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y语文上册课外8首古诗诵读鉴赏(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y语文上册课外8首古诗诵读鉴赏(部编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y语文上册课外8首古诗诵读鉴赏(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汇总(人教版) 一、基础积累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老骥(j)鸡黍(sh)俱寂(j)钟磬(qn)B.伏枥(l)曲径(jn)鸥鹭(l)徘徊(hui)C.盈缩(yn)禅房(chn)共剪(jin)暮年(m)D.养怡(y)万籁(li)烟笼(lng)夜泊(b)解析:A选项里“钟磬”的“磬”应读“qng”;B选项里“曲径”的“径”应读“jng”;C选项里“盈缩”的“盈”应读“yng”。故选D。2.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A.烈士暮年,壮心不已。B.我寄愁心与明
2、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巴山夜雨涨秋池,君问归期未有期,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B选项应当停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良马)B.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具:打算,置办)C.却话巴山夜雨时。(却:再)D.为有源头活水来。(为,因为)4.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说明全对的一项是(D)A.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的人)B.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怡,心里兴奋)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郭,外城)D.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爱。(赚得,骗得)解析:A.选项里“烈士”的意思有远大理想的人;B.选项“
3、怡”的意思是调养身心;C.选项“郭”这里指村庄的四周。故选D。5.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A.烟笼寒水月笼沙B.小园香径独徘徊C.问渠那得清如许?D一山放过一山拦解析:C选项里“那”通“哪”,怎么。6.依据要求填空(1)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来比方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2)陆游在游山西村后与友人相约:“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异曲同工,孟浩然与故人“把酒话桑麻”后约定: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大自然漂亮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中尽情歌颂。这真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4、诗句回答。)(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怜悯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5)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指责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一句诗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6)翠绿的荷花和旭日中,嫣红的荷花,给人以凉快幽静,芳香扑鼻的感觉,诗人杨万里赞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词人李清照却在如梦令中嗟叹: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7)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与成语“源头活水”有关且强调只有平常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二、文本阅读(一)阅读龟虽寿,完成
5、710题7.“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这几句,以“神龟”和“螣蛇”为喻,主要想说明什么道理?答:苍老和死亡也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8.表现作者对待生命的自然规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动看法的句子是哪几句?答: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9.曹操的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老当益壮”之意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0.这首诗表现出一种怎样的风格?答:慷慨,豪迈,激扬。(二)阅读过故人庄,完成1114题1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答:“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美丽风光。1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
6、的表达效果。答:“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13.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宠爱及主客间朴实深厚的情意?请任选一问回答。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答:示例一: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美丽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宠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
7、,相互对应,非常工整。”(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三)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1517题1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妙在何处?答:这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1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答: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宁静的环境。17.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早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憧憬。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
8、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即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示意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四)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1820题1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
9、挚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19.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索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舞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伤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哀思之语,而哀思之意自现。20.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春末夏初季节的一种
