汲取、养分、排泄等功能方面的总合。人身内又有很多小管道,这些都是气化之宇,如血管、气管、淋巴管等这些管道大多具有是类圈体管道。不管是整体大
11、到生命还是小到细胞,都须要“进食”和“排泄”,这就须要管道。各种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被细胞膜包袱着,细胞就如一个由城墙围起来的微小城镇,细胞内外的物质就是通过细胞膜上的信道,有用的物质不断地运进来,废物和有毒物质不断地运出去的。1890年,德国人瓦尔海姆奥斯特瓦尔德在探讨离子的催化作用时,推论出离子进出细胞会传递信息。20世纪初,人们己对生物半透膜及细胞内外液体的离子分布特性有所了解,揣测细胞这一微小的城墙中存在着许多“城门”,只允许特定的分子或离子出人。到20年头,生物化学家已能证明存在着一些离子出入的细胞膜信道。到50年头,英国人艾伦霍奇金和安德鲁赫克斯利探讨神经纤维电生理机制时发
12、觉,离子从一个神经细胞中出来,进入另一个神经细胞可以传递信息。德国人埃尔温内尔和贝尔特萨克曼则共同研制出一项膜片钳技术,能测定出离子道的形态和功能。他们藉此发觉每个细胞膜上有2040种离子道,并证明离子道构型的变更一开放或关闭,确定着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影响着细胞的功能。到20世纪80年头中期,英国生物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探讨不同的细胞膜蛋白,发觉了一种被称为水信道蛋白1的蛋白质。试验证明信道蛋白具有汲取水分的功能,是为水信道。水信道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种类繁多,仅在人体组织内就有200多种。这种水信道蛋白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例如在人的肾脏中起关键性的过滤作用。人身约有
13、6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有很多管道,人体是多数管道的综合体,故人身皆道矣。 人体诸道如何相贯于一道呢?中华医道认为人体之道与自然之道通应而同构的。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25章)。人类的生活行为的运行是以地球物理运行的法则为法则,地球运行的法则是以整个宇宙运行的法则为法则,宇宙运行是以道的法则为法则,道的运行是以自然而然为法则。简言之,“道”取法于“自然”,以自然为法则。质言之,道的运作是以宇宙原来自然的规律为规律。如自然界中水道中的水逢寒则凝滞为冰,人体的水道是水液进出人体的信道,遇寒性邪气则亦易凝涩,而生诸病。如伤寒论中,仲景就擅长治水道病。调治水道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14、较广泛。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人体不行缺少的养分物质。津液藏于膀胱,三焦为水道,由肾所主。如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灵兰密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灵枢本脏论曰:“三焦膀胱者,腠理亳毛其应”。”太阳属寒水,主一身之表,风寒外袭,首犯太阳,可表现津液失布。故伤寒易招致水病,此所谓“寒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同气相求之理。现从仲景常用的调水道诸法分析“道”以提示在临床应用中之重要性。发汗而调水道,如桂枝汤证之风寒外袭,太阳中风,卫失开阖,腠理疏松,营阴失守,津自外泄,故见汗出,恶风,脉缓等。用桂枝汤发汗而和调津液。
15、桂枝、生姜、甘草、大枣辛甘化阳以固卫阳,芍药、甘草、大枣酸甘化阴以养津液和营,啜热粥既益汗源,又可扶正。通过调和津液,达到驱邪扶正以调和阴阳。若无外邪脏无他病而自汗出者,亦可发汗而和调津液。如伤寒论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又伤寒论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若风寒外束,经气不舒,阻滞津液不能敷布,以致经脉失于濡养而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葛根升津舒经。伤寒论62条:“发汗后,身难受,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
16、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此为过汗伤阳耗液,不能充灌滋养,故身难受,脉沉迟。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治疗。钱天来说:“此本中风而以麻黄汤误发其汗,遂致阳气虚损,阴液耗竭,不能充灌滋养,故身难受而脉沉迟,非伤寒浮紧而身难受之可比也。仍以桂枝汤和解卫阳,因误汗之后多加芍药之酸收以敛营阴之汗液,生姜以宣通其衰微之阳气,人参以扶助其耗散之元真,故名之日桂枝新加汤。”此即滋养津液加以宣畅之法。麻黄汤证之风寒束表,寒性收引凝滞,致卫阳被遏,津液营阴郁滞,腠理闭塞,经脉不通,故恶寒,发热,头身难受等。治当发汗宣肺,以解在表之寒邪,开泄闭郁之肺气,以畅通津液。麻黄味苦辛性温,人肺与膀胱经,善
