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练习题(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练习题(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曹刿论战(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小惠未遍( )下视其辙( ) 遂逐齐师( ) 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 肉食者谋( ) 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 )( ) (2)齐师败绩(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 )(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 ) 2、民弗从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 ) 战则请从( ) 3、曹刿请见( ) 4、又何间焉( )战则请从(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5、其乡人曰( ) 公问其故( ) 望其旗靡
2、( )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 2、公将鼓之()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2、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3、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4、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6、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7、再而衰 古义: 今义: 8、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9、必以情: 古义: 今义:(六)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七)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
3、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
4、气,再而衰,三而竭 7、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 战前: 战时: 战后: 8、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自己的话概括): (1) (2) (八)文学史常识曹刿论战选自_,这是我国著名的_体史书,叙述的是_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_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词语解释:邹忌修八尺有余( ) 王之蔽甚矣(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今齐地方千里(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朝服衣冠(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时时而间进(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5、(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皆以美于徐公( ) 期年之后( )皆朝于齐( )二、翻译句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四、文章内容理解1、邹忌以己身之事设喻类比国家大事,讽劝齐威王纳谏,写出三组类比的句子。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3、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
6、,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4分)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分)5、文中说“王曰:善。”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什么态度?6、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 及其结果。7、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8、从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9、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10、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11、
7、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用现代汉语回答)12、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13、讽谏的结果如何?14、邹忌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15、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1、下面两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孰与徐公美 B. 吾妻之美我者 C. 君美甚 D. 皆以美于徐公 2、下面两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私我也 B. 公而忘私 C.曹操绕寨私行 D. 不宜偏私 3、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
8、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5、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金榜提名()悲欢离和()语无轮次()相得益张()不可明状()名列前矛()自出新裁()因地
9、治宜()无动于中()穷困撩倒()天衣无逢()挺而走险()如法泡制()登峰造及()吹毛求呲()不可思异()克尽职守()万恶不射()仗义直言()顶礼莫拜()磷次栉比()摸肩接踵()非同繁响()道听涂说()正襟围坐()轰堂大笑()故名思义()义愤填鹰()毛骨耸然()苦心孤意()面面相觊()海市胜楼()期期哀哀()根深地固()莘莘学子()适才放旷()怒不可扼()契而不舍()尽态极艳()穷形尽像()对薄公堂()耳题面命()面授机益()冰释前贤()豆寇年华()风华正貌()沆泄一气()分道扬标()嶙嶙总总()色厉内任()美轮美涣()翻云复雨()高屋建领()乐此不皮()捉禁见肘()鞭僻入里()草管人命()心益
10、已久()飞扬拔扈()放浪形骇()祸起硝墙()积重难反()含英咀花()弹管相庆()齐人忧天()棉里藏针()大名顶顶()大气晚成()纷至踏来()全宜之计()忧心重重()道貌安然()及及可危()掉以轻心()不屑子孙()不一余力()不醒人事()重倒覆辙()大言不渐()含情默默()同仇敌慨()未雨绸谬()相儒以沫()酩顶大醉()磬竹难书()无可后非()砍砍而谈()歪风斜气()灸手可热()凤毛鳞角()方兴未爱()趋之若鹜()浑身懈数()变本加利()爱屋及巫()般门弄斧()按步就班()半途而费()见义思迁()斤斤有味()斤斤乐道()津津计较()馕中羞涩()目不识钉()偶断丝连()旁证博引()琳郎满目()一视
11、同人()独树一指()往开一面()闪烁其词()滔光养晦()为虎作怅()万接不复()委屈求全()蔽帚自珍()消声匿迹()翻然悔悟()平水相逢()莫中一是()耳熟能祥()尔欲我诈()姑名钓誉()乌和之众()厉精图治()世外桃园()破斧沉舟()穿流不息()一败途地()怨天由人()一巧不通()婷婷玉立()发愤图强()利兵秣马()刚腹自用()砰然心动()坚如磬石()虎视耽耽()陈词烂调()娇揉造作()独辟溪径()真知卓见()惮精竭虑()姹紫艳红()一愁莫展()相形见拙()功亏一匮()墨守陈规()自鸣不凡()并行不背()迫不急待()急攻近利()原形必露()事过景迁()爱不失手()无机之谈()志高气扬()人才
12、倍出()挤挤一堂()跚跚来迟()忧柔寡断()一刀两段()推心至腹()甘败下风()官冕堂皇()和言悦色()一脉相成()如出一则()以逸代劳()战战惊惊()入不付出()披星带月()无精打彩()金壁辉煌()残无人道()一番风顺()中流抵柱()冲耳不闻()烂竽充数()义不容词()鞠躬尽萃()融汇贯通()无独有隅()儒子可教()含辛如苦()矢志不逾()径渭分明()礼上往来()当人不让()大事大非()循绪渐进()走头无路()进退唯谷()突如奇来()谈笑风声()绝处缝生()多仇善感()变化无长()壮志难筹()沤心沥血()左传 编年 春秋 左丘明 齐师伐我jin m bin zh su b b mu f(1)
13、齐师伐我( 军队 )(讨伐,攻打 ) (2)齐师败绩( 大败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不 )( 虚报夸大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诉讼案件 )( 即使 )( 明察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 原因,缘故 ) 2、民弗从也( 服从,听从 )彼竭我盈,故克之( 所以 ) 战则请从(跟从,跟随 ) 3、曹刿请见(请求 ) 4、又何间焉( 参与 )战则请从(请允许我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 5、其乡人曰( 他的 ) 6、肉食者谋之(这件事 )公问其故( 他,指曹刿 ) 公与之乘( 代曹刿 )望其旗靡( 他们,指齐军 ) 登轼而望之( 代齐军 )(四)指
14、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名作动,赐福,保佑 ) 2、公将鼓之(名作动,击鼓进军)1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2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3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愿动词4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5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6古义:即使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7. 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8. 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9. 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六)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2、一鼓作气,再而衰
15、,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后来)我看到他们车辙痕迹混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夫大国,难测也。(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惧有伏焉(7)能体现
16、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 战前: 战时: 战后: 客观评价了鲁国的准备工作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准确分析了作战取胜的原因 8、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自己的话概括): (1) (2) (3) 讨论战前准备时,把战胜的希望寄托在大臣拥护和神灵保佑上作战时不察敌情,贸然进攻和追击胜利后尚不知曹刿战术正确之所在(八)文学史常识曹刿论战选自_,这是我国著名的_体史书,叙述的是_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_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左传 编年 春秋 左丘明 齐师伐我专心-专注-专业