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许昌历史故事.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81077176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许昌历史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年许昌历史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许昌历史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许昌历史故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许昌历史故事篇一:许昌历史文化 许昌历史文化悠久。2023年12月17日在许昌县灵井镇发现了距今8万10万年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因填补古人类发掘的断层和空白而震惊了世界,被命名为“许昌人”,为现代东亚人类起源提供了佐证。在学术界有了“欲探华夏祖,必访?许昌人?”的说法。远古时期,许由部落在此繁衍生息,点燃了许昌的文明之火,使许昌在史书中有了第一个名字许地,许昌也因此成为天下许姓人的祖根地。公元前21世纪,大禹的儿子夏启在这里建立了夏朝,结束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国从此进入奴隶制社会。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使当时许昌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221年,曹

2、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立魏,因“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一直延用至今。 许昌旅游特色鲜明。许昌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目前已形成了“曹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闲之旅、神垕古镇体验之旅”三大旅游品牌,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 曹魏故都智慧之旅。三国时期,曹操父子雄踞许昌25年,汇集天下谋士,成就一代霸业,三国智谋广为流传。尤其是曹操的大谋略、大智慧,以及以荀彧、郭嘉为代表的曹操谋士集团,他们的思想、谋略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三国演义120回有52回发生、演绎在许昌,留下了80多处三国文化遗址遗迹。郭沫若曾感叹说“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许昌有三国文化旅游景区多处,曹丞相府作为全国唯一的曹魏文化主题景

3、区。此外还有三国名将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景区,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始发地灞陵桥景区,汉末皇城所在地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皇帝祭天的毓秀台,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政权的受禅台等。 宜居花城休闲之旅。许昌是中国最大的花木基地,中国花木之乡,被誉为“北方花都”,有一千多年的种花历史,曾是宋朝皇宫的后花园,自古就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盛誉。目前,许昌花卉苗木面积近70万亩,形成了全国罕见的平原林海、天然氧吧。在郁郁葱葱的平原林海中,分布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温泉度假区花都温泉度假区,国家4A级景区(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花博园,面积达10万亩的名优花木科技园区,中国花木第一村姚

4、家村,311国道花卉长廊,数量众多的艺术盆景园、花卉园等,是令人向往的休闲度假胜地。 灞陵桥国家级3A景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许昌市许继大道西段七号。东距市中心2公里,由许继大道贯通,南毗许南公路,西与三国曹魏名将夏侯惇、夏侯渊墓相望,北邻许洛公路,交通便利。是集休闲、娱乐、游览于一体的文物景区。景区筹建于1983年,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 灞陵桥景区由三国胜迹灞陵桥(又名八里桥)、关帝庙及古典园林建筑组成。占地12万平方米,是中国文物古迹游三国战略旅游线上的著名景区。建安五年(200)春,曹操俘关羽至许都,礼之甚厚。但关羽不忘旧主,挂印封金,辞曹归刘。曹操率部将追至灞陵桥,赐酒赠

5、袍。羽疑其有诈,立马桥上,以刀挑袍,拜揖而去,开始了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勇壮举。桥西关帝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为河南省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古建筑群,庙置九殿一阁,布局严谨,古朴典雅。庙内匾额楹联、碑廊、画廊,意境深邃,书法精湛,画艺上乘。更具特色的是天下关庙都贬曹,惟独这里奉曹操。把关羽和曹操联袂加以歌颂,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近几年来,景区新辟建了关公辞曹书铜雕、曹丞相拜送关公之图大型雕塑壁、青梅煮酒论英雄彩石雕塑、曹冲称象彩石组雕等景观,进一步丰富了景区游览内容。 灞陵桥:因著名的历史故事“关公挑袍”而闻名遐迩,是三国古迹之一。桥东阅台两侧镶有碑