17、开腠理发汗为君。由于本证属卫郁营滞,故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既助麻发汗,又使邪气去而营卫和。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既通调水道又增加宣肺之功为佐。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杳,又能缓和麻桂相合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小青龙汤证之“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外寒内饮小青龙汤证病机的概括。心下部原有寒饮之邪内停,即所谓“心下有水气”。水寒射肺,肺失宣降则咳嗽。水饮之邪变动不居,可随三焦气机升降出入,故有众多或见症:水饮不化,津液不滋,则渴,但不欲饮水;水走大肠,清浊不分,则下利;水寒滞气,气机失畅,则
18、噎;水饮内停,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甚或少腹胀满;寒饮迫肺,肺气上逆,则喘。综上分析诸症,咳喘、渴、噎为上焦证候;干呕为中焦证候;小便不利、少腹满、下利为下焦证候。证候虽多,关键为“水气”所致。伤寒来苏集言:“太阳之化,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心下有水气,是伤脏也。”其饮聚阳遏可知,治当温化水饮为要。心下有水饮,外有表寒,治以小青龙汤外散在表之寒邪,内消心下之水饮,此乃发汗蠲饮,表里两治之法。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芍药、甘草组成。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兼以利水;配桂枝可增加宣散寒邪,通畅阳气的作用。干姜配半夏,温化中焦水寒之邪,治心下水气。细辛辛温而散,温散上中下三
19、焦水寒之邪。诸药辛散太过,犹恐耗阴动阳,损伤正气,故用炙甘草温以守中扶正。芍药酸敛以护肝阴。 五味子酸敛以护肾阴,使本方为温散寒饮而不伤正气。统观本方外解表寒,能温通三焦,有治上中下三焦寒饮之功效。大青龙汤证之“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难受,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大青龙汤乃风寒束表,津液郁滞,里有郁热,故取解表清里之法,令汗出邪解,如同龙升雨降,郁热顿除。“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属于寒邪留着于四肢肌肤之间,郁闭卫阳,使气机不行,津液凝涩所致。用大青龙汤发越阳郁,汗出阳气通利,津液流畅则愈。大青龙汤为发汗之剂,麻黄味甘温,桂枝味辛热。故
20、以甘辛相合而为发散之剂。甘草味甘平,杏仁味甘苦,苦甘为助,佐麻黄以发表,大枣味甘温,生姜味辛温辛甘相合,佐桂枝以解肌。是以石膏为使,昧甘辛微寒,质重而又专达肌表者,清热除烦。如同春热而烦躁,雷雨解而致和焉。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譬若亢热已极,一雨而凉。利小便或下而调水道,津液与人身之元气是相互生化的。在心肺阳气的作用下,水经肾的气化作用化而为气,然后布散全身,护卫肌表。使脏腑活动得以正常进行,从而促成津液的化生。水化为气,气化为水,元气和津液存在着亲密的关系。一旦水的通调发生障碍,便会影响到气的功能,引起气的病变,甚则可累及于血。正如清唐宗海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所说“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
21、。”五苓散证之太阳表邪未解,循经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或在太阳表证期间膀胱气化机能低下,饮水过多,不及气化,水液内留阻遏膀胱气化机能。津液不能输布上承则口渴、消渴或渴欲饮水。废水不能排泄则小便不利或小便少。水畜下焦,气机蕴遏故少腹苦里急。水邪上逆,阻滞中焦气机则心下痞。水邪上逆,胃失和降则渴欲饮水,水人则吐。治宜外疏内利,通阳化气利水。五苓散主之。本方由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从而达到津液和调,气化如常,表里双解。猪苓汤证之下利而热渴,是阴虚而水热互结,非芩、连、芍药所宜。咳呕烦渴者,是水气所犯使然;水气犯肺则咳,犯胃则呕;水气内停而津不上布则
22、渴;阴虚有热,上扰神明则心烦不得眠。小便不利是水热互结于下焦,津液不得下通也。故治当育阴清热利水。猪苓汤主之。二苓泽泻甘淡渗湿利水,阿胶甘平育阴以润燥,滑石清热通窍以利小便。又滑石,白色通肺,滋少阴之源也。泽泻、阿胶,咸先人肾,壮少阴之体;二苓、滑石,淡渗膀胱,利少阴之用。五味皆润下之品,为少阴枢机之剂。大陷胸汤(丸)证,因误下邪热内陷,或未经误下,邪热内入与水饮相互搏结而形成结胸证。关脉沉说明水饮结于心下,寸浮关沉之脉,提示热与有形之痰水结于胸膈。大陷胸汤为泻热逐水之峻剂,其中甘遂辛苦而寒,能泻热,又能泻水逐饮,长于泻胸腹之积水,如本草逢原记载“水道利,则水气散;谷道利,则宿积除。甘遂行水气
