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单元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单元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院前急救单元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单元 流程 院前急救以急救单元绽开工作,特点是独立性强,执业过程暴露,现场状况困难,病情急,医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诊断、处置、难度大,简单发生医疗纠纷。因此,规范急救单元服务工作流程很有必要。 院前急救单元工作流程 调度中心接到求救电话,1分钟内发出调度指令。 急救单元收到调度指令白天3分钟、夜间5分钟登车。司机快速启动车辆,调整GPRS定位状态,驶向现场。医生在车上进一步用电话了解现场状况,并保持通信畅通,随时指导现场人员自救互救。护士打算并调试救援设备。 到达现场,急救单元小跑接近伤病员,医生对病情作出初步推断,下达救援指令(13分钟
2、),实施紧急救援措施,如通气、止血、固定等。在操作过程中,向家属交代病情,征求拟送往救治的医院并签字。如为车祸现场,应向现场伤者、亲属或交通警察告知伤者所送往的医院,最好征得伤者、亲朋或交警签字。院间转诊,医生在了解病情后下达救援指令,并与该院管床医生床边交接,向家属交代病情,征求拟送往医院并签字。护士检测病人生命体征参数,据医嘱建立或维护静脉通道、吸氧等,协作医生实施急救操作,并与管床护士交接,问明当日用药及治疗状况。适时向家属提示费用状况,以维护患者知情权。指导担架员搬运病人。司机到达现场后,调整车辆至驶离现场状态,帮助维护现场秩序,帮助医护人员递送急救物品。 伤病员上车后,医生对患者作进
3、一步检查,判明病情,持续或调整救援操作,并做好记录。对于急危重症者,刚好联系就近有条件的医院,建立急救绿色通道。护士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氧,视病情调整体位,维持静脉通道畅通,执行医嘱。执行时要复述医生的口头医嘱,以免有误。医师、护士时刻视察病人的病情改变,视病情随时调整救援操作。神情专注,医护不能谈论与工作无关的话题。司机心情饱满,平安快速行驶。病人家属不准乘坐驾驶舱,以免影响行车平安。 病员送达救治医院后,医生联系医院急救人员接诊、交接并征请签字,护士指导下担架,清理医疗物品。病人安置后,护士列出收费项目由司机开出收费票据,护士在收取费用时向家属说清收费项目及依据。担架员清理担架、随车物品
4、,回收被服等。 呼吸心跳停止病人处置流程。医生快速判明状况,查看神志、瞳孔、呼吸状况,听心音,触摸大动脉,向现场人员告知检查结果,并记录时间。护士连接心电图仪,待心电图呈始终线,由医生告知家属患者已临床死亡。迅即进入抢救程序,边抢救边征求家属看法,是现场接着抢救还是送往医院。现场抢救,护士备好除颤仪,医生连续电击除颤3次,仍无复律,持续心肺复苏操作30分钟以上,再次做心电图呈始终线,方可宣布患者临床死亡放弃抢救(对于溺水或家属剧烈要求的可边抢救边说明,适当延长抢救时间)。对于到达现场前死亡的病例,如为近期车祸,原则上送医院抢救,途中持续心肺复苏。在到达现场前(已在家中死亡者)是现场抢救,或是送
5、往医院,须征得家属同意,直系亲属签字。对于转送者无论有无复苏可能途中均应行持续心肺复苏程序。对于拒绝送往医院的死者,必需在常规抢救程序结束后,由亲属,最好是直系亲属书写拒绝送医院字样并签名,急救单元可离开现场。 急救单元返站途中,医生、护士在治疗舱探讨此急救病例,完善病历记录。到站后护士更换被服,检测设备,补充药品,做好治疗舱卫生,消毒。司机加油,保养车辆,调车位至待命状态,保持车身外观及驾驶室清洁。担架员清洗担架及帮助做好治疗舱卫生。 一个院前急救周期结束,急救单元待命。 讨 论 急救单元由医生、护士、司机、担架员组成,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院前急救工作任务。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体系的首
6、要环节,对急危病员发病初期的妥当、快速、有效处理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样关注1。急救医疗体系起步于20世纪50年头中期,但在20世纪6070年头发展缓慢。1986年,卫生部与邮电部联合颁文,明确全国各地急救中心、站运用的急救电话号码,统一为“120”2。院前急救服务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才刚刚起步,是一个高风险、医患冲突较为突出的行业,有待于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与运作,以满意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输求。依法、科学的建立统一、规范的院前急救工作流程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邵孝,蒋朱明.急诊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 2 陈晓松,刘建华,主编.现场急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