6、碣两通:南是“关王辞曹操之图”碑,上方为辞曹孟德书,系清代书法家腾之湖楷书;下方为挑袍图,为唐代吴道子画复刊,画面浅雕勾勒人物形态各异,飘逸传神,为明代李宗周刻之。北为明末大将左良玉泼墨大书“汉关帝挑袍处”碑。 关帝庙:许昌灞陵桥关帝庙是纪念关羽灞陵挑袍而建的祠庙,为全国与关羽事迹直接有关的八大关庙之一,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典园林:古典园林是集旅游、娱乐、垂钓、休闲多元功能的综合性园区,是灞陵桥景区的组成部分 许昌位于中原腹地。远古时期。以许由为首的游牧部落在此繁衍生息,故称许地。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使许昌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许昌经济快速发展

7、,所辖2市3县1区,尤以鄢陵县30万亩的花卉苗木名扬天下。 鄢陵县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泉甘土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是我国“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近年来,鄢陵县委、县政府精心策划,强力推进,抓品牌,上规模,创效益;使鄢陵成为花的世界、 草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造就了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第二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于2023年9月26日至10月5日举办,主题为“绿色、自然、生活” 。 花博园由北林大园林学院进行总体设计,整个园区共分为13大功能区域,其中包括:博览会展区、竹类植物展区

8、、蜡梅文化展区、休闲度假区、热带植物展区、生态科普展区、名优花木示范区、盆景文化展区、旅游接待区、花卉观赏区、儿童乐园区、针叶植物展区、系列景观区等。花博园具备花木展示、市场交易、生态旅游和科研开发等综合功能。最终成为别具特色的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许昌古十景 序 我们在开发建设新景区的同时,也不可忘记许昌的古十景。借用一句话:历史是不应该忘记的。尽管许昌古十景有的早已不存,但它对了解一下许昌当时的历史文化、城市布局,周围建筑、环境还会有一定的帮助。 我称它为许昌古十景,一般说是“许昌十景”。许昌十景始见于清乾隆十年(1745)的许州志。后许州知州甄汝舟编簒乾隆许州志时,每景由当时许昌名画家

9、王治安作画(那时候没有相机,也只好如此),他本人配以七言诗以收录。 1、紫微崇朗 当时许昌城东南角,有两处古建筑,一为城垣上的魁星楼,二为奎星楼正北数十米高台上的文昌阁。远远望去,两处建筑凌空而起,相互辉映,蔚为壮观。“崇朗”谓高大明朗之意。古代传说,天空有座紫微宫,以北极星为中心。北极星照应人间天子,周围众星环绕,象天子藩卫。其中有一星叫文曲星,即文昌帝君,主管人间文运。有文昌帝君镇许昌,许昌文运就会昌盛。奎星楼上紫微星群,足下有木雕奎星象,面向东南,手持朱笔,似点状元。现奎星楼与文昌阁已不存,但地名还在。现察院东南约200米处土台,是文昌阁基址。 因两处古建筑相互辉映,蔚为壮观而入“许昌十

10、景”。 甄汝舟诗:文星七曲映奎光,特起崇台镇许昌。从此云衢堪稳步,月中攀得桂花香。 2、两院英风 现在的春秋楼景区,原是城内的关帝庙。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俘关羽及刘备甘、糜二夫人入许,相传曹操赐关羽一宅,关羽将一宅分两院,皇嫂居内院。进关帝庙大门,内分东西两院,即 “一宅分两院”。大门外石雕照壁,刀工精细。大门前有石狮一对。进大门往东为东院,向北是问安亭,系关羽早晚前向皇嫂问安的地方。亭后为甘,糜二后宫,也叫寝宫。两院前院中轴线上第一所楼为春秋楼,是关羽秉烛达旦夜读春秋处。楼后是中殿,再后为后殿(即现在的关圣殿),是1995年许昌市各界人民捐资重修关帝庙,并保持了“两院英风”的格局。中院和