23、则逐宿积,故利水谷道”。大黄苦寒,泻热、荡实。芒硝软坚,破水热之结。大黄配甘遂能清热泻下,峻逐水饮;芒硝助甘遂能逐水荡涤邪热。三药相伍,泻热逐水之力迅猛,可使水热之结,从大便泻下无余。因甘遂有毒,泻下峻猛,故须中病即止,不行过量,故方后注有“得快利,止后服”之告诫。“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135)。”伤寒六七日,虽未经误下,邪气亦可由表传里,热与水结而成实,产生热实结胸证。大结胸为水热互结,法当泻热逐水破结,治用大陷胸汤。若“水结在胸胁”者,可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柯韵伯说:“热入里是结胸之因,水结是结胸之本”,二者缺一不成结胸。张隐庵还特殊提出:
24、“大结胸之证,而有风结、寒结、水结、燥结之不同。”大结胸证,为外邪入里,热与水结于胸胁。证见膈内难受拒按,或心下痛,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手不行近,头汗出,舌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治当泻热逐水,用大陷朐汤。这类热实结胸证,病情类似少阳兼阳明里实证,病位涉及胸胁,故治宜大陷胸汤。“太阳病,重发汗而后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行近者,大陷胸汤主之(137)。”太阳病若重发汗,已伤津液,复攻下,津液大伤,而致邪热内陷,水热互结形成大结胸证。因达经误治津伤胃燥,故有五六日不大便、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等阳明腑实证的表现。这是热实结胸的重证,可用
25、大陷胸汤荡涤水热实邪。温化而调水道,如苓桂术甘汤证之“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筝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苓桂术甘汤证主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及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膀胱气钝则水蓄,脾不行津液则饮聚。白术、甘草崇脾土以运津液,茯苓、桂枝利膀胱以布气化,则痰饮悉蠲矣,水饮旋从小便去。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然服桂枝汤或下之,虽不切中病情,而病气亦已衰矣。兹为脾虚水停,太阳经府被
26、水邪所遏。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而脉不云浮,亦不恶寒恶风,翕翕乃微开微阖之象,是未可与头痛发热并论者,独水停心下满而微痛、无汗而小便不利,邪无从出,为是证之关键。盖太阳为寒水之府,头顶乃太阳经脉之所至,若非水停心下,前服桂枝汤即强痛可除。其不除者,半由寒水之不下行电。无汗忌桂,无表无需乎桂,故去之。茯苓利小便,故加之。水气因阳气不充而停,不益其气,病机不转,故加白术益气而除湿。术益气而除湿,故加之。虽然甘壅之白术,非满痛之心下所宜,其所以得收其效者,独赖有芍药以敛之耳。况术为脾家准对之药,得芍药自疾趋而入脾,得茯苓又相协而利水,水行则满痛必除。真武汤证于伤寒论中凡两见一见于太阳中篇,一见于少阴篇
27、。真武,水神之名。以之名方,治水之意寓焉。太阳为寒水之经,少阴乃主水之脏,皆关乎水,故叫真武汤。水气为病,或上凌心火,或中淹脾土或泛溢皮腠,或闭塞经络。阻碍气机升降,影响津液运行。故悸动,瞑眩,瞩动,振振欲擗之状出焉,腹痛下利,小便不利,肢重难受,或咳或呕之症等。欲治水先当培土固堤,故用白术;再当疏浚通流,故用茯苓;水寒则凝,当温化之,故用附子;又当推行宣泄,用生姜为使;木植而后土固,土固而后水藏,白芍者,囤土藏水使不流失之木也。利枢机调和水道,小柴胡汤,和枢机、解郁结、畅三焦、达气机。使少阳经气调和,气机得以扭转,有助于命门之火的发越。三焦隶属少阳,用小柴胡汤可调和少阳,疏利三焦,使三焦水道
28、通畅,可调和律液。故可治“阳明病,胁下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仲景对于伤寒水道的辨治如此精审,是很好的示范。 故读经典在于知“道”悟“道”,然后才能贯“道”。“读书不得一贯理,不知圣学真心传。治病不得一贯理,不知医 道真机缄。欲知医道真机缄,必从周身去贯穿。周身骨节三百有六十,周身毛窍八万有四千。果能周身皆贯穿,便是平地小神仙。吾尝治病治上头,便从下头去贯穿。吾尝治病治下头,便从上头去贯穿。吾尝治病治左边,便从右边去贯穿。吾尝治病治右边,便从左边去贯穿。此皆翻覆去贯穿,不免内中多曲弯。若是始终去贯穿,不必远道费周旋。吾尝治病治中焦
29、,以其肢体能贯穿。吾尝治病治小肠,以其血道能贯穿。吾尝治病治大肠,以其气道能贯穿。吾尝治病治精髓,以其督脉能贯穿。吾尝治病治经络,以其任脉能贯穿。吾尝治病治皮毛,以其腠理能贯穿。吾尝治病治丹田,以其命火能贯穿。吾尝治病治元府,以其脏里能贯穿。吾尝治病治髓海,以其骨里能贯穿。吾尝治病治粪门,以其六腑能贯穿。吾尝治病治玉门,以其百窍能贯穿。吾尝治病治五心,以其中心能贯穿。吾尝治病治穴道,以其中气能贯穿。吾尝治病治祖窍,以其先天能贯穿。吾尝治病治鼻息,以其后天能贯穿。不能浑身皆贯穿,便非医道真机缄。医道真机缄,即是神仙真妙元。古来学圣亦不少,几个悟澈真机关。诚使周身节骨毛窍,无不贯穿,则气血周流,常
