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溶解度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9.2溶解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学问说明身边的一些现象。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试验打算投影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水。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老师:我国有很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夫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
2、争论纷纷)老师:你可能短暂还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了今日的学问后,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在前面的活动与探究中,所用的水均为20mL,其中溶解NaCl与KNO3的质量是否相同?学生甲:不相同。乙:不加热时,二者相近。丙:加热后,等量水中溶解的KNO3要多。老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我们如何来定量地描述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呢?学生:溶解度。老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什么叫溶解度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溶解度的概念。学生:(大声朗读)(老师板书)溶解度: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老师:在教材P36,表9-1,给出了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
3、时的溶解度,请大家查一查20时NaCl的溶解度。学生甲:(很快找出答案)36.0。乙:不对,应当是36.0g,溶解度有单位,单位是g。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老师:(表扬乙,确定甲)乙同学回答得很精确,溶解度有单位。“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学生:(踊跃发言)甲:在20时,36.0gNaCl在100g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乙: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gNaCl。让学生体验胜利后的喜悦。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指明肯定温度;溶剂为100g;必需达到饱和状态;单位为g。刚好小结,订正偏差。 学习了溶解
4、度的概念,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信任你会做!激励学生大胆尝试。 巩固练习(投影)。查表9-1,完成下列练习。1?20时,KNO3的溶解度为,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下列有关NaCl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8.0gNaCl溶解在5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g。B?36.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36.0gC?20时,36.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D?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gNaCl,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老
5、师巡回指导后,请学生代表说出答案,简洁点评)通过习题,刚好巩固新知。 老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易溶”“微溶”“难溶”等一些概念,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通过阅读P36“资料”找寻答案。我们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这种改变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活动与探究:学习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方法。老师简洁介绍方法,学生结合表9-1分组绘制NaCl、KCl、KNO3的溶解度曲线,老师巡回指导,然后展示沟通,共享欢乐,结合学生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及教材中图9-12,分组探讨、沟通。(投影)你所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
6、何特点,为什么?从你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图上能否找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85时的溶解度?假如能,请找出,你是怎样查找的?从图9-12中,你能比较出45时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吗?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汇报展示,老师小结归纳)老师: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推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改变状况,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巩固练习(投影)亲自动手,自主参加,乐于探究。 老师:除了固体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外,生活中气体溶解在水中的现象也许多,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学生甲: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有O2。乙:烧开水时,水未沸腾时也
7、冒气泡。丙:把汽水瓶打开,有大量气泡产生。老师:同学们都很擅长思索,以上现象均说明白气体能溶解在水中的事实。(展示两瓶汽水,取其中一瓶不打开,摇摆,然后打开,学生视察现象)老师:你能视察到什么现象?学生:不打开时,无明显现象,打开后有大量气泡产生。老师:为什么打开后产生气泡,而不打开时没有。学生:打开后,压强减小,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老师: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压强减小,溶解度减小。刚才一位同学说汽水中冒出的气体为CO2,你能用试验方法将其检验出来吗?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新知,气氛活跃。 学生:(上台演示)老师:(加以确定,赐予激励性评价)烧开水时,水未
8、开时就看到水中冒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贴近生活)学生:水中溶解的空气。老师: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上升,气体的溶解度变小。老师小结: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与压强的影响。老师:我们学习化学学问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解决我们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现在问题来了!激励学生动手实践。 巩固练习:(投影)夏天,阵雨来临之前,鱼塘里的鱼常会出现“浮头”现象,你知道为什么吗?假如你承包了这个鱼塘,你将实行哪些措施?老师:(确定学生的种种措施)整理与归纳:(师生共同进行)怎样表示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如何表示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获得哪些信息?影响气体的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课后练习:
9、教科书40页第2、3、4题及41页第9题。利用所学,解决问题,关注生活。 溶解度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课题2溶解度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2).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2.过程与方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试验探究了解“饱和”与“不饱和”的相对性。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溶解度的学习,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如:鱼池缺氧和增氧等,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动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形成。教学打算:药品:NaCl(s)、KNO3(s)、H2
10、O(l)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相关课件及幻灯片教学方法:讲解法、探讨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一课时设问一杯水能溶解多少gNaCl呢?物质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肯定的水中呢?依据日常生活阅历,思索提出的问题。通过设问把学生引入对溶液的定量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过渡肯定量的水中原委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物质呢?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引导试验P33:活动探究一操作向20mL水中加入5gNaCl搅拌再加入5gNaCl搅拌再加入5mL水搅拌现象结论接着进行以下试验用KNO3代替NaCl再进行上述试验,细致视察试验现象。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KNO3
11、搅拌再加入5gKNO3搅拌加热再加入5gKNO3搅拌冷却同学们在试验过程中发觉了什么?分析这个试验事实说明白什么?小结说明在肯定量的溶剂里是无法无限度的溶解某种溶质的。而随着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量等)的变更,状况就会发生改变。讲解在肯定温度下,在肯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接着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反之则是不饱和溶液。学生分组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细致视察试验现象。沟通发表视察所得:第一次的5g氯化钠都溶解了;其次次的5g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加入5mL水后氯化钠又溶解了。 视察沟通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后的现象。 归纳总结两次试验得出的结论:物质无法在肯定量的溶剂里无限制的溶解。