11、后院,均有东西厢房。中院内有青龙偃月刀约白余斤,刀座为北齐天统二年(556年)置。当时全庙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松波苍翠,碑刻林立,“忠”,“义”二字到处可见。 因关羽将一宅分两院,皇嫂居内院,自己居外院,故称“两院英风”,而入许州十景。 甄汝舟诗: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从权。依操不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川。 3、文峰耸秀 原许昌文峰塔在文明寺内,寺院早已不存,在它旁边建了许昌博物馆。 许昌文峰塔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州守郑振光为振兴许昌文运而建。此塔砖石结构,八角十三层,高52米,工艺精湛,玲珑剔透。基座青石浅线浮雕仰莲、花草,线条流畅,自然协调。各层塔檐仿木结构,塔角伸出青石浮雕

12、龙头角梁,翼角翘起,翩翩欲飞。底层门楣上镶嵌长方形青龙石匾额,上书“文笔耸秀”。塔身内有塔室,室顶用砖制小斗拱头砌成藻井。塔顶檐部镶瓷绘龙、虎、狮、孔雀、顽童托莲等图案,形态各异。塔内有阶梯,可登塔顶。全塔浑然一体,巍峨壮观。三百多年来经地震、雷击、水淹、炮轰,仍巍然屹立,可见其建筑艺术之高超。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拨款对古塔进行保护,维修,对塔内的阶梯甬道进行加固。1988年在塔下新建许昌博物馆,塔、馆相连,掩映成趣。 因建成时塔门楣上书有“文峰耸秀”而得名入许州十景。 甄汝舟诗:孤耸尖峰削不成,十三层上插青云。分明一管生花笔,书破天章五色纹。 4、葚感涧流 许昌城西南椹涧村东门外,原来有

13、涧,涧内流水,长年不息,弯弯曲曲,流向东南,俗称“九曲湾”。岸上植有桑林,桑椹熟时,映托流水,十分好看。椹涧村名由此而得。它还与古二十四孝蔡顺有关,蔡死后乡民建蔡孝子祠,为宣扬孝道。蔡孝子祠西有熊耳山,高冈连绵,祠前有涧水款款流过,加之桑树成荫,景色宜人。在椹涧西三岗上蔡顺拾葚奉母处,修蔡母庙,亦叫“等子寺”。今寺庙无存。椹涧东门外有石碑可考;每年阴历四月十五日是蔡顺庙会。传说蔡顺拾葚奉母,遇赤眉军,赤眉被其孝行感动,到涧内洗去赤眉,回家从事农桑,孝敬双亲。后人称此涧为“洗眉河” 因这里有涧水款流、桑树成荫,还有孝子奉孝,所以入选“许昌十景”。 甄汝舟诗:我也桑荫紫葚垂,汝阳芳躅记丰碑。一湾涧

14、水清如许,传说当年洗赤眉。 5、灵泉瑞溢 许昌城西灵井村,今灵井乡政府院内有井,40多年前水仍自流,涝不溢出,旱不涸。原人们在此建庙,井上建亭,亭内梁上,悬制两条彩绘木龙,倒影井中,栩栩如生。水通过地下道,从大街南面的石龙嘴中流出,可食用、浇灌,造福一方。传说石龙嘴嵌一铃,水击铃响,能听数里,后被人盗走。过去当地人遇旱常来井旁祈雨,有时巧合下雨,就认为这里龙潜其中,故名“灵井”,该村以由此得名。今庙毁亭折,水系亦被破坏,仅存一深井。 因认为这里的水有灵气造福一方百姓建有庙宇,而入选“许昌十景”。 甄汝舟诗:降雨能回造化功,还分余泽润三农。 银床莫漫施长绠,只恐深泉有蛰龙。 6、西湖莲舫 如今的

