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徐志摩诗十二首赏析鉴赏杂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徐志摩诗十二首赏析鉴赏杂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徐志摩诗十二首赏析鉴赏杂文再别康桥黄鹂生活残缺“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云游火车擒住轨最终的那一天爱的灵感奉适之一康桥再会吧夜再别康桥*top*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静静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缄默,缄默是今晚的康桥!静静的我走了,正如我静静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十
2、一月六日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诗评:康桥,即英国闻名的剑桥高校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
3、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出名的一篇。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其次个是将澄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
4、”。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缄默缄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赛过多少情语啊!最终一节以三个“静静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
5、云彩呢?全诗一挥而就,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幻想这三个志向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徐志摩是主见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见,而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Internalrhythm)的道理,我们才能领悟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心情怎样热情,你得拿来澈底的音乐化
6、(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相识,”(诗刊放假)。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美丽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见。(王川)黄鹂*top*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有人说。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忱,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
7、见了,没了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忱。*写作时间不详,初载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号,属名徐志摩。*诗评:黄鹂这首诗最初刊载于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号上,后收入猛虎集。诗很简洁:写一只黄鹂鸟不知从哪里飞来,掠上树稍,默不作声地伫立在那里,华丽的羽毛在枝桠间闪耀,“艳异照亮了浓密象是春天,火焰,象是热忱。”于是招来了我们这些观望的人(诗人?自由的信徒?泛神论者?),当心翼翼地聚集在树下,期盼着这只漂亮的鸟引吭高歌。可是它却“一展翅”飞走了: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于是带走了春天,带走了火焰,也带走了热忱。这首诗意不尽于言终。假如我们鉴品的触角仅仅
8、满意于诗的表象,那我们将一无所获。这就要求我们必需找寻这首诗的深层结构,或如黑格尔所言,找寻它的“暗寓意”(美学其次卷,13页)。在这个意义上说,黄鹂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篇类寓言;或曰,一首象征的诗。指出徐志摩诗中象征手法的存在,对于我们理解他的诗艺不无裨益。因为诗人对于各种“主义”腹诽甚多。早在1922年的艺术与人生一文中,他就指责中国新诗表面上是现实主义,骨子里却是根本的非现实性;此外还有毫不自然的自然主义,以及胜利地独创了没有意义的象征的象征主义。其结果是虽然达到了什么主义,却没有人再敢称它为诗了。在后来写就的“新月”的看法(1928)中,他又对当时文坛上的13个派别大举讨伐之师。然而腹诽归腹诽,在详细的艺术实践中,他还是兼收并蓄,广征博引,真正“把创格的新诗当一件仔细事做”(诗刊弁言)。所以他的诗并非千人一面,一律实行单调的直线抒情法,而是尽可能地运用各种风格和手法,以达到最完备的艺术效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