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岂好辩哉:一个乡下人对“知青”的记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岂好辩哉:一个乡下人对“知青”的记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岂好辩哉:一个乡下人对“知青”的记忆王彬彬 所谓“学问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把三千万城市青年变成农夫的运动,是让三千万城市青年与农夫“相结合”的运动。站在城市这一面,人们可以说,这场运动的实质是三千万城市人被迫“下放”到农村事实上,人们也始终是这样概括这场运动的。但站在农村这一面,却不得不说,这场运动的实质,是农村被迫接受三千万非亲非故、素不相识的城市人。“知青”的身份是与农夫紧紧连在一起的,或者说,是农村给予了原本是城市青年的三千万人以“知青”的身份。“知青”身份的确立和持续,“知青”活动的起先和绽开,都是在农村这“广袤天地”间进行的,都是在与农夫的接触中实现的。完全可以说,假如没
2、有当年的农夫,也就没有当年的“知青”;假如没有当年的农村,也就没有当年的“学问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知青”对农夫的感受、相识,农村给“知青”带来了什么,当然是“学问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重要内涵。但农夫对“知青”的感受、相识,“知青”给农村带来了什么,也应当是构成这一历史运动的一部分。 有一本书,收录了一百个“知青”对当年乡村生活的回忆。一百个人的回忆当然不能说就能反映三千万“知青”乡村生活的全貌。但即使能让三千万当年的“知青”每人都将自己乡村生活的经验写出来,就能展示这一历史运动的全貌么?假如找一千个当年的农夫,让他们谈谈对“知青”的感受、相识,让他们谈谈对“学问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看法,那谈
3、得确定与“知青”们大不一样。而农夫的看法,莫非不也有充分的资格成为对这一历史运动的回顾和总结?假如有人肯下一番功夫,采访肯定数量的对“知青”有切身体会的农夫,请他们谈谈对“知青”的印象,再整理成书,与“知青”的回忆形成比照,那至少是一件不无趣味的事。“学问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起先时,我是一个刚上小学的乡村孩子。在此后的十年里,我与“知青”有过深切的接触。对于“知青”的“上山下乡”,我有我作为一个乡下人的看法,当然,我更有我作为一个乡下人的记忆。移民,是人类史上的一种常见现象。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多次不同方式的移民运动。移民运动,通常会对移民和移居地双方都产生影响。移民会给移居地带来别样的价值观念
4、和生活方式,从而会程度不同地使移居地原有居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变更。当然,移民更可能调整自己以适应移居地固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有特地探讨中国移民史的学者,我想请教他们: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头的三千万城市青年的“上山下乡”,是否也可视作一种特别的移民运动?以后的人在写中国移民史时,是否也可将这场运动作为其中的一章?假如将“知青”作为一种移民,那可以说,他们对农村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几乎谈不上的。按常理,“知青”从城里来,应当多多少少地给农村带来些“城市文明”,多多少少地向农村人展示一点城市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并引起农村人的仿效和追随。但这种情形并没有发生。这缘由不难理解。首
5、先,从理论上说,“知青”是以一种受教化者的身份来到农村的。他们来到农村,就是为了用汗水把自身原有的一切从生活习惯到思想观念都清洗掉。他们的目的是要“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而不是要引导贫下中农向自身看齐。再说,那个年头的城市,也并没有多少“城市文明”可让他们带下乡去。不过,“知青”还是给农村带来过一些东西,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农夫的一项新的可能罪名:“破坏学问青年上山下乡罪”。当时农村里,就连我这样的孩子都知道,“下放学生”是受国家法律特别爱护的,与他们发生冲突,弄不好,就会犯法,就会被认为是“破坏学问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而被公安局抓去。原委与“下放学生”发生怎样一种性质和程度的冲突,才算是犯法,