15、西湖公园,据许昌史话记载为唐代曲环镇守许州时筑城取土,地面成坑导潩水而成小西湖,到北宋时,随社会经济繁荣,百姓在此植树插柳,种上藕莲,使得小西湖逐步成为中州有名的园林胜景。如今公园正中央的亭子为德星亭,是许州人为纪念汉末先贤荀淑所建. 因乾隆时,小西湖莲荷清丽,画舫如织,遂把小西湖列为“许州十景”。 甄汝舟诗:一片波光散晓烟,红衣馥馥翠田田。州城宛在芙蓉宛,何用兰挠拨画船。 7、潩水潆洄 许昌城东三里桥北河湾村,过去潩水自西北来折而东,在此回旋。一湾碧绿流水,两岸树木参天,曲湾珠绕,向东南流去。特别是雨后水涨,游鱼跃波,形成奇观。今潩河水改道,遂不存。 因潩水在这里形成奇观,遂入 “许昌十景”

16、。 甄汝舟诗:寻源直抵具茨山,细绕城隅碧一湾。最是雨余新涨后,银刀如雪跃波间。 8、灌台凝雾 原在许昌城南一公里处,有一高台,高17米,面积一万平方米。台上有亭,台周围青石围砌,边设曲栏,与城内春秋楼遥遥相对。据说当年汉将灌婴兵屯许昌,为炫耀武力,筑台检阅兵马。就在城南修筑了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阅兵台,所以叫灌台。还有一种说法为当时灌夫思故乡而筑此台。东汉末年。曹操迎帝都许,每逢佳节,率属下文武登台仰望家乡,引酒赏景做诗,借以抒发思乡情怀,故而曹操将此台更名“思故台”。因城市发展,修路,建设仓库,此台已被铲平。今“思故台市场”即以此址在附近而闻名。 因灌台高大,常被雾气笼罩,远远望去,蒙蒙腾腾

17、。登台远眺,豁然开朗而被称为“灌台凝雾” 遂入 “许昌十景”。 甄汝舟诗:灌氏犹存思故台,蒙蒙雾觳罥污菜。此间不隐南山豹,登眺方知眼界开。 9、石梁浩月 许昌城西北石固镇南寨外东北角石梁河上,原来有一座桥叫“石梁”,故名其河为石梁河。“石梁浩月”即此。此桥修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竣工于弘治二年(1489年),历时12年,由义官吴芳独资兴建。据碑文记载,此桥乃石块铁铸一孔桥,凌空而架,河两岸为开阔地,桥下流水清幽。 因夜深人静,皓月当空,观看水中明月,水天一色,犹如仙境而被称为“石梁浩月”,遂入 “许昌十景”。 甄汝舟诗:石梁河畔夜迢迢,蓦见银蟾涌碧霄。水际连天浑一色,却疑身度彩虹桥。

18、10、许田积雪 许昌城东北约25公里的许田,西二里许有射鹿台,为汉献帝射鹿狩猎的地方。因当时台周围是盐碱地,不长庄稼,每逢天气潮湿,白色一片,犹如积雪。当时的文人、达官显贵,只知玩景作乐,不关心民间疾苦,把这不长庄稼的盐碱地称之谓“许田积雪”。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带领群众治碱治涝,改良土壤,使许田碱地变为良田。再登射鹿台瞭望,不见“积雪”,但见禾苗万顷,一片碧绿,处处一派丰收景象。 因当时台周围碱地遍野,每逢天气潮湿,白色一片,犹如积雪而被称为“许田积雪”,遂入“许昌十景”。 甄汝舟诗:雪后偏宜玩物华,封条古树尽飞花。只登射鹿台遥望,万顷琼田掺玉沙。 曹魏文化 钧瓷文化生态文化 道教文化 上古文

19、化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古老宗教,它萌生于上古伏羲时代,集大成于春秋秦汉时期,兴盛于唐、宋、元、明、清。它以老子“道德经”为教义,奉老子李耳为教主,称“太上老君”。建国前,道教在许昌颇为盛行,域内道教宫观、堂庵、庙宇200余处,其中以天宝宫、逍遥观、五岳庙最为著名。 篇二:许昌市历史文化遗迹一览表 许昌市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二、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 4 三、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6处) 篇三:许昌地区历史沿革 许昌地区行政区划历史变迁 摘要:许昌地区深处华夏文明发祥地核心地区,也是最早实行行政区划的地方之一。许昌地区在其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