12、但是若变更条件,可以使物质接着溶解。 结合试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运用试验的方法获得信息,并能用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这是学生必需要具备的一种实力。在探究试验中学生的动手实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也得到了熬炼。在这过程中顺理成章的形成了饱和溶液的概念。引导分析在这个试验中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从变更温度、变更溶剂的量引起溶解状况发生的变更上来分析。)小结“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的,在肯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只有在指明“肯定量溶剂里”和“在肯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媒体播放海水晒盐的过程。小组探讨沟通发言形成共识。 回忆
13、刚做过的试验,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换的方法。(见板书设计) 观看、思索海水晒盐的原理。练习从一个试验中概括出不同的结论来。并把所学的学问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运用学问的实力,培育了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其次课时探讨P35: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mL,其中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分析探讨由此可见,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状况时,最好要留意什么?除此之外还要附加什么条件?设问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来溶解糖和食盐,你能推断糖和食盐谁溶解的多吗?小结我们把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溶解度。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中的
14、溶解度。探讨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如何理解?分析溶解度的四个要素:肯定温度、肯定量的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学生探讨沟通发言得出初步结论:室温下,水中溶解的二者的量差不多,但温度上升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就多的多了。探讨分析:沟通汇报:要在肯定温度下,还要在肯定量的溶剂里,才能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状况。依据分析,理解概念。探讨分析:温度溶质溶剂溶液2036g100g136g理解四要素是缺一不行的。运用探讨的方法,结合探究试验,形成共识。穿插分析比较,形成概念,理解概念。探讨、分析、比较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试验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的实力。阅读P36: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理解
15、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P37:资料: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阅读教材,理解溶解性是用来粗略表示溶解状况的。理解肯定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培育学生的阅读实力。让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事物。讲解我们用试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读表P36:表91。指导绘图依据表91,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探讨投影1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和85时的溶解度。3从溶解度的曲线中,你还能达到哪些信息?小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见板书设计)理解表格中各数字的含义。 依据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溶解度。 结合自己所画的
16、溶解度曲线,探讨、分析问题,并沟通汇报。通过亲自绘制溶解度曲线,更能清晰的理解溶解度曲线所蕴涵的意义,并知道亲身体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过渡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又有何特点呢?探讨1P38:探讨。2烧开水时,锅底有许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白什么?小结影响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探讨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在冬天,南方和北方一样吗?分组探讨。沟通汇报。形成共识。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结合生活阅历探讨分析,得出想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阅历进行探讨,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常见的现象中提炼化学原理。然后从化学走向生活,运用所学学问解
17、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问运用实力。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我们所学到的学问解决什么问题吗?探讨、沟通、发言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加到探讨中去,这样有利于学问的脉络化、系统化。课堂反馈练习当堂练习,反馈所学学问的驾驭状况。通过练习,学生所学的学问得以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板书设计课题二溶解度第一课时一、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肯定温度下,向肯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物质,当溶质不能接着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或上升温度其次课时二、溶解度1.概念: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
18、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肯定温度下100g水中2.溶解度四要素: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3.解度曲线的意义:(1).溶解度的三种状况: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如:KNO3。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如:Ca(OH)2(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4.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KPA和肯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附:课堂练习1.要使一瓶接近
19、饱和的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牢靠的方法是()A.升温B.降温C.加溶质D.倒出一些溶液2.下列因素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其无关的是()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C.温度凹凸D.溶液的质量3.从冰箱里取出含有蔗糖固体的溶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固体渐渐消逝,形成溶液B。对于溶液A和B,肯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其中,较浓的是。4.溶解在水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金属生锈。因此,锅炉用水最好把这些气体从水中解除掉。下面是可以采纳的两种方法:(1).把锅炉用水放入密封的贮水箱内,然后从箱里抽出空气。(2).把热的水蒸气通入锅炉用水。为什么用这两种方法都能把水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除掉?。 教学反思: 九年级
20、化学溶解度学案2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学案2 学习目标:1、理解溶解度的含义。2、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含义,会依据溶解度曲线获得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3、知道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侯课:请同学们把书本打算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打算上课。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这节课我们学习溶解度曲线以及它的应用。一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二、先学:(一)(投影)自学指导:请同学们仔细默读教材P33-35内容,思索:1、什么叫固体的溶解度?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表示什么意义?:2、结合表9-1,图9-12、9-13完成探究“溶解度曲线”中的问题。3、结合P38探
21、讨题,分析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之间的关系。(二)检查自学效果1、查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铵在25和85时的溶解度。2、结合图9-2、9-3,分析,这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有什么规律?3、P38探讨题。三后教评第1题学生自己自主在溶解度曲线以及溶解度数据表查出数值。评第2题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如硝酸钾、氯化铵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改变影响很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如氢氧化钙。评第3题(1)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2)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上升,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四当堂训练导学案第2课时P39-41必做题1-15选做题16-17五、精讲、点拨,更正、小结.教学反思 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