10、孤独萧条气氛。体会到作者对故友贬谪遭受的怜悯、无奈,以及思念之情。(五)阅读夜雨寄北,完成2123题2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团聚场面。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22.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2分)答:“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
11、”字一词,用词精确,富于动态感。23.请依据诗中供应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答: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六)阅读泊秦淮,完成2426题24“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朦胧,冷寂25.“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答:承上启下的枢钮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26.“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试品析。答: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像中的将来串成一线;表明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对国家命运的
12、忧虑。(七)阅读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完成27题27.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简要说明。答:这首诗运用了比方、拟人的修辞方法,全诗用下岭比方人生之路。本以为下岭比上山简单、轻松,而当缺乏思想打算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又遇到一个山头,发觉自己正处在万山围绕的圈子里,才茅塞顿开:下岭的过程中同样会有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留意到求知的艰难,却忽视另一种艰难。第四句“放”“拦”两字将山给予了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人的行为。全诗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在取得肯定成果时,万万不行自满自得,而应不断进取。28.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答: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
13、表现手法:实写翻山越岭,走出一座山峰后还有更多的连绵的山峰在前面阻挡,虚写生活中、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诗人将生活中的困难比方成山峰,形象生动地告知人们要有充分的思想打算,仔细评估自己所面对的困难。29.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哲理?又是怎样表达的呢?答:诗人借翻山越岭的实际描写,道出一则深刻的哲理。一二两句,平白如话,先点题意:“下岭”有难,切莫“错喜爱”。三四两句,集中作答:“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困难是一个接着一个,正如进入丛山峻岭,翻过一座山,还有一座山在那里等着呢!要有充分的思想打算,千万不行松懈,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
14、胜利所沉醉(八)阅读观书有感,完成30题3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的澄澈,诗人想说明什么道理?答:只有不断吸取新的学问,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文化修养。31.请将第一、二句所呈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答: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充溢朝气和活力。32.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答:人的要经常读书多读书作为学问的源头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爽活力。33.上联写景怎样详细描绘方塘的澄澈明净?诗人用方塘的感性形象比方什么?答:将方塘喻为明镜,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现塘水的澄澈。诗人以澄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写
15、了读书达到的心照不宣的超群境界。(九)阅读浣溪沙,完成3438题34.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答:结句干脆抒发孤独和悲伤之情。“独”字突出了凄凉孤独之感。“徘徊”将词人对漂亮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妙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3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答:两句话(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千古奇偶)。36.“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
16、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孤独,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37.“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什么内容,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答: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落寞,孤独无可奈何花落去。38.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试作简要分析。答: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构成“来”与“去”对比。表达作用: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两者对比,增加了对时间消逝的惋惜之情。(十)阅读如
17、梦令,完成3941题39请你写出本词的大意。答:常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还沉醉在这风景中,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玩得尽兴了,而且天已经黑了,只好往回划船,不当心闯入了荷花池深处。赶快划呀,赶快划呀。不当心,惊动了在这里栖息的水鸟。40.本词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_情趣和_心境_。41.请按本词的写作依次填空。沉醉_不知归路_误入藕花深处_争渡惊起鸥鹭三、拓展阅读(2022武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岁暮道家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42.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
18、尽,儿子一回家,母亲就兴奋得睡不着,直到其次天明。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予在“寒衣”和“家信”上。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他又承认了错误。D.尾联中的“风尘”比方在外漂泊的艰辛苦累。43.“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一句中诗人困什么而“愧”?答:“愧”是因为诗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为人子的孝心与责任,反而让母亲牵挂担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教案分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教案分析 一、教材散文诗二首是七年级上册其次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四篇课文的主题都是亲情,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学习这个单元,我们要进