20、,其建制屡经变革,所辖范围和行政层次也在不断变更。历史上,代表许昌地区的政区名称有许国、颍川郡、许州及北宋颍昌府。文章通过对许昌地区行政区划沿革之梳理,重现其盛衰之势,结合政治、经济、交通及气候、生态环境等诸因素变迁,浅析其盛衰之理。 关键词:颍川郡 许州 颍昌府 政区变迁 许昌市西依伏牛山脉,东接黄淮海平原,颍河、北汝河、清潩河、双洎河等十数河流纵横而过,地处斜缓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且战略地位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许昌地处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地区,农业文明起源早,历史悠久,其历史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之中。在历史长河中,她的地位可谓跌宕起伏:高者如汉末魏晋的许都、北宋颍昌府;低者

21、,如元明时的许州(散州,县级)。本文将许昌地区政区沿革进行梳理,以期有所收获。 一、许昌地区行政区划变迁 (一)先秦时期 据考古发掘,史前时期许昌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近年来在许昌县灵井乡出土距今81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许昌人”头盖骨,亦是河南省唯一出土的古人类头盖骨。它有望打破人类“非洲起源说”的观点,对于研究东亚地区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因此,许昌地区是古人类研究的重要地区之一。 许昌之“许”,源自上古高士许由率部众躬耕于颍水之畔。“颍水洗耳”的佳话既出于此。据晋皇甫谧高士传记载:“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於颍水滨”。后来,许由及其部众躬耕于今许昌县东部

22、和鄢陵县西部这一区域,促进了许昌地区早期农业经济的发展。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开拓之功,称此地为“许田”。 夏都夏邑阳翟,今许昌禹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发源地和国都。集解引徐广曰:“禹居阳翟”。左传昭公四年:“夏启有钧台之享”。夏、商至周,昆吾、有熊、历等部族都生活在许昌地区。周初,武王封尧舜时太岳伯夷之苗裔文叔于许地,以序太岳之嗣,男爵。 许国在以今许昌县张潘乡(张潘一名源于当地人民纪念心地善良的汉献帝两名妃子张氏和潘氏)古城村为中心的周围30公里的地区立国。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王权衰微,地狭民寡国弱的许国失去周天子庇护,又夹在郑、晋、楚等大国之间,屡遭欺凌。春秋战国之际,许国历24位君

23、主亡于楚地,享国六百余年,其故地先为郑占,后韩魏灭郑伐楚,分郑地。双方以高陵为界,韩占阳翟,魏占许县。 先秦时期,虽然还没有出现行政区划概念,上古许由和周初许国之“许”,作为许昌地区最初的地名被永久保存下来。 (二)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刚刚灭六国统一天下的秦王嬴政,就急急忙忙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此次会议有两项内容:议帝号与定制度。第一项内容,秦王嬴政认为自己一统天下,功过三皇,德盖五帝,便自称皇帝,群臣齐呼万岁,一致通过。但第二项内容则引起了激烈的辩论,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关于“封建制和郡县制”的辩论。最终,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实施有利于稳定天下,加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这一会议

24、对中国历史具有深远影响,而许昌地区真正意义上的政区沿革既始于此。 颍水纵贯许昌地区,秦灭韩时,在许昌西部地区设立颍川郡,治所为韩国都城夏邑阳翟。秦灭魏后,原属魏的舞阳、郾、许、尉氏并入颍川郡。此时,颍川郡下辖阳城、新郑、苑陵、尉氏、昆阳、舞阳、郾、郏、许、阳翟、颍阴、颍阳、襄城、长社等14县。 秦亡汉兴,汉承秦制,仍设颍川郡。武帝时始设13刺史部,即俗称的13州,颍川郡属豫州刺史部。西汉时,颍川郡为关东大郡,是除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富庶的地方之一,下辖20县,户432491,口2219713。 新郑(河南郡)、苑陵(河南郡)、尉氏(归陈留)归属它郡。西汉又在颍川郡新设县有:定陵、新汲、崇高、临