30、如天地流行不已,六脉和缓,而大年可享矣。”(蠢子集卷一医道亦从一贯得来) 2中医方药尚仿 理法方药中,“理、法”是察“道”明“道”而知“道”,是辨证的过程。“方药”乃仿“道”贯“道”,为施治的过程。明。施沛祖剂云“方者仿也,医者意也,自仲景而本之伊尹,由伊尹而上溯轩农,其于方剂之道庶几焉近之矣”。周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拟诸其形容,取象比类是中医的基本思维方法。仿有模拟之意。方剂的制定必需效仿于道,明确讲就是符合病机病证用药制定。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定药物、酌定剂量妥当配伍而成的。方由药物组成,是药物应用的基本
31、形式,但其并非是药物简洁的堆砌或相加,它是同性质或不同性质药物组成的有序统一体,从而在临床上发挥多靶点、多途径、整合的治疗作用。临床上要组织好一首疗效的确的方剂,其重要的前提是精确的辨证,确定病机。“君、臣、佐、使”理论是治方的敏捷原则。“君、臣、佐、使”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本经序录云:“上药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120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下药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发,多毒,不行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有关“君、臣、佐、使”的概念最早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之“主病之
32、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中下三品之谓也”。这段记述既明确地提出了与本经所载的运用于药性分类者不同,又揭示了方中药物主次从属的地位,因此“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肇始于内经。唐王冰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注曰:“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使,所以异善恶之名位。胶饵之道,当为此为法。治病之道,不必皆然,以主病者为君,佐君者为臣,应臣之为佐,皆所以赞成方用也”。金元时期,如金张元素在医学启源用药各定分两中指出“为君最多,臣次之,佐使又次之,药之于证,所主停者,则各等分也”。元李杲在脾胃论中再次强调“君药重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行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并
33、对“主病之谓君”之义举例加以说明,如“治表实,麻黄、葛根;表虚,桂枝、黄芪;里实,枳实、大黄;里虚,人参、芍药;热者,黄芩、黄连;寒者,干姜、附子之类为君。”明,何伯斋在医学管见中又进一步界定了君、臣、佐、使的含义,谓“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电。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清吴仪洛在成方切用中亦较为具体地阐述为“主病者,对证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重量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者谓之臣,味数稍多,而重量稍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人,而重量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臣佐使之义电。”然如独参汤仅一味人参组成,并不
34、是按所谓“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方,但其大补元气之功,对证属元气亡脱的危重病人,每有起死回生之效。丹溪制二妙散以黄柏清热燥湿为君,臣以苍术,辛散苦燥,健脾燥湿,标本兼顾,入姜汁调服,辛散以助药力,增加通络止痛之功,为主治湿热下注证候的基础名方,而方中未配“应臣之使”。本方药虽少,但切中病机,临床只要辨证精确则如有的之矢,无不灵验。假如“君、臣、佐、使”乃组方所必需遵循的原则,那么独参汤与二妙散等则背离了这一原则,其是否算切中病机、疗效的确的志向方剂呢?临床疗效已作了确定的回答。再如治六郁证的越鞠丸,费伯雄在医方论卷二中论述:“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此方注云统治六郁,岂有一时而六
35、郁并集者乎?须知古人立方,不过昭示大法。气郁者香附为君,湿郁者苍术为君,血郁者川芎为君,食郁者神曲为君,火郁者栀子为君。相其病在何处,酌量加减,方能得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读一切方书,皆当作如是观。”汪庵说明六味地黄丸的君臣定位谓“血虚阴衰,熟地为君;精滑头昏,山萸为君;小便或多或少、或赤或白,茯苓为君;小便淋沥,泽泻为君;心虚火盛,及有瘀血,丹皮为君;脾胃虚弱,皮肤干涩,山药为君”。可见,方中君、臣、佐、使的地位是可随病机改变而变更的,并非如准则般不行篡改。依据病机改变而酌定君、臣、佐、使以遣药组方恰好是中医辨证论治在方药遴选中的详细体现,如此才能切中肯綮。因此,方药仿道的“君、臣、佐、使