19、一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状况下不同家庭表现出来的至纯亲情,也要通过肯定的方法去品尝把握或直白或含蓄的人间真情。散文诗二首这个篇目事实上包含两篇散文诗,散文诗虽然是刚上初中的孩子没有接触过的体裁,但这两篇文章从内容上来看,还是比较简洁的。泰戈尔的金色花通过一个漂亮的假设孩子变成金色花,生动奇妙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密切与关爱的情感;冰心的荷叶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呵护关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谢与依恋之情。二、目标本课两篇短文都属于散文诗,而散文诗的本质还是诗,诗歌有剧烈的抒情性。所以,要想走进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必需首先引导学生读好诗歌,进入情景。我据此
20、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精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要深化体会中外诗人各自文章里表现出的详细情感,我们必需透过详细的语言去品尝,找到不同文章在语言表达、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各自特色。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二:品尝词句,体会人间至爱亲情。两首散文诗在写法上都运用了借物抒情这种独特手法,而初中学生有必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建立对这种手法的相识。我因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三:体会借物抒情手法在表达情感上的独特效果。三、教法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最终感情,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同样引起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这篇文章时,要
21、唤起学生心底同样的情感体验,就要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诗人的思想感情。另外,要引导学生深化文本探究美点动情点,则须要采纳词句品析法、探讨法等。教学荷叶母亲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歌的共性之一形象性,也是为了更深体会诗歌蕴含的真挚情感,我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则须要采纳比较阅读法。对于两首在体裁、主题方面极其相像的散文诗来说,我觉得老师则要实行重点突破、举一反三的方法,详细来说,就是主教第一首,引导自学其次首。四、学法在课堂上,老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也就是要变“讲堂”为“学堂”。特殊是对待内容相对浅显的这个篇目来说,老师更要充分信任学生,引导学生自
22、己去发觉,去探讨,去沟通,甚至作出评判。所以,我觉得应当实行小组合作的方式,多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熬炼学生主动思索、口头表达的实力。五、过程学习散文诗二首,我设计以向学生介绍散文诗入手。而介绍散文诗以建立学生的信念为原则,让学生不要因为散文诗是一种新体裁而产生畏难心理。引入课题后,我主要实行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教学。先学习第一首金色花。第一步,读一读,体会情感意蕴。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主题、情感等,再试着去揣摩恰当的朗读方法。然后点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与老师一起参加评议,使学生明确金色花在节奏、语气、重音等方面的朗读技巧。通过这样的方法,学
23、生一方面提高了在散文诗朗读方面的处理技巧,另一方面又对诗人透过文字表现出来的情感有了初步相识。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男女交叉朗读的环节,让学生体会到金色花表现了一种特殊圣洁、甜蜜、华蜜的母子亲情。其次步,品一品,分析主要形象。初步体会课文包含的情感意蕴后,其次步就要深化文本,通过品尝详细的语言,去进一步分析文中母亲、“我”的形象。我设计了四个小问题:1.“我”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吗?2.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我”有哪些详细的行为?3.“我”的行为体现出“我”怎样的形象特点?4.面对“我”的淘气,妈妈又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妈妈怎样的形象特点?通过这四个问题,我们引导孩子去关注
24、文本里的关键信息,对孩子的行为会有完整的相识,自然会分析出孩子活泼好动、单纯可爱、顽皮机智的特点和母亲温顺慈祥、和善无私的特点。第三步,写一写,深化相识感悟。当学生们通过上一个环节被孩子和母亲之间圣洁的亲情感动的时候,我希望通过一个写、说的环节来深化学生对自身身边类似情感的相识。所以,我拟定了一个句式“假如我变成了,我希望。”,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表达对至爱亲人或友人的一份情意。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启发学生,表达情感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干脆吐露真情,也可发挥想象联想借助详细的事物。完成以上三步的学习后,我顺势进行课堂小结,归纳学习类似金色花一类散文诗的方法,以便下一首荷叶母亲及以后
25、其他散文诗的学习。因为有上一课学习散文诗金色花的铺垫,学习荷叶母亲自然就轻车熟路了,所以,这一课的学习要更加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老师更多地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下面,为了避开不必要的重复,我简要谈谈学习思路及必要交代。通过散文诗学习方法复习导入对荷叶母亲的学习,在第一环节里,由学生分组自由读,然后小组派代表展示并沟通朗读体会与技巧。再通过分析文题里“荷叶”与“母亲”之间的关系,相识到文章是借写荷叶护莲来表达对母敬爱子的感谢之情。在其次环节,学生按小组围绕雨中红莲的阶段、“我”的心情改变等内容组织探讨,体会荷叶护莲和母敬爱子是何其相像,更详细精确相识无私母爱的珍贵。学生设置问题,相互沟通解答
26、,老师适当补充引导。第三环节,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文眼”:“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在上节课让学生初步相识借物抒情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驾驭借物抒情这种手法。课堂小结:母爱是世间最漂亮最纯净最无私的一种情感,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母爱,也希望大家学着借助肯定的景或物去表达内心对母爱的一份赞美。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漫步教案分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漫步教案分析 一、教学建议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育学生良好的特性和健全的人格。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