25、颍、父城、傿陵、成安、周承修、纶氏等九县。 新莽时,颍川郡改为左队。西汉末,王莽篡汉,天下大乱,赤眉军、绿林军等农民起义军遍布天下,战争不断。颍川郡深受其影响,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人口大量流失。东汉光武帝时,省并县邑道国400余。颍川郡废崇高县、周承修(侯国)和成安(侯国),纶氏改为轮氏,傿陵为鄢陵,下辖17县,户26340,口1436513,仍属豫州刺史部。汉末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挟汉献帝至颍川郡许县以令诸侯,许县称许都,为汉之陪都。此后二十多年,曹操在此屯田,颍川郡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由于董卓火烧洛阳,洛阳惨败不堪,许昌地区一时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秦汉时,许昌地区便正式

26、有了行政区的划分。“颍川郡”一名是许昌地区继“许国”之后的第二个重要政区名称。颍川郡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在中国秦汉史上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亦产生深远影响。此时的颍川郡地域范围大大突破了今天的许昌市,地域面积广大,包含今天许昌市、漯河市、平顶山市、洛阳市、郑州市、开封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三)魏晋南北朝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魏。自此,中国历史进入纷乱冗杂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立国之时,认为“汉当于许亡,魏当于许昌”,遂于黄初二年春,改许县为许昌县,和长安、谯、邺、洛阳并称五都。“许昌”一名,此时始见于史书。 魏晋时,分颍川郡之襄城、郏县、父城、昆阳、舞阳、定陵、繁昌7县为襄城郡,治所驻襄城。

27、曹魏立国之初,原颍川郡之阳翟、阳城等西北地区划归都城洛阳的河南尹。颍川郡领17县,治所驻许昌,下辖许昌、长社、长平、鄢陵、新汲、颍阴、颍阳、临颍、郾城、邵陵、繁昌、舞阳、昆阳、定陵、郏县、襄城、父城。西晋废颍阳县,分襄城郡,颍川郡领9县,户28300,下辖许昌、长社、长平、鄢陵、新汲、颍阴、郾城、临颍、邵陵,行政中心和行政区域明显东移。曹魏立国封而不建,五十年而亡,为避免步其后尘,晋立国即行封建制且所封多为疏远的司马懿子弟宗室王,又令他们出镇要地都督。后为抑制宗室诸王,晋武帝司马炎又大力分封皇子王,权力更大,最终酿成“八王之乱”以及“五胡乱中华”。百余年间,战乱不断,北方经济遭受巨大破坏。颍川

28、郡尤为严重,人口大 量南迁。 进入东晋至南北朝,颍川郡地区(此时,郡县制已经混乱)为南北朝交界地,南进北退,北退南进,异常纷乱。颍川地区,政权更迭频繁,行政区划混乱,先后归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秦、东晋、南朝宋、北魏、东魏、北齐。11东晋政府非常重视颍川郡,在自己统治地域侨置颍川郡,领邵陵、临颍、曲阳3县,户649,口2579,属南豫州。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置许昌郡(治所为今许昌县张潘古城村)12。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许昌郡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汉魏之许都故城自此为废墟),其地为北魏所据。北魏置颍川郡,治长社(今长葛市老城)。后置许昌郡(今长葛市老城)。东魏天平元年(534