36、”,并非是具有标准性质的组方“原则”,应是一种组方的基本“结构”。“结构”是指“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支配”,“君、臣、佐、使”正是组成方剂这一整体的各种药物的搭配和支配,与此释义不约而同。因病有万病,机有万变,方有万方,万方贯于一“仿”。真正具有“准则、标准”性质的组方原则,却是知“道”,随病机而变的仿照原则。 3方药可模拟时空以御医道 时空是把握“道”的要素。离开了时空则无从言“道”。“时乘六龙,以御天也。”(周易乾文言)意为领会时间,可以驾御天道,天道就是自然规律。周易大畜上九爻辞说:“何天之衢,亨。”何者驾御之义;天衢即天道。中国的传统思维对道的相识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以时间统摄空
37、间。空间方面显示为“体”为“器”“为形下之道”,时间方面显示为“象”为“形上之道”。体象合一乃为全道。时间指事物发生、发展、改变之始终之依次性。以时间统摄空间,其宇宙图景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之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日阴日阳,日柔日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 生生化化,品物咸彰。”所以中医的人体模型是生命的整体、气的整体和以时间为主以空间为辅的自然整体。“形而上”的整体是中医的特点。 相识“道”状态的关键是辨别证候,审查病机。依据病态“道”的时空状态,运用效仿或模拟时空的方药,去对应和调整病态“道”的时空状态,这是辨证论治的肯綮。疗效则是验
38、证知“道”与仿“道”或模拟“道”是否正确的标准。对道的把握在于对时空要素的辨识。时间指事物发生、发展、改变之始终之依次性。如春夏秋冬温热凉寒阴阳往复者,故寒热阴阳具有时间属性;空间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空间具有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故表里虚实具有空间属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难至矣。”八纪就是二分二至四立,是时间;五里就是东西南北中五方,是空间。不用时间空间的道理治病“则灾难至矣”,把握时空重视时间是中医很重视的。相识病人状态的关键是辨别证候,这个候就有时间的概念。依据病态“道”的时空状态,运用效仿或模拟时空的方药,去对
39、应和调整病态“道”的时空状态,这是辨证论治的肯綮。疗效则是验证知“道”与仿“道”或模拟“道”是否正确的标准。对道的把握在于对时空要素的辨识。时间指事物发生、发展、改变之始终之依次性。如春夏秋冬温热凉寒阴阳往复者,故寒热阴阳具有时间属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空间具有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故表里虚实具有空间属性。中医的特点是运用药的性味治病的。性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具有时间属性。味有辛、甘、酸、苦、咸五味。具有空间属性。世上万事万物都具有时空属性。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
40、或消退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退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具有扩展空间之势。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具有能充溢空间之能。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难受、调和药性
41、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擅长滋燥。酸:酸有收敛、固涩作用。具有收缩空间之用。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像。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苦:有泄和燥的作用。泄有通泄如大黄,用于热结便秘;有降泄如杏仁,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清泄如栀子,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如苍术适用于前者;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成:有软坚散结、泻下作
