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和力》第二课时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和力》第二课时复习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和力第二课时复习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其次课时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其次课时复习教案复习目标 学生做题,老师点拨达到本章课标要求。复习过程 一、课堂巩固:(15分钟) 1.两个同学并肩走在林荫路上,若相对于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来说两人都是_的;而相对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是_的。 2.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说路旁的树在向后退,他是以_为参照物的;他又说旁边座位上的乘客是静止的,他又是以_为参照物的。 3.某人5分钟步行通过的路程是0.9千米,则此人步行时的速度为_米/秒,合_千米/时。若以这样的速度行走半小时可以通过_米的路程。 4下面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
2、(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我们在观看百米赛跑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纳上述第_种方法,而裁判员认为,到达终点化时少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纳上述第_种方法.若要比较滑翔机与赛车运动的快慢,则需采纳上述第_种方法比较便利.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路程越长的物体,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少的物体,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的物体,速度越大 D运动路程相同,所用时间越多的物体,速度越大 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秒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后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则该物体
3、在6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3.5米/秒B.3.75米/秒C.4米/秒D.4.5米/秒 7如图5-17所示,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图5-17 A.abB.bcC.bdD.ad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C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肯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 9.在2022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旁边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依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肯定静止B.甲火炬肯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肯定静止D.乙火炬肯定向左运动
4、10.A、B两辆车各自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之比为3:2,当它们各自运动时间之比为3:4时,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A9:8B2:1C8:9D1:2 11.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5m到达终点,若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小华仍在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 A小明先到终点B小华先到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条件不足,无法推断 12.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米,其中江面正桥长1577米。一列长300米的火车通过江面正桥用了2分钟, 求: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以这个速度行驶,通过整个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二、当堂训练:(
5、30分钟) 中考新突破45、46、47页“全国中考集训”题目 课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和密度其次课时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和密度其次课时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学生做题,老师点拨达到本章课标要求。 复习过程 一、基础巩固(20分钟) 1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2图1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A、B和水的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 AB水ABBA水 CA水B D水AB 图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
6、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肯定不同 4一只容器能装下1千克水,它肯定也能装下1千克() A煤油B、汽油C、酒精D、酱油 5通常说铁块比木块重,准确的说法应是() A、铁块的质量比木块的质量大B、体积相同的铁块比木块重 C、体积相同的铁块比木块密度大D、铁块所受的重力比木块大 6体积相等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其质量关系是m铜=m铁=m铝,由此可以推断肯定是空心的球是() A、铝球B、铁球C、铜球D、铝球和铜球 7一块冰熔化成水后() A、质
7、量不变,体积变大B、密度不变,质量不变 C、质量不变,体积变小D、密度变大,体积变小 8甲球和乙球体积相同,在天平左盘放2个甲球,在右盘放3个乙球,天平平衡,则() A、甲球的质量是乙球的1.5倍B、甲球的密度是乙球的1.5倍 C、乙球的质量是甲球的1.5倍D、甲球的密度等于乙球的密度 9密度表示在体积相等的状况下,不同物质的_不同,肯定体积的水银的质量是同体积水的质量的_倍。(水银的密度=13.6103kg/m3) 10体积相等的水和冰相比较,_的质量较大;质量相等的铁和铝比较,_的体积较大;质量相等的两实心金属球相比较,体积大的球的密度较_。 11某液体的质量是110g,体积是100cm3
8、,它的密度是_gcm3,等于_kgm3 12某钢瓶中装的氧气密度是8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1/4,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3。 13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kg.假如调和油用去一半,则剩余半瓶调和油的密度为_. 14铁、铜、铅三种金属分别制成质量相等的立方体,其体积最大的为_,如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立方体,则质量最大的为_(已知铁铜铅) 二、当堂训练(25分钟) 完成“中考新突破”51页实力训练1-12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和力第一课时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和力第
9、一课时复习教案 “运动和力”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通过试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肯定律。会用物体惯性学问说明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描述二力平衡和平衡状态.会用平衡的学问解决简洁的问题。 3.说出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复习过程 一、学问梳理,基础巩固 1.自学指导:阅读本章教材,完成“中考新突破”58、59页“考点解读”。(15分钟) 2.学生自学 3.老师精讲与点拨:(5分钟) 二、考点例析(10分钟) 考点一:二力平衡及其应用 1.如图所示,一小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A闹钟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平衡
10、力 B闹钟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平衡力 C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平衡力 D桌面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平衡力 2.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书的引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3.如图所示,A、B、C、D四图中,F1、F2平衡的是() 考点二:牛顿第肯定律 4.伽利略斜面试验: 三次试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相同。 试验得出得结论: 伽利略的推论是: 伽科略斜面试验的卓越之处不是试验本身,而是试验所运用的独特方法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志向化
11、推理。(也称作志向化试验)它标记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考点三:惯性及相关的现象 5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利用惯性“有利”的一面是()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B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D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学问说明的是() A司机开车时须要系平安带B运动员跳远时须要助跑 C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紧车闸D投出的铅球离开手后接着向前运动 7乘坐公交车时常会遇到如图所示的情景,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也常常从不同角度对此类事情进行过报道。 (1)用物理学问说明漫画中发生的情景 (2)指出这则报道中的错误_ 考点四:运动和力的关系 8篮
12、球是大家宠爱的运动,有关篮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抛出去的球,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拍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球出手后,接着运动,是受到了力的作用飞行中的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9图2是运动员顶足球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顶足球时,球对头没有作用力B.足球在空中始终受到头的作用力 C.足球在空中接着运动是由于惯性D.头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五:摩擦力 10下表是某同学做“探讨滑动摩擦力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试验时得到的数据. (1)试验时,要求木块在水平板面上做_运动,此时摩擦力和_力是一对平衡力,因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
13、2)比较1、2两次的数据,可得结论是_. (3)比较2、3两次的数据,可得结论是_. 次数 接触面状况 压力F/N 摩擦力f/N 1 木块与木板 6 1.2 2 木块与木板 8 1.6 3 木块与毛巾 8 3.5 11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则() 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关系不能确定 12.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D重力和下滑力 13.在下列笔写字时
14、,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的是() A圆珠笔B毛笔C铅笔D钢笔 三、当堂检测(15分钟) 1飞机停在飞机场上,且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肯定_(平衡/不平衡),推断的依据是因为_。 2如图所示,在温哥华冬奥会冰壶竞赛中,运动员掷出的冰壶能在冰面接着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而冰壶最终会停止下来,是因为。 3如图所示,物体重5N,当F=10N时,物体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当F=20N时,物体在墙上静止不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 4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很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只填序号) 正方 反方
15、 观 点 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肯定有力的作用 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肯定有力的作用 3两个物体不接触,肯定没有力的作用 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 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9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 10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 5一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 A火车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B火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C火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D火车没有受到阻力 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所受的各力突然消逝,则物体() 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B渐渐停下来 C接着向前
16、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D马上静止 7在探讨牛顿第肯定律的试验中,如图所示,相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接着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试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_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白_ (3)从这个试验可以推理得出什么结论_ 8.下列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瓶盖四周刻有竖直条纹 C在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油D木桩的头削成尖尖的 9.沿竖直杆向上爬时手要将杆握紧,这是用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而拔河时脚要穿鞋底花纹大的鞋,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_来增大摩擦. 课后反思 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