29、年)改为颍州。武定七年(549年)改颍州为郑州,治移颍阴(今魏都区),领阳翟、颍川、许昌三郡。北齐将颍阴县并入长社,以长社为颍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南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魏都区)。“许州”一名,自此成为许昌地区最主要的政区名称,逐渐代替颍川郡,直至清季。 魏晋南北朝时,因为频繁的战争和频迭的政权,我国的行政区划日益混乱,秦汉时的颍川郡逐渐分割,消失。至南北朝末年,许州代替颍川郡,成为许昌地区最主要的政区名称。 (四)隋唐五代北宋时期 南北朝时期,伴随着北朝实力的逐步增强,南北朝分界线亦逐步南移,特别是北魏孝文帝于493年迁都洛阳,故颍川郡地区靠近京畿洛阳,社会逐渐稳定,经济得到迅

30、速发展。隋炀帝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许昌地区处于大运河中心地区,交通便利,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隋唐以来至北宋灭亡,许昌地区开始了再一次崛起的进程。北宋元丰和崇宁年间,升许州为颍昌次府,京畿南辅。其地位是继汉末许都以来的又一顶峰。 东晋以来,行政区划日趋混乱,宋书志序形容当时的情景时说:“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两三”,造成普遍的“虚号相假”的局面。而这种情景也引起当时的统治者重视,大力省并。581年,隋文帝杨坚以外戚身份取代已经重新统一北方的北周。他面对如此局面,于584年决定釜底抽薪“罢天下诸郡”, 使行政区划层次由汉季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 607年,隋炀帝面对州

31、县繁多的局面,又大举省并州县,同时改州为郡,恢复秦汉郡县制,此时天下分190郡,1255县。此时,颍川郡领县14,下辖颍川(旧长社)、襄城、汝墳、叶、北舞(定陵)、郾城、繁昌、临颍、氵隐强、尉氏、长葛、许昌、扶沟、鄢陵,户19564013。 隋末唐初,天下大乱,地方行政制度受到巨大冲击,州郡数目迅速增长,后经唐太宗时省并,至贞观十三年(640年),全国有州358,县1351。统治者为加强地方统治,一方面改郡为州,另一方面,全国分15道。中唐之后,藩镇割据,中央集权大大削弱。“藩镇节度使”缘自北朝在军事要地设都督府。后唐政府为加强边防力量,给边防诸州都督带使持节(节是权力的象征)。这样只管军事的

32、都督变为把持地方数州军、政、财、监大权的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内地普遍设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有唐一代,基本实行“道州县”虚三级制,十五道制所设诸道,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一级行政区划。“道郡县”制仅在742758年间,实行了16年。中唐以后普遍实行的“藩镇州县”三级制,亦没有得到唐中央政府的承认。 唐许州颍川郡为十望之州属河南道,下辖长社、长葛、阳翟、许昌、鄢陵、扶沟、临颍(省繁昌入临颍)、舞阳、郾城9县,户73347,口487864 。贞观十三年,在许州设都督府,辖许、唐、陈、颍四州。14安史之乱后,置忠武节度使驻许州,辖许州、陈州、氵殷州、蔡州15。五代时期,为避后唐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讳,改许

33、昌县为许田县。隋唐时期,许昌的行政区域在汉魏颍川郡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东扩展,包含了扶沟。 五代至宋,天下又局部统一。赵宋统治者为割除唐末五代一来“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可为尔”的弊政,削夺藩镇支郡,以州县直属朝廷,又回归隋唐“州县”二级制。天下统一后,实行“路州县”虚三级制。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方政府,且呈复式形态,即诸监司的分路不一致,或虽然一致,但治所不全在一地。 北宋许州因与东京开封府和西京洛阳府构成三角结构,地位较唐之十望之州上升,于元丰三年升为颍昌次府,崇宁四年为南辅,隶京畿。颍昌府下辖长社(次赤,熙宁时省许田县并入)、郾城(次畿)、阳翟(次畿)、长葛(次畿)、临颍(次畿)、舞阳(次畿)、郏县(中)7县,户66041,口160193(这一数字并不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