6、没有明文规定,农村人心里也不清晰,那最稳妥的方法,便是避开与他们发生任何冲突。一方面说是要让“知青”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成为合格的农夫;一方面又在法律上给予“知青”以特权,从法律上在“知青”与农夫之间掘开了一条鸿沟。为保证“知青”的“上山下乡”能够顺当进行,这样做当然有必要。但这也就等于同时宣告诸如“接受再教化”、“打成一片”一类口号不过是谎言。在法律上赐予“知青”特殊的爱护,是为了避开“知青”受当地人欺侮。但我不得不说,这种对“知青”的特殊爱护,却不行避开地把当地人置于被欺侮的境地。将“知青”一概而论,当然很不合理。我知道,“知青”相互之间的差别,有时大到除了同是“知青”外,再无共同之处的程
7、度。有些“知青”与农村人建立了很和善的关系,但也有人成了农村人的欺凌者,成了地方上的一霸,令当地人望而生畏。当然,这只是很粗略的区分。也有些“知青”,平常并不怎样坏,但间或也会有无赖之举。有几个我相识的“知青”,并非属于那种淘气捣蛋者之列,但有一次,却把人家一头猪的尾巴给割掉了。那家离他们住处很近。是因为这猪老往他们屋边跑,拉屎撒尿令他们厌恶,还是纯粹因无聊而寻快乐,我不知道。反正是把那头我多次见过的大黑猪的尾巴给割了。那家主妇鼓起志气,来找他们讲理。他们却矢口否认,并且气概凶恶。那家人知道是有冤无处申,也就作罢了。但“知青”们却不甘罢休。其次天,他们四个人一齐闯进了那户人家,要讨个说法。那天
8、下雨,他们都穿着胶靴。在人家的饭桌四面坐下后,便把满是泥污的双脚搭到桌上,一边喷云吐雾,一边骂骂咧咧。那家夫妇只得低三下四地赔礼致歉,好话说了一箩筐,他们才在留下满桌满地的泥污后离去。在乡村,“知青”是一个特别的阶层。他们的衣着装扮,行为举止,让人一望即知。他们常在外面游荡,有时三五成群,有时则独自一人。我那时是遇上他们,便尽量避开,即使狭路相逢,不得不迎面走过,也总尽可能地往路边靠,以免碰着了他们,招来打骂。他们中有的人,的确是无缘无故就要打人骂人的。我刚上中学的那一年,有一次与一个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小吃店正商议着合伙买点什么解解馋,这时进来了一个独自游荡的“下放学生”。那时天尚冷,他却穿得很
9、单薄,头上是长得吓人的头发,脚下却是一双拖鞋。这模样在当时的乡村是很怪异的,就是在“下放学生”中,也不多见。我的那个同学禁不住多看了他几眼,他便勃然大怒:“他妈的,看什么看!”一边骂着,一边便跨前一步,当胸一掌,把那个同学推出老远。我抓紧拉着那同学,逃之大吉。在上中学期间,还有几件与“知青”有关的事,令我终生难忘。一天晚上,三个“知青”在女生宿舍的窗前不愿离去。女生把门窗关紧,他们却不停地打门敲窗,嘴里也不干不净。与女生宿舍一墙之隔,住着一对老师夫妇。先是女老师忍耐不住,开门出来,请他们走开,他们立刻放弃对女生的骚扰,把矛头对准那女老师,不停地骂她是“骚货”。男老师便也被逼了出来。这时,全校的
10、学生都拥了过来,数百人将他们三人围在中间。那女老师原本就是火爆脾气,这一刻,也置“破坏学问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罪名于不顾了,对群情激奋的学生下达了“打”的吩咐。但那男老师却冷静得多,他厉声喝住了跃跃欲试的同学,那口气比对“知青”说话时要严厉得多。那三个“知青”一边接着对着女老师骂“骚货”,一边冲着黑压压的一片学生喊道:“来呀,你们上呀!”骂了许久,他们或许觉得再闹下去也无多大趣味了,便显出要撤退的姿态,那男老师赶忙喝令同学们让开一条道,任他们扬长而去。我记得,望着他们的背影,我当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但现在想来,那男老师无疑是对的。倘如真的动起手来,后果不可思议。我现在想,那三个“知青”那天晚上
11、确定感到很开心很充溢。一场以少胜多的吵架令寡淡的日子有了些味道,晚上肯定睡了个好觉。我知道,“知青”的寻衅闹事,欺侮当地人,一般来说,并不意味着他们本性有多么坏。他们太无聊了,须要找点乐趣;他们也太郁闷了,须要有所宣泄。而既然农村人是那样好欺侮,既然国家事实上是给予了他们欺侮农村人的权力,那欺侮农村人便成了自然的取乐和发泄的方式。当地的农夫就不用说了,就是当地的国家干部,对他们也是宁躲勿惹的。从人数对比上来说,他们与当地人之间简直不成比例。但数量对比在这里毫无意义,就像狼与羊之间的数量对比没有意义一样。一九七七年,高校招考制度复原,“知青”也纷纷报考。我们学校为了保证几个成果好的学生能静心学习
12、,在公社的收花点(国家设立的棉花收购点)借了几间空屋,让这几个学生自带凉床,住在里面。那年,最终一场考完,学校也就放假。有个住在收花点的同学去搬他的凉床,却见屋里挤满了也刚从考场出来的“知青”,有几个坐在凉床上,有几个站着,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考试的情形,独有一人站在门边,脸色惨白,双眼充血。那个同学请坐在凉床上的“知青”起来,说天快黑了,他要回家,凉床是他带来的,他要带回去。但那几个人就像没听见一样,接着着他们的谈论。这时,那站在门边的人却冲过来,一耳光抽在那同学脸上,令他耳朵一阵轰鸣。本不关他的事,他却来动手,肯定是考得极糟,满腔怨恨正无处发泄,正好那同学来搬凉床,可算是撞到枪口上了。而那