27、。课文漫步以“人与自我”为主线,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突出人文性教化,让学生在感受浓浓亲情的同时,体悟生命与责任。新课程标准主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老师擅长发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自主参加合作、主动发觉探究。老师要敬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励他们独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学习体验自主沟通思想、展示成果。学习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合作、沟通探讨中开心地获得学问。漫步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却体现了故事美、情感美。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审美阅读进行训练,让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中进入文本的探究,紧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找寻美点,培育学生对语
28、言文字之美、对情感之美的体验。当然,语言的学习、情感的体验远远不是一篇课文所能完成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能让学生的聚焦课堂,关注生活,走向更广袤的学习空间。二、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七年级为初中的起始阶段,学生处于初中学习的适应期,语文课堂应当注意基础学问的扎实积累,注意理解、审美、创新等各项实力的主动培育。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独立思维的重要发展阶段,不喜爱被动接受学问,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都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学生已经具备肯定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的实力及口头表达的实力,通过前四个单元的学习,已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力。但是,对于我校的七年级学
29、生来说,他们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同时缺乏良好的视察生活的习惯,缺少生活阅历和对生活的体验,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感情较为淡漠。在语文学问方面,学生对“散文”这一文体学问的了解不多。(二)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通过适时的点拨,培育学生的文本理解实力,熬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2.过程与方法(1)作为起始年级,注意学生课前字词预习习惯的培育,积累散文美丽的语言。(2)关注文中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情感,学会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感受生活中的浓浓亲情,让学生在家庭里、生活中学会尊老爱幼
30、,理解他人、关爱他人。(2)培育学生责随意识,同时教会学生珍爱亲情,珍爱生命。(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品析文中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情感。2.难点(1)感悟中年人的深厚情感和家庭责任,对于人生阅历尚浅七年级的同学们来说,有肯定难度。(2)但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从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明确自己现阶段责任并力争做有责随意识的人。(四)教学方法1.教法点拨引导、多媒体协助2.学法诵读、圈点勾画、合作探究、练笔(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倾听音乐我们的田野,播放关于春天田野漂亮的图片,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师:同学们,当你置身于漂亮的田野风光时,你最想干什么?生:(回答。)
31、师:漫步,多么满意的事情,观赏漂亮的景色,满怀美妙的心情。今日,让我们用这份美妙,学习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文章漫步。2.问题探讨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读前工作强调读准字音。分歧(q)霎时(sh)拆散(sn)水波粼粼(ln)出示问题:文章讲解并描述了怎样一个故事?(2)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适时点拨。两个字概括故事内容。文中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关注记叙要素,用一段话概括故事内容。(4)老师归结:我们于平常小事中感知到故事的美。3.问题探讨2:合作探究,品析情感。(1)学生合作、探究。(2)老师适时点拨,归结。(3)探究内容。世
32、间万物皆有情,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提示:亲情。在充溢浓浓亲情的漫步过程中,你最观赏谁的表现?请圈点勾画文中语句并详细谈谈。提示:(学生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说出自己的看法,老师适时点拨。)母亲:年迈、听从、谦让。“我”:孝顺、有责任感。妻子:贤良、和顺。儿子:顽皮、有灵性、懂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华蜜和谐的家庭,大家彼此谦让、互敬互爱。文章在表现“亲情”的同时,还有作者理性的思索,在文中找出(圈点勾画)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看法。提示:生命与责任。(探究并朗读感悟。生命:重点探究第四段;责任:第六段、第八段,重点探究第八段。)关于第四段“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提示:“这一切”包
33、含的意象:田野、新绿、嫩芽、冬水。春意盎然,充溢朝气,生命律动。关于第六段、第八段“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但我和妻子都是渐渐地,稳稳地,走得很细致,似乎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提示:我和妻子都属于人到中年,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人,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教化子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责任重大。“渐渐地,稳稳地,走得很细致”,出于对各自背上的亲人的关爱,出于对生命的赞美和爱惜;正如作者自己说的“似乎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补充:我在文中设计了背: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莫怀戚漫步的写作契机老
34、师归结:美妙的情感须要我们专心呵护,更须要我们用行动去珍爱。【老师归结】初春田野生命分歧亲情背责任4.问题探讨3:围绕“亲情”学生完成仿写训练。(1)老师导入:一般的一次漫步,折射出了漂亮的亲情,这种写作手法叫“以小见大”。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守候的身影都包含浓浓的亲情,请同学们和大家一起共享自己的亲情,根据要求完成仿写练习。(2)仿写句式要求:根据句式,围绕主题完成仿写练习。留意“小事情”中见“大情感”。亲情是受伤时,父母那暖和的怀抱。亲情是,。亲情是,。(3)学生完成之后沟通,老师适时点拨、评价。5.结束语亲情,是人生永恒的漂亮。高尔基说过:在岁月的长河里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是亲
35、情,最难以割舍的还是亲情。我想,亲情不单靠今日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领悟,它更须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地诉说,它更应当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亲情不能只是父母的无偿赐予,它更应是儿女无言真诚的回报。学会珍爱亲情,珍爱生命,做有责随意识的人。同学们,但愿这节课能成为你人生路上的一笔财宝。六、课后作业课外小练笔:写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亲情故事。尽量用上“以小(事情)见大(情感)”的写作手法。答案:略 第18页 共18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