42、用。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淡: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全部这些都具有调整空间的作用。中医最善模拟时间或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的方剂治病。 如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可秋之主,虎啸谷中冷,金风酷暑消,神于解热,莫如白虎。白虎汤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伤寒论:“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分析:君:生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胃而除烦热。
43、时间属性。臣:知母:一助石膏清肺胃之热。时间属性;一以借苦寒质润以滋其燥。佐使:炙甘草、粳米:益胃护津,使大寒之剂而无损伤肺胃之虑。4药共用,具有清热生津之功,使其热清烦除,津生渴止,由邪热内盛所致诸证皆可相应顿挫。 如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伤寒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分析:君:针对表寒,具有时空属性。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发汗利水;桂枝:发汗解表助麻黄;温阳化饮助里饮之化。臣:针对里饮,具有空间
44、属性。干姜:辛热,温脾以退化水饮,温肺以通调水道;细辛:辛温,温肺化饮,起肾之阳气,助表邪外出;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佐制:五味子:酸收敛气,具有空间属性:芍药:和养分血,具有空间属性。佐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如真武汤证。伤寒论84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难受,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真武北方水神也而属肾,用以治水气。 真武汤分析:君:附子(炮):大辛大热,使肾阳得复,气化得行,水为阴邪,“阴得阳助则化”
45、,此即“壮元阳以消阴翳”。具有时间属性。臣:白术:甘苦而温,燥湿健脾,颇合“脾喜燥恶湿”之性,附子振肾阳于先,姜、术复脾阳于后;茯苓:甘淡平,入脾肾诸经,助姜、术之健脾强运,可淡渗水湿,使阴邪从小便而行。具有空间属性。佐:生姜:辛而微温,走而不守,宣肺温胃,助附子行散溢于肌表之湿;芍药:一则柔肝以止腹痛,一则敛阴护液,敛阴缓急,以治身嘴动,一则防姜、术、附等温燥之品伤阴之弊,一则本经载芍药“能利小便”。具有时空属性。 如半夏泻心汤证。伤寒论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
46、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分析:君:半夏:辛开散结除痞,苦降和胃止呕,温以散寒。臣:干姜:辛散寒邪,助夏辛开散结,(助夏)温胃止呕。半夏、干姜相伍,辛开散寒结温胃止呕。黄芩、黄连:苦降泄热,清肠止泻。君、臣相伍,辛开苦降法。调整时空。佐:人参、大枣:健脾益气,复脾胃升降之功,扶正助祛邪,“塞因塞用”,防辛温伤阴,苦寒伤阳。使:甘草:调和诸药。 如小柴胡汤证: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静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
47、,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分析:君:柴胡:为少阳专药轻清升散,疏邪透表。臣:黄芩:苦寒善清少阳相火,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上焦得通)调整时空。佐: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助君药臣药攻邪之用。(津液得下)调整时空;人参、甘草亦为佐。使:生姜、大枣:益卫气,生津液,和营卫,既扶正以助祛邪,又实里而防邪人。(胃气因和)调整时空。 如右归丸证。难经36难:“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左肾属水主阴,右肾属火主阳,故“左归”是“滋阴补肾,使阴精得归其原”。“右归”是“温阳补肾,使元阳得归其原”。故此称为“右归丸”。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懦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削减,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 右归丸分析:君:附子、肉桂、鹿角胶:培补肾中之元阳,温里祛寒。调整时间。臣: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取“阴中求阳”之义。调整空间。佐:菟丝子、杜仲:补肝肾,健腰膝;当归:养血和血,与补肾之品相配,以补养精血。调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