13、几个高谈阔论的“知青”,对门边的一幕,对那很洪亮的耳光,都视而不见,听若未闻,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太寻常的事情。那个同学那天最终未能把凉床搬走,带着脸上的五条血痕和火烧火辣的感觉回了家。其次天,为了搬凉床,又来回走了十几里地。在“知青”中,有人原本在城里便是打架好手,以凶悍暴戾著称。他们的这种名声也很快便在乡下传开。他们总是随身带着匕首、三角刀一类凶器的。别的“知青”都怕他们,当地人就更不用说了,都视他们为魔王。这类魔王动辄拔刀伤人,成为地方上的一害。他们天不怕,地不怕,但却怕当地的一个人派出所所长。这位所长对“知青”一般的打人骂人,寻衅闹事,并不去管,也管不了,但对那几个出名的魔王,有时却并不
14、手软。他敢把他们抓起来,难以绳之以法,他便以恶抗恶。据说,他曾把有的人吊起来用皮带抽。那些年,这位所长以敢于教训“知青”而著名,而为人称道、钦佩。连“知青”都敢打,想想看,这须要多大的胆识!那时,在我的心目中,他简直是一个英雄。这位所长,我前几年回家时还见过,已退出公安战线。我至今对他仍怀有一份敬意,尽管我现在想,他当时肯定是得到了上头的默许。“知青”为祸太烈,总得有所制约。教训那几个魔王,自然也有杀鸡给猴看的用意。去年,当当年的“知青”们争先恐后地回忆自己的“知青生活”,以纪念“上山下乡运动”三十周年时,我写过一篇题为“知青”的话语霸权的短文,意思是说,当年的“知青运动”,是城市青年与农夫“
15、相结合”的运动。没有农夫,也就无所谓“知青”;没有“山”和“乡”,也就无所谓“上”和“下”。是农村和农夫给予城市青年以“知青”的称号的。所谓“知青运动”,是城市青年与农夫共同完成的。因此,当年的农夫对“知青运动”和“知青生活”也有一份发言权。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农夫的声音。只听见“知青”在单方面地说个不休,他们说着当年的自己,也说着当年的农村和农夫。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表现了“知青”的话语霸权。文章发表后,引起一些争论。一九九八年第十期的今日名流上,武汉的一批“知青”出身的作家、学者对这篇短文进行了批驳。他们对“话语霸权”的说法深为不满。有几个人强调,所谓“话语霸权”,是以强制性手段剥夺对方的
16、话语权力,而“知青”并没有对农夫这样做。至于农夫天生没有话语实力,那只能怪他们自己。因为农夫无实力发言而说“知青”拥有“话语霸权”,在他们看来,是很不妥当的。要回答他们,只需以眼前的事为例。最近一个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狂轰滥炸,还把中国的使馆也给炸了。中国人怒火满腔,一样声讨美国的“霸权”,根据武汉那几位作家、学者的逻辑,这里的“霸权”,明显也是用得不当的。又有几个人对我进行了“归谬”。一位“一级作家”说:“王彬彬提出知青话语霸权,有一个逻辑悖论。用归谬法推论的话,对知青运动农夫有一半话语权,那么像知青的老师、父母、亲人,像知青干部、知青运动的决策者等等和知青运动有关系的人,都有话语
17、权,可他们也没有说话,是否也认定知青垄断了他们的话语权?明显,所谓话语霸权是荒谬的。知青有自说自话的权力。”“知青”同农夫的关系,与“知青”同老师、父母等其他人的关系之不同,肯定意义上正如丈夫同妻子的关系与丈夫同老师、父母等其他人的关系之不同一样。“知青运动”是“相结合”的运动。谁与谁“相结合”?城市青年与农夫!城市青年是住到了农夫的家里和村里的。正是在“相结合”的过程中,“知青”的身份才得以确立,也才有所谓的“知青生活”这“逻辑”真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简洁。又有一位“专业作家”说:“按王彬彬的逻辑,我也作了个归谬:当年右派下放北大荒,后来只有右派写文章,不见农夫说话,这是否就是右派话语霸权?当
18、年的胡风分子也在写文章,但整他们的材料的人都不做声,这是否也是胡风话语霸权?”这就更是胡乱比附了。将“右派”的“下放”与“知青”的“上山下乡”混为一谈,在当年说不定要掉脑袋的。没有农夫,照样有“右派”;而没有农夫,从理论上说,便不行能有“知青”。当然,二者的差别远不只这一点。对一个比我年长很多的人说这种道理,我真感到难为情。至于连“胡风分子”也扯上,更让人哭笑不得。不过有一点应当强调:所谓“整他们的材料的人都不做声”,并不是事实。又有一位“学者”说:“王彬彬所谓的话语霸权,本身就是一种虚构。他这样有意唱反调,我觉得像骂派指责一样,不是一种严谨的学风。”这年头,似乎谁都有资格以“学理”和“学风”来责人似的。武汉的那批作家、学者对我的批驳,让我为他们脑子的不清晰而悲伤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